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连爷爷顿时冷冷道,“陶老爷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此事我们村已经在想法子解决了,不必您客气。”
陶宗名一哽,“你们不要不识好人心!那叶家丫头给你们灌什么迷魂汤了?她怎么可能解决得了此事?我不怕实话告诉你们,她今儿已经求到徐校尉那儿去了。人家徐大人是给我家面子,才见了她一面。可这征兵的事是朝廷派下来的,你们可别以为能象上回似的,闹一闹就没事了。你们村的名额已经写进军文,盖上红印了,要是没银子来赎,那是非走不可的!”
“那也让我们自己解决!”朱长富黑着脸直接下逐客令了,“陶老爷,咱仙人村也没什么好招待的,估计您人金贵,也没兴致受我们的招待。请回吧。”
陶宗名这一气非同小可,“朱长富,你可不要给脸不要脸。你们几个老东西不乐意。我不信你们村的人都不乐意!”
“我们就是不乐意了!”村里,到底有些年轻的汉子忍不住出来看究竟了,眼见陶宗名这样欺负人,大伙儿都攥起了拳头。
山里人穷,日子艰辛,却也被大山养成了自由的天性。
种地是没法子,可谁家愿意为了几个钱。就把赖以生存的土地押给别人,弄得跟佃农一样?
也因如此。在历年的征兵里,他们宁肯流着眼泪,撕心裂肺的送走最亲的人,也不愿意出卖土地。去换一时的自由。
因为那样失去的,是子孙后代无穷尽的自由。
看见大家愤怒的目光,陶宗名恼羞成怒了,“一群蠢货!等到你们都死了,家里地都没人种下去了,才知道厉害呢!”
“你说什么?”有那性子暴烈的,当即就想冲上前打人了。
“站住。”朱长富把人叫住,凉凉的瞥了陶宗名一眼,“人家既上了门。总算是个客。咱们仙人村,没有向客人动手的事情,让他们走。”
方才那一瞬。真是有些把陶宗名吓着了,那胳膊都本能的抱着了头。此时听朱长富不打他,才把手放下,色厉内荏的道,“我们走!”
“慢着!”董大伯把人叫住,从匆匆赶来的大儿子手上。接过那锭从董二处搜出来的银子,往陶宗名身上一扔。“这陶家的钱,还请陶老爷你带回去。以后不要再拿来引诱我们家的子弟!”
陶宗名脸气成猪肝色,偏叶秋此时赶了回来,瞧着这场景,又补了一句,“陶老爷若是有钱,不如给陶大公子多买些脂米分,好生打扮打扮,兴许还能多结交几个权贵,替陶家多撑几道腰。”
如果说董大伯的话是一根刺,那叶秋的话简直是一把砍马刀,还是专往人软肋插的砍马刀。
陶宗名怄得几乎快晕厥过去,偏偏半字不能驳。
他那儿子什么德性自己清楚,甚至好些乡里的老人都是见过的。所以他只能坐回车里,顶着那张紫涨的面皮,落荒而逃。
看着陶老爷的威风扫地,年轻的汉子们用放肆的哈哈大笑送他一程。
只叶秋却有些笑不出来,虽然捅人刀子是痛快了,可没借到钱,她有何颜面再见父老乡亲?
“叔,是我没用。今天下山,没找到人,也没办成事……”
看她一脸难过,都快语带哽咽了,朱长富却是呵呵笑着把她肩膀一拍,“谁说你没办成事?把陶家那老小子气成这样,这还不算本事么?”
可这有什么用?又不能刮下几个钱来。
朱长富笑道,“快进屋去瞧瞧,你看是谁来了?”
谁啊?
叶秋抬眼望去,就见自家窑洞门口走出一个挺斯文的年轻人,打开门帘,里面有位中年妇人,笑意吟吟的看着她。看模样,似是母子。
可叶秋一个都不认得啊。
可当有人抱着小地瓜,最后露出老脸来时,叶秋的眼睛瞪大了。
陈掌柜!
他不是出门了么?怎么会在自己家里?
朱长富哈哈笑着,在她背上拍了一记,“这回,你不发愁了吗?”
不愁了。
再看一眼那对母子,叶秋都快哭了。
不过这回,是激动的。
她径直跑上去,忙不迭的行礼,“徐大太太,可算是把您盼来了!我这回可是遇到大麻烦了,要借点银子救急,不过您放心,利息什么的,按商家的规矩来,断不敢让您吃亏……”
徐三思打着帘子,看这个漂亮得不象话的女子刚捅完刀子,就一阵风似的冲进来,对着他娘又是讨好,又是卖乖,叽叽喳喳讲起正事。忽地觉得,老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还是含蓄了。眼前这一个,就精彩的象是一台戏了。
似乎,好象,还是让人想一直看一直看的那种戏……
※
某猪:我赌一根黄瓜,少男的春心动了。
某马:我赌两根黄瓜,你敢再说,就要变烤猪了。
某猪:555,说实话这么可怜么?
地瓜:作者说她更可怜,不知为毛,订阅好少。那个,米分红快到80了,只差4张票,大家要不投点票票啥的鼓励下她,我去帮你们催更~~~
第56章 有问题
三天的征兵期限已到,徐恭大马金刀的坐在八角镇亭舍。
等着收人,或者收钱。
其实他是无所谓的,因为陶家昨天已经把酒铺的一成干股,八十亩良田,还有答应好的若干首饰清单送到他面前来了。
虽然这跟他要求的,打了个折扣,但总的来说,他还是满意的。反正他也是狮子大开口,没指望陶家全给,所以即使少了点,也是可以的。
更何况,还能看到陶宗名那老狗交出东西时,一脸肉痛的表情。还能当着他面,把他儿子带回房去,就在他们家,弄得他叫得那样淫贱。只要一想想陶家人的心情,徐恭就更满意了。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好人,所以也不喜欢做什么好事。
哪怕是看着自己的手下,因为没人来拿银子赎兵役,捞不到什么油水,而明显带着不满之色,徐恭都没想着要分点好处给他们。
在他看来,官大一级,就必须压死人。
做自己的手下,就跟自己的奴仆一样,完全没必要客气。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怕,才能让他们老实听话。
否则,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么辛苦的从刀山尸海里爬到这个位置上。
原本,士兵们就没指望他能分点好处出来。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他在陶家发了横财。可要是连百姓的油水也刮不到,他们辛辛苦苦的跑这一趟。又是为什么?
可这,真不能怪大家。
要是往年,总还有一些家境宽裕些的。会拿钱赎兵役。可今年,一个都没有。
不是没有人家拿得出这个钱,而是这个钱一旦拿出来,实在太伤筋动骨了。所以乡亲们宁可忍着疼,含着泪,紧紧抓着亲人的手,却还是把他们送到了亭舍来。
因为人太多。亭舍是站不下的。都是进来报上名,然后就回到亭舍外。抓紧时间,跟亲人最后的团聚。
没有人大声号哭,就是再柔弱的妇人,此时哪怕早已红了眼圈。也坚强的挤出一抹微笑。或是给丈夫整整衣角,或是给儿子塞几个带着体温的私房钱。
那可能是她们戴了半辈子的耳环,也可能是出嫁时才得的唯一一只银镯。随便丢哪个富贵人家面前,他们连眼角都不会瞟一眼。
可对于穷人来说,这点子东西可能在要紧的时候,换一只馒头,或是一碗汤药,这就是活命的保证。
董大伯看着这样的场景,心里头是感慨万千。
要是往年。他们村现在肯定也是这样的场景。啊不,应该比他们更糟。因为今年他们村接的是二十五个名额,那几乎是要毁了全村的灾难啊。
可是今天。他们仙人村的老人不必哭泣,孩子不必悲伤,妇人们也不必把身上那点子唯一值钱的东西交出来。
这一切,全因有她。
望着身边那个女子年轻美丽却端肃的脸,董大伯觉得信心百倍。他甚至不自觉的挺了挺胸膛,象个年轻人一样。昂起了头。
得得得,欢快的马蹄声。打断了亭舍外给亲人送行的百姓的忧伤。大家自动分开了一条道,看着三辆崭新的带篷马车,鱼贯而入。
北田村的村长,魏正英也来了。
此刻就站在人群里,带着几分尴尬,几分羡慕,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庆幸,看着叶秋领着头儿下了马车。
不是别人动作没她快,而是所有仙人村的汉子们都自发的让她先行。
这个妮子真是个有本事的。见多识广的魏正英就算是放弃了与仙人村的合作,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可她毕竟是太弱小了,怎么斗得过陶家?
看看那车上下来的二十五个年轻汉子,她再聪明,再本事,不也是乖乖把人送来了?
可是,不对!
魏正英忽地发现,这二十五个年轻汉子,居然没有一个带着包袱。车帘打开,车里分明已经空了,可他们的行李呢?他们难道就这样赤手空拳的去当兵?
“我这侄女她是又要唱哪一出戏啊?”似是无意,吴家沟的村长吴长生走到魏正英的身边,不轻不重的嘀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