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陆陆续续地上朝来,看到丞相站在宫门外的时候心中多少有些生疑,但却都不敢上前搭讪,实在是丞相脸上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
“李大人,慢走一步。”孟明远立在宫门,看到下轿的李浩兴时出声叫住他。
李浩兴当时心里就是一“咯登”,昨天他回到府中时便听到妻子说到女儿有派人到孟府去,心里就有些忐忑,现在果然是出事了。
“丞相。”
孟明远吸了口气,压住心头的火气,冲他躬身半施了一礼,郑重地道:“于私,您曾是长辈,我理当敬您。有些话,我一直以为我是不用说的,可是,显然我高估了您的家教。”
“下官教女无方,还望丞相海涵。”
“无妨,我府里的人我自会处置,您还是早为她另做打算吧。”
李浩兴微愣。
“时间差不多了,本相便先行一步了。”说完,孟明远也不理他的反应,径直转身入宫而去。
李浩兴面上慢慢泛起苦笑,玉娘啊,她到底是想要闹到哪样?
昨天儿子回家便将事情对他说了一遍,他便知道对于儿子丞相仍是有着情份在的,那么对女儿也未尝就绝情到底。本想着等事情过一段时间,或许能有机会说合,可她这自作主张的性子什么时候才能改一改啊,每一次闹选的时机都糟到不能再糟。
心里被女儿弄得有些烦躁,李浩兴沉着一颗心入宫上朝。
今天的朝会气氛很沉滞。
因为凉州也有军情传来,回纥似乎有异动。
丞相大人却自始至终都面沉如水不发一言,任由朝堂吵成了一锅粥,就是岿然不动如山岳。
其实,说来说去还不就是“和、战”两个流派,因为和亲的提议上次就被丞相灭成了灰,所以这次倒是没人敢提这个,但争还是要争的,吵也是要吵的。
这是政见上的不同,神仙也没法子。
主和的,也不见得就是天生的软骨头;主战的,也不见得就是杀敌勇猛的。
开华帝听得一个头两个大,和有和的好,战有战的好,倒有些两难选择了。目光不经意看向百官之首的位置。
丞相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身上散发的全是冷气,让人不自觉就避开了他的攻击范围。
“安之,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孟明远抱着笏板出列,道:“臣记得今年凉州的气候不是很好。”
殿上众人面面相觑,这跟现在讨论的事有关系吗?
孟明远继续道:“臣想问下信使,凉州如今是否还在下雪?”
“召信使上殿。”
内侍扬声宣召。
信使上殿后回禀,“回陛下,凉州今年寒冷异常,大雪封路,有不少地方都受了雪灾,小的回京报信时,听有经验的人说恐怕还会有雪。”
孟明远心里有数了,“此时回纥纵有异动,有战事也会是在雪消天霁时,否则不用我们回击,老天爷也不会便宜了他们。”
“若回纥贼子就是无惧恶劣天气仍旧出战呢?”礼部尚书发出质疑。
孟明远淡淡地道:“打雪仗吧。”
“……”丞相是疯了不成?
倒是几个武将若有所悟,不由会心而笑。
开华帝忍不住哼了一声,指着自己的丞相骂道:“亏你也是一朝丞相,这样的主意你也拿得出来?”
“回纥王顶风冒雪而来,以雪仗迎之,足以显示我大朝雍容气度。”
一些官员忍不住被这话说得笑了,丞相这人有时候真的挺能调节气氛的。
☆、67公子风流
开华帝真是被自己的丞相说笑了,“这就是你的建议?”
孟明远很认真地点头,“回圣上,是的。”
“这雪仗要怎么打?”
“这就是将军们的事了,臣一介文臣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动动嘴皮子还成,真刀真枪的来,这是武将们的职责。”孟明远推得很干净。
武将们:“……”
文官们:丞相说得好,战事本来就是武将们的事。
不过,他们原来以为这次丞相也会说出具体的主意才是,没想到他直接推到了武将们身上。
靠!
怎么遇到这不按牌理出牌的丞相,他们的预料就总出乎意料呢?
这真不是个好现象啊。
“圣上,谋成于密而败于泄,三军之事莫重于密。”孟明远眼见开华帝急切之下有当殿询问的迹象,慌忙开口提醒。
开华帝心头一凛,幸好丞相及时开口,当殿询问确实不妥。便颔首道:“丞相言之有理,那几位爱卿朝会后便留下吧。”
“诺。”
孟明远其实不想留下来参加那个小型军事会议的,可惜,身为丞相,他避不了。
要参加会议,会必定得发表意见,废话你也得说啊。关键,他要说废话皇帝不买账,非逼他言之有物才行。
艹!
他又不是万能帝,怎么可能次次都言之有物?
“安之,你以为如何?”
孟明远微微躬身,道:“臣于用兵之道不精通,但几位将军具无异议,想来这个战略是行得通的,既然行得通,便可以采纳。”
开华帝微微颔首:“卿所言有理。”
本来就特么地有理啊,虽然是废话。
“几位爱卿便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
几位武将一退出去,殿里便只剩下了皇帝和丞相大人。
开华帝在地上来回踱了几步,有些迟疑地道:“丞相以为该派何人为帅?”
孟明远垂眸敛眉,道:“臣以为目前形势凉州守将尚可因应。”
“那就派葛将军去吧,战术他提的最详尽。”
“臣无异议。”
开华帝停住脚步,仔细打量了孟明远几眼,道:“丞相虽然年轻,但亦不可仗着年轻便不知保养。你是朕的肱股之臣,当为社稷保重身体。”
“臣谢陛下关爱。”
“退下吧。”
“诺。”
从勤政大殿出来,孟明远呼出了一口浊气,抬头看了看大亮的天色,大步朝宫门外而去。
孟明远没有回御史台,而是直接去了户部。
户部尚书看到孟明远的时候老实说真是惊了一下,这位相爷可是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啊。
“不知相爷到来,有失远迎,下官失礼了。”
“不用客套,我只是临时有事过来一下,是我唐突了才是。”
“哪里,相爷到这里是下官的荣幸。”
“废话省起来,本相今日要调阅户籍黄册,让人领路。”
“下官领相爷过去。”
“不必,你自做你的事去,这种事让别人来做就成,本相不讲究这个。”
“是,那田大人,你就领相爷过去吧。”
“是,”那位田大人一面答应,一边对孟明远道,“相爷请随下官来。”
“头前带路。”
孟明远跟着那位田大人到了存放户籍黄册的地方后,便挥手将他打发了,自己迈步进去了,里面自有管册的员外郎等一应属官在,他不担心找不到自己要找的东西。
“调京城所有在册奴役人员户籍给我。”
“还有京畿所有军户户籍,娼籍。”
“诺。”
孟明远不背他们,往屋里的一张桌子后一坐,拿起他们搬来的一些黄册便翻看起来,找到自己需要的便提笔记下。
他看得认真仔细,记得详细,速度还快,让一旁的户部司元的属官们佩服不已。
丞相大人在户部整整待了一天,光是户籍黄册就看了几十本,给丞相磨墨的杂役胳膊都酸了。
户部的人以为丞相第二天肯定就不来了。
结果,接下来的半个多月,孟明远一直就耗在了户部司元处。
丞相既然在户部临时办公,那么必然就导致了户部的运转向中书省的程序看齐。
有忧有喜!
丞相大人在司元处查户籍黄册的同时,也很够意思地拿出了一整套防火整理档案章程出来。把原司元处的官属重新捋顺了一遍,分清职责,各有背书连带职责,杜绝了日后相互推诿。
户部尚书一则以优,一则以喜。
丞相在户部办公,固然好处多多,可是丞相大人这就是个败家的货啊。
因为丞相大人在户部临时驻守,结果逼得他不得不拨款修建户部食堂,一切向御史台衙门看齐。
户部的其他官吏很高兴。
户部尚书很恼火。
此值国家用兵耗钱之际,丞相大人简直就有些脑袋不清楚,“相爷,此值国家用兵之际,修缮食堂这样的小事可以先搁置的。”
“不然,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改善办公条件可以激发官员的办公积极性,同理可证,改善军队的装备也能提高我朝军队的战斗力。”
“那就先改善军队的装备。”户部尚书很坚持。
“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嘛,户部的办公条件改善一下花费不多,但军队的装备改善就花费不菲。现在这一点儿的花费卢大人都如同割肉一般,这让本相如何敢开口改善军队装备的事?”孟明远慢条斯理地一步一步就把户部尚书给带进了设好的圈里去。
相似小说推荐
-
[种田]陆小琬行商手札 (烟秾) 完结新来的木匠?收了!新做好的杏脯?很好,打包卖掉!唔……至于向伟之么,看在他这么忠心的份上,就贱价收...
-
[综漫]一色世界 (浅本) 晋江 2014.07.16VIP完结一色一子有一个神奇的笔记本。这个神秘、强大、没有使用说明的奇怪笔记本,让她从此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