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差价为王 [金榜] (风雨琉璃)


  青岛周边的农民们日子一下子好过了,而其他种了番薯的人家也是一样,地主们一个个乐呵呵的挣大钱,而佃户们也一举脱离了贫困的阶层,即使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脸上还带着菜色,可是这精气神,这脸上的笑容就能看出他们的日子正在一天天的过的更好。
  看到这样,王大宝的心里欢喜的像是中了五百万大奖一样,还是一连五注的那种,只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的有意义。
  “王先生,您回来才多久,居然就做出了这样的大事儿,真是太让人激动了,看看这些人,我就感觉,我们这个国家增在走向光明。“
  那是同一条船回国的一个留学生,他的家在中原地带,当初在上海就分开了,这一次还是青岛的一个同学给他拍的电报,让他赶紧的过来采买种子,好让他的家乡也能顺利的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
  原本他还有些不信,感觉有些夸张,番薯这东西他知道,也吃过,地里也有人种植,可是产量可从来没有听过有这样的,只是想想又觉得同学不可能欺骗自己,所以带着自己所有的积蓄,做了足足一个礼拜的车,这才赶了过来,可是到了这里一看,他真的是觉得有些傻眼了,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个国家居然还能看到最底层的老百姓如此欢欣鼓舞的地方,这里的人那种希望发自内心,整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光彩,这让他也感觉到了一种浓浓的生机。
  “你的家乡也能这样,只要把种子带回去,赶一赶,还能在种植一季,到了冬天就能有大丰收了,只要百姓们吃饱了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国民经济,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衣食住行,而这其中民以食为天最是重要,这是一切的根基,根基打好了,那么在解放一部分的劳动力,用牛马代替人力耕作,将空出来的人手放到发展工业上,这样一来从事工业的工人就会越来越多,自然基数大了,那么熟练的技术工人也就多了,自然能发展更多更好的工业产品,孩子们也能解放出来,不用再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助家中做活,为了生存苦苦挣扎,自然就开始读书了,你说要是我们眼前的这些孩子们,能全部读书识字,那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孩子中,又能出现多少的科学家?医生?工程师?出多少的将军,多少的商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也改变国家。“
  王大宝这些话说的很是溜,现代听得实在是多了,可是这样一个完整的思路说给这些只有热血,却缺少必要的成熟思想的青年人来说,却是那么的让人震耳欲聋,他们真的从王大宝的话语里听到了一条以前他们从没有想过的振兴国家的路。
  喊口号,闹革命,看着热血,可是只有破坏却没有建设,而从根本入手,即使细雨润无声,却也能彻底的改变这个国家,他们回国这些日子,其实有些事儿也已经发现了,所谓的进步,其实只有那些青年们,那些读过书的人感兴趣,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吃饭才是最实在的,对于他们的理想根本不明白,也不在意,说白了就是没有知识,不明白所谓的民主的含义,吃不饱饭,不想为空口白话的事情浪费精力,这就是他们感觉这个国家暮气重重的原因,可要是都读书识字了呢?若是人人都开始放开眼界,接触到更多的事情呢?那一切还会和以前一样吗?
  必定是不能的,其实他们或许以前隐隐也已经有些明白了,只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而已,如今这个办法已经出现了,王大宝的话就像是一把锁,让他们彻底的明白了有些事儿,需要慢慢的做,需要先建设基础,解决了温饱,才能谈其他。这才是真正的现实。
  “先生,我明白了,放心吧先生,我会全力在我的家乡推广这些高产作物的,让周边的人首先吃饱肚子,这是一切的关键,想来几年以后,我的家乡也会和这里的人一样,吃的饱,住上屋。脚踏实地的去做事儿,这才是最好的拯救国家的方式。“
  那青年眼睛里在闪光,其他人也一样,王大宝突然感动了,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希望。

  ☆、第67章

  王大宝用了足足三年的时间,来改变民国这个身处苦难,奋力挣扎时代的一切,即使是需要行走在两个时空,将民国时期的粮食问题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也从不忘记他曾经和那些留学生们说过的话,一步步的按照这自己的计划在走,土豆,玉米,甚至是可以留种的那种新型水稻,都没有放过的一一送到了那个时空,让这个土地面积和人口比例在世界上处在最紧凑几个国家之一的民国时期,基本的解决了吃饭这个老大难。
  虽然说所谓的推广其实真说起来,也没有做到完全的覆盖,如今很多最最品级的地方,能做到的也不过是有大半的地方种植上了番薯,勉强不至于饿死人,可就是这样,也足以让任何一个知道这样前后对比,知道这个数字的政府惊喜了。那接替了袁世凯,成为了心总统的段祺瑞,很是兴奋的给王大宝颁发了一个国家荣誉勋章。按照段祺瑞的说法就是,单单从这个粮食问题上来说,王大宝那就是西方人的上帝,佛家中的佛祖了。
  王大宝对于段祺瑞这个人感觉其实还算是很不错的。他有一个响亮的称号,那就是‘六不总理’。为什么这么说?说起来也是他个人品行上的优点,段祺瑞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的的个人“不嫖娼、不赌博、不贪污、不抽大烟、不徇私、不喝酒”,人称”六不总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身居高位的时候,面对无数的诱惑还能做到这些,那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他的自制力绝对让人称赞。
  另外就是在政治上的原则问题,这个段祺瑞也绝对让人能竖起拇指称一句好官。说起来他从1896年小站练兵起就一直追随袁世凯,妻子还是袁世凯的养女,绝对是是袁世凯的嫡系心腹,说一句自家人也不为过。可即使是这样的心腹,明知道袁世凯若是称帝成功,他将获得什么样的大权,妥妥的驸马啊,却还是在得知袁世凯称帝时苦劝袁世凯不要倒行逆施,并最终成功了。
  当然在这个时空,有王大宝参与的时空中,历史出现了岔路,不再是历史上那样了,而是在袁世凯有心称帝没有多久,就意外的病倒了,最终连造势的事儿还没做,人就死翘翘了,最终由段祺瑞顺利接位。
  什么?孙大炮?这个咱们可以忽视了,你们以为在名声臭了,还背负一身嫌疑的情况下他还有机会?就是他们自己人都不愿意了,就差没有直接分裂了,好在这年头,进步人士不缺,进步政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总有能替代的,该出色的人,总会有出头之日,这个倒是不用王大宝操心了。
  至于段祺瑞,王大宝最欣赏他的一点就是收复外蒙古。说起来也是咱们国家的悲哀,外蒙古在辛亥革命成功后,由于沙俄的扶植脱离了中国,当时的中国苦于和沙俄力量上的差距悬殊,除了抗议和不承认外也是无可奈何,但是,咱们不是没有收回来的机会,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也就是王大宝回来的那一段时间里的事儿,今儿老百姓,那是真高兴,挑拨离间,一心占便宜的北极熊家一片混乱,自己人打自己人很是热闹,热闹到远东地区没人管了,这下可不就是机会来了嘛。
  主子没了,原来由俄国支持的外*立势力也顿失重心。段祺瑞当时真好主政,立马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派遣手下干将徐树铮将军一举收复外蒙古,你说说,这一手难道不是政治手腕的体现?最起码他这眼光很不错,能利用国际政治形势,光是这一点,王大宝就觉得,这个总理做的相当的称职。
  虽然在原来的历史中,咱们自己还是不争气的厉害,国内军阀的混战,那就整个一个三国的加强版,自己给别人制造了无数的可乘之机,加上苏俄的重新介入,外蒙古又脱离中国,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期,极贫积弱的中国北洋政府确是为保卫国家主权,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而段祺瑞作为政府的首脑,在这一点上是有功绩的。更不用说,如今有了王大宝之后的民国了,段祺瑞的手段又一次开始体现了,不单单是收回了自己的土地,还趁着人家打仗,一个劲的开始做买卖了,也不做别的,就做粮食买卖。
  你们不是打仗吗?打仗总要吃饭对吧?男人都打仗去了,这种地的事儿自然也疏忽了,吃不饱饭也就出现了,那怎么成能,吃不饱怎么能打的精彩?怎么打胜仗?所以他一面不停歇的让历史学家开始划拉历朝历代的地图,给自己在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寻找自己收回土地的理由和依据,一面用粮食交易和两方人家结交,生生的把人家的战争拖了近一年,顺利的将中国的国土面积扩大到了海参崴以北三十公里。
  本来还有心将那库页岛也一并拿下了,谁知道人家不打了,这让段祺瑞还好生的郁闷了一阵。其实这事儿也怪不得北极熊,人家是想打来着,可是这打仗要花钱啊,当然这方面人家帝国主义占优势,当皇帝的总是有钱的,即使他没钱,底下的贵族也有钱,所以卖粮食的总是他们占大头,因为粮食有了,还安抚住了不少的底层百姓,稳住了阵线,只是这钱光往外走,没有回来的地方,就是再是财主也顶不住不是。这个说的有些远了。反正就是两方都有些吃不住劲了,眼瞧着这短时间里是没法子分出胜负来了,就想着歇一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