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王子可不是省没灯,他觉得,在存够粮食之前,对着楚阳的海军还是客气些的好。如今的旱情虽然缓解了些,可明年呢?如果还这样,那么拥有海军的楚阳绝对不得罪了。
至少,在他把手里的钱全换成粮食,够族人吃半年前,还是不能跟楚阳撕破脸。左右那作坊就在海边摆着,又没长腿跑了,他怕个什么?
赵川虽然得了拖和台五百两黄金,但拖和台并未完全听他的。而后,又来了一批批的文人,这让赵崇峦很焦急。他可不想走了九十九,就差那一哆嗦。于是,正好吴江的消息传来,他再次向拖和台献计。
“大王子,如今中原地区各位王爷打得难解难分,而陈儒之子已经快出幽州,咱们完全可以立其为小皇帝,叫他做个傀儡,借此入主中原。”
拖和台半晌不出声,要说他没南进的想法,这不现实。可问题在于,他手中兵力不足。如今他只有六七万人,可他父汗还没死呢,还有个二弟布和在一旁虎视眈眈,想要南下,起码再来十万人!
摇摇头,拖和台把赵川的提议拒了。可赵川不甘心,这段日子在拖和台这儿,他可是体味到权力的滋味了。如果不能入主中原,难道他后半生天天在这里看人放羊?他还想着回乡报仇呢。
“大王子,即使现在用不上这个小皇子,咱也可先把人收在手里,等您准备充足,再行发兵啊。”
哐!拖和台突然一脚把赵川踹飞:“赵川,你什么意思?非叫我收留陈儒的儿子!”
“殿下,奴才可没私心啊。您可知,若是留下这小儿,哪怕是个死人,也可做为借口,光明下大的攻入中原。纵观历朝历代,有多少草原人光凭拳头打得下中原?可若有了借口,哪怕是个假的,咱都可得部分汉人支持!”
拖和台思前想后,他觉得这事可行。
“那你派人去吧。但万不可大张旗鼓的叫人知道。”
拖和台对此可有可无,他若南下,所缺人马必需把二弟找趴下,然后再从父汗的所以领地征兵。这事没个几年下不来,不过赵川愿意为他未雨绸缪也不错。正好等他把草原统合了了,中原估计打的也七零八落,正合他南下。可这事万万不能叫镇北王知道了,听说陈儒本人都叫他杀了,其它皇子都看的很紧,推己及人,那几个皇子估计也活不得几年。若叫他知道自己手里还有陈儒血脉,拖和台摇摇头,他现在不想跟镇北王开战……
赵川磨刀霍霍等吴江自投罗网,可拖和台严格要求不许暴露,给了楚阳族人机会。楚绩可不怕暴露,他倒底跟着楚阳时日久了,多少也能对楚阳的心思揣摩一二。第一时间就把人赚在手里,等赵川得信时,那边早上船了。这里可不是拖和台经营无数年的突厥领地,契丹人虽是附庸,可同时也有自主权,若非拖和台手握重兵,又有突厥大汗做后台,拖和台想完全控制也不容易。楚绩当年可算得上是第一时间跟拖和台合作的,拖和台手中的治政人才多数都出自楚绩安排。赵川还是太嫩,动手早了。
但吃了个哑巴亏,赵川心里不服,他对楚阳心生不满,总觉得楚阳这人不过是个撞大运的,若是他有点什么问题,还怕这边的东西不落他手里?拖和台的顾虑根本不是问题!
是的,这人叫拖和台又招的几个秀才逼急了,有点急功近利。虽然为捉吴江,他手中有些突厥细作,可把手伸那么长,想要做了楚阳也不容易。但人少有人少的办法,他分出几个人,借着商队去了徐州。
作者有话要说:
☆、魏明远朝令夕改
楚阳借了拖和台的鹰奴发展情报,无法否认,突厥人在里面起了关键作用。所以赵川的人隐藏的够深。
突厥人没那么多心思,可赵川有,他借着便利,往金疮药里下料,又往楚阳府里下手,这事他觉得做的挺顺。
赵川对楚阳动了小心思,但他从没想叫楚阳死。拖和台现在离不开楚阳,叫一群旱鸭子下水,赵川可没把握。所以,在楚阳受了刺杀后,赵川手下当时挺高兴的,可后半夜,就有人传来消息,楚阳出城了。这个点出城,赵川的手下也害怕了,这人现在倒底怎么样了?楚阳身边全是军队,人也不在府里,黑灯瞎火的,他们也不好再联络自己人。可楚阳的死活关系着拖和台如何对待北边的作坊和舰队,这情报拖不得。都没向上面请示,他们私自一边跟踪楚阳,一边问问徐州鹰奴能不能进军营打听消息。
主帅生死,多少可从军队里看出一二,这会儿他们也不怕暴露了。郑飞的接应队伍发现后边有人跟踪,而后追丢了的,正是他们。谁让这些人能借上徐州鹰奴的力呢。等中午楚阳用情报,徐州也无大乱,赵川的人才定了神。楚阳卧病在床,他们可以功成身退。
如果只是这样,楚阳还是能抓个蛛丝马迹,但是,赵川的动作跟另一群人不谋而合,这些人正是魏明远的人。自从认定陈儒表里不一,心思深沉后,镇北王核心队伍对于陈儒的后手,猜测就多了。而楚阳这个人,就上了魏长史的案头。因为地处京城,对楚阳的调查,最方便的就是从吴江入手。偏偏吴江手里的银子是楚阳的功劳,魏明远私下里对陈儒夺位,心里就在一直在嘀咕。投入大量精力后,楚阳这个人在他心中慢慢丰满起来。可越是清楚,魏明远心里越发冰冷。从他手中的资料来看,楚阳是真不简单。
因为京城刚打下来时,魏明远为了自家王爷开路,借着陈儒的死,逼反了一些老臣。他们就没注意陈儒宠臣吴江。吴江后来逃跑,魏明远根本没放在心上。
镇北王的事业多么繁忙,他身为左长史,哪怕有洪山相助呢,工作量也没法再少了。能知道楚阳厉害,且是陈儒心腹就够了。魏明远认为,只要在镇北王稳定北方前,南边的楚阳很有存在的必要。
他需要楚阳占住青徐二州,只要南边不统一,对自家王爷就是好兆头。这也是充州那里大将兵马众多,魏明远却一直不支持镇北王招降的主要原因。
可是,万事没有不变的时候,拖和台对战镇北王长达十几年之久。从大王子刚爬上马背起,二家就没消停过,难道只有突厥人往镇北王身边插细作,镇北王这方就干看着?魏明远在拖和台身边也有人,不过,因为他们少了老鹰做邮递员,慢了些。而陈儒的儿子跑了,正是突厥那里传过来的消息。而楚阳欲立那小儿做皇帝,则是徐州传来的情报。等这二边情报一对照,魏明远气得肝痛。你说他怎么就把吴江放跑了呢?捂着胸口,魏长史喘了半天。他年岁大了,还要天天熬夜,这心口痛的毛病,自殿下南下后就没好过。
当初北军定计,王爷先平定北方再南下。可楚阳那里的情况魏明远一点也不敢小看。楚阳若是个废物,那徐州怎么回他手里的。如今有了小皇子在手,如虎添翼。充州还不直接迎接王师?还有他们这北军上下,由于冀州软禁的官员,随着陈儒身亡,早就放出来主政了。楚阳那边大旗一挑,这些人都什么心思?这还不算,并州那边也算是投诚的,那里的人手不足,用的人除一关键位置,基本也没太大变化。揉揉太阳穴,魏明远再一次决定,一旦王爷回来,必须登基称帝!
关键是现在的镇北王不在京城,早就出门打凉州去了。其实以凉州的地位,镇北王是不用亲自出马的,随便哪个大将都可以领兵。不过,凉州通益州,对着韩英这个土皇帝,谁敢不当心。镇北王也是为了以后全局着想,若益州能有个牵制,好过跟南方势力结盟。到时不是也能少给他添堵嘛。这事益早不益迟,还是陈旭自己亲自处理妥当。
小皇帝登基就在眼前,哪怕魏明远想叫陈旭登基呢,这种事总不叫替身上场啊。所以对小皇子下手,就成了最佳选择。奈何楚阳也是个谨慎的,陈儒之子从来就没下过船,他魏明远有一万个本事,他的人也没入海啊。
难道他们也立个小皇子?陈儒还有几个儿子在他手里呢。魏明远摇头,不行,一旦君臣关系确立,镇北王可就处于下风了。他日史书如何记载?何况,只要王爷拳头够硬,争夺天下根本不是难事,这般画蛇添足,非吾等所求。思前想后,魏明远下令:“刺杀楚阳!”
下令前,魏明远根本就没想过能成功这码子事。古往今来,你见哪家首领是被刺身亡的。单史书记载的,可谓凤毛麟角,成功者甚少。魏明远的目的也只是拖罢了,最好能拖到镇北王平定凉州!
胡绯作为魏明远派往徐州的领头人,效率还是挺高的。因为上面的要求是拖时间,所以这个深夜刺杀不过是他借人光,试探府内虚实,他不但对楚阳动手,他还对白正下手了。谁让白正主管着仪式呢。
风水轮流转,也该着楚阳倒霉,魏明远发出命令后,汉王那边的情报还没到他手上。魏长史只知道益州出兵,但是否结盟,这事没办确定。所以南边是越乱越好,魏明远不觉得自己哪里错了。若是情报早到几日,为了大局,他还得压制汉王势力,帮楚阳一把。不然汉王一举吞下整个南方吗,划江而治,他们再想统一,可就难了。无意中让汉王家秦宇坑一把的楚阳,也没处叫冤,谁叫秦宇下的是暗棋呢。
相似小说推荐
-
至尊宠魅之第一魔妃 (茶靡月儿) 潇湘VIP2015-1-19完结她曾笑傲特工界,任务完成率百分之百,却在最后一次任务落入阴谋而亡。 她曾为天才,冠绝...
-
锦绣陷阱 (水陆无阻) 2015.1.26完结云子衿穿越了,作为胎穿的她,睁眼的第一件事不是婴儿啼哭,而是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