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心经/一代宠妃 (秋了)


  他撤回视线转向我,我也回头面向他,默默凝视,他的忧虑暗过黑夜,我的微笑越过月光。
  他转首明月,感慨有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墨兰,后面是什么,接下去?”
  这两句本是豪言壮志,可后面的却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我不愿再往他眉目添愁,引得他一路顺流叹息,我主动伸出双手握住他的手。他回身,眼眸掠过待解,我送去笑颜,“皇上,妾妃迟钝,如何跟得皇上的诗兴大发。这一回合妾妃认输,不过,妾妃却希望来个三局两胜,皇上可愿意接受挑战?”
  挑起他的兴致,我绽放笑意,牵着他来到殿前月台,又拉着他月光下、月台上去来一个回合,站定,言欢出题,“既是月明高挂,妾妃出个和月亮有关的歇后语,请皇上一猜。”
  “月光下散步,打一成语。”
  亮月往他双眸点燃光焰,他自信升腾,这回他反之握住我的手,慢悠悠下月台台阶,绕着梨花树走上一圈,停步,月光下、树影里,他附耳过来,“朕与爱妃,形影相随。”
  垂首而叹,悦服之貌,“皇上已胜两局,妾妃服输。”
  他托起我的下巴,四目相对,“朕总觉胜之不武,有失光彩,再出一个,让朕赢得心服口服。”
  双唇微启,双眸稍愣,他是歪理充沛还是明眼看出我的故意。他俯唇过来,唇唇相贴,我却急速闪退,转身快步上台阶,站立月台,面向满月。
  “皇上,妾妃再出一个。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与中秋之月不相上下,十五的月亮,请皇上打一成语。”
  他跟上我,抓起我的手就往屋里去,“给朕磨墨,朕让你输得心悦诚服,看你还往哪儿逃。”
  再添甘泉,准备磨墨,他发来一问,“‘墨正’何解?”
  我莞然淡曰:“心正墨亦正。”
  墨得,他选好毛笔,我发去一问,“请问皇上,如何‘字正’?”
  他慷慨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字正。”
  目光随及笔尖,一笔一划刚强中正,最后一字落成,敬慕之心,油然而生。
  “正大光明”,这就是他的答案,落下苍劲有力,尽显阳刚气象,汲得洞然四达。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我如何不心悦诚服。
  当下,我恭恭敬敬下跪俯身,他大吃一惊,赶忙过来,欲扶我站起,“墨兰,这是做什么?朕用不着你服成这个样子,你以为朕看不出你刻意承让吗?”
  我并未起身,郑重其事,“此墨形于天然,又得能人精雕细琢,皇上心正墨正,故挥就‘正大光明’。皇上于妾妃说过,上意不能惠民,民苦不得上达君知,即便君主仁明锐志,皆枉然。此墨取自民间,虽安王出资酬谢相关人等,然惠及有限。皇上,直录梁城地区水灾,您下令免一年额赋,贵州安顺等地旱灾,您下令免一年额赋,很多地区均因灾祸得免额赋,百姓领受实惠,从而安心生产。”
  “皇上,墨锭只是物,到得不同人的手里,欲望不同,墨锭含义就不同。如今在皇上手中,皇上心怀‘正大光明’,妾妃恳请皇上施恩,使该地百姓得享惠泽,墨锭之光彩明亮如月。”
  他拉起我,不容我再跪着请求,搂住我,靠着他,“墨兰,你一个女人家的心却装着百姓的安乐,懂得何为安民为本,有你在朕身旁时刻提点,朕不能孤立茫然。”
  放开我,却又轻轻捏住我的脸蛋,“怎么办?这次可是有人比你抢先提出请求,而且实事求是,朕不依都不行。”
  扶住他的手,不让他继续他的玩弄,却又好奇他口中的“有人”。
  “你的好弟弟费扬古随安王私访,就是他向朕陈述墨锭产地百姓受穷兵荒之苦,并跪请朕免去当地一年额赋,容当地休养生息,你说,朕能不准吗?”
  费扬古真是好样的,姐姐为你感到骄傲,你可真是让姐姐愈发放心了。趁我发愣失神,他索性双手齐上阵,同时捏住我两边脸蛋,硬生生扭曲了人家这脸庞。
作者有话要说:  

☆、喜上梅梢

  慈宁宫寿宴如期举行,虽外称家宴,但宫外还是邀请部分亲王、贝勒福晋以及下嫁后留京的公主。事先我特意向太后与皇上请示可否邀请建宁长公主,他们皆表示随我安排。我如意算盘打着下令发出邀贴,期待借此机会化解这对皇兄皇妹的愤懑,岂料公主厚礼到,人却不来,想见怨忿尚积聚于心,我是竹篮打水空欢喜一场。
  寿宴间,太后对皇上献上的几幅寿联赞不绝口,喜溢眉梢之际,当即吩咐索玛姑姑赶紧着人给张贴去。母子间融融热情的体现虽略显高调,却是活跃气氛,营造喜庆。
  宫外受邀宾客、宫内妃妾们进献寿礼后,便是皇孙、皇孙女们的心意。虽只是唱歌、念诗、说些恭贺长寿之类的祝福话,可孩子的表现往往最容易激发欢笑,儿孙满堂,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太后心满意足,他们就是最好的寿礼。
  欣瑶今年在我的教授下学会了奶糕的制作,所以最后出场给太后进呈时,太后惊喜交集,立刻就让欣瑶去到她身旁,拉住欣瑶的手,“福临,这可怎么好,头一次得享乖孙女的好手艺,如何就成了最后一次,哀家倒是舍不得了。”
  皇上和颜悦色,“朕也欣慰能有这么乖巧的好女儿,皇额娘若是想念,日后欣瑶可随时进宫相陪。”
  这番对话莫说欣瑶面露疑惑,就连在场各位也都摸不着头脑。而我,因为皇上提前知会过,不提还好,这一出口我的心瞬间就沉入谷底。
  太后站起身,手里依然牵着欣瑶,虽提高声调,但怡然自若,“今夜大家欢聚于此,哀家喜不自胜。本想过些日子再宣布这个好消息,可如今一见这乖巧的好孙女,哀家心里头实在高兴,索性道出,来个喜上添喜,也让大家沾沾喜气。哀家与皇上商议后,择今年五月吉日,哀家的乖孙女欣瑶正式下嫁和硕额驸尚之隆。”
  不用说,在座的无不起身恭贺祝福,身为欣瑶的额娘,我也要接受大家的贺喜。可那孩子自打一听完皇祖母的话后,脸色慌乱,整个人懵住。她在众皇子、皇女中年龄最长,素来是恬静娴雅,可这回,她吓坏了,完全不知所措,众人越是好话迎面,她就赶着往皇祖母身后躲去。
  太后招手让我上前,把欣瑶的手交付我手中,“瞧瞧这好孩子,听到要出嫁竟羞得想要躲起来。皇贵妃,带她出去透透气,否则羞坏了她,哀家心疼。”
  孩子的手在发抖,哪有羞白了脸的,太后哪能看不出欣瑶的不安。我握紧孩子的手,小声招呼着她有礼有节按尊卑次序给大家行礼后,领着她退出了慈宁宫。
  ***
  “额娘,我不想嫁!”扑进我怀里的欣瑶泣泪不止。
  “额娘,您就求求皇祖母还有皇阿玛,再容我在额娘身旁多呆两年,好不好?”她泪眼汪汪,声声求诉。
  “孩儿自小失去父母,好不容易得了这么好的额娘护着我,为何早早就把我下嫁,难不成是孩儿做错了什么吗?”询问才落,哭声又起。
  我何尝舍得让她出嫁,皇上向我提及时,我当即就央求他容许欣瑶再留两年,毕竟她到八月才年满十三岁。
  皇上却言辞灼灼,大概阐述了平南王尚可喜驻镇广东维稳地方、助剿围困郑成功的重要性。此次欣瑶下嫁就是期冀加固朝廷与汉王的情感纽带,坐实一家人的亲情,拉紧平南王对皇上的尽心效忠,免皇上一大忧患。
  “三大汉王,目前皇室唯有与平西王正式联姻,平南王和靖南王入关前就已投靠我大清,吴三桂最后降清,助我清军入关。这些年吴三桂确实英勇,朕施与不少恩惠,然不可任其独大。朕瞧着平南王与靖南王都有些对吴三桂马首是瞻,还是均分厚意比较好,应该让他们分足而立,相互制约,若是依附吴三桂,必出乱子。”
  “就京城的三位额驸来说,吴应熊无论年龄、见识、交际都远甚其余两位少年郎,朕不能任吴应熊独领姿态。耿聚忠尚小,先关注着,但尚之隆,朕在欣瑶下嫁后,就会全力培养、提拔。额驸们在京城的举动牵连着京外驻守的三大汉王,朕希望他们定下心效忠大清。朕目前只求战事消停,天下安定,否则兵荒马乱,朕何谈致力国之强盛,何谈百姓安居乐业。”
  “墨兰,欣瑶进宫时本就指给了尚之隆,至于年龄,瑜宁下嫁吴应熊时,也是这般年纪。瞧瞧如今的瑜宁,不是好好的吗?依朕看,欣瑶比那时的瑜宁懂事、乖巧,一看就是个好福气的女儿,她一定会幸福的。你是她的额娘,朕是她的皇阿玛,绝对保她足够风光,足够殷实。再者,朕也时常暗自关注尚之隆,虽只比欣瑶年长两岁,却也显得稳重、厚实,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我坐着一言不发,他词正理直,我无可争辩,可母女间日久相处积淀的感情岂是说分就分,这孩子她安静中给我传递的那份潺潺温情,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清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