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系统]清墨书香 (风娘子)


她到觉得,大部分书迷,应该都不会喜欢看电影,只有不识字的庸人,恐怕才喜欢这种东西!
董婉:“……”
现在的电影能拍成什么样子!几十年以后或许勉强能看。不过,这会儿就流行把书改编成电影了?而且居然还会提前和她这位原作者打招呼?
幸好福尔摩斯这样的电影,貌似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摄影技巧,也不大需要特效。
想了想,董婉还是点头答应,笑道:“我的好校长,如果那个公司的人愿意过来和我面谈,我有点儿想法,想要交流交流。”
肖女士耸耸肩:“行,我去发电报。”
拍电影?
董婉眨眨眼,她早就想要办广播公司,事实上,已经有条件办了,只差寻找人才,开始筹办,却从没想过,她还能办个电影公司。
主要是如今技术条件不到位。
要是以后,电影技术发展得好了,她到可以考虑考虑这个行业,不为赚钱,纯粹是为了赚取影响力。
明星这种产物,是最容易赚取影响力的。
美国那边会不会来人,董婉不很清楚,她从学校出来,本打算到善堂看看。
她们的积善堂在琉璃厂附近有一间办公室,平日里雇佣了几个人专门负责从报纸上搜集各地灾情,还有一些别的消息来源,这阵子,所有人的关注目标,显然都在湖南那边。
湖南的大雨连绵不绝,这都好几个月,洪涝灾害频发,政府赈灾力度,显然不那么足够。
张岚正上蹿下跳地筹备物资,如今已经送去了两批,只是物资永远都不够用。
董婉也不好做甩手掌柜,总要去看看具体情况,只是去之前,忽然想到一件事。
她该偷偷去看看三姨娘。
孙老爷子使了手段,刘家好些姨娘都被放了出去,不过,三姨娘到没有。
她毕竟给刘家生育过子女,不可能说走就走,而且她也没有谋生的技能,只能依附刘家,一旦离开,连活也活不下去。
听说,她现在的院子就在刘家大宅的西角门附近,很狭小,一个人住,至于刘老爷,都有好些时候没去见过她。当年刘颖在家,算是比较得宠的女儿,连带着当娘的也有脸面,现在她孤身一个,半老徐娘,那个刘老爷哪里还看得上。
说是去看看,其实董婉也没进刘家,她不想进去,就在对面找了个茶楼坐一坐,顺便让孙家的下人,以刘颖的名字给三姨娘送去一些东西。
一张汇款单,是从上海汇款过来,不多,五十个银元,太多的话恐怕这位也不安心。
另外,还有四套夏季的衣裳,也是南方的新鲜样式,一整套胭脂水粉,据闻,这位三姨娘还挺爱打扮,两双鞋袜,还有一些常备药。
最重要的,还有一封信。
信里面说,刘颖要去美国留学,每年只要有机会,就给她发电报,也给她送钱回来,让她别老省吃省用的,该花就花。
董婉让人去送,自己坐下来喝茶,才喝了半盏茶,就看见那位三姨娘亲自把自己派去的人送出门,一直到人走远了,三姨娘还在角门那儿站着,盯着远方发呆,眼角还挂着泪珠,不过,脸上的神情,到没有怎样凄楚。
叹了口气,董婉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
刘颖死了,难道不应该让她的母亲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不让一个母亲,知道自己女儿的真实信息。
可董婉知道这个三姨娘,她性子绵软懦弱,一颗心,全副心神,都在爱自己的女儿上,她活下去的动力,也是女儿,她什么都没有,只有刘颖。
如果刘颖死了,她有很大可能,再也活不下去了,即便不去寻死,恐怕也很难有现在的精气神。
但她毕竟并不老,她才不到四十岁,还有漫长的人生,难道要隐瞒一辈子?
孙老爷子总是夸赞她,说她大气,说她果敢,其实全错了,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遇事犹豫不决,不知道每走一步,是对还是错!
至少这会儿,董婉觉得自己说不出刘颖已经死去的话,眼下这样的时局,一分开就不知道能不能再见面,三姨娘这样的女人,大概后半辈子都不肯离开刘家大宅,生活在后宅,又怎么去知道美国的事儿,如果不出意外,大约可以瞒一辈子。
也许将来她就算怀疑,也会往好处想,那是人的天性。
犹犹豫豫,完全算不上英明的董婉董先生,盯着人家三姨娘发呆,一直到三姨娘转身回去,才叹了口气,下了茶楼回家。
董婉不会进去,她不想和刘家再扯上一星半点儿的关系,否则老爷子的苦心,岂不是全白费?

☆、第80章 //

董婉上了马车,闭目养神。
脑海中还是隐隐约约,有些挂念此事。
三姨娘看起来老了很多,她以前也不显得怎么年轻,甚至不像刘家的大夫人那般会保养装扮,虽然小了几岁,到像老上好些年的模样,但好歹也算是个温柔的佳丽。
如今却不同。
董婉乍见她,甚至有那么点儿不敢认。
她已然是个彻彻底底的老妇人了,身形佝偻,容颜枯败,再不是当年倾国倾城的美戏子。
马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咚咚地响。
董婉倚在车窗上,看着外面的街市。
遛狗斗鸡的勋贵公子,几十年如一日,还是那副老样子,明明都国将不国了,这些人却像是生命停滞了一般,一点儿也感受不到那种亡国气象。
而且,生活反而更奢靡了些许。
大约这就算是破罐子破摔了。董婉也有些麻木,很随意地看,脑子里空白一片,也没有构思新书,不过每天在读书会的课程,她还是没落下,每天都进行。
随着时间流逝,董婉讲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到后面,讲上了瘾,甚至把后世那些经常在网上,各种论坛上读到的东西都拿出来详详细细地讲,应该说,更接近讨论。
董婉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现代的大学老师,还是全能的,今天变成数学老师,明天变成历史学教授,大后天又成了经济学的助教,对那些知识,她有的很了解,有的只限于网上聊天时看别人闲侃过,有些甚至只能照本宣科。
可再怎么说,她知道未来,了解未来,这就是最大的优势。
这帮学生的进步也很快。
“先生,先生!”
今天晚上下了课,张岚那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学生却直接追过来。
“嗯?”
董婉抱着课本回头,失笑道:“还不回去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呢。”
这帮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每天晚上读书,白天却是要忙一整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的有很多。
一会儿回去,又挑灯夜读的也有,十分辛苦。
董婉记得以前读过报告,说是晚上是给人体充能的时候,白天则释放能量,如果夜晚睡不够八个小时,日积月累,人的寿命就会减少。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睡眠不足确实是健康的一大杀手,所以每次上课,哪怕上不完,也不肯拖堂,有问题可以记录,交给她解答完了,明天再发下去就是。
“先生,我们想去湖南。”
董婉:“……”
善堂这边确实要运送一批物资过去,那边洪涝灾害严重,道路已经不通,运送很难,但不运送,那些灾民们还不知道能在灾害里存活多久。
董婉也不多劝,这些成年人,和她教导的孩子不一样,根本不需要她手把手地去教导。
…………
浓云密布,阴雨连绵。
张旭抹了把头上的汗,四下看了看,眼前一共是七个同志,从周围几个村子里抽调的老百姓,差不多有五十几个人,人人拿着‘武器’。
说是武器,其实连菜刀,擀面杖,铁锹之类都有,寥寥几个,有几把枪,还多是猎枪。
“老乡们,咱们这一次是去接粮队,粮队就在前面的赵县,陆路走不了了,必须要走水路,你们都熟悉水性,也会划船,咱们就驾着小船去接粮食!”
“这批粮食得来不易,都是我们家先生领着学校的学生,药厂的工人,纺织厂的女工,还有好些工人兄弟,农民兄弟,数月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如果不能顺利发到灾民手里头,他们就白辛苦了,如今就看咱们的……”
张旭以前从来不怎么会说话,他是个习惯闷头做事,不习惯说的人,可自从当初在东北,遇见个能说会侃的董婉,自此也变得不只是会做事,还能说会道起来。
几句话,这些老百姓就热血上头。
张旭也松了口气,最近一段时间,他和他那帮同志,每天救助灾民,又组织灾民一块儿抗洪救灾,在高地修建暂时能住的窝棚,把周围的灾民都集中在一起。
他觉得这几个月做得事,比他前面十几年来横冲直撞做得还要有意义,生活也充实,越发显得以前懵懂无知。
按说去接粮食,接上就走便是,没多大麻烦,奈何眼下盗匪横行,粮食又是绝对的紧俏物资,他们心里头还真有些担忧。
“张老弟,你接到蔡先生的信了没有。”
一个中年男人叹了口气,凑过来低声问道。
张旭点头。
“我给他回了封信……也许他会来找我!”
所谓蔡先生,叫蔡秉章,是位革命前辈,张旭和他相熟,也对其很是敬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