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过到最后其实不是爱情,也不是亲情,而只是一种习惯。
孟明远想,他大概已经很习惯程氏这样的枕边人了。
前朝路艰,这内府之地是他唯一觉得尚能修养生息的所在,所以他会一直宠惯着程氏,让她保有一份少女的坦率。
陈涛已经授首,而他留下的一堆麻烦事还远没有打扫干净,想想孟明远就有些不爽。
有时候,他也很想像陈涛那样把那帮看不顺眼的官员们全清理了,可是,那不可能!也不可行!
……
闭着眼,孟明远将一些朝臣的关系又梳理了一遍,将一些公务又串联了一通,感觉到浓浓睡意来袭的时候,他告诉自己:要尽快将事情收尾。
第二天,丞相大人散朝后去了多年未曾踏足的御史台。
曾经他也做过御史中丞,御史台的办公设施还是他在任时进行的改革修建,当年为了搞这些修建抢不少卢老头的工作,赔本赔大了。
“相爷。”
每一个看到孟明远的人都毕恭毕敬地施礼。
相爷其实是他们的老中丞,相爷为相之后,中丞之位便一直由相爷兼领,直到相爷为父丁忧回原藉守制才荐举了陈涛升任中丞。
只可惜,最后陈涛回报给相爷的却是无比的恶意,竟然是他谋害了相爷的父亲,害得相爷不得回原藉丁忧,再没比这更恶毒的了。
原本站在陈涛这边的人,在这桩秘辛暴出来后,纷纷转了立场。
为政或许有不同方针策略,那都是君子之争,谋害他人性命以偷机取巧,这便有些为人不齿了。
圣上听闻此事后,气得扬言要将陈涛千刀万剐,还是相爷求情,只是判了个斩立决。
相爷若不求情,满朝文武没有人会替陈涛求这个情。
孟明远闲庭信步般在御史台走了一遍,没有人知道丞相这是在做什么,也没有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
丞相总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尽管有时候那理由或许很荒诞!
可是,再荒诞的理由丞相都可能给出最冠冕堂皇的解释。
御史台的卷宗很多,有关此次官场异动的卷宗更多。
而孟明远此行的目的便是解决那些卷宗。
一把火烧了太简单了,也太便宜某些人了,所以必须要做个小小分类。
像《大宋提刑官2》里那样皇帝一把火烧了所有卷宗证据的做法,孟明远觉得太龟孙子了,是个人就得被气出内伤来。
死道友还是死贫道,在丞相大人这里从来就不是个选择题。
他的答案一直很明确——死道友!
因此,所有以为风平浪静,安全过度的官员冷不防就被从不按牌理出牌的丞相大人给杀了个回马枪。
此枪法杀伤力极大!
同样的枪法,由不同的人使出来,造成的伤亡数是绝不相同的!
陈涛虽然已经授首,但是不少人开始诅咒他下地狱去。
丞相是一头爱睡懒觉的狮子,不招醒他大家可以相安无事,粉饰太平。如果一旦将他惹醒,总是要弄出点吓人的动静才会心满意足地再次眯上眼。
这个时候,许多人就琢磨过味儿来了。
合着丞相打一开始就已经知道其父的死因有问题,背后黑手他也清楚,可丞相就是生忍了。
甚至于守制期满回京之后,也没有要为父报仇大动干戈的意向。若非陈涛步步紧逼,估摸着丞相这货还真就当他的父亲是正常死亡了。
连杀父之仇都能忍下的丞相,还有什么是不能忍的?
所以,别随便惊醒假寐的丞相,后果很严重!
“孟卿,你不是说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吗?”怎么朕看你现在有秋后算账的架式?
丞相大人一边思索在哪儿落子能输得不落痕迹,一边信口开河道:“举得太高,一时失手落下的时候重了点,也是人之常情。”
开华帝:“……”为什么朕常常有种“这家伙是混蛋”的错觉?
百官:那不是错觉,丞相大人就是个混蛋!
丞相这个混蛋拎了几个典型杀鸡儆猴,狠狠地给百官们敲了一个警钟。
谁还想这么干?
没关系,以后咱们就照这个标准来肃贪了。
按丞相的说法,这叫老鼠偷油,太贪心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给虐死在了油瓶里。
丞相大人说了,凡事适度为宜,过犹不及。
切记!切记!
百官们算是记住了。
可,问题是,那个过不过的界线是什么?
丞相这个坑货根本就没给个标准,也就是说这标准就是看人说了,他把这标准权扔给皇帝了。
这是坑死人的节奏啊……
他这明明是帮他们好不好?
皇帝看他们谁顺眼了,就算事犯大了,到时候皇帝标准说低点,不就安全了?不过,如果让皇帝看不顺眼了,那也只能怪爹妈没给生副好相貌,这时代整容技术又落后,只能认命了呗!
十月的时候,宫里突降祥瑞。
据闻,柳妃娘娘在生产之时殿内红光大作,之后顺产一名皇子。
一时之间,各种传闻流散。
为此,这此年一向很沉得住气的中宫皇后有些着急了。
因为这祥瑞有不少朝臣开始鼓吹这是上天示警,此皇子乃是真命天子。
百官们热热闹闹地讨论了数天后,开华帝忍不住问那个始终对此不置一词的人,“孟卿就没有什么看法吗?”
丞相大人低头看着他的笏板,沉默了好半晌,时间久得百官都想替他吱一声了。
“孟明远——”皇帝恼了。
“圣上,臣想先请道赦免的旨意。”
“嗯?”
“没有这旨意,打死臣,臣也不敢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丞相大人很坚持。
“朕恕你无罪。”朕看你能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来。
结果,丞相大人就说了,“国之将乱,必有妖孽。”
静默!
金銮殿上一片静默!
天老爷啊,丞相大人,您能不能别这样玩大家啊?
你不把自己的命当命,我们可是很宝贝自己这条命的,请嘴下留情啊。
“孟明远,你这是说皇子是妖孽?”
孟明远撩袍跪地,一脸正直加无辜地道:“圣上,祥瑞之说本就缥缈,如果按天降祥瑞方是真命天子的说法,圣上您出生时风平浪静的,这又要怎么说?”
凶残!
陛下都坐江山这么久了,难不成现在说陛下不是真命天子?
这不找死呢吗?
“其实,那个祥瑞的现象,真的可以解释,甚至可以复制的。”不过是利用一些光学折射原理罢了,说穿了不值一提啊。
“你给朕复制一下。”开华帝借用了丞相这货的新名词。
然后,大庆朝的丞相大人就真的给皇帝和百官复制出了一出祥瑞,并且是在金銮殿上。
“圣上,您就是真命天子啊。”末了,孟明远这样声情并茂地对开华帝说。
开华帝一脚就朝自己的宰辅踹了过去。
孟明远的小腿吃了这一记龙脚,脸上依旧是一副忠正耿直的表情。
百官:真特么淡疼!
丞相大人这是□□裸的调侃陛下啊,真是敢啊他……
☆、第133章
众所周知,中宫有子,且有两位,但因某些原因被寄养在皇家寺院中。
这些年中宫所出皇子从未在人前露面,坊间早有传闻皇子其实早已不在人世,只是皇家秘而不宣罢了。
当年亲眼见到丞相抱皇子之人不少,但最后知道皇子被寄养相府的人不多,这些年来,那些知情健在的朝臣已寥寥可数,且都缄口不言。
后来者均不明内情,会站错队也就无可厚非。
甚至于有些知晓内情的人,也因自身的利益驱动参与到了储位之争中。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中宫嫡位,才是储位的关键。
中宫不保,皇长子也没什么优势。
自古皇家立储“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只可惜,中宫皇后这些年韬光养晦、修身养性,本身不出差错,不起事端。
殊不知,皇后这些年一直记得丞相当年状似无心所说的一句话“嫡长位属中宫”。
保住中宫之位,便是保得太子储位,皇后领会话中深意,从不妄动。
这次祥瑞之事中宫皇后本已有些惶然,上天授命这样的事情总是让凡人敬畏的。
丞相却在谈笑风生之间便化危机于无形,再次安下中宫之心。
皇子寄养于相府,果是当初最正确的选择!
丞相在,皇子安。
中宫位在,太子名份亦在。
中宫与相府不需要任何消息传递,皇后守她的中宫之位,丞相尽他的臣子忠心,如此便已为孟小四铺就了一条通向太子储位的光明大道。
大道至简!
但许多人却不明白其中的真谛,偏要生出那许多的事端,给丞相送机会创条件的清除小四太子之路的潜在威胁,让这条大道走得越发顺畅。
柳妃之事了结,开华帝将丞相宣到了御书房。
他们这对君臣很少在大内御书房奏对商讨事情,通常习惯在勤政殿的偏殿东阁间内就一些朝政事务探讨一番。
所以,对于皇帝宣自己到御书房议事,孟明远心里不免多想了些。
事实证明他并不是多想,而是有先见之明。
相似小说推荐
-
[种田]陆小琬行商手札 (烟秾) 完结新来的木匠?收了!新做好的杏脯?很好,打包卖掉!唔……至于向伟之么,看在他这么忠心的份上,就贱价收...
-
[综漫]一色世界 (浅本) 晋江 2014.07.16VIP完结一色一子有一个神奇的笔记本。这个神秘、强大、没有使用说明的奇怪笔记本,让她从此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