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业不想让儿女们再听下去,就对书玉说:“你和绍英先下去休息吧,毕竟绍英喝多了酒,还是多多休息才好,明天还要早起回县城呢。”又对书文说:“你也带着书浩和书晴去后院吧,那里面你四婶已经打扫干净,收拾好床铺了,你们几个先睡吧,我和你娘等会儿回去。”书玉想了想,自己留在这里也是尴尬,想知道怎么回事明天再问娘亲好了,就对张绍英点点头,张绍英也没说什么,两人一块儿站起身,给李宏业、段氏和李宏运、罗氏行了礼,去收拾好的西厢房歇息了。
这边书文也带着书浩、书晴去了后面二叔李宏才家的老房子,自从李宏才一家搬到镇上住,这后院的房子就一直空着,李宏才把钥匙给了四弟李宏运,托他帮忙照看房子,每年收粮食的时候他会回来住几天,别的时间一家人都很少回来;有时家里来亲戚住不下的时候,李宏业也用来招待亲戚住下,因此这屋子时常通风,并没有霉味,再加上经常打扫,也没有灰尘,床上的铺盖虽然不是崭新的,也都是没用过几回的,看着也挺干净。
把弟妹安置好,书文嘱咐了书浩和书晴几句,又悄悄离开了后院,去往前院,他想听听书萍的亲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毕竟他是长房长孙,李家的什么事他不说都要弄得一清二楚,最起码关心一下也是应该的。尤其是这个齐天赐,以前明明给自家大姐说过亲的,怎么现在又和二叔家的堂妹书萍定亲了?让外人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编排他们李家呢!他得先把事情弄清楚了,再找爹爹商量,劝劝二叔二婶,齐家这门亲事最好不结!
简单洗漱一番后,书玉和张绍英脱了衣衫,上床安歇了,不过书玉一时睡不着,张绍英晚饭前刚睡了一觉,这会儿也不困,两人就窝在被窝里说悄悄话。
“官人,你还记得齐天赐吗?”
“记得,你十二岁之后说的第一次亲事不就是齐天赐吗?那时你不愿意,托书文带信给我让我去查那个齐天赐的情况,岳父岳母原本还觉得这门亲事不错,你却想方设法地要破坏掉这门亲事呢!好在那齐天赐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要不然,你的计策还真不见的管用!”
“没想到四年过去了,他居然还没定亲,如今却要和二叔家的堂妹书萍定亲,他和我们李家的缘分就这么深吗?转来转去终究还是要和我们李家成为一家人。”
“缘分不缘分的,自有老天爷管着,你就不用瞎操心了,再说那齐家家大业大,除了齐天赐太过娇惯,别的也没啥大毛病,你堂妹真的嫁过去也不一定过得不好吧?”
“毕竟过了四年,谁知道那齐天赐又添了什么毛病没有?要不然为什么他都虚岁19了还不定亲?他家条件又那么好,为什么没人愿意和他家结亲呢?肯定是有什么问题,要不然也不能找个乡下姑娘做正妻啊!”
“你呀你,脑子里都想些什么呀,你就不想让你堂妹过上好日子吗?也许你堂妹就是个有福气的人,注定要享受齐家的富贵生活呢!哎,不说了,后天我可是就要押镖走了,你也不说多关心关心我,竟操心些别人的事!”
“谁说我不关心你了?你的行李不都是我细心收拾的吗?还有我给你做的爱心防冻套装,别的人可都没有,只有你这独一份好不好?你就会冤枉我!”
“我说的是你现在不关心我,要是关心我,怎么会浪费咱们在一起的最后两天,还絮絮叨叨地光扯别人的事?”
“那你要我说什么?我感觉该嘱咐你的话都嘱咐了,现在没什么可说了呀!”
“笨,没有说的,难道没做的吗?”
“做?做什么?”
“做运动!”
“你讨厌!嘻嘻……呵呵……唔唔……不要……”
接下来,就是一阵阵男子粗重的喘息声和女子压抑的呻吟声,很久之后,一切才归于沉寂。
而在堂屋那边,书文站在门口的墙边,听到了爹娘和四叔四婶的谈话,明白了堂妹书萍定亲的来龙去脉。
一百二十三章 定亲也扎堆(二)
自书玉三朝回门那天,二婶钱氏拜托书玉帮着给书萍说亲被段氏拦回去、书玉也委婉拒绝以后,虽然她当时嘴上没说什么,可是心里却很是不爽,暗暗发誓要找一个外表、家业都不输给张绍英的男子做书萍的夫婿。回到张家镇后,她就提高了给媒婆的跑腿钱,还多找了两个媒婆帮着打听,声称只要条件好,就是外县的人家也可以,他们家也愿意多陪送书萍一些嫁妆。
钱氏还就不信了,自家的闺女书萍模样长得又不差,从小也跟着她打算盘,学管家,针织女红也找了镇上的绣娘好好教的,就算是厨艺差了一点,可也是要模样有模样,要人才有人才,哪点比大侄女书玉差了?怎么书玉耽误了三年就能找个好夫婿,她的书萍就得随便将就呢?不行,坚决不能给书萍随随便便定个一般的人家,怎么也得和张家不相上下才行!原本因为书萍的亲事一直拖着,内心有些松动的钱氏再次坚定了原来的打算,甚至更坚定了!
不过媒婆说媒一般都讲究个“量媒”,也就是称量一下男女双方的家庭情况,若是男女两家基本上门当户对,那媒婆说媒大部分都能成;若是门不当户不对,能结亲的实在是少,有时还要得罪了家境好的那一家,被人家轰出门去,因此媒婆一般都不接太有挑战性的亲事。要说李宏才也不过就是张家镇一个普通粮铺的掌柜罢了,又没有多少家产,钱氏想让闺女嫁到大户人家做正妻,自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虽说跑腿钱提高了,媒婆一时半会地也没寻到合适的人家,可又不想失去这桩生意,就说还在打听,钱氏只好焦急地等着消息。
那一日,终于有一个姓刘的媒婆说寻到了一家合适的。就是县城东边的齐家,要说这齐家对亲事的要求倒不高,只要女方能管家,会算账,身体好,即使家境一般,相貌一般、女工和厨艺一般也没什么,这不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吗?因此刘媒婆就乐颠颠地给钱氏送信儿了。
钱氏先是欣喜若狂,对刘媒婆谢了又谢。又通知了李宏才。李宏才毕竟当了几年掌柜。看问题没这么浅显,激动了一会儿之后,反而有些疑心,这刘媒婆把齐家夸成了一朵花。那他家的儿子怎么虚岁都快19了还没定亲呢?虽说男子定亲不必那么早,可他又不是家境不好,反而还是出身大户人家,更不应该这么晚定亲呀!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还是应该多打听打听才好!因此不顾钱氏的反对,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说是一家人再商量商量,然后再给齐家准信儿,就这样把刘媒婆给亲自送走了。
原本在外面闲逛的王氏这时回来了,她一听钱氏转述的刘媒婆说的情况。心里就乐开了花,这个齐家不就是四年前给书玉说亲的那个齐家吗?那时两家没结成亲,她就遗憾得不得了,要是书玉是她的闺女,那她就是逼着书玉也得答应啊!不过大儿子和大儿媳不同意。她这个当祖婆婆的也没办法,没想到如今齐家居然又来向二孙女书萍说亲了,而且齐家的家业越来越大了,良田几百亩,大宅好几处,绸缎铺子也多了好几间,这回她可不能再让齐家从自己眼皮底下溜掉了!再溜掉的话,人家齐家可不会再等她的三孙女长大成人了!
因此不用钱氏给她使眼色,王氏就不遗余力地劝说起二儿子:“宏才啊,齐家这样的人家可是挑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人家,就算那齐天赐比书萍大了四五岁,可男子大了才知道心疼自己的娘子嘛;而且齐家只有齐天赐一个儿子,那么大的一份家业到时就全落在他的头上,书萍如果嫁给他,将来再生了儿子,那家业不又落在书萍的头上了?到时书萍随便拿出一点家产帮衬帮衬娘家和三个弟妹,那你们一家人的生活也能越过越好啊!”
钱氏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直到此时,她才觉得这个婆婆再贴心不过了。王氏见李宏业脸上有些意动,又加了把火:“再说了,书萍马上都十四岁了,亲事一直没说成,还不都是因为你们当父母的太挑剔,如今你们已经被传出去了一些坏名声,但凡讲究点的人家都不愿与你们结亲,你们还想怎么挑啊?可别最后挑过了头,生生地把书萍给害了!”
钱氏原本喜悦的脸上不由一黑,还以为婆婆换了个人呢,原来还是老样子,说话爱揭人短,不给人留面子!李宏才脸也黑了,他知道自己有点嫌贫爱富,所以耽误了给闺女定亲,不过他也是为闺女好啊,难道嫁到那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家去,然后成天来娘家揩油,像三妹李宏丽似的,自己的日子过不好,还惹得娘家的哥嫂们都厌烦,那才是对闺女好吗?他是坚决不允许自己的闺女书萍变成三妹李宏丽那样的!
不过当着一家人的面,李宏才也不想驳王氏的面子,好歹她总是自己的娘亲,真把她气病了,爹爹和大哥也不会饶了他,因此就压着心里的火气说:“娘有所不知,那齐家既是这么好的人家,怎么孩子都这么大了还不定亲,是不是他家孩子有什么问题?我就算再怎么嫌贫爱富,也不能把闺女糊里糊涂地嫁出去啊!还是改天我去趟县城,亲自打听打听那齐家的情况再说吧!”
相似小说推荐
-
[种田]陆小琬行商手札 (烟秾) 完结新来的木匠?收了!新做好的杏脯?很好,打包卖掉!唔……至于向伟之么,看在他这么忠心的份上,就贱价收...
-
[综漫]一色世界 (浅本) 晋江 2014.07.16VIP完结一色一子有一个神奇的笔记本。这个神秘、强大、没有使用说明的奇怪笔记本,让她从此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