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嫌恶地撇撇嘴,二哥的欣赏水平太差了,没理他,挑根碧玉雕花簪,一根镀银的铜质蝴蝶簪。
兄妹俩边走边逛,出了城,找到罗春力。等人到齐了,罗春力赶着牛车慢悠悠的往回走。
到了村口,槐树下非常热闹,一堆人在那里闲扯。除了下雨落雪,村口到傍晚总是很多人,安意也就没在意,从他们面前走过去,隐约听到紫衣、白马、美男几个词汇。
安意微微蹙眉,难道在城里遇到的紫衣少年来村里了?这个疑问,刚一闪过,安意就打消了,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落,那样的“贵人”怎么可能来?八成是有人在街上看到了他,拿来当谈资,炫耀见到了所谓的贵人。
回到家中,安意没有马上拿出碧玉簪,也没告诉罗氏和安康,安健救人的事,等吃过晚饭后,把簪子拿了出来,“娘,这是我和二哥给娘买的。”
安健一直悬着的心,落到了实处,妹妹嘴上骂得厉害,心里还是疼他这个二哥的。
罗氏看着簪子,刚要笑,又板起了脸,“你们两个又乱花钱。”
“给娘买东西怎么叫乱花钱。”安意拿出蝴蝶簪,“娘,我还买了这个,这个好不好看?”
“好看。”罗氏这下不怪儿女乱花钱了,拿过簪子,“来,娘给喜儿戴上。”
安意晃了晃脑袋,小小的蝴蝶,左右摇晃,娇笑地问道:“大哥,好不好看?”
“好看。”安康笑道。
安意偏头问安健,“二哥,好不好看?”
“好看,好看,我妹妹最好看。”安健加强语气。
时间已经不早,一家人说笑了一会,安意取下簪子,收进木匣里,打水洗漱,上床睡觉。
清晨,落了几滴雨,带来了一丝清凉,安意吃过早饭,去百草园,见园子的竹门已经打开,知道卢郎中已经来了,走进去,扬声喊道:“师父,我……”
安意看到园中多了几个人,是紫衣少年和他的五个随从。
------题外话------
注:我以为我上传,谁知道没上传。让大家久等,不好意思。
☆、第六十三章 怪物婴孩
安意听到黑衣人叫紫衣少年小公爷,以为紫衣少年是京中某府的少爷公子,可听了卢郎中介绍,才知道人家是混江湖的。
紫衣少年是圣衣门的七爷龚砚遒,黑衣人叫得不是小公爷,而是小龚爷。
倾国倾城的小龚爷没认出安意来,不过他的随从认出来了,飞快地在他耳边道:“她是昨天在街头,讹诈银子的那个女孩。”
安意不会武功,没有过人的听力,没有听到这句令人生气的话。
小龚爷神色未变,眸光淡淡地扫过安意,一个清秀俏丽的小姑娘,没什么出奇的地方,越过她,看向远处。
安意此刻才知,卢郎中这个看似普通的乡村郎中,并不普通,人家是江湖有名的妙手神医,震惊了半天,冒出一句,“师父,您的武功有多高?”
“谁说在江湖行走的人,就一定要会武功?”卢郎中白了她一眼。
安意受教地点头,“明白了,师父是靠医术行走江湖的。”
“喜儿,师父要出趟远门,百草园就交给你了。”卢郎中把一串钥匙递给安意。
“好。”安意没有问卢郎中要去多久,她知道,卢郎中没办法确定归期。
当天下午,卢郎中带着张氏收拾行李,离开了隐居近四十年的井塘村。圣衣门的红衣门主病了,病得很重,小龚爷特意来请他去给门主看病。
没有卢郎中的管束,安意把《药方集解》、《素问》、《灵枢》、《脉经》等书,束之高阁,专心的研究草药的种植和病虫害的防治。
七月二十二傍晚,罗夏妹生下一女。
次日,周氏就收拾一堆东西,跟着来报喜的女婿去看女儿和小外孙女去了。
洗三那天,罗春力驾车,送杨氏等人过去。
罗夏妹的婆婆李氏满脸笑容的迎上来,接过罗家众人送来的礼物,把她们带进堂屋。
屋内已摆上了供桌,桌上放着十几个泥塑神像,香炉里盛着小米,下面压着纸钱、元宝等敬神用的钱粮。
罗夏妹婆家的两个嫂嫂,在灶间里煮面。和李氏说了几句客套话,罗家的人进屋去看罗夏妹和孩子。
周氏陪着罗夏妹在房里,罗夏妹头上裹着毛巾,怀抱着孩子在喂奶,看娘家人进来,笑盈盈地打了声招呼。
安意看到床着也供着两个神像,神像前堆着些油糕。
“取名字了没?”杨氏看了看孩子,笑问道。
“取了,她奶奶取的,叫朵儿,花朵的朵。”罗夏妹笑道。
听这名字,知道方家并没有因为是个女孩子,而慢待轻视,罗家人松了口气。
“先开花,后结果。小朵儿是大姐姐,以后可要帮着你娘带弟弟们喔。”方氏笑道。
安意探头看了看小朵儿,皮肤粉嫩嫩的,长相很安全,很象方三郎。眉眼间看不到罗夏妹一点影子,方三郎的遗传因子太强大了。
坐了一会,出来吃洗三面。给罗夏妹接生的妇人,俗称收生姥姥,她吃过面,洗了手。
李氏上香叩首。
收生姥姥随之三拜。
周氏把将用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搬了进来,收生婆婆从杨氏手里抱过小朵儿。
来参加洗三的人,依尊卑长幼,往盆里添一勺清水,再放些铜钱、红枣、桂圆等喜果。
添水时,收生姥姥道:“长流水,聪明伶俐。”
添喜果时,收生姥姥道:“早儿立子、连生贵子、连中三元。”等吉利的话。
洗三的说词仪式都是固定的,其他人参加多次,已不觉新奇,安意是第一次参加,看得兴致勃勃。
添盆后,收生姥姥抱着小朵儿,拿起棒槌往盆子里一搅,“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收生姥姥解开襁褓,给小朵儿洗澡,刚接触水,小朵儿就哭了。洗三时,孩子越哭越吉利,大家乐呵呵地笑得高兴。
收生姥姥边洗边念:“方家有个小乖乖,出生三天洗个澡,洗洗头洗洗脚,洗去五毒百病消。”
接着用艾叶球点着,用生姜片做托放在小朵儿的脑门上,象征的灸了一下;再拿着用小木梳子,给她梳梳头上的胎发;拿过娘家人准备大红新襁褓,把小朵儿捆好,接过方三郎递来的大葱在小朵身上轻轻地拍打了三下,又说了几句祝词。
方三郎把大葱甩到了屋顶上去。
收生姥姥又拿起称砣、铜锁、小镜子在小朵儿身上到处比划了一下,仪式才算结束。收生姥姥把哭得小脸通红的小朵儿递还给周氏,周氏抱着小朵儿送回罗夏妹身边去。
洗三完了,各家就散了。
过了两天,村里嫁到上塘村的一个妇人,跑来告诉罗氏一个消息,安有年的三儿媳崔氏生了。
“生了怎么也没人来给我传信?生得是男孩还女孩子呀?”罗氏诧异地问道。
那妇人瞄了眼坐在窗边绣花的安意,压低声音道:“那好意思给你传信,生了个不男不女的怪物。”
“不男不女的怪物?”罗氏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怎么会?”
“你别不信,我去看过了,长得坑头孢脑,样子骇死人就算了,下面那里,还裂开这么大个口子,口子里面有个这么长的东西,看到不象是小鸟鸟,上面长了几根黑毛。你讲啰,这不是怪物是什么?”
安意皱紧了双眉,崔氏生得不是怪物,是怀孕的过程中出现畸变的双胞胎。
“现在那个怪……那个孩子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她婆婆把那怪物放在尿桶溺死了,用竹席一裹,埋在山脚下了。”妇人道。
“溺死了?”罗氏倒吸了口冷气,“崔氏就没拦着?”
“她看到生了个怪物,吓得半死,看都不敢看,躺在床上,就知道没日没夜的哭。”
罗氏叹了口气,“到底是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怎么忍心?”
“不忍心又能怎样?难道真养大那个怪物?我说句实在话,她要不是朱氏的外甥女,她就跟下塘村的余氏一样,早就被休回娘家了。她还年轻,熬过了这个坎,再生几个就是了。”
安意听这话,心往一沉,不是简单的没有发育好的问题,而是近亲结婚的原因,安志进和崔氏是姨表兄妹,罗夏河和小周氏是姑表兄妹,在血缘上,是一样的近。
那妇人又说了几句闲话,跟罗氏要一个花样子,就走了。
罗氏送那妇人出去,回来看安意呆愣愣地坐在那里,忙上前,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喜儿,别怕别怕。”
安意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娘,我不怕。”
“早知道她说这事,我就不让你在屋里了。”罗氏后悔不已。
“娘,我不怕,我是学医的,书上有这样的例子。三婶生的不是怪物,是孩子在肚子里没有发育好。”
“医书上还记这些啊。”
“这也是病例,当然会记。”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是有的人怀了十二三个月才生孩子,你三婶这孩子要怀上十二三月,肯定就发育好了,这孩子命苦,提前生了出来,就成怪物,被亲奶奶给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