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药香娘子:夫君,别动 完结+番外 (今年霜降时分)


  这边的后宫一般就是按照大小顺序的,越老的说话越管用。当然这边也是有皇宫牌碟,宫中的六尚宫四监门一个都不少。
  照理太皇太后搬到应天府去确实是祖制,但是太皇太后又不是地位低下的宫人,何况,还是现在这个皇上的祖母,如此的身份,还是在先皇的丧期刚过,就迫不及待的叫搬去,这也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朝中的大臣有议论的,认为不公的,也有认为应该搬过去的,祖制就是祖制!
  不过听见了这个消息,安郡王爷和朱铿寒、杨若嫣全都立刻反应了过来,这应该是皇太后的反击!对之前她做的一系列事情不顺利的反击,对安郡王爷竟然敢端着架子去慈宁宫教训自己的反击!
  杨若嫣当然是最着急了,因为说起来她和太皇太后的感情不错,太皇太后也很仗义的在她几次被皇太后叫去为难的时候,立刻赶了过去解围。
  最重要的,杨若嫣是大夫,给太皇太后时常的看病,她也知道,太皇太后现在的身体,已经是不适合长途跋涉了。她年纪已经大了,多静养才是最好的。
  而安郡王爷,知道了宫里的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想进宫去找皇上!
  不过被朱铿寒拦住了:“父王,这事您先不用急,不论是不是您去教训了皇太后的后果,这件事如今是才下了口谕,咱们急匆匆的就进宫第一时间要把这口谕翻转过来……这就算是在皇上眼里,未免都会觉着咱们太不把皇上的旨意放在眼里。不如等太皇太后走的那天,我和若嫣去看看情况,到时候再说……就算是走出去,一两天也走不多远。”
  王爷听他说的有道理,便点头道:“那好,这件事先交给你们,太皇太后那边怎么说的,回来记着禀报,我也好心里有数。”
  “知道了。”朱铿寒点点头答应了。

☆、544.第544章 :谁的口谕?

  六七过了的第二天,杨若嫣早上早早的起来,收拾停当了,拉着朱铿寒就出了府门了。今天她要去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到陪都去,这件事她昨天才知道的,因为定的很仓促,太皇太后要搬过去就是在那边养老,再也不回来了,因此需要收拾很多东西,宫殿里全都乱了套了,她昨天过去都没有见到太皇太后。
  杨若嫣只觉着这件事怎么那么的奇怪,因为太突然了!之前皇上一点这方面的意思都没有透露,现在突然的就叫太皇太后搬到陪都去?
  何况现在先皇的丧事都还没有办完。
  一想起之前皇太后把自己两次叫到慈宁宫,而两次太皇太后全都去了,生怕皇太后为难自己,杨若嫣不得不怀疑,这件事和皇太后是不是有什么关系?自己昨天去太皇太后那里,却没见到太皇太后,这事也许是皇太后的意思?
  其实,无论是她还是朱铿寒,全都想着应该是皇太后的意思,但是这件事外面说的清清楚楚,是皇上下得口谕。这就有点叫杨若嫣疑惑了。
  因此今天一早就拖着朱铿寒出门,去城外面送太皇太后,也是问清楚事情的经过。
  杨若嫣就担心宫里头的事情千变万化的,说不定今天早早的太皇太后的车辇就离京了,因此出门的很早,到了城外面的百里亭的时候,却也就是等了一会儿,就看到了太皇太后的车辇了。
  而这个时候,才是早上的卯时末,城门才开了两刻而已!
  看到远远走过来的车辇,杨若嫣越发的觉着有点不对头。等车辇到了跟前,便上前去行礼,早有宫女进去禀报了,一会儿宫女出来,请他们上车。
  太皇太后的车辇和上一次出去和亲他们坐的车辇一样,同样也是很大,里面安着床,还能走动,两人上了车,就看到太皇太后穿着枣红色妆花暗福字纹褙子斜倚在床上,看到他们笑着摆手:“你们来啦,免礼坐下吧。”
  杨若嫣坐下了,看太皇太后的脸色,虽然还是带着笑,但是神情中的落寞还是难以掩饰,毕竟,这么突然的就被叫搬到陪都去,太皇太后哪里能承受的了?
  杨若嫣道:“太皇太后,皇上为什么会这样突然的做这个决定?照理说……您不搬去也行啊?”
  太皇太后顿了顿,才叹气道:“这原本是祖制,皇上这样做也没什么错。”
  朱铿寒便问道:“真的是皇上的意思?”
  当听了这个消息之后,朱铿寒和杨若嫣确实全都怀疑,这不是皇上的意思,而其实是皇太后的意思,毕竟,如果太皇太后离开了,那整个后宫最大的就是皇太后了,她的说的话也没有敢不听了。如果太皇太后一直在后宫,那么总有一个人压在皇太后的头上。
  太皇太后停顿了一会儿,点点头道:“确实是皇上的口谕,皇上……口谕里面说了很多,祖制不可违,皇上也不想这样做,但是没有办法……”
  朱铿寒马上就问道:“皇上的口谕是什么时候下的?”
  “三天前。”
  杨若嫣马上就惊讶的道:“三天前下了口谕,请您今天就走?陪都路途遥远,这收拾准备也需要一段时间啊,何况叫您去养老,必定是所有东西要带上的。那这三天……您见过皇上没有?”
  太皇太后摇了摇花白的头发,有些落寞的笑着道:“没有,皇上国事繁忙,加上中间还有个六七,这忙得……估计也实在没时间。”
  杨若嫣就惊讶的道:“这分明是有点……太皇太后,您难道就没觉着奇怪吗?这么突然的,之前皇上刚登基的时候没提这事,现在先皇的国孝还没有过去,皇上就突然的请您走……这不是很奇怪,如此的仓促做决定,又不是多么着急的不得了的事情。难道不是……”
  话没有说完,不过太皇太后很明白她想说什么,想了一会儿,才抬起头看着杨若嫣,淡淡的笑着道:“不管是谁的主意,这件事都是名正言顺的,只要是搬出来‘祖制’两个字,谁能违抗?违抗的人那才成了不对……所以,这事不管怎么样,哀家也不想去问皇上了,也不希望皇上为难。”
  杨若嫣听得明白了,太皇太后自己也许很清楚,口谕到底是谁下得,但是太皇太后一来是不愿意皇上为难,二来是知道祖制不可违,也不愿意闹腾,避免叫人看后宫的笑话。
  不过杨若嫣却不是这么想的,道:“太皇太后,您年纪大了,这一路上劳累不说了,有几点也不合适啊!一来,先皇的六七才过,国孝还没有结束,就这样叫您过去,天下人不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全都当成是皇上的意思,那岂不是影响皇上的孝名?若是天下人慢慢的传皇上不孝,这可是大事。二来,虽然有这个祖制,不过去陪都的一半都是无关的宫嫔,哪个太皇太后在皇上在世的时候就被送到陪都去了?从没有过啊!说是祖制,可真的要是找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是找不到。”
  太皇太后顿了顿,一时没有说话,主要是杨若嫣说的第一条,她之前没想过,只是不愿意赖在这边而已,人家都开口了!太皇太后也是有骨气的人,为什么要赖在这边?
  因此知道了口谕之后,并没有深想,当然失望还是很失望的,不过却不愿意为了这个纠缠。
  此时听杨若嫣说,影响了皇上的孝名,这一点太皇太后就有点不能不当回事了,因为中华名族,传了几千年的文明中,孝顺是不可或缺的。孝顺的人最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这在任何时代都是这样。
  所以大明朝的历代皇上,也全都是以孝治国的,而且皇上孝顺,这是最能得到天下百姓的爱戴和民心的一项举措,所以,不管哪个皇上即位,对皇太后、太皇太后全都是恭敬有加,为了自己的皇位,也为了天下民心。
  太皇太后想了一会儿,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奉了皇上的口谕去了陪都,明显这是跟天下百姓说,皇上是个不孝的人。
  太皇太后也沉吟了起来。
  杨若嫣便道:“太皇太后,您应该心里头清楚一些事情,可能也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纠缠这些,毕竟国孝没过去,若是后宫闹了起来,皇上脸面上依然是不好看……可是,大义不能忘,若是叫皇上因为这个背上了不孝的骂名,那得不偿失,天下百姓,文武百官,谁还能服了皇上?皇上才登基,立足未稳呢!”
  太皇太后停顿了半晌,转头看朱铿寒:“安郡王世子……你说哀家现在该怎么做?”她没问杨若嫣,而是问的朱铿寒,显然杨若嫣说的话已经是说动了她,但是太皇太后现在已经不知道朝堂上面是些什么事情,怎么样的口风,她需要朱铿寒给个主意。
  朱铿寒便道:“太皇太后的车辇可继续前行,今天晚上到了天津便停下,等圣旨吧……这件事皇上未必想的周全了,等我和若嫣进宫去和皇上禀报一下,看看皇上的态度。”
  太皇太后只好点了点头。
  于是杨若嫣和朱铿寒便从车辇上下来了,看到了车辇缓缓的前行了,两人这才回来,坐在马车上,杨若嫣就道:“太皇太后心里头清楚,这是皇太后矫旨,不过太皇太后顾全大局,不想在国孝还没有过的时候,在后宫和皇太后闹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