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雨听过便算,并不觉得这与自己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包氏也自觉这种政事不适合和筱雨这样一个姑娘说,便也打住了这个话题。
包氏让殷婆婆送筱雨出门,担心天色晚了筱雨撞上登徒子,正逢李明德换了常服从县衙出来,包氏便让李明德送筱雨归家。
路上李明德问清楚了筱雨来县衙的来龙去脉,摸了摸鼻子道:“那以后你可就要时常出入县衙了,摊子怎么办?”
筱雨立刻想起那丛天上掉下来的两百两银子,深深地吸了口气说:“我打算买一个店面,正经开个药膳馆。”
李明德挑挑眉,上下打量筱雨一番问道:“银子从哪儿出?”
筱雨沉默着思考要不要将二百两银子的来历告诉李明德,哪知李明德随即便道:“谢明琛兑了多少银子给你?”
筱雨吃惊地看向他:“明德哥知道这件事?”
“我消息灵通着呢。”李明德自嘲地笑了声,也不解释他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重复问了一遍方才那个问题。
筱雨老实地说了,道:“谢大哥本想给我更多的,我觉得这个数已经十分合适了。我带着弟弟妹妹,身上要是有许多钱,难保不被人惦记上。人为财死,就算到时候别人知道我认识衙门里的人,也会冒一冒风险的,但是这样的风险我是不愿意冒的。”
李明德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两百两银子的话,买下一个店面做固定生意也十分好。现在摊子上已经有不少回头客了吧?”
说到这个筱雨便眉开眼笑,颔首道:“大家爱喝,我也在努力想新的药膳汤品,争取每隔一段时间推荐一款新的。”
喝汤大有益处,更别说添了中药的药膳汤。筱雨的摊子也开张了一个多月了,最开始喝了她汤的人逐渐感觉到了药膳汤的好处,自己喝的同时也推荐亲朋好友前来尝试,这样下来新客回头客都增了不少。
“那就这么办吧。”李明德伸了个懒腰:“待过段时间,你和县令夫人关系好的传闻传出来,不单是你铺子的生意会更好,也更加没有人敢来砸你的肠子了。”说着李明德笑了笑:“县令夫人的招牌可是要比我这个捕头的招牌好用。”
筱雨点了点头,脑海里也开始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日子。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走到今天,虽然穿越伊始就面对着种种不幸和困难,可老天爷对她还算不错,没有再给她添加什么麻烦,让她一步一步走得稳稳的,从最开始简单得希望能过上温饱生活,到现在她即将能过上小康的日子,这其中她心情的转变只有她自己能知道。
谢过李明德,筱雨笑容满面地回了家,开始计划着二百两银子的具体用处。
☆、122.第122章 店面开张
忙碌的两个月转瞬即逝,找店面,定装修,招伙计,事情办得十分流畅。每隔一日她还要往县衙去与包氏聊天,虽然来回倒腾着跑,但是习惯了这种频率之后筱雨也并不觉得吃不消。收好了已经属于自己的店面的房契,再看看已经开始正式营业的药膳馆,筱雨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
筱雨这个店的招牌便是药膳馆三个字,只不过在药膳馆之前她加了rain这个英语单词,连笔写在牌匾的左上方,不仔细看的话只以为是个花纹。rain代表了雨的意思,也就是指的她,这是属于她自己的财产,当然可以加一个自己的logo。
来镇上也有三四个月了,春天悄然过去,如今已经是盛夏时节。北县虽然在北方,夏季却也着实炎热,太阳炙烤,没有遮阳工具的话,待久了会觉得十分憋闷气短。药膳馆里也准备了好几样清凉的解暑汤,价钱不贵,倒是又吸引来了一批客人,生意越做越好了。
这日筱雨正看着账册,一边的秦二毛时不时地指一指账目上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秦二毛也已经跟在那账房先生身边有一段时间了,学了一些粗浅的有关账目上面的知识。账房先生装腔作势,几个学徒都要跟前跟后地小心伺候着。送家里孩子来跟账房先生学算账的都是家境不算太差的家庭,既然送了孩子来,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学有所成,能走这条路,花的价钱自然也不低。学徒里也有争强好胜,要分个高低胜负的,讨好账房先生的自然也多。秦二毛本就有个结巴的毛病,与一同在账房先生身边学习的学徒交流总被人笑话,账房先生也不大喜欢听他讲话,嫌他说话太慢浪费时间。又因为秦二毛不主动讨好他,久而久之账房先生也就不关注这个学徒了。
正好筱雨新店开张,账目都要靠她一个人打理,各种琐事也要寻上她,她应付得有些吃力。正好沮丧的秦二毛上门来和她这个朋友讲诉自己在账房先生那儿受到的各种委屈,筱雨问过他学了些什么之后,发现按照加减乘除列算式远远比拨那算盘珠子要来得简单便捷许多,想想秦二毛作为自己的好友,从来都是对她关心担忧的,算是自己人,能充分信得过,便尝试着问秦二毛愿不愿意来她这儿帮忙。
对于筱雨怎么忽然有一大笔钱开一个店面做生意,秦二毛是不得而知的,但他也没有因为好奇便随便地问筱雨这个问题,只当是筱雨家中本就有根基。听筱雨询问他,他内心是想答应的,但因为怕爹娘怪他而有些犹豫,“师傅那儿还,还收着今后两年的,的银钱……”
秦二毛爹娘送他去学算账是预先就给了账房先生两年的费用的,这也不是个小数目,足有一两多的银子,这还单是学费。秦二毛要是现在抽身走了,那一两多银子可不就是打水漂了吗?
筱雨想了想对他道:“不用担心,你只学了四个月,他就只能拿四个月的费用。我让明德哥跟你一起去问那人把剩余的钱还给你就行。”
秦二毛对筱雨是充分信任的,能够解决钱方面的事情,他也就没有顾虑了,甚至没问筱雨怎么给他算工钱,也没与村里的爹娘打声招呼,待李明德来了之后便和李明德一起去与那账房先生了结了关系。
直到事情尘埃落定了秦二毛才想到接下来要办的各种具体的事,有些忐忑地跟筱雨说了他现在没地方住也没出吃饭的事情。
虽然筱雨现在的家屋子多,但也不好让秦二毛一个男子住进去。
“只能委屈二毛你跟店里的伙计住在楼上了。”筱雨抱歉道。
筱雨店里的伙计是直接寻的牙行定下来的,牙行为要寻活做的人担保,比较靠谱一些。一共六个伙计,加上秦二毛,现在住店里的便有七个人了。只是店面下面很宽敞,天花板也建得高,就是要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而二楼上面相对而言低矮很多,若是人有一米八的个头,在楼上都不敢跳,因为可能一跳起来就要撞到头。
秦二毛也不挑,能有个地方吃住他就满足了。等他安顿下来之后,筱雨又陆陆续续地开始教他用阿拉伯计数,跟他讲了最基本的制造表格的方法,等他熟悉了阿拉伯数字之后,筱雨便开始教他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这些知识是秦二毛在账房先生那里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他发现只要熟悉了十个瞧着怪模怪样的所谓的“数字”,再用那简单的算式运算,比拨弄算盘珠子更加算得快且精准。
筱雨对秦二毛说:“以后我们店里的账册,你做两份。一份按照我跟你说的这个表格做,方便我们翻看;另一份还是按照大家都用的那种做法,上面查账和上缴税款的时候用。”
秦二毛明白地点头。
如今秦二毛已经来筱雨店里半个月的时间了,也已经熟悉了店里的运营程序。村里的爹娘自然也已经知道了他从账房先生那里拿回了钱,转而到筱雨的店里做事的事情。筱雨没有见到秦二毛的爹娘,所以也不知道他爹娘对他这样的做法持什么样的态度,但她却是知道,因为她来镇上安定了下来,又盘了店面开了药膳馆,村里传得最大最多的流言便是有关她的。
悦悦和她娘上镇赶集来她家中歇脚,一直待在县衙里跟着前辈捕快学习制服恶人方式方法的秦乐也从县衙赶了过来。待秦乐与母女俩叙完旧了之后,悦悦娘方才说起村里的传闻。
“筱雨你要小心了,你爷爷奶奶知道你挣了这么大一份家业,心里也十分高兴,但怕你一个女娃守不住,有心寻个时间来镇上跟你说,让你堂哥帮你坐镇来着。”悦悦娘严肃地道:“你三叔忙着地里的庄稼,你三婶也要顾着照顾几个孩子,现在都没空闲时间来镇上,只能托我给你带个话,让你做个准备,免得到时候他们寻上门来了你措手不及。”
筱雨挑了挑眉,谢过悦悦娘的提醒。
她不是软柿子,真当她发达了,想来分杯羹就有口肉吃?想得可真美,别说肉了,就是汤底儿剩下的渣滓都绝对没有他们的份儿。她秦筱雨就是记仇,他们能拿她怎么样?
话虽如此,筱雨却不得不多个心眼,待这日歇业了之后,招来六个伙计和新上任的账房先生秦二毛“训话”:“大家都知道,这个店是我开的。我是个没出嫁的姑娘,抛头露面做生意也是为了生计所迫。在我店里干活,我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伙计。生意好,大家有钱一起赚,生意差,即便是赔本,该给各位的工钱我也绝对不会赖账。”筱雨扫视了堂下坐着认真听她讲话的七人一眼,问道:“大家都是我药膳馆的人,自然都是心向着我这个东家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