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物语 (Vinilla)


“说是从周边地区招募了几百人在那里工作,那工钱开销就小不了。”梅兰妮嘴上这样说,心里算着几年来的积蓄只怕要全贴进去了。
“放心,”齐逸倒是不急,“大哥,二哥和梅朵他们,你还不了解?都是些务实的人。一定是盘算好的。”
“那里的人工比苏州要便宜吧?”梅兰妮的脑子就转在了投资上。
“娘,你放心,投资越大回报的也越多,退一万步说,现在,这里的庄子和窑场每年的收入可以cover这里的开销和支出了。明年的粮食还是储备着。那些钱你就尽他们用,大不了,你卖力缂丝,再从盐商那里赚回二,三十万。”楚濂也出言安慰了。
梅兰妮倒也想通了,“对呀,再有钱,我就在黄埔江两岸买上大片的土地。那可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
三胞胎哑然失笑,现在上海滩的土地绝对没有苏州地区的土地值钱,还要再等一百多年,那里的土地才会生值,这会子急也没有用。
年底了,梅香回来过年了,大家很长时间没有见面,自然有许多话要说,梅香从梅兰妮那里已经知道席羽绢和绫子的事。这次大家见面又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她们是客人,而现在成了同事了。
梅香告诉梅兰妮,那运粮的船没有空着回来,又运了四十株荔枝树苗来,每株苗都用土缸种着,说是要开春才往地里种。梅朵还再三关照,要注意保暖。庄子上的暖房里已经被申妈妈占用种了黄瓜,小油菜等作物,眼下正打算卖着大钱,哪里舍得把地方给它们腾出来。老农把那些树苗就暂时安置在空着的厅堂里。随船而来的还有几十盆茉莉。朵姐儿说,养好了,拿那花朵熏茶,说是北方人喜欢喝香茶。说是那里的番薯很便宜,粮食倒是不好买,但是,番薯不能多吃的,要搀着米吃才顶事。还说,明年他们那里的冬麦可以收割了,在早稻没接上之前,可以卖了麦粉买米吃。泉州那里的外国商船多,面粉制品在海上吃起来方便。麦粉的销路比稻米好。冬天,他们那里也种了油菜和蚕豆。
听听,听听,人家黄家平跑了一趟黄浦江就带回来这么多信息,那个小乙问来问去就那几句话,真不知道他是不懂还是嘴紧。
年前,苏州的几户来往户都要送些年礼,梅兰妮把太湖的水产和庄子上的土产分送了人家,老师和夫子那里,五个学生亲自出马。回来,告诉了一个关于织造府的新闻。
145 亲戚
更新时间2014-3-7 5:36:32 字数:3263
织造府的新闻自然是李果老师提供的。
说是海保被抄了家,那住处上百间房子就由府兵看守,这大冷的天,看守那些空房,可不是件好差事,特别到了晚上,又冷又黑的,整一大片房子空无一人,除了北风呼呼的吹响,就没了别的声音,很是瘆人。
有三个兵丁,便偷买了酒来,夜里,三个人就关闭了外门躲进房里喝酒。后来都喝醉了,便打了起来,在暗中也不知道是谁打了谁。直到第二日清早,才发现打死了一个那剩下的二人也身受重伤,那两个府兵一个叫戴符。另一个叫七十五。现在都押送到京城里去了,由刑部审。
梅兰妮对这些事倒不感兴趣,“你们那个老师对织造府的事很上心嘛。”
齐逸说,“他毕竟是前任织造的红人,那个地方曾经是他的政治舞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关注着。不过说起来,他人还是可以的,当年李煦死讯传来,因为是皇帝的要犯,没人敢为李煦说一句话。他就为李煦做了一大篇幅的铭文,这也成了研究<红楼梦>的资料。”
“那曹雪芹如今怎样了?”梅兰妮也看<红楼梦>的。
“曹霑现在还未起号呐。据说,他是雍正二年出生的,算下来,今年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还在读书呐。不过,还是有消息传来,当年曹家和李家相比,结果不知要好了多少,还在京里给了他家十几间房子住,虽然家中各人也在内务府当差,日子还是可以的,如果,不考虑他家前面的荣华富贵,和一般的满人相比,他们的日子也不是不好过。只是,刚传来了消息说是新皇帝在追查过去的亏空,把曹家在京的房产也没收了。还听说,李芸的堂妹李香玉也死了。”楚源说。
那个,李香玉应该是林黛玉的原型了?她才多大啊,这么早就死了!
齐逸分析道,“曹家又被皇家收拾,虽然表面上是翻旧帐,实际上可能这次政治斗争,他家又站错了队。他家原本就和故太子家交好,据说,太子的保母还是曹家的孙老夫人推荐的。两家的关系可见一斑。乾隆初年,故太子的儿子曾和乾隆叫板,估计他家也因这事受到了牵连。”
“那李芸倒底是不是李煦的女儿?”女人对八卦永远有热情。
“这事倒还真说不准,眼下有没有DNA测试。我记得曾经看过一资料,上记着康熙五十五年,那年李煦已经六十二岁了,他的两个小妾分别为他生了一儿一女。后来,在族谱上又没有这两人的记录。那儿子如何,还真是不好说,那女儿,根据年龄看来,应该就是李芸了。<红楼梦>中写了爬灰的事,也暗示了养小叔子的事,后来她又养在了李鼐的名下,看来还是有些隐情的。”齐逸推理着,“李鼐夫妇已经出旗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和她联系。”
梅兰妮说,“看看大宅门里还真是些男盗女娼的事情。那个,绣容的店面有没有被封查?”
“还是给封查了,现在官府正在拍卖呐。那余勇也是个倒霉的,靠谁谁倒。”楚濂说。
套用俗话,光阴似箭,转眼年就过了。现年是乾隆五年,一七四0年。
梅兰妮因为感到金钱的压力,所以,玩命的缂丝,把家里的事交给了身边人去做。
羽绢说是要自立,还真是做到了,第一件事就是放脚。这对她来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现在的主流社会是以小脚为美,为荣的。放脚的事听上去容易,做起来还是碰到问题了,羽绢姑娘甫一放脚,重心都掌握不好,走路都走不好了。这两天扶着凳子联系走路。
梅兰妮担心了,“行不行啊?这缠了的脚能放吗?”
三胞胎说,刚解放那会,很多人放脚,没听说过不能走路的,只是脚小了些。
齐逸还提供了野史,“太祖时代的第一夫人就是个解放脚,从没听说过她走路有什么问题。这可能是个阶段性的,过些日子就会好了。”
楚源提供的材料更有说服力,“赵文信家原是江北人,后来清人入侵,举家南迁,当年家中妇女都是小脚,逃难不方便,他的太祖母领头放脚,一家人千辛万苦的来到苏州。后来他家家谱也记载了此事。可见放脚也是成功的。”
梅兰妮听说,放下心来。
她和梅香说了,让梅香开年带绫子一起去作坊工作,好好加以培养。梅兰妮说,今后我们的作坊还要扩大,很需要人手,现在趁早培养起来。
梅香却说,再大的作坊我也能管得了。
梅兰妮道,你真不知道什么叫做大工业,好好教了绫子,下回跟我去南方去看看。
梅香听得师傅这样说,自然是高兴的,一口价的保证一定教好绫子。
绫子听说了,心中非常踊跃,只是碍着羽绢。
羽绢说,来到这里,我们就是姐妹了,不再是主仆了,自然要听梅娘子的安排。
正月十六一过,梅香和绫子就去了庄子,两个姑娘一路上有说有笑的颇不寂寞。
今年,家里五个读书人要考院试了,梅兰妮想到那一百个名额,她家有五个人,就觉的心里沉重。
清朝的院试袭明朝例,三年举办两次。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
这年是未年,那就是岁试了。岁试是在省府。现江苏省的省府就在苏州了。所以华家的人还是很幸运的,他们只要在自家所在地考试就行了。就在上次考试的升平桥那里的贡院里举行。
今年定的日子是二月初八。这没几天就要考试了,华家的人积极备考。梅兰妮自然是每天精心安排了应考营养餐给几个考生吃,说起来,那五个考生还没有觉的怎样,她倒是感觉到了大大的鸭梨。
二月初八一清早,李义生撑着船,这小子终于学会撑船了,只是没有水妮姑娘撑的那样好。梅兰妮陪着五个考生来到了考场前,那里已经停靠了很多船只。很多人比他们来到的还要早。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停船位。梅兰妮反复叮嘱他们,名字,年龄不要写错了。写字想好了再往试卷上写。等等,等等。
齐逸说,“娘,你再说下去,我倒开始紧张了。”
梅兰妮赶紧用右手扪住了自己的嘴,她意识到是自己紧张了。
那几个见她的动作,莞儿而笑。气氛才又放松了下来。
叶惟世说,“婶娘,你只管放心,我等一定努力。”
听了这话,梅兰妮更是不放心了。但是,事到至此,她也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的了。
等考生们进考场了,梅兰妮方才和李义生撑船回家。
华家的船是停靠在金姆桥下华家小码头上的。梅兰妮的船才一弯到锦帆泾,远远的就看见一条船停靠在自家的码头上。那船上站这几个女人,正对着门口说着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