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农家喜事 完结+番外 (白露)



“让孩子自己处理吧。”他一句话推卸了责任,将问题抛给刘景民,实在是不愿意管这些娘们的事儿。

老爷子咳嗽一声,向刘景民问道:“你的意思呢?”

刘景民憨厚一笑,摸摸后脑勺道:“啥休不休的,这么大年纪了。”

这意思,就是不休了。

他这话刚一说出口,就被沈氏顺手抓过一个扫帚疙瘩打了过去。

“你这忘恩负义的混小子,想气死你娘是不是?气死你娘你就能和这恶妇畅快了是不是?”

“景民娘!”老爷子又是一声喝。

沈氏不再骂刘景民,但是瞪着他,恨不得在他身上挖出几个窟窿。

“行,那就这样吧”,刘保良笑道,“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咱也要劝合不劝散,既然夫妻两人都不愿意,公爹也没意见,那咋办,还是按景民媳妇说的,分家吧。”

此话一出,沈氏又出言争辩,非要休了李氏,但是她明显处于弱势,没说上几句话,就被压了下去。

为今之计,也只能同意分家了,眼不见心不烦,以后全当她死了好了。至于大儿子,既然他不和亲娘一溜儿腿,那也当没生他这个儿子好了。

只是想分家,还得看她给不给的。

“行,那就说定了,分家!”刘保良一锤定音,“以后大路两边,各走一边,过得好过得孬,都不能找事。还有,虽然分了家,但是情分不能分,以后每逢过年过节的,还是要一大家子在一起过,就像二房那样。”

想当初刘景仁和杨氏分家出去的时候,可没这么大个动静,说他们是净身出户,那才差不多。除了那两亩三级地,连个锅碗瓢盆都不带给的。

老爷子忽然向刘景仁问道:“二小子,你当年分家的时候是分了啥?”

刘景仁听见问自己,道:“分了二亩三级地,还有村前的老房子,其余带走的都是孩她娘的嫁妆。”

老爷子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给大房二亩二级地,房子自己盖。”

“啥?”李氏突然站起来说道,“就二亩二级地?没有房子我们住哪,就是要现盖也不是一天两天能盖的出来的,难不成让我们睡大街?”

“急个啥!”老爷子喝道,眉头拧成个疙瘩,想了片刻,突然向地上站着的一个中年男子道,“我记得你家在村西还有间屋子,给他们先住着,一个月让他们给你二百文钱,一直到他俩盖上房子。”

那男子闻言点头道了声“知道了”。

但是李氏不乐意了,说道:“一间破屋子还要一个月给二百文钱,还要自己买材料盖房子,那得花多少钱?还不如给我们两亩三级地和一个破房子!除非给我们分上银钱,否则不行!”

沈氏早就忍不住了,听说还要给他们二亩地的时候就已经心里十分不得劲了,此时竟听李氏还要银钱,真是想破了天了。

“还想要钱?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好吃懒做的婆娘,活该被饿死冻死!”

沈氏手里的钱几乎全都是刘景林的,能给李氏才怪。

“行了行了”,老爷子道,“二房当初分家的时候也没分银钱,这回还是一样。只单单将地里的庄稼也一并给你们了。眼瞅着要秋收了,饿不死你们。”

杨氏心中思量一番,心中冷笑一声。

当初她家分家的时候,虽然分得了一个破房子,但是那二亩三级地当年却是撂荒的,并没有庄稼可收。

而大房这边,虽说没给房子,但是有粮食,并且分得的地还是二级地,地力比三级地强了不少。

这么一算,还是她家吃亏。

然而,如今她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的,何必还要在乎那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去寻长辈的衅。

杨氏又在心中冷笑一声,看他们以后的日子咋过。她当年好歹还有自己的嫁妆,李氏的嫁妆极少,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虽然比她家分家的时候占了点便宜,但是日子哪是那么容易过的?

李氏还想要锅碗瓢盆、桌子凳子等过日子的家什,沈氏自然是不让,二人便又吵了起来。一个喊着让长辈们做主,另一个则搬出二房当年分家时候的事儿。

沈氏这回也学聪明了,处处比照着当初刘景仁分家时候的做法。但是这让莲子感觉意外的是,这种厚脸皮的事儿,她还真敢摆在面儿上说。

当初她家分家的时候,差不多完全是净身出户,虽然杨氏确实也没要啥东西,但是欺负人也不带这么欺负的。如今,沈氏还想将这招用在李氏身上,但是,李氏是啥样的人,大家都知道。

经过一番激烈的相商,李氏又争取到了一口大锅,两个凳子和两副碗筷。至于她说的家里唯一的那头老牛,那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最后经过村长刘保良拍板,这事儿就算是这样定下来了。

老爷子又说了些分家不分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后还要和睦相处之类的不得不说,但又很难实现的废话,这才让大家都散了。

杨氏和刘景仁张罗着送走了这满屋子的人,回头见李氏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收拾东西了。沈氏则一边数落刘景民和李氏,一边死死地盯着,生怕她多拿了一丁点儿东西。

饶是如此,杨氏仍是看到李氏趁沈氏嘱咐杏儿去休息的空儿,抓了好几把盐在兜里。

杏儿此时倒是不哭了,但是两只眼睛肿的跟个核桃似的。面上也无光,一副十分疲累的样子。

“三婶儿,你快去睡觉吧,仔细熬夜多了对孩子不好。”谷子在一边劝道。

莲子家四个姐妹中,数谷子和杏儿的关系最为要好。她俩年纪相差不了几岁,且谷子做的一手好绣活,时常过来教女红不怎么好的杏儿。这一来二去的,感情自然渐渐地深了起来。

“走吧,不休息好,仔细又不舒服了。”刘景林起身,向杏儿这边走来。

杏儿见他过来了,抿了抿唇,也不再犹豫,忙起身去搀扶着他,向自己屋里走去。

莲子唇边溢出一抹笑,这小三婶对三叔一直都是很有心。三叔失明多年,对家里的构造早已一清二楚,就算看不见,就算没有人扶着,只要没人乱放东西,他都能在家里如正常人一般行走。但是自从杏儿嫁过来之后,似乎是完全不知道这一点一样,形影不离地跟着他。杨氏这回也放下了心,又瞅了眼那边叮叮当当从锅台上撬锅的李氏,道:“没事儿了,咱都回家吧,明儿还得早起呢。”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九十三章 惊心

李氏和刘景民搬到了一个本家兄弟的空房子里,刚开始没有粮食,借遍了亲戚之后,李氏少不得将自己这些年来存下的私房钱拿了出来去买粮食。只是如此一来,骂刘景民更是凶猛,骂他窝囊废,不能挣钱,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自己当初就是猪油蒙了心,倒了八辈子血霉才会嫁给他。

他们过得如何,莲子一家人自然不必去理会,除了需要的时候,拿来取笑逗乐。

李氏和刘景民还没分出去之前,杏儿没少受她的气,但是杏儿又是个实在的,并没有向沈氏告状,只是受着罢了,顶多和刘景林说说。

自从她分出去单过之后,杏儿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起来。家里没有整日让人糟心的人,男人又是个体贴的,婆母也疼她,这日子过的,别提有多舒服了。她现在才相信,当初出嫁的时候,她娘说她嫁过来之后肯定不会过得差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莲子姐妹也时常来看她,陪她说话,做针线啥的。只是怀着身孕容易犯困,再加上杏儿本就年纪小,身量不足,所以精神头儿也只能维持一小会儿。

日子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秋收的时节,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变得忙碌起来。

对于农家来说,春种秋收自然是最忙的时节,莲子家虽然今年找了人来帮忙秋收,不用再自己下地干活了,但是杨氏和刘景仁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没活儿也得找活儿干。夫妻俩只是让四个姑娘在家里准备些饭食,他们就忙别的事去了。

对于学子来说,这个季节也是十分重要。几个月前刚刚考过府试的三人,都在为马上到来的院试做着最后的努力。

如果通过了最后的院试,也就意味着完完全全地通过了童生考试,考中了秀才,取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还可以每月从官府里领米粮。

莲子自然是不会在家里闲着,况且此时还有另一件大事,也是喜事,鱼塘那边,也丰收了。

春天投进去的鱼苗,经过一个夏天的迅速生长,有的已经长成莲子手臂那么长,就连最小的,也足有半斤沉。

鱼塘岸边的桑树,此时也已经长的有一人高。再过段时间,把树枝都砍了,只留下粗壮的根,等到明年春天,会更加茂盛地生长。到时候,就可以买蚕种养蚕了。

刘景仁闲着的时候,砍了些树木做成一条木船,又削了根长竹竿,这样就可以撑着船下到水塘里捞鱼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