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侄女儿,你刚才说有啥事儿?”张掌柜微微笑道。
莲子回过神来,这才想起刚才正要和张掌柜谈增加品种的事儿,都怪那个死粉红。
“是这样的”,莲子道,“我见您铺子里只有栗子、花生、葵花籽儿和核桃这类坚果,您没有考虑过再上其他品种吗?”
张掌柜闻言皱起了眉头:“这铺子是我父亲做起来的,靠的是祖传的秘方才做到如今的地步。我们卖的是炒货,其他的物品,未必适合,若要贸然上新,这确实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原来他担心的是这个”,莲子心中思量一句,随后道,“张掌柜,您想啊,你们在新品种的同时,原有的品种也还会做啊,就算新品种做的不好,那也对以前的没啥影响不是?顶多赔上点银子,但是话又说回来,咱现在还没做呢,咋就知道一定会赔钱?”
张掌柜接道:“这个以前我并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如果要上新货,势必会对原来的生意产生些冲击,我就怕从此一蹶不振。”他脸上满是担忧,这步路,还是轻易不要尝试得好。
莲子笑了,说道:“这个您完全不必担心,先听听我的建议吧。”她对于自己的点子还是十分有自信的。
“首先说品种,除了坚果类,咱们完全可以尝试其他种类,比如红枣、苹果、桂圆、杏子、梅子这些。”
“等等”,莲子话还没完全说完,便被张掌柜打断,“桂圆和红枣便罢了,这个苹果和杏子不好放啊,没几天就烂掉了。”
莲子见他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忙笑着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样,咱们卖的不是鲜果,是果脯。”
“果脯?”张掌柜不解。
“就是把鲜果里的水除掉,只剩下果肉”,莲子继续解释。
张掌柜皱眉寻思:“晒干吗?”
莲子笑了,忙摆手:“不是不是,要是晒的话就晒烂了,用蒸的。”
“咋蒸?”张掌柜问道,见莲子只笑不语,便明白了她的意思,继而道,“价钱咋算?”
又谈到这个万众瞩目的话题了,莲子一家都打起了万分的精神。
“张掌柜,您看这样行不行,如果说你采买了果品,我再带回家做的话,会非常得麻烦。反正我们那里离果园也近,不然我就直接做好了给你送来吧。价钱嘛,全按五十文一斤吧。”
这个价钱算是不低了,但是想想制作成本以及张掌柜的客户群体,也还算说得过去。
“这么贵?”张掌柜反问一句,一斤鲜果才多少钱?
莲子不慌不忙道:“把鲜果制成干啊,那得多麻烦,再说了,果脯的口感和鲜果又是不同,且能保存很长时间,再在包装上下一番功夫,不愁没人买。”
张掌柜捻须思考了片刻,又慢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这才道:“要用多长时间?”
“采买加上蒸制的话,三天吧。”莲子皱了皱眉眉头,“只是现在寒冬节气里的,没啥水果,要不我先做几斤苹果脯,你先卖卖看看,要是可以的话,到了春天再多做一些吧。”
冬天里没啥水果,只在秋天的时候,收了苹果,放进地窖里藏起来,冬天的时候才会有水果吃。因此,价钱也是比较贵的。
张掌柜同意了莲子的提议,价钱上也不再有异议。有了上次的经验,他现在绝不会仅把莲子看成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又谈妥了一桩生意,莲子突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但是那也是开了春之后的事了,如今也没啥好法子,还是只能先靠卖药材赚些银钱。
今日到的晚,又赶上大过年的,因此张掌柜便留下莲子一家吃了顿饭。午饭很丰盛,鸡鱼肉全都有,莲子发誓这绝对是自己来到这里之后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
张子贺已经去了学堂,没有在莲子眼前晃悠,因此也算是吃得开心。
吃完饭已是时候不早了,刘景仁解了车,杨氏和莲子上了车,这才和张掌柜告别,往城外走去。
关于做果脯的事儿,莲子也不太确定。虽然她知道制作方法,但是并没亲自做过。如此一来,必须先试验一番才是。但是他们家如今已经没钱了,要想买昂贵的苹果,那也是非常有难度的。
“爹”,莲子喊了刘景仁一声,“咱啥时候分家?”
虽然刘景仁老实木讷,对沈氏惟命是从,但是莲子知道,若想真的分开,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刘景仁手中。
“是啊,赶紧的分出去单过,要不早晚被拖死!”还没等刘景仁回答,杨氏便说道,“咱俩有手有脚的,做啥不能挣钱,就是再不济,挣个口粮还是行的。再说了,咱闺女如此聪明能干,还愁没好日子过咋的?”
刘景仁憨厚地一笑,手中的鞭子又往老黄牛身上甩了一下,用低沉的声音道:“不是过得好好的吗?分啥分。”
“分!必须分!”杨氏生气了,吼了他一声便不再理他。
分家是一定的,上次刘老爹和沈氏也说了,这事儿等开了春再说。虽然莲子知道这只是推脱,但是说过的话,哪里能这么容易收回?为今之计,就是赚钱啊,赚多多的钱,这样以后的日子才不会再举步维艰。
回到家之后,家里早已吃完了晚饭,杨氏去灶间热饭,莲子回了屋,刘景仁卸了车拴了牛,揣着钱到了刘景林屋里。
“景林,这是这次的钱,你收好吧。”刘景仁将用布层层叠叠包好的钱币放到刘景林手里。
刘景林每次得的钱都会交给沈氏,这次出乎意料的,他竟然抽回了手,道:“二哥,你和二嫂每日去送货也怪不容易的,这钱你们拿着吧,到了镇上给孩子买点吃的。我不能亲自去给买,只能给你一些钱了。”
“这,这”,刘景仁突然有些说不出话,刘景林是眼睛不方便,而他,则是嘴巴不利索。
刘景林微微一笑,唇角扬起一个优美的弧度:“拿着吧,莲子是个好孩子,不能委屈了。”
刘景仁实在不知该说啥,只能点点头道:“好吧,那二哥就收下了。”
兄弟俩又说了几句别的话,刘景仁便出了刘景林的屋子。
他将刘景林给的钱放手里掂了掂,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钱在他身上揣一整天了,如今竟然属于自己了,但是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妥。
不管这些了,刘景仁刚要将钱再揣进怀里,突然听到哗的一声,抬头看去,见是麦子,手里正端着个空盆。
麦子只穿着件家常半旧棉袄,此时脸面素净,并无往日的装扮。见了刘景仁,连声二叔都没叫,神色诡异地转身进了自家屋门。
刘景仁也没多理会,同样回了自己屋。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二章 分家
杨氏在灶间热好了饭,直接端回自己屋里。
谷子、豆子和栗子已经吃过饭躺下了,只有刘景仁、杨氏和莲子在吃。
三人正吃着饭,忽听屋门被拍的山响。
杨氏没好气地道了一声:“又闹的啥幺蛾子!”,随后搁下碗筷,起身去开门。
谁料她刚刚抽开门闩,就被沈氏啐了一句:“黑了心的!”她身后跟着麦子和李氏,两人脸上皆是带着要看热闹的笑容。
麦子此时换上了水红色袄儿,头上插着一只大红色的绒花。
杨氏不明所以,但是脸上明显地阴沉了起来。
“你说,这回的钱呢?”沈氏看着杨氏,像是亲眼看到杨氏偷了她的钱一样。
杨氏还是没有明白过来,啥钱啊?她啥时候欠她钱了?
沈氏见她不承认,又道:“还不承认?麦子可是看到了,你们拿了老三的钱!”
莲子也不明所以,闻得沈氏此言,往麦子那边瞥了一眼,见麦子微皱了眉头,不悦道:“晓暖!今儿早上我已经说了,改名刘晓暖!”
刘晓暖?莲子想笑。翠翠改名刘晓寒,麦子就要改名刘晓暖?她能不能有点创意啊,真是傻得可爱,傻得让人无语。
杨氏此时也不和沈氏争辩,而是看向刘景仁。钱是他送过去的,咋就成了这样?
刘景仁见杨氏看他,放下手中的碗,低声道:“娘,景林说这钱不要了,让给孩子买点吃的。”
“你一边儿待着去!插啥话!”沈氏几句话将刘景仁喝了回去,又冲杨氏道:“肯定是你!你撺掇着老二向老三要钱!那可是给他娶媳妇的钱,我是缺你吃了还是缺你穿了,连这个钱都要昧下?”
缺了吃还是少了穿?在莲子看来,那是既缺了吃又少了穿。就依沈氏那么抠的德性,能吃好穿好才是奇了怪了。
不过她对刘景林倒是舍得花钱得紧,护得紧紧的。就连刘景林给的这几个钱,还要如此气势汹汹地来讨要,丝毫也不把老二一家做的活放在眼里。
杨氏这才想明白事情该是啥样子,面对一口咬定自己昧了钱的婆婆,她的火爆脾气此时竟然没有争吵起来,反而指着丈夫道:“你说,你最好说清楚了,到底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