但在这个农耕时代,土地才是王道,商人再有钱,也或多或少有些低人一等的成分,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经商赚了些钱之后,都开始大量的购买土地,像如今京城的一些大商户,名下都有大片的地产和山林,将他们称呼为“大地主”也并不为过。
因为保留着前世的记忆,叶晓瑜具有先天的优势,她也不想将这么大好的条件和时光‘浪’费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她希望自己拥有一大片的土地是没错,但“拥有”的下一步是‘花’点钱雇人耕种,她只要坐在家里,动动脑子就能坐享其成,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扛着锄头,浑身脏兮兮的,早出晚归的下地干活。
她现在手里也有了一些钱,眼下才4亩地,‘花’一点钱雇村里的人来种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关键是在路一守方面,叶晓瑜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让路一守放弃让她种地的理由。
头痛啊头痛,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不用再下地干活?
叶晓瑜一面开小差一面锄地,效率可想而知,一整个半天,才锄了一小片。
“诶?你不是路家的那个小丫头吗?叫什么来着?叶……”
叶晓瑜正锄着,突然有人这样问道。转头看去,好像有个中年男人站在路边,此时正弯着腰朝叶晓瑜这边看。看样子有些面熟,但叶晓瑜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回伯伯,我叫叶晓瑜。是路家的远房亲戚。”
虽然认不出来是谁,但出于基本的礼数,叶晓瑜还是回答道。
“对,我想起来了,叶晓瑜。你就叶晓瑜对吧?怎么你路伯伯让你一个人在这边干活,这也太……”
中年男子皱着眉头说道,路家是大户,几百亩的田地,多得是人耕种,这也要一个小孩子独自在地里干活也太不合礼数了吧?路一守这做法,实在是太容易落人口实了。
“路伯伯宽厚,给我买了几亩地,是我自己要求要下地来干活的。反正平常也闲着没事,能帮些忙就尽量帮些。”
叶晓瑜笑着答道,她想起来眼前这个人是谁了,在自己刚进路家那天晚上,也就是在红儿发现死人的那天晚上,叶晓瑜见过他,他叫刘尚忠,是泉秀村的村长,用这里的话说,就是泉秀村的里正,管理着村里的大小事务。
“给你地是好的,可是让你下地干活,这让村里人怎么看……”
刘尚忠边说边摇了摇头,这路一守也真的是,平时看上去聪明的很,怎么会做出这样让落人话柄的事。如果叶晓瑜是路一守自己的孩子可能还好一些,她又是外姓的,身世可怜又是村里大家都知道的,这样的一个孩子,被人看到在地里干活,路家以后还要不要在泉秀村‘混’下去了。趁着村里人还没有传开,他要去一趟路家,找路一守好好的谈一下。
刘尚忠来到路家庄的时候,路一守正在账房里算账,去年一整年的收成不错,买卖也不错,一年下来盈余了千把两银子,现在是年初,他要好好规划一下。
“尚忠,你今天怎么有空来这边,要来也提前说一声嘛我好去‘门’口迎接咱们的这位里正大人……”
看到刘尚忠进来,路一守站起来打趣道,他俩是穿同一条‘裤’衩一起长大的玩伴,先前路一守生活窘迫的时候,也多亏了刘尚忠的接济,所以他和刘尚忠虽然没有什么亲故,但关系却胜过亲兄弟。
“少来了,我怎么敢和你这位家财万贯的大地主相比啊。要迎接也是我来迎接你才是……这不,你看,我都走到你家里来迎接你了,哈哈哈……”
刘尚忠开怀大笑,他喜欢和路一守这样几十年不变的情谊。
“少废话,走,咱们去喝几杯小酒暖暖身子……”
知道刘尚忠的‘性’子,路一守也不再接话,而是揽住他的肩膀就要带着他往外走。
“一手,我今天来是有正事要和你说。”
刘尚忠站着没动,从第一次听到路一守的名字开始,他就叫他“一手”,小时候他觉得特别搞笑,后来渐渐的叫习惯了,路一守的名字在刘尚忠的字典里便成了“‘露’一手”。
“走啦走啦,有什么正事,咱们可以边喝酒边说啦,我存了些上好的米酒,包你满意……”
路一守不容置疑,拉着刘尚忠就往外走。看他这个样子,刘尚忠也不再坚持,跟着他来到了北苑的一个小屋子里。
说是个小屋子,其实也是北苑的一个房间,只是北苑房子太多,而住的人却不多,路一守就将其空出来,摆上茶具,用来专‘门’和熟人喝酒聊天。
几杯酒下肚,刘尚忠觉得自己再不说那件事的话,就要说不出来了,因为他俩今天喝的酒十分的烈,路一守酒量好不受影响,他自己却头晕乎乎的,快要醉倒了。
“一手,我今天经过你家地里的时候,看到叶晓瑜一个人在拿着锄头锄地。不是我说你,叶晓瑜的身世全村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这样可会落人话柄……”
刘尚忠喝了一口酒,看着对面的路一守说道。
“啊?哦,原来是这件事啊。这个是我的想法,他们几个年纪也不小了,是该下地干活了。不仅晓瑜,路芊还有我的外甥晴朗都要下地的。你也真是……这么一本正经的,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
路一守酒量好,连喝几杯下肚,只是有些发烫,头脑还清醒的很,说话也十分利索。
“可是其他人都没有在地里啊,不用说晴朗是你外甥,就是芊芊,她就仗着你宠她,一年都可以不用下地几次吧。”
刘尚忠眼神有些‘迷’离,看来那酒的后劲很大。
“可是我规矩都跟他们说了,现在收回,有些不好吧。”
刘尚忠的话路一守是听进去了,这几个孩子里面,凌煜、晴朗都是外人,自己也不好要求他们干些什么,路芊又是那样的德行,说来说去,确实是叶晓瑜最听话。可如果每天都只有她一个人在地里干活的话,他路一守迟早都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自己明明是出于好意啊,怎么会变成这样?
☆、第一百二十八章 意外收获
哎呀,规矩都是人定的,趁现在村里大家都还没看到,你赶紧去把那个叶晓瑜叫回来。-买几亩地给他们是好的,但他们也毕竟是小孩子,你还真的想他们能种出东西来。那几亩地,你还是雇其他人去种,等叶晓瑜以后嫁人了,用来当作陪嫁就行了。”
被刘尚忠这么一说,路一守越想越觉得自己当时老糊涂了,便赶紧叫了巧儿去地里把叶晓瑜叫回来。
叶晓瑜才在地里吃完午饭,送饭来的红儿也刚刚走了不久,正想要靠在田埂上休息一下,巧儿就在边上大叫,说是有急事催叶晓瑜赶紧收拾下回路家庄,表情火急火燎的,吓得叶晓瑜也不敢怠慢,急匆匆的扛了锄头,跟着巧儿走了。
回到路家庄后,发现路一守竟然在大堂里等她,不觉的又再次被惊吓,虽然她表面没什么表情,但却一直在心里祈祷千万别发生什么事。
看到叶晓瑜,路一守先是接过她肩膀上的锄头,然后又拉着她聊了会儿家常,就像每次见面一样,神态倒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晓瑜啊,下地干活很累吧?”
聊着聊着,路一守冷不丁的问了这么一句。
“我活干的慢,也没有赶时间,所以不是很累的。而且就算累,也很充实。”
叶晓瑜笑着回答,其实她好想直接和路一守说,自己想‘花’钱雇人种地,但这种话,怎么说的出口。
“唉,我想来想去,总觉得我之前给你们定下要下地干活的规矩是不对的,你们都还是小孩子,像我们之前因为家里穷没有办法,小小年纪就要下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些,你们应该好好的在家读书识字,学些针线活才对。等到秋收时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去帮下忙就可以了……”
看着‘裤’‘腿’上都是泥土的叶晓瑜,路一守有些自责的说道。
路一守的话传在叶晓瑜的耳朵里,让她有些不知所措,这……这是老天在帮助自己吗?她今天早上还刚刚在想怎么样才能不去下地干活,没想到活才干了半天,路一守就把自己叫回来说这件事,这,如果是老天在帮忙的话,那他效率是不是也太高了点?
“路伯伯,你不要这样说,我知道你定这个规矩也是为了我们好……”
确实是这样,路一守不仅给自己提供了住处,还给自己买了地,虽然自己更偏向于走经商的路子,但这并不能否认路一守的好意。
“唉,晓瑜,你别说了,人年纪大了,总是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你就当伯伯老糊涂了。你赶紧回去换身衣服,好好休息,以后都别再下地了,看这衣服脏的……”
这幸福来得太突然,叶晓瑜都有些接受不了,不过话说回来,路一守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想起这么一茬,自己今天出‘门’下地的时候,他都还没起来,更不用说知道自己在地里干活了。有些事情,只有被触碰才能够记起,比如在路上看到老师,突然记起自己的作业还没完成;看到旁人开车,下意识的去‘摸’自己口袋里的车钥匙。路一守并不闲,他有好多的事情要忙,还有生意要经营,而自己今早出‘门’也没有被他看见,而现在离定下那个下地的规矩已经很久,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他根本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想起来,肯定有什么事情或人‘激’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