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春长安周边一直干旱,太史局观测出,四月初十左右,将会连降喜雨。中书省得知此事,便建议皇帝将祭天大典定于初七,这样,祭天过后,很可能就会久旱逢甘霖,对新帝的龙威将会大有裨益。
麻烦的,就是八大圣僧给新皇的摩顶授道礼。
这八位圣僧由全国各大寺庙中的得道高僧之中选择。也不知是否天意如此,天竺高僧波颇恰恰于这个时候携带梵本佛典来到了长安,受到朝廷的最高礼遇。天竺乃是佛教的发源地,天竺高僧自是佛法高深。现在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们都聚集在长安清凉寺内,与波颇神僧辩论佛法,从而选出为新皇摩顶传法的僧人。
辩论将持续很久,按照此类活动的惯例,辩论的过程中需要关闭清凉寺,与外界隔绝,彻底地进入无物无我的世界。八位高僧选出的时候,应该是大典的当日了,因为佛祖究竟指定哪八位圣僧,据说当天会有喻示的。八位圣僧选出后,会沐浴更衣,到清凉寺大殿进行一个谢佛仪式,然后各自以宝衣遮住圣颜,乘坐法轿前往祭天坛。
一路上会遇到百姓的夹道膜拜,但是,依规矩僧人们的圣颜不能随意暴露在外面,所以必须安排足够的人手予以保护。在祭天摩顶礼上,也要有极其训练有素的军士便衣护卫,虽然不该怀疑佛门弟子,可他们毕竟将要与皇帝距离那么近,还是绝对不能大意。
守卫的事情需要考虑的问题千头万绪。除了现场需要布兵镇守,同时维持在场百姓的秩序,避免他们因情绪激动对祭天台的安全造成影响,还需要在一两处高点布哨兵,以便俯瞰掌握全局的形势。不过祭天台那边的地形不错,两侧各有一处高楼,都是古以有之的建筑,一处叫作翡翠阁,一处叫作琅琊台。
还有守卫人员的选拔问题……
秦天佑使劲地揉了揉疼痛的太阳穴。再熬这一夜,所有的事情就差不多规划完毕了,只待第二天向大将军范成初禀报,商议确定下来,就可以付诸实施了。
秦天佑几乎一夜未眠,最终完成了祭天大典卫戍计划的草案。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草案图纸厚厚的一大叠,赶到将军府去拜见范将军。
可是没有见到范将军,将军府里鸡飞狗跳,乱成了一锅粥。
一大早的,这倒是怎么了?秦天佑十分纳闷,几经打听,才终于从一个步履匆忙的下人口中打探到了一个令他呆若木鸡的消息。
将军范成初,居然于当天半夜在自己的书房里悬梁自尽了!
京城最近,是走霉运了吗?
近来算是忙坏了雍州府长史白千帆。他第一时间赶到将军府查看情形,安抚府内家眷。但他进入现场的第一眼就看出了一个十分低端的破绽:范将军悬挂在房梁上的遗体,脚比踢倒的凳子高出了三寸有余。
也就是说,这根本就不是上吊,而是谋杀。凶手是个很不聪明的家伙,不但犯了如此蹩脚的错误,还在屋里留下了一堆与范将军的脚根本不是同一个尺码的鞋印。L
☆、No.140 三月二十一
月亮出来了,一阵微风吹过,宏礼寺佛殿飞檐上挂着的几只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令夜色更加寂静。
年轻的僧人慧真抱着一叠洗净晾干的僧服,向僧人们居住的禅房走去。师父和师兄们又已经操劳了整整一天,全寺的人再这样忙活下去,恐怕就连洗衣服的时间都没有了。
宏礼寺位于长安城南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现在寺里有土地四十多亩,也算是一座大型寺庙了。
宏礼寺分为南北两院,南院是佛堂、大殿,是僧人们礼佛和做功课的地方,北院则是僧人们休息居住的场所。北院后头的小山上,还有一座塔林,供奉着先代祖师们的舍利子。
原本这是一个寂静的佛寺,僧众们每日就是诵经,做功课,劳作,修行,时光缓缓地流逝,甚至在寺庙中根本感觉不到时光的痕迹。不过这一切,从宏礼寺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之后,就被完全打乱了。
是宫中下了诏敕。四月初七祭天大典,需要八名慧根独具的少年侍奉选出的八位圣僧,协助完成大典。这八名少年已经从长安、洛阳等大城市选出,并于三天前陆续送到了宏礼寺。宏礼寺的任务,就是保证八名少年在执行任务之前的静心清修,以及提供各种方便,协助礼部派来的官员向少年们讲解大典的程序,让他们明白各自的职责。
八名少年不愧是精心选出的灵童,每个人都聪慧至极,知书守礼。在宏礼寺安顿下来之后,白天就跟着寺庙的住持诵经清修,以保持心灵的纯净,同时。还要跟礼部的官员学习礼仪,每一天的任务都相当繁重。今天是三月二十一,距离四月初七的大典也没有多少天了。对少年们的培养还必须加快进度才行。
少年们的任务要在大典当天才承担起来。大典当天的清晨,长安清凉寺将在天意的昭示下。决出参加祭天大典摩顶礼的八位神僧。最终作出决定之后,八位神僧将由八名少年分别服侍协助,沐浴更衣,然后参加清凉寺大殿的谢佛仪式。
大师们沐浴更衣以及参加谢佛仪式,都是有相当繁琐的规矩的,这些规矩要有礼部的官员一条一条地去教。好在八位少年头脑聪明,又谦虚好问,所以学得非常快。让礼部的官员们十分放心。
慧真是宏礼寺僧人中比较年轻的的一个,辈份也低,所以无法陪侍少年们参禅学习,便做了照顾他们生活起居的管事人。少年们都很和善,生活也非常简单,照顾起来并不难。但毕竟衣食住行搁在一起,杂事也颇多,所以慧真一下子觉得生活变得忙碌起来。
这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少年们。慧真自己也是很小就入寺了,十二岁正式剃度出家,可以说慧根早种。但是这些少年并不是出家人。却每一个都清淡若水,身上像有祥光柔柔地包围着,令人心中觉得放松而舒适。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啊。慧真十分喜爱和仰慕这些少年,常常在心中如此赞叹。所以他的工作,也就做得格外用心。
夜空宁谧,只有风铃发出间或的脆响,竟连夜鸟也没有一只。慧真心里头忽然有种奇异的感觉,这夜风里的味道,是不是有哪点跟平常不一样?怎么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不安?这,是不是也太静了一点?
抱着衣物回到禅房。房中亮着柔和的灯光。时间还不太晚,所以僧人们都还在南院做晚课。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平时连慧真他们也不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北院。可这几天特殊,所以他们几个破例地留在禅房收拾整理,维持正常的秩序。
更何况,北院还住了朝中礼部派来的人,他们什么都不熟悉,需要人照料。
禅房烛火摇曳,窗户的纸上淡淡地映出三个人的影子。
唔,只有三个人在啊,慧真想着,推开了房门。
“回来了?”小师兄慧能转过头来,见是慧真,便亲切地打了个招呼。
慧真呆住了,整个禅房中,只有慧能一个,再无其他人的踪迹。
“师……师兄,刚才,还有谁在?”
“刚才?哪里还有谁,一直是我一个人在啊!”慧能纳闷地答道。
慧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不会看错的,刚才,明明是三个人的影子啊!
“师兄你别动!”慧真把装衣物的篓子往地上一抛,丢下惊讶的慧能,转身出了门,把房门关上。
灯烛之下,只有慧能的影子,孤零零地印在门扇之上。
真的,是我看错了吗?可是刚刚明明看得如此真切!
慧真重又打开门,仔细地观看禅房里头,又仔仔细细地盯着房梁看,可是房中,除了慧能,还是什么都没有。
这是,闹鬼了吗?可是,如果是鬼的话,又怎么会有影子呢?
恰在这时,做完功课的僧众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慧真虽然有些怀疑自己看错了,可是本着小心为上的想法,慧真还是把刚才看到的奇怪情形告诉了住持方丈。
方丈思忖片刻,便双掌合什,口中诵了几句经文,正色道:“此乃佛门清净之地,自有我佛保佑,鬼秽必不敢近。大家速速检查房内,是否丢失了什么物品。”
这一检查不打紧,可把大家吓了一跳。南院所有禅房,包括礼部官员居住之地,凡是有字的东西,纸笺、经书、画卷,全部都不翼而飞!
这是,遭了贼了?可是,这贼子不取财,不取物,只取些经文书籍,也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而且,经书什么的,天黑之前还有人翻阅过,可天黑之后,北院每个房间里几乎都有人,如果是贼子偷盗,怎么可能谁都没看到他们?
还是说,像慧真看到的那样,这些来访者,只有影子,没有形体?
那么,他们真的是人类吗?
现在对于寺里来说,是个关键的时段,所以,任何意外都是不允许出的。住持立即召集了全部僧人,请了礼部的官员,让所有人一个不落地到南院最大的一间禅房中集合。
住持的本意,是要查明情况,弄清现状,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处置。可是,当所有的人集中到同一间屋里之后,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