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者是昭珺的好友,湖州长城徐孝德幼女徐施,文藻斐然,清丽典雅,温雅贤淑,小小年纪已有丽色。
昭珺与徐施之姐徐惠年纪相仿,昭珺到长城之时,她姐姐入宫不过一年,两人兴趣相投,徐施正好将对姐姐的感情转移到昭珺身上,把昭珺视为了亲姐。
昭珺及笄,更是半年前就来到潭州,说是看望外祖,实际也是为了昭珺的及笄礼。另外,为着李二对幼女下手的事情,木怡差一点就和李二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老死不相往来。
有司是潭州郡守温行健的夫人马氏,这是多年前就定好了的。
正宾、有司都是极有名望的人,赞者徐施也是才名广为流传的江南才女、如今的徐充容之妹,木怡都能想象昭珺的及笄礼会引起怎样的轰动了。
但凡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及笄礼是繁是简,是重是轻,代表的就是及笄者的身份地位。
排场只是用银子就可以,观礼的女宾却不好寻。但消息灵通的一打听到正宾、有司分别是安夫人、马夫人,可不都上赶着来。
唯一就是,及笄礼中需要父亲的地方,都由木怡一人做了。温行健按着两家的私交,可以以干亲的身份做,但有司由其妻马氏担任,若是温行健做了昭珺父亲的工作,那马氏的身份就不好说了。再加上种种考量,总之昭珺家长所有的工作都让木怡做了,木怡自然也是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木昭珺及笄之日,木府门前车水马龙,一辆辆华美的马车停在府门口,穿着簇新衣裳面容清秀的小厮接连从府中出来引导马车停到后院。
木府近年来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已达到恐怖的大小,因此后院众多马车一个个停下也一点不显拥挤。
衣着华贵、妆容精美的贵妇娇女下了马车坐着软轿往内门中去,香衣鬓影,来往不绝。
这一日,木怡换上了大红的深衣,隆重的大袖礼服,衬得木怡雍容肃穆,典雅大气。
木昭珺清晨洗漱完毕,及笄礼未开始前着桃红采衣。
宗室,观礼者坐在坐席上,安夫人面向东方,乐声起。
三加用的发笄、发簪、花冠由有司马夫人捧在盘里。
初加笄,昭珺向东坐。徐施将昭珺头发散开安夫人净手后以罗帕束发、为木昭珺插上笄,高声颂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昭珺到东厢换上浅绿典雅的襦裙,向观礼者展示一番,来到木怡面前,认认真真跪下,伏地叩头,行正礼。
“谢母亲养育之恩。”
再加簪,安夫人重新净手后复位,颂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昭珺向东坐,徐施为昭珺去掉发笄,安夫人为昭珺插上玉簪后归位,徐施为昭珺正簪。
昭珺到房内换上与玉簪相配的端庄的曲裾,展示过后,跪拜安夫人。
三加钗笄,安夫人再净手,接过马夫人奉上的花冠,颂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徐施为昭珺去掉玉簪,安夫人为昭珺带上花冠,徐施为昭珺正冠。
昭珺换上深红色大袖礼服,展示后,跪拜天地。
观礼者看昭珺穿素衣时典雅端丽,穿曲裾时端庄明丽,深红的大袖礼衣更彰显其雍容大气,没有一身不相配,更是感叹这脸长得好就是有优势。
最后安夫人为昭珺取字“嘉怡”高声颂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
三加之后,昭珺正式成年,最后应当是父母训话。
父母席上只设了一个座位,倒也没人指责不对,在这里捣乱。
却听木怡说:“望我儿嘉怡一世如意。”
就这样没了?!
众宾客大惊,谁家的父母不是教训女儿妇言妇德妇功,要守礼端庄,哪怕是装装样子也好!
一些女眷捂嘴,鄙夷木怡不懂礼数,而有些女眷却露出复杂的目光。小娘子也有些露出了鄙夷的目光,但心地何尝不是羡慕的呢。
不要求自己谨言慎行,不要求自己为家族争光,只要自己开心就好,这是何等的离经叛道,却又让人感到满满的……幸福。
但当众人想到昭珺所配何人,或幸灾乐祸,或真心感叹可惜。
木昭珺嫁的人,不是应光,不是李赫独子李钰,不是李二的儿子,也不是五姓七家的儿郎,而是潭州城当地一个远称不上顶级贵族的卢家大郎!
都说高嫁低娶,谁都没想到木怡竟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嫁的这么低!
木怡对外宣称这门亲事是她看中的,但谁猜不出是木家小娘子和那人看对了眼,不然就木怡爱女如斯之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定下个身份如此之低下的人!
大唐门阀等级森严,木怡虽说身世神秘,但何人不晓其家族底蕴深厚不输当代七望,木怡早被默认排在大唐顶级贵族行列。虽然这个贵族行为羁狂,颇是不合众,其实大唐最顶级的那七个家族,早就将木怡列在了联姻名单之中了,就连旁支与木怡有些矛盾的崔氏家族都不曾例外。
如果仔细研究古代的阶级制度,那真是很有趣。
魏晋南北朝时等级划分十分严苛,嫁娶往往都在同一阶级内进行。最多不能相差一个等级,不然不说子孙都连累着被降低了身份,便是整个家族都或会被士族圈子瞧不起。
隋唐以来门阀力量有些削弱,但等级划分依旧根深蒂固的存在着。便说大唐的名臣,例如房玄龄、魏征、李敬玄等人,都与山东旧族为婚。去唐初二百余年,唐文宗还大发牢骚:“我朝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再说古代士农工商,除了士族,世农之家排在第二。但大唐刚刚建立,经济状况堪称差字,故而不如以往那么严格抑商。商人地位也许还是不高,但做到木怡这位置……那可就不能如此一概而论了。
卢家考究起来也是和范阳卢氏稍有些远的亲戚关系,现在潭州的卢家已经是独立的一支家族。
若是别人家和五姓七家有这么点瓜蔓子亲戚关系,那都恨不得逢人便夸,卢家却从不宣扬这一点,若不是古代结亲是合两姓之好,木怡也不知道这个卢家还和范阳卢氏有些关系。
这也是木怡愿意把木昭珺嫁到卢家的原因之一。
卢彧章长昭珺一岁,说起来和昭珺那是青梅竹马之谊,两小无猜之情,从小就感情十分要好。大唐受胡人影响,风气开放,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两人还常常策马同游。
两人正值年韶,又同样长相出众,卢彧章英俊温雅,木昭珺典雅雍容,两人年龄相仿,情窦初开所慕之人就是彼此。两人从小感情就好,彼此的感情一直顺风顺水没经过任何问题,找机会挑明心意后,两人就在河畔盟誓相伴白头。
确定彼此执手一生的心愿后,两人都是果决之人,故而也没打算瞒着家人,便相约回家告知父母。
昭珺打算告诉木怡的时候也是有些紧张,她倒不是担心木怡会阻止她,她完全是出于少女的羞涩。昭珺很明白木怡不会反对她的决定,只要是她真心喜欢的,除了……额,没有除了,只要是她看上了的,木怡都不会阻止。
事实也是如此,木怡得知昭珺已经和卢彧章互誓白头后,只是问她:“你确定了吗?”得到昭珺的肯定回答,木怡就没再问别的,就等着卢彧章上门来提亲。
卢彧章是木怡看着长大的,人木怡也足够了解,是能放心托付女儿的对象。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突然发现她已经到了要嫁人的年纪,木怡心里到底有些酸涩复杂。
不过木怡明白昭珺总归属于大唐,嫁人几乎是不能避免的,好在卢彧章是昭珺喜欢的,而卢彧章也爱慕昭珺,木怡没有任何阻止的理由,也没有阻止的心。
两人从小就关系特别好的原因也很有趣。
昭珺是众小娘子中最漂亮的一个,卢彧章则是众小郎君中最俊秀的一个,加上两人都是文武双全的“学神级”的“别人家的孩子”,不知不觉两人就被其他的孩子孤立,两个人被孤立不自觉的就谈得多了起来,发现彼此特别谈得来,加上儿童没什么特别强的性别观,玉石两个人交情就好起来了。
说到底,两个人被孤立也不过是小孩子的慕强心理,小孩子仿佛天生觉得优秀的人在一起才是应当的。
昭珺跟着木怡学书法、女工、舞蹈,木怡还请了乐艺大师和昭珺一起学习乐器,昭珺不比木怡基因优化过两次,昭珺精通的有琵琶箜篌和萧,这三样昭珺已经在外小有名声,至于有所涉及的乐器那就更多了。
说到底昭珺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小姑娘,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已经是惊为天人的资质了。
昭珺也是特别幸运,有木怡极其奢侈地请来名师为她教习,而木怡本人也是名满天下。
书法上木怡可堪称当世大家,便说擅长的就有隶书、行书、簪花小楷还有堪称绝品的楷书,而昭珺最擅长字体是簪花小楷,行书也可称精通。舞蹈木怡可是被载入史册了的,如今在大唐可是和刘明秀并称双绝。木怡刺绣的功夫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大唐无人能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多少人为求得木怡的一副绣品大打出手,曾经一个十米的屏风在大唐被人一掷千金购置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