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白盯着蔡青,脸上流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他说道:“好好,就当我没问,别吵了,省得倒了大家的胃口。”
蔡青道:“我从来没想到要跟你吵。”
蔡成把筷子“啪”地一下摔在桌上,瞪着蔡白道:“你就不能少说什么两句?一个二个的让人不省心。”
兄弟二人谁也没接话。
这时陆氏赶紧出来打圆场,她接着问道:“阿青,你的亲事考虑得咋样了?依我看,秋丽虽然任性了些,但过个几年,年龄大些就会变得稳重些。”
蔡 成道:“还考虑什么?人家一村的里正都亲自提出来了,咱还能拒绝?以后还想不想在这村呆了?阿青啊,我说句不好听的,你要是我亲生的,就你这种做派,我非 打断你的腿不可。杨秋丽怎么了?论家世论模样,人家哪里配不上你?你也别仗着先前跟你亲老子过过几天好日子,就觉得自个跟乡下人不一样。”
蔡青脸色一冷,说道:“爹,我从来没觉得跟别人不一样。”
陆氏也用眼神恳求蔡成:“他爹,你能不能别再提这些?”
蔡白看着蔡青,嘴角挂着讥讽的笑,他故意试探道:“爹,娘,大哥的婚事快定了,下个也该轮到我了吧?要我想想,咱们村里谁合适。”
蔡白继续说道:
“那个关蓉怎样?”
陆氏道:“她不行,家中太穷。弟妹一大堆。”
“小凤呢?”
“扑哧。”
蔡白用眼睛的余光瞟着蔡青,慢悠悠地说道:“我觉得那个李竹还不错,家里小有资财,人长得也不错。就是性子泼辣些。”
“她绝对不行——”蔡成黑着脸打断蔡白的话。
蔡青拿着筷子的手不由得一顿。
蔡成说道:“她是什么人你不知道,且不说她顶着那灾星的名头,再就是她那个狠劲,跟亲生父母都敢对簿公堂,断绝关系。全县就她独一份,这样的女孩谁家敢娶?别娶回家来,公公婆婆说上一句,她又上公堂去,闹得远近皆知,这几辈子的老脸还要不要了?”
蔡青蹙眉说道:“爹,若非她爹娘把她逼到极点,她怎能愿意这样?再说,县太爷都下令表彰了,她哪里还是灾星?”
陆氏道:“爹娘再怎样,做子女的也不能这么过份。这就是不孝。要搁往些年,族里就直把她处置了。”
蔡成停下吃饭的动作,眼睛紧盯着蔡青,满脸的猜疑:“阿青,你这是什么意思?”
蔡紫接过话道:“大哥,你该不会……”
蔡蓝无奈地叹口气:“你们能不能不要这样。”
可惜没人听她的。
蔡青本想找个适合的机会再给家人说,结果他的计划却生生被蔡白打断了。
是现在就说,还是以后再提?蔡青满腹踌躇。他略略一想,以后提跟现在提没什么两样,他们早晚都得知道,倒不如干脆趁这个机会说出来。
蔡青低头思忖半晌,抬起脸来,环视众人,用坚定而清晰的声音说道:“爹,娘,我想娶的人就是她。希望你们同意。”
“什么?”
“你不是在说笑吧?”
蔡青用十分肯定地口吻说道:“不是。”
蔡成把碗重重地往桌上一放,黑着脸说道:“你再说一遍。”
蔡青脊背挺得直直的:“我想娶的人是她,我想近日就去杨家提亲。”
蔡成咆哮道:“还提亲?谁同意了你娘还是我?你有没有把我们两个放在眼里?”
陆氏扯扯丈夫的衣裳,示意他别发火,同时她又声援丈夫:“阿青,娘也不同意这门亲事。你别再瞎想了。还是里正家的合适。”
蔡白眉毛一挑,慢条斯理地剥着鸡蛋,一脸的得意。蔡紫则是一副看好戏的神情。
蔡青的目光一一扫过他的家人,一脸怒容的继父,总是应和父亲的母亲,阴险狭隘的大弟,幸灾乐祸的二妹,他像被人当头泼了一大盆冷水,全身发冷。他不禁想道:自己可以忍受他们,阿竹能吗?这不是忍着一年半载的事,而是要忍一辈子。
蔡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将李竹的优点一一列出来,试图说服父母:“爹、娘,你们听我说完。阿竹不论是家世还是人品配我都绰绰有余。”
“嗬。”
“嗤”
蔡青不顾蔡白和蔡紫的讥笑继续说道:“阿竹的表哥也是秀才,她表姐嫁到了京里,她本人也算是薄有资财。她、她为人热心善良,村民们受益颇多……挖出巨额财宝毫不动心,却拿来赈济灾民。”
蔡成却丝毫不为所动,一样一样的驳斥道:“杨墨一个秀才算什么,咱家两个呢,说不得还能出三个。她表姐嫁的算什么好,一介武夫而已。你娘还曾是陆公子的奶娘呢,你爹我就是陆家的奶公。她是有些薄产,那也抵消不了她的坏名声。”
蔡紫补充道:“她还有一个被休回家的姐姐呢。”
蔡成险些忘了这个,脸色不禁又黑一层。
蔡青忍着怒气,站起身来,摞下一句:“反正我不答应里正家的婚事,你们看着办吧。”说罢拂袖而去。
蔡成气得浑身发抖,对陆氏吼道:“你看你儿子,这翅膀硬了哈。”
陆氏好声安慰蔡成,又说她再去好好训他。
☆、第117章 风言风语
????蔡青想娶的人是李竹,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
村民们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说自己有先见之明,早就觉得这两人不对劲。
也有的说李竹这回捡了个大便宜。蔡青这堆好泥,插了她这么一根杂草。
还有人替蔡家担忧,不知他家怎么闹腾呢。
里正一家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惊呆了。杨秋丽气得五官扭曲,摔了几好个碗,把里正娘子心疼得不行。
杨秋丽在屋里大吵大嚷:“这是真的吗?我不信!”
里正娘子温声劝道:“你还有啥不信的,这是他弟妹亲自说出来的,那还有假?要不就算了。你的条件这么好,咱要啥样的不行。先前我还觉着蔡青这孩子不错,如今看来也是个糊涂的。”要不糊涂怎么会看上李竹那种女孩子呢。她家闺女可比她强百倍。
杨秋丽倔强地说道,“不,我就要他。”
里正家家境殷实,杨秋丽自从在家中倍受宠爱,在一定范围内可谓是要风得风,连侄子侄女有时都得让着她。杨秋丽上次只听一点风声,就能去李竹家闹,这会儿更是气得发昏,她又想起,上次她找李竹示好,如今一想,自己明显是被耍了。
“李竹,你够狠,你给我等着!”杨秋丽狠狠地想道。
李大姑整日做生意,她算是后知后觉。她一回到家就说起了这事:“这是真是假?我这个当姑的咋不知道?”
杨墨道:“应该是真的,只是事情没确定,阿竹也不好说。”
李大姑道:“肯定是蔡家的不同意,蔡成这个王八羔子,还敢嫌弃咱家阿竹。”
李大姑专门过来看看李竹,拉着她意味深长地说道:“看那蔡家的意思,你估计得受点屈,不过,你要真是喜欢阿青,对他爹娘的态度就得和软些,真遇上了,能躲则躲,我遇上了也不能不管,但你不能直接跟他们扛上,不然阿青不好做,那毕竟是他的爹娘。”
李竹答道:“嗯,我知道了大姑。”蔡青在尽力争取,她也不能拖他的后腿。
李大姑叹息着,李竹以前做的那些事,平常不觉得咋样,一到说亲的关键时刻,后果就显现出来了。世人才不管你在家受到多少委屈,就只看到你不孝顺父母,敢和家人对簿公堂。
李三姐听到村民的风言风语后,有些不安地问李竹:“阿竹,是不是我连累你了?”毕竟有个和离在家的姐姐名声也不好听,连亲爹娘都嫌弃。
李竹忙安慰三姐:“没事,你别听那些传言。安心过日子就是。别人说什么咱都在意,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李三姐到底还是有些不安。
虽然村民们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但李竹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蔡青心中过意不去。托杨墨传话安慰李竹。
杨墨还给她带来了几幅新画。
其中一幅就是他们芦苇荡上泛舟的情景。
水天一色,芦苇轻摆,两叶轻舟随意徜徉,两人并肩而坐,小白慵懒地躺在船舷的另一处。李竹看得心中暖暖的,不由得再次想起了那日的情形。
李竹将画挂在卧室的墙上,和另外几幅挂在一起。
没几日,杨墨又来告诉李竹,蔡青要坐船去一次省城,再卖些花,好凑够下聘的礼金。李竹真想告诉他,自己有钱,不用他这么辛苦,但又怕出来伤了他的自尊心。
这日,杨家饭庄要试做新菜,李大姑就让李竹过去帮着把关。
李竹便带着三姐和小白一起去县城。
杨家饭庄生意愈发红火,时常客满。李大姑已在跟李竹商议加盖二层的事情。只是要盖房就得关门,这着实让人舍不得,就一直拖着。
李竹品尝完新菜,对厨子提点了几句,又亲手试做两遍。眼看着没她的事了,她就信步闲逛,看到南玉的胭脂铺子时,李竹不由得想起穆长倩说的八卦,就进去看看南玉。
南玉见到她也十分高兴,又是倒水又是拿点心的,招呼她坐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