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秦家有女 (无痕之歌)


圣上轻描谈写一句一锤定音,雷霆万均,无往不利。
一道木门,却是云泥之别。殿内的人可是倦了,欲抽身却不能;殿外的人闭目億想其中玄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兰台之上,隔着一扇华贵的木门众人各怀心思。学堂之上,夫子正摇头晃脑教稚儿习学忠君。
才总角的孩童依样画葫芦念着圣人说学,虽然他们不明白其中道理,却也知道学好功课,考中科举,骑马做高官的道理。周而复始,从未有停歇。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第131章 千头万绪

今天的廷议争论激烈,内阁两派互不相让,从北境用兵到黄泛区如何接济,再到江南各省赋税,两个派别全都据理力争互不相让。虽隔着沉重的木门,也有只言片语落入孟焕之耳中,结合他平日细心留意,事情大致也有定数。
北境异族事隔三十年后再次兴起,屡犯边境,边民不堪其扰,举家迁往内地。临近几个省份本就今年欠收,一下子又多出来如许流民,个个束手无策:一无能力全盘接下安置;二若处置不妥当,流民变匪民也是大有可能。各州府如雪花般的奏折加急送到燕京请求朝廷拨粮拨款,此其一。
其二,内阁诸老大多都主战,但派何人领兵、何人留守京中负责京蓟防卫成了争执焦点,不外乎英国公和宁远侯两家为主力。兵权最来为天子所重视,又事关东宫与诸皇子争斗,半点马虎不得,一时也无定论。
其三,黄泛区历年的老话题,淹了又重建家院,周而复始,本不足奇。今年恰逢罕见秋讯,暴雨倾盆下,冲垮河堤,凛冬将至,这万万灾民的去向也成了周边各州府的头等大事。
其四,江南十三州联名上折,今年赋税征收大有锐减之势。原因无他,原本纳粮交租的农户将田产挂靠在各大士族名下,这些大族家中都有做官之人,历年积有余威,可免交赋税,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官府奈他们不得。
综以上各因,今年国库收入少了三成,开支却一项减不了,反而要多与往年。
首因,明年二月即是皇后的千秋盛典,天子本就亏欠中宫许多,一心想为她办得隆重且有体面。
次者,各番邦属国闻讯陆续齐聚燕京城,吃喝拉撒,张口向宗主国要各种好处,且都要赖到明年年底天子五十五圣寿节之后,才动身回属地。
最后,这些小国来京欲求娶公主、郡主之流做王妃,悉不见各地番王急着嫁女儿,就是宫中也有一位适龄的公主要找寻合适的驸马。
归根到底,没一件省心的事,桩桩添堵。
内阁两派又争吵不休,连着数日相议也没定下章程。凡秦敏主张,杜润必反驳;让杜阁老做主,秦派几人又都不置可否。
两个头领在上头掐战,冯尚书与宁阁老又对上,意指江南诸事根源全坏在司马清身上;宁阁老本是扬州司马家门生,容不得旁人说一句司马氏坏话,当然要据理力争,两人吵得面红脖子粗。
安大学士本就是个愣头青,心里头条条框框早都划好,那块热闹他追过去报打不平。
董大学士从来只有一句话,臣只听圣上所言。
故内阁六人,若草台班子喝戏,你方唱罢我登场。长盛帝坐在上首几欲掀桌,见他动怒,众人才收敛了许多,随意议了几句便散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孟焕之暗道。
“孟翰林,圣上请你过去。”内侍尖细的嗓音打断孟焕之的思绪,他微微一笑“谢过张公公。”前几回露过面的张公公推说不敢受,领了孟焕之进去。
含章殿内,各位阁老都已告退,空余长盛帝一人对着几案上的奏折凝神思索,细碎的脚步声惊醒了他,抬目见到孟焕之,信意伸手:“呈上来。”
孟焕之捧着手中的卷札奉上,长盛帝从内侍手中接过,扫一眼便抛到桌上,冷哼:“全都是些废话。”
殿中诸内侍噤若寒蝉,孟焕之微躬上身垂手听候,他明白当今天子正在气头上,多说一句便是触了晦气。实在是朝中诸事太过烦扰,如此冰冷煞气远在翰林院都能感知得到。早间梅掌院交付书稿时,一再交待他要小心行事。
长盛帝在殿中踱来踱去数圈,脚步由急促变得缓慢有度,最后明黄色龙袍停在孟焕之面前,出声询问:“你昨天见过宁远侯世子他们,说说看,觉得如何。”
孟焕之一点不惊奇坐在龙椅上的人说出来的话,京城有暗探和锦衣卫无孔不入,且昨天见到的四个人鱼目混杂,其中必有居心不良之人两面剌探。他依实回答:“沈世子乃学生的连襟,为人正派;乔世子不负盛名,堪称官家子弟翘首;赵世子机智多谋;东平伯次子燕公子行事缜密。”
长盛帝面色稍缓,抽冷问道:“太子如何,放心大胆说出来。”
孟焕之略一沉吟,恭谨回话:“太子乃天富贵胄,国之储君,学生不好评说。”
“哦!”长盛帝眼神犀利直逼孟焕之:“若旧事重现,朕要当廷废立太子,你会不会效仿先祖,做出死谏之举。”
“不会。”孟焕之迅速接话,抬眸直视天子,坚定不疑:“当下有更紧要的国事,远胜于储君废立。且臣胆小怕事,欲留得性命报效天恩。”
长盛帝轻吁一口气,似放松许多,转身走向书案,挥手道:“你先回罢,书稿留下,等我过目了再召一众翰林讲学。”
孟焕之行礼后,倒退数步出得殿门,身后张公公相送出来,又是一番情意打点。走下汉白玉石阶,寒风吹过,他直觉背后凉风飕飕,打个寒战,原来不知不觉中出汗浸湿后背。他脚下顿住稳定心神,遥望台阶以上,含章殿的檐角令人生畏;向下俯视,燕京千家万户小如蚁穴;再远处,江山万里,黎民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孟焕之自从说过要带知言出城游玩几日,之后便不得一日空闲,成天早出晚归,回来后又泡在书房写写抄抄。知言除了暗骂几句大骗子,再也无可奈何。
因到年末,又到各处庄子报收成、铺面交付租金和一年盈利银钱的时节,知言也镇日忙起来,先盘点过孟家在沧州的产业收成,粗略一算,够孟府上下几十口人近两年的开支,倒也不错。再有她的陪嫁庄子、田产、铺面的收入更为丰厚可观,算起来也是小富婆一枚。
知言出嫁时除了秦枫给的三个铺面、京中两处小宅院、苏州一处中等别院和江南几百亩田地,还有公中陪嫁的两个三进宅院、京中几个店面全都租出去。以上几项前两年都是秦枫在代管,如今她回到京城,又秦枫觉得姑爷也算可靠,年底时全交付到女儿手中。光是认掌柜盯帐册,知言也忙了几日。
又几处商铺中有两三个的适龄小管事快到婚嫁年龄,依是旧例都是府里的丫头配出去。知言心中盘算一圈,大寒认死理且忠心可靠正好配个小管事,小寒和大雪也都机灵且算得上忠心,她们三个先许了人缓两年成亲都可以。如此算来,府里又要买小丫头,她又吩咐聂妈妈寻了官牙,挑了四五个小丫头买来先让几个大丫头带一带。
有事做,知言也不觉得无聊。今日,她翻着帐册心中纳罕,问起候在屏风外的管事:“冯伯,何故江南这几百亩地今年收成少许多。”
被称为冯伯的中年管事正是秦枫的心腹,代管着三老爷在江南的产业和几位爷和小姐的田产宅院,素来忠心不二,说话也耿直:“不瞒九小姐,这般收成也有两年。不独您这块地短了租子,另外几个小姐的陪嫁田产也都减了。只她们几个都是一出嫁,三老爷直接把田产交出去。九小姐的田产收成几年之中没什么变化,都是三老爷暗中补齐。”
知言再一次被花狐狸感动,安抚家中忠仆:“我今年头回上手,心里不明白随口一问,冯伯万不要多想。”
冯伯也陪着笑:“那会,帐面上差这么多,若九小姐不问,老奴倒心里不舒坦。说实话,交出您这块地,老奴也算卸下一个担子,轻松许多,江南的差事是越来越不好当。”
知言耐心听冯伯诉苦,不时会心一笑。
恰逢孟焕之回府,免不了冯伯要行礼见过九姑爷。孟焕之急走两步扶起冯伯,听了几句后,安顿冯伯先住下,晚间得空有几句话要问他。聂妈妈领着冯伯出去不提。
屋里没了别人,知言对着孟焕之撒娇:“焕之,父亲私底下为我贴补了三年的田租,该挑个适当的礼物表示谢意,你帮我想一样。”
孟焕之照例要问妻子有没有想她,知言不敢敷衍,诚挚地点头说想,又主动献吻。一番亲昵后,孟焕之搂着她回想,道前头书房有几幅画甚佳。知言耐不住性子,拉着孟焕之立时要去挑拣。
孟焕之本意欲图谋别的,经不住妻子软磨硬泡,遂带了她到外书房寻出往年收藏的名家丹青,挑出两副上上等的字画,包到一起准备送给岳父。
知言眼尖在一堆字画中抽出一张书法墨宝,细寻到题款,果然不出所料,笑指着说:“六叔的字画,你从何处得来?”
孟焕之瞥了一眼,细回想前因,不无感慨道:“说来也巧,有一年到了苏州,跟着王兄进了一家墨宝斋,因喜这幅字洒脱飘逸,花大价钱买来,后来才知道是岳家六叔的手笔。无奈怎么临摩都写不出原稿的意境,后来就束之高阁,恰巧今天翻了出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