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穿越日常 (凤栖桐)


  李鸾儿一眼就瞧中了这里,观察了几天,见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地方了,便开始打听这块地是谁家的,属于哪个村子?
  问了几个人还没有头绪,李鸾儿索性便去县城的牙行请了中人帮忙打听。
  又过几日,牙行传来消息,说这地方是小柳庄一个富户孙大发家的,可巧,孙大发几代单传,到了他这一代,竟是接连生了五个儿子,原孙大发家只他兄弟一人,家里的房子倒住的下,可眼瞧着他几个儿子都到了娶亲的年龄,这屋子就嫌少了。
  孙大发也是个精明人,知道兄弟多了总拢在一处过日子时间久了难免闹意见,便想着给儿子们分家,这分家,首先就要盖房,孙大发打算好了,老宅留着他们老两口住,再盖五座新房分给五个儿子。
  孙大发在小柳庄也算是数得着的人家,他盖房,自然要盖好的。
  房屋的图纸都已经画好了,为了表示他不偏不倚,五座新房都是五正三厢房的青砖瓦房。
  这么一来,饶是孙大发有钱,可也够他喝一壶的,他便想着临近官道的那块地方没多大用处,便是种了粮食,每年收成也不好,就琢磨着卖掉。
  牙行的人和孙大发一商量,他就痛快的答应了。
  这日一早,是李鸾儿和牙行中人约好的日子,她和金夫人结伴去了小柳庄,才到村口,那牙行的钱中人便笑着迎上前:“李大娘子来的可够早的。”
  “您来的更早些呢。”李鸾儿笑笑,又指指金夫人:“这是我家长辈,你称她金夫人便是。”
  钱中人口称夫人,带着李鸾儿和金夫人进村。
  一边走,钱中人一边介绍孙大发家的情况,又道:“因着要盖新房,孙大发急着用钱,要价上难免高一些,大娘子若是不急,咱们便和他好好的磨磨价格,必要谈一个便宜些的价钱。”
  “一切有劳您了。”李鸾儿点头笑道。
  又走几步,李鸾儿问了一句:“我听你说了一句,孙大发家要盖五正三厢房的青砖大瓦房,我不是很明白,什么叫五正三厢房。”
  钱中人疑惑的看了李鸾儿一眼,开始有些不解她竟是连这个都不知道,后来一想到底是女人家,和男儿自是不同,不知道也实属正常。
  他笑着解释起来:“这五正三厢可是村子里格局最好的房子了,便是五间坐北朝南的正房,外加东西厢房,南边有门楼和南厢房,加起来便是三厢了。”
  “原来是这样。”李鸾儿一边点头一边想着,这不是北方的四合院民居么,敢情到了这里便要改一改名称了。
  后来又一想,这四合院也是前世的时候明清时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如今这是平行空间,自然叫法不一样了。
  “这格局确实不错,方方正正,若是把门户一关,一家子过日子倒是和和美美的。”李鸾儿一边笑一边说。
  钱中人点头称是:“那是自然的,这种房子好盖,也适合居家过日子,听说如今就是京城也流行这种方正的格局。”
  一边说话间,已经进了小柳村,又走一段路,就到了孙大发家。
  钱中人叫了门,没一会儿就有一个约有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开门,见了钱中人笑称:“可算是把你们等来了,赶紧屋里坐。”
  等一行人进了屋,那中年妇人又忙着端茶倒水,而一个四十多岁头发半白的中年汉子站起来迎向钱中人。
  “钱老弟来了,赶紧坐。”
  他又瞧瞧李鸾儿和金夫人:“不知道二位如何称呼,您二位也赶紧坐吧。”
  瞧来,这应该就是孙大发了,看孙大发的态度倒是蛮热情的,李鸾儿便想着这地应该是能买的成。
  一时坐定,早有茶水端上来,李鸾儿喝口茶,咳了一声:“孙大叔,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瞧着您家在官道旁的那块地好,早有主意买下来,今儿来就是与您商量来着,您看看多少钱合适,给个痛快话。”
  “大娘子着实痛快。”孙大发笑了:“你不扭捏,我便也痛快些,我那地原有三亩多些,旁边的桃树也是我家种下的,再有那地临近官道,与旁的地自然不一样,如今上等的好田一亩约八两纹银,这地怎么着也得十两,再加那几棵树,多的我也不要,四十两银子就卖与你了。”
  四十两?
  这钱倒是不多。
  原李鸾儿打算花百八十两买地呢。
  在她想来,这路旁的地要比别的贵上许多,价钱上翻上几番都不止呢,可却没想到孙大发只一亩多要了二两纹银,着实让她有些想不透。
  后来她一想,倒是她钻了牛角尖,这可不像是现代房产热的那些年头,地皮全让无良的房产商炒到天价了,如今这路旁的地,又不是县城,更不是什么商业繁华的地段,自然和平常的庄稼地价钱上差不了多少。
  “孙老兄,这可就是你的不是了。”那钱中人自然是向着李鸾儿的,见李鸾儿不说话,还以为她不满意价格呢,赶紧道:“这官道旁的地时常有行人踩踏,收成上可不比别的,再者,就你那几棵破桃树可不值十两纹银呢,李大娘子是真想买这地,你给便宜些,咱们就把这事定了。”
  李鸾儿一听,四十两还有讲究的余地,赶紧笑笑:“孙大叔,我也不费那嘴皮子了,三十五两,您要同意,咱们这就去过户,若是不行,我再看看旁的地。”
  

第三十六章 五七习俗
更新时间2014-9-10 8:50:24 字数:2343

 “三十五两,这……”
  孙大发有点为难:“不瞒大娘子说,我这手头实在是紧,大娘子看能不能再加点,我那地确实是好,难得的旺地,要不是钱财不凑手,我必舍不得卖。”
  李鸾儿笑笑,瞧瞧钱中人:“我记得紧挨着孙大叔家的那块地也不错,不知道那是谁家的?”
  “似乎是前王庄成家的,说起成家,和大娘子家还沾亲带故呢。”钱中人想了一下回答。
  孙大发一看是真急了:“别,可别,大娘子有话好说。”
  “孙大叔,三十五两确实不低了,您那地说实在话,也就是我们打算开食肆的才买,若想种田,谁都不会买紧挨官道的地,十两银子一亩,这价钱真高了。”李鸾儿皱皱眉头,为难道:“可谁让我偏喜欢上了,贵便贵些,没法子,三十五两,已经是我的极限了,要知道,这地买回去还要请人平整,还要盖房,我手头上总要留些银子过活吧。”
  孙大发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而且,李鸾儿给的价钱在买家里算得上高价了,他一咬牙:“那就依大娘子,三十五两,咱们马上去签文书。”
  不一会儿,孙大发叫小儿子请来里正,两家签了过户的文书,钱中人和李鸾儿又马不停蹄的去了县城到县衙里备了案。
  这地皮李鸾儿多交了银子签了红契,备在了李春名下,为此,竟是多花了四两多银子,等签了契约,李鸾儿又给了钱中人二两银子的中介费用。
  把一切事务搞定,李鸾儿怀揣地契和金夫人归家。
  才一进门便见李凤儿坐在院中做绣活,一边眼巴巴的盯着门口直瞧,看到李鸾儿和金夫人回来,她立刻蹦了起来,把手中的活计放下,一脸笑容的问:“可是办好了?”
  李鸾儿笑着从怀里把地契拿出来递给李凤儿:“把地契收好,等过了娘的七七,咱们就开始盖新房。”
  “盖新房罗……”李春在屋里听到,一蹦一跳的出来,一把拽住李鸾儿:“大妹,咱家盖新房,盖新房了,春哥儿要住新房罗……”
  “哥。”李凤儿白了李春一眼,一把拉过他嘱咐道:“出去了千万别跟人说咱家盖新房的事情,不然别人会打咱家的主意,咱家就没钱盖房了,也没钱买肉吃,更没钱买食材给哥做菜用了。”
  李春一听吓坏了,赶紧捂嘴:“春哥儿不说,打死都不说。”
  说完这句话,他噌的跑进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碟子小巧精致的点心放到院中的石桌上,拉着金夫人并两个妹妹坐下:“吃,可好吃了,春哥儿做的。”
  李鸾儿摸摸李春的头,拿了个凳子先递给金夫人,又搬了凳子自己坐,坐定之后拿起点心咬了一口,随后便眯起眼满脸的享受之情。
  这点心做的真的很好吃,清淡而不油腻,又别有滋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香甜的味道,才咬第一口,便觉有一种青草的味道,那种嫩嫩的,春天里小芽才从地里发出来的感觉,再细细的嚼,又感觉点心的面皮很是筋道,那草芽的味道转变成花香,春日午后,在太阳下悄悄开放的野花的感觉。
  如果细细感觉,并不觉得像是那些富贵人家做的多精致的点心,可却有一种乡野的,野性的又纯真的感觉。
  吃过之后,便如同整个人置身于春日的原野中,那种说不出来的温暖的天然的微微欲熏的感觉让人贪恋。
  李鸾儿吃完一块点心,又拿起第二块,而金夫人和李凤儿已经吃到了第四块。
  李凤儿一边吃一边点头称赞:“真好吃,哥这点心是怎么做的,也教教我。”
  李春摸摸后脑勺:“不,不知道,我,我就是瞎做。”
  李鸾儿一口点心差点噎到,敢情她们成了李春的小白鼠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