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心经/一代宠妃 (秋了)


  皇上批复指出,参与社团盟会的部分官员存在操纵衙门,揽权专断的不端行为。在公务上为自己人说好话、拉关系、煽风点火等成为风气,实在可恶。严令禁止此类恶习,如果大臣们参与其中,就会被革职,如果相互隐瞒,事发后一同治罪。
  与岳乐探讨时,岳乐坦诚这种风习由来已久。最初结社仅仅是文墨结交,兴趣相投,此人之常情。皇上自己也爱好诗词文墨,一些社团的新文新谈,皇上也都有所了解,甚至对一些文人还颇为敬重。
  可一旦这种交情沾上官权,凭此勾结进入官场,而非才学引荐,继而就会在官场上拉帮结派,官官相护,为朝政处理埋下祸患。
  皇上亲政以来,一直严厉惩处贪污官吏,但也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岳乐认同暂且保持这个状态,多鼓励官员积极效力,完善欠缺的规程、制度,循序渐进。
  年初的官员考核,内阁大学士成克巩、刘正宗等遵上谕自陈,乞罢归乡。这是一种考核形式,皇上批复各位继续留任。
  而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魏裔介,遵上谕自陈时,皇上却在批复中指责他全无担当,于朝政无益,身为台臣长官,发觉贪黩不法,却称未闻见,也未据实纠参,徇庇欺蒙,辜负皇上的委任。本当严行治罪,姑且宽待,革去太子太保及所加一级,仍照旧供职。希望他以后洗涤肺肠,尽改前非,若复蹈旧辙,定从重治罪。
  魏裔介这些年经皇上破格提拔,一路升至现任官职,秉承他一向“处有事当如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的为人处事作风,倒也相安无事。可这次,皇上毫无预警就给他当头一棒,他塑造出的忠诚、笃实形象遭到皇上的质疑。
  (清代都察院为从一品衙门,都察院除监察政治得失外,还参预九卿一起议奏折,凡重大案件与刑部、大理寺公同审断,稽察各级衙门、官吏办事的优劣,检查注销文书案卷及封驳事,监察乡试、会试、殿试,巡视各营等事务。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主管官员,顺治五年定左都御史满、汉官各一人。《清史稿·职官志二》:左都御史掌察核官常,参维纲纪。)
  “惩处魏裔介,皇上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岳乐的猜疑我不能苟同,这些年贪污案时时困扰皇上,魏裔介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监察官吏行为本就是他的职责,这种时候大事化小岂非等同纵容不办。本该是他积极参劾,指正污秽,可他从没主动站出,有无官官相护不好说,但失职却是明处。
  于是我肯定地冲岳乐摇摇头。
  精光在岳乐眼眸中扩大,且同样朝我摇摇头,“果真?不见得吧。”
  魏裔介才受惩处没多久,吏科都给事中孙光祀就参奏魏裔介,遇到会议公事,闪烁其词,妄随他人,不明辨是非,不持法正论。并指出魏裔介庇护贪婪的大臣,不以实具奏,另手中握有弹劾官员的奏章,却因为被弹劾者是其同乡,互有交情,就钳口不言,等等欺蒙之事逐一列举,伏请皇上乾断施行。
  (都给事中:官名,六科的长官,掌管侍从、规谏、稽察、补阙、拾遗等事务。)
  “墨兰,依你对皇上的了解,他岂非震怒气急,定是要革职魏裔介,彻查有罪之臣?”
  魏裔介身为御史之长,溺职负恩,若孙光祀之言有据可查,魏裔介首当停职,接受审查,所以我同意岳乐的看法,点点头。
  不料岳乐又是摇摇头,“不,皇上没有这么做。他只是令魏裔介回奏,若直吐实情,他就轻饶魏裔介。”
  魏裔介就孙光祀点出的官员逐一回禀,交待自己牵涉其中的表象因果,感概自己虽有报主之心,而实非大受之才,振新无能,有负天恩。
  皇上答复,魏裔介既吐实情,姑从宽免究。而孙光祀检举的官员俱著革职,提解来京,按罪处理。
  “墨兰,皇上想做什么?”岳乐聚神盯住我。霎那间,我觉得他不是发问于我,他更想直问皇上,可惜他不能,甚至连直视皇上,他也不可以。
  “免去魏裔介的太子太保,那不过是虚名,都察院左都御史还是魏裔介。一开始觉得皇上不过是给大家提个醒,魏裔介这样的高官他也不会手软,为官者就该廉政不阿,效上为民。经此教训,你说,魏裔介该是如何?”
  我把调皮的神采柔和到颇为严肃的气氛中,耸耸肩,摇摇头,就等他陈述。
  “你这丫头,真是圆滑到不知该拿你如何是好?”轻嗔宠溺,他眼角薄笑。
  “本王以为魏裔介为报答皇上的宽厚,应该呈上弹劾官吏的奏章,积极行使自己的职责,方不负皇上擢用。屡无建树,如何坐稳这个位置,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他一本正经等着我回答,我低头沉吟,片刻,才面向他点点头。
  可惜魏裔介并没有这么做,越发谨言慎行,维诺从事。皇上屡次下谕吏部等衙门,无满汉之分,大家尽管表述主张,直陈不当。魏裔介还是没有响应皇上的号召,立功赎罪,倒是孙光祀站出来,直接参了魏裔介。
  孙光祀言之凿凿,到了这一步,皇上无论如何也该免了魏裔介,审讯调查,可皇上没有。他要求大家上疏,可他却没有按律进行,他再次饶恕魏裔介,魏裔介仍旧原职在身,正常行走。
  “墨兰,事到如今,我仿佛察觉到,却不敢肯定。皇上一再容忍魏裔介,是不是在等魏裔介上奏参劾,等他参劾朝中重臣,就看魏裔介敢不敢?不敢也要敢,身为宪臣之长,就该行责端正,不能畏首畏尾,必须冲上前。”
  皇上从没有与我仔细详谈,这些官员的具体作为也是听岳乐此时道来。魏裔介一路高升,无人参劾,今皇上严责魏裔介有负责任,时隔不久,孙光祀就参劾魏裔介。落井下石?还是另有深意?
  我提笔落墨,在纸上写下孙光祀三字,摇摇头,不解。
  “孙光祀这些年上疏积极,指陈时弊,深受赏识,可这次的参劾,有理有据,却也不曾重罪魏裔介。孙光祀不像是投石入井,要么就是领悟皇上意图,名正言顺行使职责,要么直接就是奉上参劾,意在警告魏裔介,再无担当,坐在这个位置上何以服众?”
  难怪皇上一而再再而三宽恕魏裔介,魏裔介平稳官场这些年,心思沉重,怎会不了解皇上的意图。可他为何就是止步不前,蹉跎岁月,难不成他是真不敢参劾此人?
  不点头,也不摇头,我不知该如何回应岳乐。
  “墨兰,那块墨锭是不是就收在承乾宫?”他声调轻缓绕开疑惑,疼惜在他眼眸中光影错落,“确实是极品好墨,难怪你舍不得,泪眼模糊,竟还让墨锭也浸染丝泪。”
  不由得点点头,还好,墨锭犹在,墨锭上我的泪迹也在。大惊失色,除了我不该有别人知晓,就连皇上我也未曾告知。
  “宫里的事我若想知道,犄角旮旯我也能知,本王若不想知,即便在眼前发生我也看不见听不清。”他在玩味我的惊讶,我在掂量他的意味。
  “岳乐,任公公是你的人?”我实在想不出还能有别人亲眼所见我那时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春去春来,花落谁家

  “休要信口开河,”他严肃告诫,“无论是谁,都是皇上的奴才,包括本王在内。这可是你说过的金玉良言,本王铭记于心。”
  讽刺在他的冷笑中传递,自责心催促我小声应答,“对不起,岳乐,我收回那些自作聪明的傻话。”
  “墨兰,我是嘲弄自己,你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他的微笑拨开坦然,“盯着那块墨上的泪迹,我就在想,不就是一块墨吗?皇上何至于如此较真,非要毁了?眼里就容不得一点污垢?墨兰,你流的泪还少吗?怎么连块墨都能让你心伤,那你心里得装着多少伤痛。不行,我来想办法,留下这块墨,我要你把那一腔化不开的愁绪落墨浸满纸张,一点一点化解开去。”
  机杼声起,梭子牵引模模糊糊的情丝开始来回飞快编织。往日情景浮现,我无法正视,迫不及待阖上双眼,不料涌上脑海。骤然睁大双目,气息忙乱,“安亲王,本宫不宜久留。”
  失望在他眼中涂上一层落寞,我于心何忍,掩住蠢蠢欲动,没有马上离开。
  “墨兰,再停留片刻,绝不会让你难做。皇上是骨鲠在喉,非要一吐为快,他要拔干净与墨锭相关的人,是不是?”
  岳乐带着费扬古去往墨锭原产地,得知出面要求墨工制作这块墨的人居然是因贪污大案已被处以极刑的卢慎言,而这块墨最终落在了当朝重臣刘正宗之手。
  刘正宗,顺治十五年以来,以少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管吏部尚书之职,参谋朝廷重要事宜,其权势在汉官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朝廷事务的直抒己见,常为皇上所采纳。
  刘正宗的文章与诗词、歌赋,皇上尤为赏识。他爱好书法,笔法秀妙无伦,皇上凡得著名书画,都由他鉴别评定后才归御府收藏。皇上还常将所得名人字画、自己所作字画及亲笔题字赐给他,两人既是君臣,也是文墨挚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