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顿时气苦了起来,伸手点了点颜炎的肩膀,不解气的说着:“你可真是个坏人,大坏人!”
☆、第214章 昏君
颜炎发誓,自己从来没感觉自己有乌鸦嘴的能力的。
自从安娜勉为其难的帮颜炎购买大炮之后,红旗帮『骚』扰海岸的举动就没停止过。不是今日劫持了渔船,就是明日劫持了商船,害的前山寨特异拨出了一个小队来进行海面巡逻。
老九也非常的愤怒,一边和宝柱一起加强澳门的建筑工作,一边将这边的情况汇报给康熙,当然老九给康熙的折子里还提出了要攻打红旗帮的请示。让颜炎深深的感叹,原来一向爱好经商的老九,竟然还是个激进的好武份子。
老九的折子一到京城,立刻掀起了惊涛骇浪。朝中立刻分成了三派,以十阿哥、十四阿哥为首的好战派,一边赞成老九的看法,一边向康熙申请去澳门打海盗,完全不介意自己是不是会晕船之类的。
还有以太子、四阿哥为首的收安派,认为对于海盗大可不用大动干戈,太大材小用了。更何况现在国库空虚,这种没意义的战争,最好不要。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以三阿哥为首的,认为就应该彻底禁海,驱逐所有洋人。十阿哥听了之后,立刻说三阿哥是猪脑子,是因噎废食的典型代表。
康熙一听就乐了,觉得十阿哥这么一个在上书房的时候天天倒数第一的人竟然拽起文来,简直太不容易了:“胤,你说说什么是因噎废食?”
众人一听康熙的语气里带着笑意,也都微微放松了神情,看笑话一般的看向了十阿哥。十阿哥可没觉得康熙是看轻了他,还只道康熙是想让他去澳门打海战呢,于是趾高气昂的说道:“启禀皇阿玛,儿子曾听过一个故事。说在很久以前,曾经有两个村子。这两个村子不管是人口还是收成都非常的类似。两个村长经常因为谁的村子比较强些,而发生争执。”
十阿哥说道这里的时候,太子忍不住打断了十阿哥的话:“十弟,说重点,上书房的先生应该教过你怎么描述重点吧。”太子的话音一落,众人都笑了出来。
十阿哥却没有恼,继续道:“太子殿下别着急啊,皇阿玛都没急呢,您难道这点儿耐『性』都没有?”康熙瞧了十阿哥一眼,沉着脸没有说话。
十阿哥这才狠狠的瞪了太子一眼,又继续道:“这时,两个村子里同时来了一拨外来人。这些外来人带来了一种可以种地更快的东西。甲村的村官认为,这些外来人可以为村子带来利润,所以好酒好菜的款待他们,并给这些人安家娶亲。多年过去了,这些外来人的孩子都变成了内来人,村子的收成也越来越好。“
十阿哥说道这里,又将目光对象了太子,笑道:“太子殿下可猜到那乙村的村官是如何做的?“
太子不屑的看向十阿哥,说道:“自然是将那些外来人赶走了。“十阿哥顿时一拍大腿,笑道:”太子说的太正确了,那乙村的村官不仅将人赶走,还严格控制自己村子的人外出,说什么人家的是别有用心,让外来人来了,村子就不是自己的村子了。所以一百年之后,甲村越来越强,乙村越来越弱,后来就被甲村给吞并了!“
太子听到这里,立刻就冲康熙跪了下来:“皇阿玛,十弟这是大不敬。”
十阿哥也顿时跪了下来,扬声道:“皇阿玛,如果咱们大清因为几个天主教徒就下令禁海,命令百姓们迁离曾经生活的家乡,这又和那固步自封的乙村有什么区别,不过就是自取灭亡之路罢了。”
“大胆!”康熙猛的一拍桌子,他震惊的瞪着十阿哥。康熙可不认为十阿哥会想出这样的例子,直接冷声的问道:“说,这列子是谁说给你听的?”
十阿哥脖子一梗,完全当没听见康熙的问话。
八阿哥慌忙站了出来:“皇阿玛,十弟的话虽然偏颇,倒也有一定的道理。如今红旗帮扰『乱』澳门,即便是不让百姓迁徙,那么适当的抵御还是有必要的。”
“八哥,我说的可不是抵御……“十阿哥顿时又叫道。八阿哥猛的看了一眼十阿哥,低声道:”你还不闭嘴!“三阿哥此时也站了出来,慢慢的说道:”十弟这是崇洋媚外,咱们大清地大物博什么没有,又何必重视那洋人的蛮夷之技!“
十阿哥顿时看向康熙:“皇阿玛,所谓夜郎自大就是指三哥这种人啊。让内务府去查查三哥家有多少洋货,保证将三哥的脸都打肿了。“
康熙看向十阿哥,脸『色』没有丝毫的好转,沉声道:“朕再问你,你这话是从谁那里听到的?”
十阿哥见康熙真的生气了,头上的青筋都冒了出来。才讪讪的从怀里取出了一个折子,举过了头顶。康熙立刻就看了一眼李德全,李德全快步将折子呈给了康熙。
康熙沉着脸看完之后,顿时一拍桌子,怒道:“逆子,都是一帮逆子!”
这下十阿哥也不梗着脖子了,忙磕头道:“皇阿玛,儿臣觉得九哥说的非常有道理,您不能偏听偏信,做那遗臭万年的……”剩下两个字十阿哥没敢喊出来,因为康熙那如刀子般的眼神儿已经『射』了过来。
所以这是第一次,十阿哥认为他亲爱的九哥是比他胆子大的,那‘昏君’两个字,他是怎么写上去的。就没觉得写的时候,背后吹阴风吗?
不过此时十阿哥可没心思琢磨这件事儿,他赶紧祈求天上的各路神仙,希望他的皇阿玛还保留一丝理智吧,可别一气之下,将他亲爱的九哥扔到大海里去喂王八。
远在澳门的老九不知道为何,竟然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让宝柱都诧异了起来:“九爷生病了吗?”老九摇了摇头:“没事儿,咱们继续说!”
宝柱笑道:“秦先生的意思是,不管皇上是否同意出兵,咱们可以借洋人之力打掉红旗帮!”宝柱说的很轻松,听得在一旁列席会议的广州将军黄海,和前山寨副将张大忠都是冷汗直冒啊。这九王爷也太有胆子了吧,这要是让皇上知道,那可是杀头之罪啊。
不对,皇子不会杀头,那也是要高墙圈禁的啊。要知道现在的康熙皇上可不是个手软的皇帝啊,要知道现在京城还圈着一位皇子呢。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书籍
☆、第215章 触动
康熙如今已经五十六岁的高龄了,用后世的话说,已经步入了更年期,性格变得极其不稳定。
而今日乾清宫的奴才们对这个观点就深有体会。从太和殿上下朝来,康熙老爷子就把自己关在了东暖阁,一个大臣也不见,一个皇子也不见。最让人奇怪的是,十阿哥没有任何旨意,就灰溜溜的跑到乾清宫的院子里来数蚂蚁了。
康熙一呆就是一上午,倒不是康熙有意闹忧郁,而是老九的折子写的着实有些长。那么厚厚的一大沓,几乎一句废话都没有,每一个字都值得康熙仔细推敲。
康熙简直都怀疑当初老九在上书房念书的时候,先生没有好好发现他的本事,不然就已老九那点儿水平,是怎么写出这折子来的。
到了下午的时候,康熙命人将所有关于禁海迁海的折子都找出来,而且是立刻马上找出来。这可是忙坏了乾清宫的太监们,要知道那些可都是康熙十几年发生的事儿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就光翻档案也得有点儿时间啊。不光如此,一个时辰之后,康熙又下令,将顺治爷那会儿的折子也翻出来。
好在乾清宫的太监们素来不是偷懒的,一个多时辰之后,折子就陆陆续续的搬上了康熙的案桌。看着那层层叠叠的一大堆,李德全顿时觉得康熙这样看下去,一晚上都不用睡觉了。
果然,康熙那一晚都没睡,拿着手里的折子看了又看。第二日一大早就将南书房值班的张廷玉给宣了进来,康熙和张廷玉又说了将近一个时辰之后,才对李德全道:“去传旨,让十阿哥晋见,早朝暂停。”
李德全觉得这次十阿哥的祸可真是惹大了,他还从没见过康熙这个样子呢。谁知道中午时分,一道圣旨却从乾清宫飞出了,责令十阿哥带兵两万,前往澳门征讨海盗。
这道圣旨一出,整个朝堂都震惊了。不断的有那宗室权贵和满人大臣去跪见康熙,莫要毁了大清的百年基业啊。而康熙却一个字都没说,看向那些大臣的眼神儿却越发的阴冷起来。
弄的那些宗室权贵们都觉得背后阴风阵阵。
颜炎可不知道自己借着韩佳欣的引子对老九说的一番话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此时她正陪着老九一起,观看那安娜从马尼拉运来的大炮。
事情还要从韩佳欣下葬的那天说起,颜炎后来才从小梅的口中打听出来,韩佳欣那一日大概是换了一件非常性感的衣服,又是羽毛又是洋酒的想要勾引老九。却没想到自己过敏的情况那么严重,大意之下便窒息而死了。
颜炎对于小梅的这一番说辞很是怀疑,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事儿显得非常的奇怪。不过颜炎作为一个后世的人,对于人的生命还是非常敬畏的,即便韩夫人说随便弄个棺材就下葬吧,但颜炎还是吩咐家丁找了一块坟地,好好的安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