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氏叹道:“若是知道会到今日这个地步,当初说什么我也得阻了这门婚事。父母都是自私的,眼瞅着这些年来,老六心里捕快,他那院子里边儿乌烟瘴气,我也觉得心力交瘁……今日那莫家老太太竟然还来我们包家闹……”
耿氏说着胸口便有些起伏,想必还是被莫氏今日的举动有些气着了。
筱雨赶紧上前给耿氏轻抚着胸口,安慰她道:“母亲勿忧,经过今日之事,那莫家的人说不定就消停了。”
耿氏苦笑着摇摇头道:“怕是只能消停一段日子,待看到老六媳妇儿没被休离出门,想必又要上门打秋风了。”
筱雨想了想,仍旧有些不明,轻声问耿氏道:“母亲方才在那莫家老太太面前说的可是气话?”
“你是指,休了老六媳妇儿的事儿?”
耿氏摆了摆手,叹了口气说:“虽说我不喜欢她,也瞧不上她那副懦弱没点儿主见的模样,但她既然进了我们包家的门儿,对她而言那是入了一个火坑。若是把她休离出门去,岂知不是让她从一个火坑又掉进另一个火坑?”
耿氏起身坐到了贵妃榻上,筱雨坐在她腿边轻轻给她揉捏着腿,听耿氏继续说道:“别人都说我有福气,生了七个儿子,可这儿子多了啊,也就不当个宝了,我偏生最疼我那根独苗闺女。”
筱雨笑道:“姐姐常说母亲待她极好。”
耿氏笑道:“在你之前我就只有惠娘一个女儿,当然视如珍宝。我就想啊,老天都是有眼的,我都不对嫁进我家门的儿媳妇们好,我那嫁出门的女儿又能过得多好呢?一报还一报,因果总是循环的,老太君没少说这样的话。”
筱雨心中叹息,别的不论,耿氏的确是有一副慈母之心。
“这次老六媳妇儿说要抱了庶子当嫡子养,我其实还挺高兴她开窍了一回,总算知道为自己巩固巩固地位了。没想到她这也不过是被人当枪使。”耿氏揉了揉眉心:“老六院子里那些个妾啊通房的,着实是让人不省心。可你说说,老六媳妇儿一个正经的正房太太都不去管,我这个做婆母的又怎好插手?”
“那……母亲说说六哥?”
耿氏冷哼一声:“老六破罐子破摔,我说的若是他能听得进去,就不是今儿个这样的局面了。”
筱雨不好多话,乖乖地给耿氏捶着腿。
门帘从外边儿掀开,荷曳迈着小步子快步走了过来,低声道:“夫人,二少夫人让人丢了二十两银子给莫老太太。”
耿氏闻言一怔:“老二媳妇儿?”
荷曳没忍住,轻声笑了出来,道:“二少夫人让人将二十两银子兑成了铜子儿,全部弄散了给莫家的人撒了过去,说是打发叫花子。”
耿氏意外地挑了挑眉,筱雨想象着那个画面,有些忍俊不禁,问道:“荷曳姐姐,那莫家的人可是收了这笔银钱?”
“收了。”
荷曳捂了捂嘴,说:“莫老太太说铜子儿太多,忒沉,吵着让她男人和儿子都进来搬铜钱。大少夫人让人请了他们出二门,把原本装在木桶里的铜子儿都倒在了二门外,没把装盛铜钱的木桶给他们。后来莫老太太肉疼地花了银子买了装银钱的木桶,这会儿已经开始装铜钱了。”
耿氏眯了眯眼,轻声叹道:“筱雨,这还真是让你看笑话。”
“母亲说哪儿的话,丢人的又不是包家。”筱雨笑道:“不过这莫家的确是个笑话,母亲也不妨笑一笑。”
耿氏轻笑了一声,伸手点了点筱雨的额头:“你这丫头,母亲怎么笑得出来。”
荷曳在一旁道:“二姑娘孝顺,逗夫人开心呢……不过夫人,六少夫人那儿,大少夫人差人来问,不知道夫人是个什么打算?”
耿氏脸上的笑意略淡了些,沉吟片刻后道:“明日二姑娘要入宗祠,我暂时没这些闲心管她的事。你传话给大少夫人,就说是我说的,让老六媳妇儿先好好待在她自己个儿的院子里,最近两日都给我安生一些,不单是她,六爷院子里那些个莺莺燕燕也别给我惹事。要是让我不快,可别怪我撵人出府。”
荷曳忙道:“是。”
“另外,等六爷回来了,让他来我这边儿一趟。”
耿氏手握成拳轻轻捏了捏,道。
☆、242.第242章 出身
莫家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晚膳时筱雨亲自做了药膳汤奉给包奎堂和耿氏品尝,耿氏的面色瞧着好了些。
和鸣翠回了小院休息,鸣翠在筱雨耳边轻声说着后来的情况。
“……听说莫家六七个人搬了几个装满铜钱的木桶出去,莫老太太脸上还笑嘻嘻的,一点儿没觉得自己被人拿银钱给侮辱了。这之后六少夫人就被大少夫人派人给送回了六爷院子里,用晚膳之前,夫人见着了六爷,大概是和六爷说了些话,六爷脸色挺阴沉的……”
筱雨点了点头,这一堆人一堆事儿都是和六爷相关的,想来耿氏也不会同他说什么好话,他脸色能好起来才怪——毕竟论丢人,他才是最丢人的那个。
鸣翠拿了羊角梳,轻轻地梳理着筱雨的头发,轻声提醒道:“姑娘今日可要好好休息,明个儿老爷和妇人要带姑娘去见各位族老,拜祭宗祠,等这项仪式完成了,姑娘就是正经的包家二姑娘了。”
筱雨心不在焉地听着,随意地点了点头。
“姑娘是在想什么?”鸣翠好奇地问道。
筱雨皱了皱眉:“虽说二少夫人的举动的确挺解气的,但我实在想不明白,二少夫人就这般撒出去那么多铜钱,兑成白银,那也不该是个小数目……二少夫人何必拿钱砸那莫家诸人?”
鸣翠笑道:“姑娘不知道吧,二少夫人手上可有钱了,若是论私房嫁妆,咱们府里这六个少夫人,就数二少夫人陪嫁最多。所以那点儿银钱,对二少夫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筱雨道:“你倒是只跟我说过四少夫人和六少夫人的出身,其余几位少夫人的出身如何,你却是没跟我说过。”
鸣翠忙道:“姑娘没问,奴婢就不好说……大少夫人和二少夫人娘家都是商户,不过大少夫人娘家与包家一向是有来往的,两家也算是世交,大少夫人和大爷是打小就认识定的亲事。二少夫人娘家富贵要更显赫许多,那会儿与二爷结亲正好是两家有共同生意往来的时候。至于三少夫人,其父是个不出仕的读书人,开了个书院,在附近一带都很有清名,三少夫人也是个温柔雅致的人物,平日里都很和气。四少夫人和六少夫人姑娘已经知道了,奴婢就不赘述了。而五少夫人,她却是个官家千金,娘家父亲的官位并不高,至少比起四少夫人来说,那是差得远了,不过五少夫人虽然话不多,瞧着也很清冷,但处事却极为妥当,夫人都赞过五少夫人会做人。”
筱雨倒是想起五少夫人提点莫氏,说包家可以拿“无子”一条来休离六少夫人,只觉得这位五少夫人面上不显,实则内秀。
点了点头,筱雨道:“大少夫人内敛,二少夫人爽直,三少夫人温柔,四少夫人跋扈,五少夫人聪慧,六少夫人懦弱……相较起来,也的确只有六少夫人显得弱人一头。”
鸣翠笑道:“姑娘与几位少夫人都没有什么地方能冲突,保持面上的友好便可以了。咱们在这儿至多不过载待个十天半个月。要再往后拖,等回北县的时候怕是太冷,走不动道了。”
筱雨道:“确实如此。”
还不知道那边儿现在是个什么情况,秦招福和陈氏应该已经出狱了吧……
筱雨有些出神地想,鸣翠见她一副思索的模样,想了想后试探地问道:“姑娘是否在心忧家里如今的境况?”
筱雨微微颔首:“我心肠硬,可我爹娘心肠软。别人来硬的倒还好,要是来软的……”
筱雨摇了摇头,低叹了口气道:“我这算是放任不管,行李一收拾便来了平州。仔细想想,其实这样的行为倒是有些不负责任。”
“姑娘不用担心,店里的事情有人盯着,大姑娘也一直帮姑娘看着呢,不会出什么事儿的。”鸣翠拿了件披风给筱雨披上,道:“就是姑娘爷爷奶奶那儿,有些不好处理。姑娘那两个才要从牢里出来的亲戚奴婢虽然没见过,但瞧姑娘对他们如此深恶痛绝,想必那两人也不是什么善人,到底是有些膈应。”
筱雨淡淡“嗯”了一声,轻揉了揉太阳穴,道:“若是摆脱不了,大不了就换个地方生活。我娘应当还好,就是不知道我爹那儿,是不是觉得故土难离。”
鸣翠有些诧异地看向筱雨,问道:“姑娘已经有打算要离开北县了吗?”
“人生短短数十载,一直窝在一个地方怎么行?有时间有精力还有那个资金,出门看看这大千世界,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筱雨略有些喃喃地道,鸣翠前往床间铺床,闻言一边抖着被褥一边笑道:“姑娘是从老太君那儿听了佛偈吗?连‘大千世界’都冒出来了。”
筱雨哂然一笑,拉着胸前搭着的披风带子走到了床边。鸣翠将汤婆子递给她,筱雨摆摆手道:“不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