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 (潘潘玛丽)


  北魏的元澄,是王爷。
  而北魏的冯妙莲,则是皇帝的嫔妃。
  高照容把茶捧了过来:“大冯贵人请吃茶。”
  冯妙莲回过神来,她接过茶:“谢谢。”
  高照容娇笑着问:“大冯贵人想些什么呢?想得这样出神?”
  冯妙莲木着一张脸说:“没想什么。”
  她捧着工艺精致且华丽的青花瓷茶盏,看着里面的茶。那茶,是绿色的,细碎的枝叶,悠悠地在水里飘着,淡淡的茶香味,一点点也飘散到四周。
  她吃了一口,又一口。
  茶刚开始六到嘴里的的时候,感觉到淡而无味,舌尖是微微的苦,带着涩的青味。但把茶咽下去之后,却有一种美妙的清凉感觉,整个口腔乃至喉咙都充满了这种微微的清香与淡淡的苦涩,那种微苦,也渐渐的变成了微甘。
  那边的拓跋宏吃了一口,然后抬起头来问:“这是什么茶?”
  高昭容媚眼如丝,抿嘴轻轻一笑,风情不觉就爬上了眼角眉梢嘴角,她的声音有说不出的娇媚:“回陛下,这是头春龙井。这茶叶,摘于清明节前,嫩芽初迸,形似羞心,因此又称为‘莲心’。”
  拓跋澄细细的品尝:“这茶很特别,味道倒不错,先是微苦,再到微甘。”
  拓跋宏颌首:“先苦后甘,令人回味无穷。”
  高照容转头看冯妙莲,笑着问:“大冯贵人,喜不喜欢这茶?”
  冯妙莲仰起脖子,“咕噜咕噜”地把茶盏里剩下的小半盏茶全倒到嘴里去,一口咽下,然后说:“还可以啦。”
  拓跋宏看她,脸上似笑非笑:“还可以?还可以的意思——是什么?”
  他这话,莫非是嘲笑冯妙莲不会品茶。会品茶的人,只会一小口一小口呷着,慢慢回味,不像冯妙莲,一饮而尽,典型的“牛饮”一族。
  冯妙莲还真的不会品茶,她以前可没那个条件学品茶。她也不掩饰自己的肤浅,厚着脸皮实话实说:“还可以的意思是——嗯,比白开水好喝,白开水淡而无味,茶嘛,好歹也有一些苦的涩的味道。”
  拓跋宏一脸冷峻的脸上,顿时便有了许些笑意,他对拓跋澄说:“任城王,你知道什么叫不学无术吗?像大冯贵人这样子,就是不学无术了。”他毫不客气地损冯妙莲,一点面子也不给。
  高照容长袖掩口笑。
  她的表情,带着幸灾乐祸。
  拓跋澄也笑,他说:“大冯贵人不过是对茶没兴趣而已。”
  拓跋宏看他:“你好像很了解她似的。”
  拓跋澄轻轻一笑,不卑不亢,声音坦然:“臣跟大冯贵人没见过几次面,但臣跟大冯贵人的父亲冯太师关系不错。臣曾听冯太师说过,他几个女儿,各有不同,大女儿喜欢看书,特别爱好汉族文化,二女儿性儿温顺,乖巧懂事,三女儿知书达理,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没不精通。”
  ——

☆、第178章 :花痴8

  拓跋宏哼了声说:“喜欢看书,看爱看的是什么书了。”
  冯妙莲暗中翻个白眼。
  难道在这个朝代,有黄~色~小说看不成?就是有黄~色~小说看,用那些文绉绉的之乎者也写出来,也大大打折扣,估计也没什么看头。
  拓跋宏和拓跋澄又再继续下棋。
  冯妙莲无所事事,看着高照容沏茶。
  拓跋宏身边一个叫剧鹏的小太监,专心致志的跟着学。高照容一边沏茶,一边告诉他:“吃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正规的场合,喝茶的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
  拓跋宏喜欢吃茶,高照容懂得沏茶,难怪两人能够狼狈为奸,蛇鼠一窝,臭味相投,同穿一条裤子,同用一个鼻孔,情投意合的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了。
  冯妙莲想,她跟拓跋宏,天生注定是冤家对头,根本无法来个举案齐眉,百尺竿头,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估计,是八字不合的缘故。
  夜里,冯妙莲作了一个梦。
  梦回二十一世纪。
  冯妙莲看到她在一家迪吧里,
  舞台,有一支由四人组成的乐队在表演。舞台上的灯光灰暗,明明灭灭,落在那鼓手,键盘手,贝斯手,吉他手的脸上,身上,影影绰绰,模糊不清,可仍然分辨出来乐队的成员是四个年轻的男孩子。
  站在前面的吉他手,样子很瘦,挺高的个,身段修长单薄,那修长而清雅的手指,潇洒自若地拨动着吉他弦,个性,酷,帅,煽情。他那拨动着吉他弦的手指,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得几乎要把吉他弦弹得要断了的样子。
  弹了好一会儿后,男孩子很潇洒地把挂在胸前的吉他推到身后,然后一把抓过跟前的麦克风,取了下来。
  随后,男孩子微微地眯起了一双眼睛,很冷酷的横扫了一下四周,那微斜的刘海,脸颊两边顺直的垂下几缕发丝,给人一种很忧郁的感觉。
  他声情并茂唱了起来:
  “……一朵花,开出两种颜色。一段情,只有两个结果。一片云,去留自己难把握,爱于不爱,都是一种折磨……也许前世就是你的错,我追到今生也不放过……你我之间始终差着一步的距离……”
  男孩子的歌喉浑厚,磁性,让人迷离,歌声中有着极强的穿透力,给人一种淋漓尽致,很震撼,很享受的感觉。
  不知道是因为劲爆的乐曲,抑或是男孩子唱得太动人,全场的气氛沸腾了起来,推到了极点。那些青春年少的男男女女,从座位站了起来,热烈地挥动手臂,舞动身体,甩着头,吹口哨,尖叫,大声地跟着唱。
  音乐疯狂,歌声疯狂,人也疯狂。
  全场嗨到位极点。
  冯妙莲觉得男孩子熟悉,于是挤到前面去。待看清楚男孩子的五官,她“啊”了一声,这个身段纤细修长,眼神散淡,骨瘦风轻,带着一种郁气美的男生,不是北魏的任城王拓跋澄,而是二十一世纪的富二代元澄。
  冯妙莲大声叫:“元澄!元澄——”
  叫着叫着,便醒了过来。
  冯妙莲发觉,她又回到了北魏。
  ——

☆、第179章 :土憋矫情无下限1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春节很快到来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源远流长。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无论是古代或现代,春节都是最隆重,最热闹的日子。古代人过年,习俗还特别的繁琐,什么祭灶,扫尘,贴春联,贴门神。除夕夜,要吃年夜饭,守岁;大年初一要吃斋,还要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祈求丰年……
  春节期间,冯妙莲收了一大堆礼物,也送出了一大堆礼物。
  她送出的礼物,不外是首饰银两之类的。银两打赏给身边的太监和宫女,金啊玉啊的首饰,送给来给她拜年品级比她低的拓跋宏那些妃嫔侍姬。但她去给太后和拓跋宏拜年,收到的礼物,却是真正值钱的宝贝。
  太后送给冯妙莲一双镶鹅玉珠下吊三个圆形白玉圈耳环;一枝紫晶御凤钗;一条镶满红宝石的项链;还有金银布匹若干。
  拓跋宏送的则是一对玉镯,一枝发簪,也有金银布匹若干。那玉镯,是稀少而名贵的“石中之王”黄玉做成,颜色是由淡黄至深黄,色泽纯正,莹润如脂;发簪是镶嵌着绿宝石的红珊瑚蝙蝠簪,雕刻精细、玲珑剔透,富丽华贵。
  隔了一天,拓跋宏又让双二给冯妙莲送来了四颗像李子那样大的夜明珠。
  双蒙很是喜悦,喜滋滋地说:“谁说陛下对主子不上心?陛下送给主子的东西,都是稀世宝物,看来陛下对主子还是很挺爱惜的。”
  冯妙莲很不以为然:“送几颗破珠,就是爱惜?”
  双蒙说:“哎呀主子,这可不是破珠,是罕见的夜明珠,可不容易寻找,单单一颗就价值连城了,何况这四颗几乎是同样大小的,估计整个天下绝无仅有。”顿了一下,他又再说:“可见主子在陛下心中,是无人能及的。”
  冯妙莲撇撇嘴。
  她就是再傻再天真,也没傻到天真到自作多情,高估了自己。人家拓跋宏心中,她哪根葱也不是。他这所以这么做,不外是做戏给别人看——说白了,是给太后看。
  但“价值连城”这四个字,还是让冯妙莲双眼发光:“双蒙你说,如果我拿去卖了,是不是可以换很多银子?”
  双蒙忙不迭回答:“当然,主子。”
  冯妙莲兴奋,顿时乐不可支:“哈哈哈,那我发财啰!发财啰!”她又再说:“以后我有机会出宫去,或是被放刑什么的,那我岂不是成了富姐儿?”
  双蒙一听这话,吓得脸色苍白,冷汗都出来,不禁双脚一软,“扑通”一声跪下了,颤抖着声音说:“主子,你——”
  冯妙莲莫明其妙:“怎么啦?”
  双蒙几乎要哭了:“主子,你刚才说什么出宫,什么放刑?别吓着奴才呀,主子又不是不知道奴才胆小如鼠,最受不得惊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