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不是?那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丘平,”杨夫人紧皱眉头道,“我开始有点相信罗意莲的话了,宝梳,我的亲闺女,可能真的已经死了!”
“什么?”丘平惊讶道,“夫人您怎么能这样想呢?”
“那个宝梳!”杨夫人指着门外道,“压根儿就不像从前的宝梳了!我自己的闺女我还不清楚吗?虽然多年不见,但她那性子是改不了了的!之前杨晋和罗意莲都说她已经死了,我还不相信,可今儿我才算想明白了!”
丘平转动着眼珠想了想道:“说起来……大少爷这人办案向来没有出过错,要不然也不会是我们临安第一捕头。当初他咬死宝梳小姐已经死了,还说是罗意莲亲眼所见,倘若是真的的话,那眼下这个又是谁呢?您说过无论长相还是说话的声音都跟原先那个差不了几分……”
“长相难免有相似的,至于说话的声音,会口技的人千百种声音都能模仿,何况只是人说话的声音。”
“这么说来,眼下这个宝梳小姐的确很可疑了?”
“晋儿在不在?我记得他今日好像应该在家歇息对不对?”
“大少爷不在,一早又去了衙门。”
“最近衙门里有什么大案子吗?”
“奴婢听说,法闵在牢里自杀了!”
“自杀?”杨夫人眼珠子一转,仿佛想到了什么,点点头道,“他是应该死,他不是,连累了施夫人的名声就麻烦了!施夫人做事果然是狠毒老练,就算是在衙门死牢里,也能派人下手。那个宝梳不知死活跟她斗,早晚也得进棺材铺置办后事!对了,晋儿是不是在查法闵自杀的事情?”
“奴婢不知道。”
杨夫人斟酌片刻后吩咐道:“等晋儿回来就叫他来见我。法闵的事情不可以查下去,一查就会牵扯出一大堆人来,万万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查下去!眼下的临安城看起来是姓赵的,可这个皇帝也是匆匆忙忙登基的,能做多久谁都说不清楚。北边被劫掠,国库散尽,没有施李两家巨资相扶,他那个皇帝何来钱资扩建吴越宫殿(原地方政权吴越国的西府,后改为南宋行宫)?”
“夫人说得是,大少爷查下去必然会牵扯到施家和李家,对我们杨府来说只会有害而无益。”
“所以,晋儿一回来你就叫他来见我,我必须跟他好好说说!”说着杨夫人瞥了一眼那两个大盒子,心烦挥手道,“把这两盒东西拿下去,扔了也好烧了也罢,横竖别叫我再看见了!叶飞那个蠢材,叫他办点小事儿都不成,真是没用!”
“好歹东西送来了,留着送人也好……哎哟!”正打开盒盖一看的丘平忽然叫了一声道,“夫人,您快看!哪里是什么绸缎绣花衣裳呀!这个宝梳小姐居然弄了一堆死人衣裳来糊弄您!”
“什么?”杨夫人转头一看,差点没气死过去!那两个大盒子里哪里装的是绸缎衣裳,就是两摞冥衣冥纸!一两多银子买来的死人玩意儿却要去了杨夫人一百五十两,气得她抬手就掀翻了那两个盒子,嘴里骂道:“好个歼诈的死丫头!都坑到我头上了!”
这天晚上,杨晋很晚才回来。一回府就被丘平请了过去。到了杨夫人起坐间里,杨夫人正盘腿坐在榻上,闭眼拨着佛珠。听见开门的声音后,她睁开眼来道:“晋儿,回来了?”
杨晋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道:“二娘还没睡?是在等我吗?”
“唉!”杨夫人停下拨动佛珠的手长叹了一口气,显得格外忧愁。
“怎么了,二娘?”
“晋儿啊,看来是二娘错怪你了。”
“错怪我了?什么事情?”
“关于宝梳的事情,”杨夫人垂下头去揉了揉太阳穴,一脸难过道,“我想你和罗意莲说的是对的,眼前这个宝梳可能真的不是我的亲闺女,我亲生的那个怕已经死了!”
杨晋微微一惊,忙问道:“您怎么这么说?您之前不是不信的吗?”
“之前是不信,可最近我与那宝梳见了几回面,是越看越不像!今儿她还上门来了一趟,讲明要与我断绝干系,还拿了两盒死人衣裳来送我,你说,往常的宝梳再恨我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儿吧?所以晋儿,二娘想求你一个事儿!”
“你想让我查靳宝梳?”
“对!”杨夫人点点头道,“你之前不是一直在查她吗?那就好好地查一查,看她到底是哪里跑出来的山精妖怪,居然敢冒充我家宝梳!对了,你最近可有查到什么线索?”
杨晋摇头道:“没有,而且……我已经决定不查了。”
“为什么?你之前不是一直怀疑她吗?为什么不查下去?”
“我想过了,她应该不是冒充的,没必要再查下去。”
“不!她是冒充的!”杨夫人很肯定地说道,“你信二娘的,眼前这个宝梳绝对是冒充的!晋儿,你别灰心,再查一查,没准就能逮住她的痛脚,揭穿她的真面目!”
“那又如何?”杨晋反问道。
“那又如何?那自然是不能让她继续再冒充我闺女了!”
“然后呢?”杨晋学着曲尘的口吻又问道。
“然后?然后就得找出她冒充宝梳究竟有什么目的!她不可能无缘无故冒充宝梳的,她必定是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那您觉得她会有什么目的呢?”
杨夫人顿了顿,反问杨晋道:“你这么问是什么意思?难道你已经不怀疑她了吗?”
“我只是觉得没必要去怀疑。”
“有必要!”杨夫人斩钉截铁地说道,“绝对有必要!我不能让人这样冒充我闺女,也不能让我亲生的闺女死得不明不白!晋儿,你一定得帮二娘查下去,非得把那冒牌货的真面目查出来不可!”
杨晋微笑着摇了摇头道:“抱歉了,二娘!衙门里最近事情很多,我真的腾不出功夫来查靳宝梳。若是您非要让我查的话,等我往后空闲了再说,行不行?”
“你最近很忙?在忙着查什么?不会是法闵的案子吧?”杨夫人放下佛珠,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晋儿,别怪二娘多事,法闵那案子你最好别查了,就照自杀定论就行了。”
“二娘还很在意法闵的案子?”
“我是在意我们杨家的死活,”杨夫人瞥了他一眼,口气严肃道,“你不会不知道是谁想法闵死吧?施夫人的婆家是施家,娘家是李家,这两家都是临安数一数二的大户,得罪哪一家我们杨家都只有死路一条。难道你想看着我和你爹辛辛苦苦打拼下的基业就这么没了吗?你不管家里的买卖,要去做你的捕头,我和你爹都依着你,可你查案也不能不顾及家里的安危。一旦开罪了施李两家,我们杨家就只能乖乖地滚出临安你知道吗?”
杨晋嘴角一撇,勾起了一丝嘲笑道:“知道,施家是巨贾,李家又是封爵,除了这两家,与他们有联姻关系的还有吴家以及江家,这四户被称为是临安四大家。”
“你清楚就好!所以法闵这事儿你就别管了,旁边谁爱去管就让他管去,横竖你不许沾手!再说了,那法闵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自杀和他杀有什么分别?”
“自杀和他杀要没分别,律法拿来做什么用?”
“律法又如何?赵氏的江山都快没了,他们所定下的律法又能撑到什么时候?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
杨晋无奈地笑了笑,起身点头道:“二娘的意思我明白,要没别的事儿我先回去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市上的相遇
从杨夫人院子里出来,杨晋一路出了府,往夜市上闲逛了起来。临安城的夜市永远都如白昼般热闹,且更显别致。白日里没有的各色小摊,到了夜间便会在街道两旁摆起,大多都是贫户们自己做出来的小手工和小吃,而杨晋最喜欢的一处小摊便是竹筒烧肉。
落坐后,照旧是一壶米酒和四个竹筒烧肉。掰开竹筒,滚滚的热气冒出,一股肉香立马就扑面而来。杨晋喜欢这个味道,因为小时候他亲娘没过世之前会经常烧竹筒肉给他吃。
那时家里并不富有,吃顿肉也不容易,竹筒烧肉便成了杨晋最期盼的东西。但自从亲娘过世,跟着父亲和继母离开家乡外逃之后,他便再也没吃过了。直到后来在临安落了脚,他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小摊,便会时不时跑来回味两口。
“老板,来十根竹筒肉!鲜肉虾肉各一半儿啊!”
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飘来,打断了他闷闷喝酒的情绪。转头一看,只见宝梳穿着件紫红色的披风,右手抱着一包烤红薯,正弯腰专心致志地盯着老板炉火上正在烧着的竹筒肉。他不由地笑了,敲了敲桌面。
宝梳听见了声音,抬头一看,有些意外,笑问道:“杨捕头不在家吃大餐,跑这儿来吃八十个铜板一个的竹筒肉,憋屈了吧?”
“靳老板娘不也一样吗?不在家喝燕菜粥,跑这儿来买烤红薯和烧竹筒,这两样东西跟你似乎不搭调呢!”杨晋笑道。
“东西好吃就行了,讲什么搭调不搭调呢?”宝梳走过去放下红薯纸包,坐下道,“见着你了随便问一句,法闵那案子查得怎么样了?到底是自杀呢还是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