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该叫冤家路窄,还是叫冤家路窄呢?
“村长,咱们走,换个地方。”连升带着车马行在八角镇拉生意,可没少吃陶家人的闷亏。有几回来找茬的,他一直怀疑背后是陶家人在捣鬼。所以瞧见陶家人来了,就不愿意跟他们往一处凑合。
可叶秋不干。
这宜平的集市虽然很大,但来赶集的人也非常多。想要占个好位子可不是容易的事,她们初来乍到,好不容易得了个还不错的地方,要是再换,还不定能换到什么地方呢。
所以叶秋是坚决不让的,要是看不惯她,陶家人怎么不走?
可看她停在这里,那谢子左也不肯走了。
出来做生意,还能遇上美人,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他肯错过才怪。
“咱们也别挪地方了,就在这儿吧。不管怎么说,都是乡亲,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谢子左的提议,说实话没人愿意听。可大家都默契的不作声,因为眼下毕竟还是做生意要紧,谁都不愿意再去找地方了。
可这摊子摆开,问题就来了。
叶秋是卖酸菜的,陶家是卖粮食的。
本地米少面多,还有些剩下的粗粮,都是糜子之类的东西,里面难免有不少的谷壳。尤其陶家卖的是上了年头的存粮,一动那粮袋,就有灰扬起来,给风吹到仙人村这边的酸菜上,顿时那卖相就难看了。
※
某马:听说读者想看作者四爪朝天,要不本帅哥代劳?乖乖露肚皮让你们挠痒痒,可好?
某猪:你这么大的个子,谁稀罕?闪一边儿去,让窝来。
某马:你就算了吧,还是我来。
地瓜:麻麻说大年初一要恩爱,不能内讧,来!我们一起给各位姐姐妹妹拜大年喽!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和乐美满,心想事成,漂漂亮亮,越来越美!
某马:恩爱是这么用的吧?算了,不跟小不点计较了。那个,亲妈去睡觉觉了,如果无事来扰,争取双更,大家晚上再来刷刷看。目前已回归主线,尽快把我家主子也放出来呀~~~
第144章 生二胎
叶秋这回出门做买卖,花裙子可是无论如何也要求跟了来。
仗着力气大,把才回家的蔓儿光荣挤下岗,一路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
眼看终于到了宜平,铺开摊子,做起生意,可生意还没开张,就被隔壁陶家粮食上吹来的灰,毁了一盆酸菜的卖相。
裙子又生气又心疼,顿时就冲过去跟陶家那端着一簸箕粮食,招揽生意的家丁比划起来。
她虽说不了话,却能打着简单手势,明白的告诉人家,请他走开些,别影响到她们村的生意。
那家丁本就憋着火,不想出来做生意,眼见自家确实影响到旁人了,忙通情达理的走开叫卖。
这样一来,叶秋也能安心的切一大盘子酸菜,把铁锅架上火炉,拿肥肉丁炒出油,然后嗤啦嗤啦的炒起来。
这下可了不得了。
被猪油激发的酸菜香味迅速扩散开来,闻得人都直咽口水。
连升他们自己都受不住,赶紧就想开始吆喝,可叶秋却问,“让你带来的招牌呢?”
哦哦,差点忘了。
叶大村长为了出来做生意,特意制作了两样招牌。
一样是仙人村酸菜,一样是仙人村车马行。
车马行的招牌就挂在车队篷子外面,两面都是,又大又醒目,每辆车上都有。
仙人村酸菜的招牌是竖的旗子,上下有木轴撑开,拿两根长竹竿挑在他们摆的摊子两面,顿时就跟随地摆卖有不一样的气象了。
谢子左看得饶有兴趣,陶世荣却觉得不过是弄些小巧而已。但有这个意识。说明叶秋真不是做来玩玩,只怕将来会是本地一个劲敌。
再看叶秋,炒好酸菜后,大方的拿盘子直接盛了出来,叫连升他们吆喝起,“免费试吃,不好吃不收钱。尝得好再买!”
这……她这确实很会招揽生意啊。
陶世荣都忍不住偷偷咽了咽口水。而有人同样受不了的走了过来,“真不要钱啊?我来试试。”
叶秋拿细细的牙签戳了两块大点的酸菜,还特意加了一块炸得金黄的猪油渣。“尝尝。”
那人一吃,赞不绝口,给猪油炒得香喷喷的酸菜味道好极了,想来下饭是极好的。
“这个怎么卖?”
“五十文一斤。您要来几斤?”
这人有些犹豫了,“能不能便宜点?”
“真不能了。”叶秋说得很实在。“这菘菜价钱本身就不便宜,我们还加了盐和香料,费时费力的腌了许久,又这么大老远的冒着打仗的风险拖了来。再便宜我们就没法卖了。”
徐三思帮腔道,“您看这边有装好的小坛子,一坛也不过两斤多。要卖的话可就得二百文一坛,这散装的还是划算多了。”
这人刚有些心动。又有些奇怪了,“这装了坛为什么就贵上这许多?”
徐三思道,“这可没办法,这些散装的不带水,分量足,但是不耐放。您买回去就得搁屋外冻上,天一暖和就得赶紧吃完。这些小坛子是带了酸菜水的,只要搁在荫凉处,可以吃好些时。我们从山里头把这些酸菜连汤带水的拖出来实在是不容易,路上都打坏好几个大缸了,故此卖得贵些。”
哦,这倒也有些道理。
可这起初几个来尝的人还在磨蹭,想还点价。却有一个后来的大婶,在尝过叶秋炒的酸菜之后,眼睛一亮,“给我来十斤!”
哦哟,这就开张了?
不说叶秋惊喜,就连徐三思也很高兴。
他家生意虽做得大,可这回跟叶秋出来卖酸菜,也是他生平头一回独立出来做买卖,这第一回赚钱的喜悦,于他也是一样的。
也不要伙计动手,徐三思亲自高高兴兴的去给人打称了,还殷勤的多聊了几句,“您尝着挺好是吧?”
那大婶抿嘴笑道,“哪是我呀?我家媳妇有了身孕,害口害得什么都吃不下去。倒是这酸菜做得不错,又香又酸,估计能开胃。”
徐三思到底年轻,听到这种闺阁之事,一下就臊红了脸,自悔多言,也不敢搭话了。
叶秋乐呵呵的上前,“添丁进口可是大喜事,那先恭喜您了,祝您家家业兴旺,子孙昌盛。不过您这婆婆当得可够大方的,这样十斤买下来,不心疼么?”
人之常情,娘疼闺女是毫无杂念,可婆婆疼媳妇却少见这么大方爽快的。更何况这位大婶的衣着虽然不错,但也谈不上富贵,肯一口气花钱买五百文的东西,真是少见了。所以这个马屁拍拍,肯定不会错。
听叶秋这话说得实在,那大婶心中也生出几分亲近之意,也愿意跟她说说自家引以为傲之事,“要说我那媳妇可是个有良心的,没成亲前我家出了点事,本来都准备退亲了,可我那媳妇却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哪有看着人家好就凑上去,看人家出了点事就撒手不管的?于是她就带着嫁妆嫁过来了。从那一日起,我就在心里发誓,这辈子要把媳妇当成亲闺女一样疼。”
难怪。叶秋忙又赞了这大婶几句,看她也不象是个有钱的,真心实意替她打算道,“您这一次买十斤,未免有些多了,要是吃不了,反倒容易坏。不如就称五斤吧,要不再试下我家的泡萝卜皮?也是酸酸辣辣爽口开胃的,这个便宜,才二十文一斤。您要实在想多买些酸菜,不如拿上一坛子,那个虽贵些,却是经放。就是自家不想吃了,过年送人也体面。”
那大婶再三打量她几眼,“你真是这儿的老板?”哪有老板做生意做得往外推的?
“这可不作假的。”连升过来道,“这是我们仙人村的村长,也是大老板。”
那大婶拍手笑了,“行了,我算认识你这个村长了。那照你说的。给我拿吧。泡萝卜也要,坛子也要。”
叶秋一笑,让人给她称了五斤散装酸菜,一坛子坛装酸菜,又给她称了五斤泡萝卜皮。最后又送了一小包她自己在家用麻油炒好的萝卜干,“您拿着当零嘴吧,谢谢您替我这生意开了个好张。”
那大婶望她笑笑。什么也没说的走了。
旁边有徐家伙计觉得叶秋这生意做得太实诚了。一个两个这么着还行,要是人人都这么实诚,那可就太亏了。
只叶秋不是他们徐家人。他们也不好直说,悄悄拉着徐三思到一旁去说。毕竟这买卖的本钱还是徐家和陈掌柜出的,怎么着也该说说她才行。
可徐三思虽没做过生意,见识却比一般伙计要强。“人家也没做错,做买卖本就应该以诚待人。且再说吧。”
伙计无法,只觉得两个当家的,一个太实诚,一个太腼腆。这回的生意做得,不赔钱就算好的了。
而一旁半天还没开张的陶世荣看着,妒忌之余。难免也有些幸灾乐祸,“这样不懂经济。也出来做买卖,活该给人看笑话。”
“可不是么?”谢子晴难得一回的跟他同仇敌忾,朝叶秋丢个嘲讽的小白眼,“不懂事就不要乱插嘴,还以为自己多大本事呢?”
就连爱慕美人的谢子左也觉如此,这做生意本就要心狠手辣,这么好说话,不就给人占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