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 (Vinilla)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Vinilla
- 入库:04.10
两个女孩子嗡着声音叫了声,态度很扭捏。其中一个躲到了金姆身后去了。
金姆讲,“大声点,恁的小气,让华家姆妈笑话了。”
梅兰妮回头一看,几个光头朝里面一缩。
梅兰妮笑着对金姆说,“别为难两个小姑娘了,我们到屋里说话。”
到了花厅,梅兰妮让她们坐下,自己去了茶水房。
梅兰妮推着车子进来时,两个小姑娘正好奇地打量着房间设施。
“阿梅,你不用张罗,我们是熟人了。”
梅兰妮把小点心分给两个小女孩,“小姑娘第一次上门,总要好好招待的。叫什么名字啊?”
“来,讲给华家姆妈听,叫啥?这个稍微大一点,叫阿囡。这个调皮的叫来娣。两个人来年全都九岁了。”
梅兰妮看着两个女孩子都没有缠脚,手也粗糙,一看就是家里干活的女孩。只是人很瘦弱,一幅营养不良的样子,知道她们是来自贫苦家庭。荒年里穷人家首先想到要卖的就是家里的女孩子。
金姆见梅兰妮打量两个女孩,说道,“匠门外来了吓多的流民。都说是江北来的。拖家带口的。来到苏州靠啥生活,就算寻到了活干,在这里的生活不比乡下,样样要铜钿,安一个家哪里容易,可不就卖儿卖女了。对岸周牙婆近来忙得来。耐(你)也晓得荒年苏州的生意也不好,就是大户人家也要缩减,哪里是进人的辰光,唉,很多好女孩儿都卖到了那下流去处。我是老早就和周牙婆讲好了,你金伯和我一年年的,岁数也大了,总也要个后吧。就收了两个小姑娘。好好教养,今后我们也有人养老。”
“你们倒是想得开,不收男孩,而收女孩。”
“不瞒你说,你金伯小时候被家人卖掉给人家的,又几经转手才到苏州,后来又因为机缘巧合,赎了自身,我爹娘就我一女孩在家多留了几年,见他人老实,便将我嫁了他,那年他都要三十了,他把那多年的积蓄买了这块地,我们夫妇两经营这许多年,也算是温饱。就是儿女缘分太浅。你金伯一直是想要收一个男孩的,可是这两年见到你家的梅朵,他才说收女孩子也是好的,如果象你家梅朵,那就更好了。”
梅兰妮笑道,“女孩子比男孩子贴心,从小当她男孩子养,将来立门户都不成问题。”
“是这话。阿梅你会调教人,你看梅香这两年出落的,虽然脸上的疤痕还在,可是那气质就不是同日可语的。今天来,我就厚着脸皮麻烦你一件事情。”
111 插班生
更新时间2014-1-31 1:24:34 字数:3253
金姆要求什么事?梅兰妮心里猜疑着,脸上带着笑,“瞧,阿姆说的。邻里之间相互帮忙,有什么好客气的。”
梅兰妮嘴上说着,心里有些吃不准,她的权利有多大,她自己知道。
金姆讲,“我听说你家有个学习班,我想让她们两姐妹也去你家的那个学习班上去,认两个字。”
“这事啊,”原来是要在她家学习班上放两个插班生。梅兰妮心里倒是愿意,她家的学习班上全是光头,都成了男子学校了,鉴与后世的办学经验,双性学校比单性学校更利于学习。但是对于古人来说,男女混合班还是很少见的,金伯金姆有这个见识,倒是要好好鼓励一番。
“女孩子学会认字,就能读书了,读了书,就知道天下的大道理,知道做人的规矩。阿姆,你和阿伯的这个决定很有见识。”
“阿梅,我和你金伯这两年看着,你家的孩子个个出色,男孩子就不说了,朵姐儿也不说了,那梅香这两年是怎么出息的,这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一样的乡下女孩,识了字到底是不一样,所以,我想让这姐妹两也来识些字。”
“认字读书是件大事,得好好合计合计,这小姐妹俩愿意不愿意来学习呢?”
来弟站了起来,拉了一把阿囡,“华家姆妈,我们愿意来学习班读书。”
阿囡也站了起来,和来娣一起跪下了,就要磕头。
梅兰妮赶紧搀起两个女孩子,“要读书是大好的事,读书是件吃苦的事情,你们受得了吗?”
来娣说,“我过去在乡下,煮饭洗衣,养鸡喂猪,家里什么事我都要干,我不怕苦。”
阿囡蚊声道,“我也不怕。”
梅兰妮对金姆说,“我家这个学习班,是为了教那拨捣蛋鬼做规矩而建立的,每天认几个字,开年我还要教他们算术,两丫头来,就按照我家的规矩做。上午在你家干活。下午到学习班来,和他们一起学习,活动。你看怎么样?”
“阿梅,这样最好,只是这束脩…”
“我这不是正经办学,孩子们的学习经费大都是他们自己赚,让两丫头跟着他们自己赚学费,你俩老也不用操心。”
金姆直说谢谢,麻烦了。
正在此时,三胞胎进来了,见到金姆恭恭敬敬地,“阿姆,安好。”
“好,好,这三孩子越发好了。阿囡,来娣见过华家弟弟。”
梅兰妮笑道,“三胞胎年龄虽小,却是学习班上的夫子。”
来娣带着阿囡,“夫子们好。”
三胞胎回了礼,那两丫头见三个小子比自己年龄小,倒也不怕生,连阿囡都很很打量了他们一番。
梅兰妮把两姐妹带到学习班时,保安队的人正在练习写字。由于边峰带走了小乙和根发,教室里有三张桌子空着。
梅兰妮把阿囡和来娣介绍给了大家,齐逸带头鼓掌,“欢迎新同学。”
下面那帮小子惟恐天下不乱地把巴掌拍的震天响,这回连来娣都往梅兰妮身后掖了。
安排了两姐妹的座位,又讲了学习班的规矩,两姐妹和金姆回家了,临行前讲好第二日午后就来上课。
这边,梅兰妮让老乐去李木匠家里定一套课桌椅。再加上两套学习用品。安排了新生的事宜。
保安队的孩子们日常碰上的女孩子并不多,梅朵是他们的东家,梅香是他们的管理人员,这次要来的两个女孩,才是和他们平起平坐的。所以,几个人兴奋了,就此也有了些动静,有几个关心细节的,切切讨论着。另有几个故作矜持,虽不参加八卦,但是竖着耳朵听着。两个女插班生就象似在平静的池塘里扔进的两块石头,产生了一圈圈涟漪。
上学习班的事,对金家两姐妹是件大事,上课第一天,两姐妹回家后,不但金姆好奇,连金伯也在一旁细听。
来娣说,“今天是梅香姐姐教认字,识字班每天学六个字,<三字经>已经学了一半了。梅香姐姐说,我和阿囡如果要赶上进度,就要每天多学几个字,今天他们学,‘地所生‘。这是我写的,姆妈爹爹看,我写的好伐?”
阿囡也把自己的字给家长看,“格是我写的。”
“好,好,老头子,看看,小姑娘写得蛮哉的。”
“识字班上,那帮男小囡安宁伐?”金伯终于也发问了。
“他们叫自家保安队,”来娣说,“梅香姐姐在教室里时,他们都不说话,梅香姐姐离开后,他们就象似开锅的水。”
“那帮小子没有欺负你们吧?”
“哪有啊,他们都不和我们说话。他们说的事,我们又听不懂,今天下午,他们只上一个时辰的课,就到屋外去活动了,梅香姐姐留了我们在教室学认他们认过的字,喏,这三个。”来娣拿出另一张纸,写着‘人之初‘。
“这么说,他们一天三个字,你们一天六个字。”金伯对学习班的情况很有兴趣。
“他们的一个时辰也不是全在认字,还有讲…讲…”
“讲评。”阿囡帮她说。
“对,还有讲评时间,反正是说他们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
“什么事情做的好和坏?”金伯继续道。
“多啦,吃饭啊,干活啊,寝…就是房间啊,识字啊,很多很多。教室后墙上的表上,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后面是小红旗,小黄旗,和小蓝旗。”
“哪种旗子是好,哪种旗子是坏?”金伯追问道。
“这---”来娣有些犯难了,她看着阿囡。
“红旗最好,蓝旗最差。”阿囡帮着补充道。
“谁的红旗最多?”金伯兴趣盎然地。
“这---”阿囡说不上来,“我不识他们的名字,反正是最上面那个红旗最多。”
不说金伯每日对学习班的事很有兴趣。梅朵这行人到了农庄。
放下行李,吃了午饭后,秦炼和梅朵就去建筑工地上视察工作去了。农庄二期工程是打谷场和谷场周围的建筑群。其中最重要的是谷仓。梅朵曾经参观过美国中部的农场,那里的圆型谷仓给了她很深的印象。所以她提议在自家的庄子上建圆形谷仓,她说,“这样可以用最经济的材料,建造最大的使用空间。”
梅兰妮对于洋货有一种由衷的热爱,所以没有任何异议。
可是,楚源说,“圆形谷仓算不得外转内,我国汉代就有圆形谷仓了,这在后来出土的陶瓷谷仓就有了实物证明。”
无论如何,这圆形谷仓在清朝的江南可能是独一份。说到圆形建筑,清朝人民可能很少见到,可是他们这起穿越众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天坛就是一个例子。小林当然没有可能看见天坛的建筑,但是,苏州园林里圆形的小亭子还是有的,而且,华家的人还用麦秸做了个小模型给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