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妇成长录 (碧落轻舞)


  袁浩抿嘴笑了笑,误不误会有什么关系,原本他就没有成家的打算,毕竟落草为寇了,他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土匪爹吧,所以虽然大哥一直催他成亲,他却无动于衷,后来被催烦了,干脆就去街上调戏良家妇女了,就是不成亲,所以就这样跟沈兰相处着也挺好的,而且沈兰的大儿子还是自己的干儿子,以后就当亲生儿子养着,也不担心后继无人,这样不是挺好么?
  他不会去勉强拆散沈兰的家庭,只是偶尔有所交往,默默守候着她就挺好的,看着她笑和幸福,而她也知道有自己这么一个人,这样不是很好么?至于说其他的,袁浩倒是没有什么奢望,他的骄傲也不容许他做出那些伤害沈兰的事情,所以有时候喜欢一个人不一定就是要跟她在一起,就是默默守候着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就好比看到一副字画,那字画已经有了主人,不管什么办法都用了,主人还是不肯割爱,那么再强求就没有意义了,还不如和那主人结交成为好友,偶尔从那主人那里借来观摩一番不也是挺好的,并不是占有了才是幸福,相反像这样求而不得,反而才愈发长情了起来,对于沈兰的情节虽然超过了对字画的感情,可是袁浩也许看多了强取豪夺,反而不愿意对沈兰如此。
  
  ☆、第一百九十五章 端午节
  
  最后沈兰也没用从袁浩嘴里得到答案,不过卖盐的事情倒是谈好了,只是袁浩不愿意沈兰冒险,所以说服沈兰这件事另作打算,就是要贩卖私盐,袁浩也不打算拉沈兰下水,毕竟沈兰一个弱女子做这个事情太危险了,所以他自己将这个事情给承担下来,就算真的有什么意外的话,他也希望能保住沈兰,不让她受到波及。
  所以袁浩回去后说服了袁天,告诉袁天他可以另外弄到盐,就算要改行也不带沈兰玩,袁天对此略有微词,毕竟沈兰帮他良多,这个卖盐的事情也是沈兰提出来的,现在自个儿兄弟竟然要一脚踢开人家,不带人一起玩了,这多少有点违背江湖道义,所以袁天对袁浩有些不悦。
  不过不管怎么样,袁浩毕竟是袁天的亲弟弟,沈兰再好也是外人,所以最终袁天的心还是偏向了自己弟弟,于是沈兰被袁家兄弟踢出了这个圈子,其实袁浩根本不是要踢开沈兰,而是以后他亲自去沈兰那里提盐,给沈兰保守秘密。
  因为袁浩的介入,所以沈兰不能正大光明地将盐拿出来,后来袁浩在山里找了一个隐蔽的山洞作为沈兰储备盐的地方,沈兰只需要将盐放到那里,之后袁浩带人偷偷去提取即可,至于银钱结算则完全是袁浩一手操作,这么一来外人就不清楚袁浩的上家是谁,也不会有人知道沈兰给袁浩提供盐,这么一来沈兰安全了不少,每次去放盐也都是沈长海陪着沈兰去的,这个事情做得十分隐秘。
  五月端午节很快就来临了,去年这个时候沈兰因为月子。所以端午节是在沈赵氏的主持下过的,那时候她因为是月子里,所以既不能去蓟县看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也吃不上用糯米包成的粽子,再说当时的沈兰家里还不如现在富裕,事实上也吃不起粽子,今年却完全不一样。
  早早徐氏就让冯氏去山上摘了粽叶。蓟县虽然有河流。却没有芦苇,所以这边的粽叶并不是芦苇叶,而是长在山里的一种竹叶。那叶子比起芦苇叶大很多,通常包一个粽子只要一片叶子,不像用芦苇叶要两到三片才能包一个粽子,而这种竹叶一片就有成人手掌那么宽。长度也差不多三、四十厘米长的样子,这样一片就足够包一个又大又实诚的粽子了。
  将采回来的粽叶用水冲洗干净后。沈兰又吩咐冯氏她们烧了热水放凉再洗一遍,才开始用来包粽子,这粽子自然不仅仅只有单纯的肉馅的,沈兰还让人弄了咸蛋黄的、枣子的、干果仁和豆沙的。这么一来种类就多了很多,弄得徐氏和沈梅她们诧异不已,没想到一个粽子还有这么多的花样。顿时对这粽子多了几分期待。
  每样粽子沈兰都煮了一些,大家先自行尝了尝。因为这粽子的个头都很大,所以沈兰就将粽子剥开放盘子里,姐妹三个每样都尝一尝,却不好多吃,毕竟糯米并不适合吃太多,结果沈兰还是比较喜欢吃传统的鲜肉粽子,沈梅和沈薇偏爱甜的粽子,两个分着吃了三个甜粽子,沈兰就不许她们再吃了,免得等会儿伤了脾胃就不好了。
  尝过了味道,沈兰就让徐氏将煮好的粽子放凉后用五色棉线捆成一串串的,准备用来送节礼,端午节属于重要节日,是要给家中长辈送节礼的,按照风俗闺女是要和女婿一起给娘家送节礼的,当然大户人家也是可以派下人送节礼,沈兰准备了娘家和婆家的节礼,然后让沈长海送了过去,顺便把沈孝全夫妇和沈云霆接过来一起过节,毕竟每年的端午蓟县都会有赛龙舟的活动,沈兰家里离蓟县近,自然方便不少,而且沈兰这边是有马车,大家一起坐马车去县里看赛龙舟也方便。
  一早沈长海就被沈兰派了出去,而沈兰则带着徐氏等人包明日端午节要吃的粽子,之前已经包了不少各色馅料的粽子,不过被沈兰全部让沈长海给带走了,分给沈宋两家的亲戚,这个时代糯米还是很金贵的,主要是因为糯米产量不高,而且大部分人家造房子都是要用到糯米的,所以糯米的价格很昂贵,当初沈兰准备造房子的时候不是没想过捣鼓出水泥来,可是沈兰真心不知道水泥是什么物质,只见过成品,对于原材料完全不懂,所以最终还是接受老祖宗的传统智慧。
  一般普通人家是吃不起糯米的,而粽子是要糯米来包的,很多人家是吃不起的,粽子自然也不是家家户户吃的起了,沈兰如今也算是小有资产,自然不会在乎这些个糯米,所以就包了不少拿来送人情,自然除了粽子还少不了平日送节礼的老三样,另外又添了雄黄酒一坛。
  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佩戴五毒香囊,这些个事情自然就落在了沈梅和沈薇两姐妹身上了,于是姐妹俩带着三个小丫头做香囊和打络子,主要是准备给沈兰和石头做的,除了五毒的香囊,自然还有其他图案的,大多是一些寓意很好的吉祥物件。
  因为送节礼的人家比较多,沈长海回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回来后就来回禀了沈兰,沈家老太爷和老太太不愿意来,他们比较愿意留在家里过节,沈兰倒是没有意外,去年要不是沈兰坐月子,只怕沈赵氏也不会留在宋家村过节。
  不过除此之外,沈长海却带了另外一个消息回来,那就是雁娘的孩子没有保住,所以沈长海去宋家村送节礼的时候,宋家是一片的愁云惨雾,沈长海去送节礼的时候,宋如海正和宋王氏吵得不可开交呢,宋如海叱责宋王氏心思歹毒,害雁娘掉了孩子,宋王氏则骂宋如海不要脸,知道雁娘有身子,两个人还一点儿不注意做那个事情,弄得雁娘孩子掉了反倒怪她身上。总之这个事情是闹得村里人尽皆知,如今只怕已经成了宋家村的笑话了。
  这一点沈兰倒是没想到,对于事情的真相,沈兰也没心情去调查,毕竟跟她也没多大关系,所以沈兰听过了也就过了,只是吩咐沈长海下去吃饭。明儿一大家子都去蓟县看热闹去。总算这一天算是过去了。
  端午一大早,徐氏就带着冯氏去割了艾草和菖蒲回来,吃早饭之前就挂到门楣上。各处的窗户也挂了一束才算完事,等吃完了早饭,沈兰就吩咐沈二和沈长海驾了马车去蓟县,沈兰带着石头和徐氏香菱坐沈长海的马车。沈梅和沈薇则坐沈二驾的马车,剩下的人则留家里看家。总不能所有人都出门吧。
  赛龙舟并不在蓟县县城里举行而是在县外面的清泉台举行,往年的赛龙舟也是在这里举行,这里虽然是蓟县外,但是离县里却是不远。往年的清泉台两岸光秃秃的,看热闹的人也只能顶着太阳站在岸边看,今年倒是变了个样子。在岸边竟然搭了竹楼,那竹楼依河而建。做工并不精妙,反而有些粗糙,楼顶也不过是稻草顶。
  至于说沈兰为何知道这里原先是没用这个建筑的,自然是从沈梅口中获知的,虽说沈梅也不是每年都会来看龙舟,可是架不住人家姑娘是本土啊,所以就算没有来过,也能从小姐妹口中获知,所以对于突然林立在岸边的竹楼很是诧异,于是沈兰也就知道了。
  虽然时间还早,可是架不住人多,比较这次赛龙舟的活动是蓟县下面几十个村落的事情,这么一来人自然就多了起来,所以马车只能远远停在外面,留了沈二一个人看守马车,毕竟沈长海伸手不凡,沈兰这次出门又都是女眷,带着沈长海总归是要安全不少,所以沈长海自然是跟着沈兰一起。
  眼见竹楼里还有座位,于是沈兰就带了众人上了楼,既然能够不在太阳底下看赛龙舟,沈兰自然是愿意上竹楼去看赛龙舟了,所以就带着人朝竹楼走了上去,只是刚爬上楼梯,就见门口站了一名小厮。
  “请留步,夫人可有预订席位?”小厮客气地问道。
  这个倒是没有,毕竟沈兰并不是住在蓟县,怎么可能突然就去订座位,徐氏忙笑着开口道:“小哥可否通融一二,我家太太身子不便,再说小哥开门做生意,总不好把客人往外赶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