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官妞奋斗史 [封推] (暂无联系方式)



就是你想要谈诗作画,你没有那个本事,不也白搭吗?任你有再多的时间,所以,想要当个大家闺秀,那么,好吧,先把礼仪学到骨子里去,再把那些琴棋书画,大家闺秀必备技能都学会了吧。

不当大家闺秀的时候,王丫不知道大家闺秀的苦啊,这会儿知道了,或者应该说是深有体会,王丫却要继续奋斗下去,还有没有天理了?

王丫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从苏小妹原来许诺她的话里,回过神来了,感情,要把苏小妹的那身本事,别说是一身了,若要学苏小妹的五成,都要王丫几年的功夫。

偏偏那会儿,王丫被忽悠着答应,现在就是想要反抗,都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只能时不时的找个机会想要出去外面,反正只要不学习就行了。

可是,就是出去了,王丫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感觉都无聊极了,还不如在家里弹琴作画呢!

不是王丫找虐,而是,依照容嬷嬷的那个标准,王丫出去逛街,连那马车都不能下了,你说,这个街逛的能有意思么?外面的小吃什么的,更是一点都不能吃,就更没意思了。

最后,王丫都懒得出去逛了,宁可在家里呆着学习,被调教神马的。

好在,王丫现在也算是有一个娱乐活动了,就是容嬷嬷允许王丫练箭,还可以跟着王瘤子学功夫,为了这个,院子里有一片练武场,耍刀射箭,全部都在那里,即使是王生都是去那里锻炼身体的。

王家的护院,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勉强成形,为了以防万一,原来的护院继续当着,王家又从外面买了十来个小子做护卫,不过,这些勉强还派不上用场。

而王家的厨娘、绣娘什么的,终于全部配备齐全了,若是要做衣服,就可以去找绣房,不过,绣娘主要做的还是主子们的衣服,厨娘也分为两个,一个是做丫鬟们的吃食,一个是做主子的吃食。

王氏他们自己,每天早上的早餐很简单,就是稀饭、包子、馒头,然后配上炒青菜和一碟腌咸菜,中午是三菜一汤,晚上是四菜一汤,多了王生,虽然简单一些,但是不会浪费。

王氏他们虽然想要融入上层社会,却也没有必要学习那种奢侈之风,横竖在家里,也没别人看见。

王丫也是这个意思,容嬷嬷说了两次,说不通不说,反而被王丫给劝服了,王丫道:“嬷嬷,不是所有上层社会的习惯我们都要学习的,比如说,这些礼仪什么的,这些是好的,那我们就学起来,主要也是让人觉得我们懂礼,不会让人笑话我们是乡下来的土包子,不懂得礼数,有一些不好的,但是因为是跟人的交际的,我们改变不了,只能跟风,可是,像这种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的,饭吃要够吃就行,不会饿到了,也不要浪费了,就很好,何必一定要弄的场面那么大呢!这就是上层社会不好的地方了,我们从小学习的就是不要浪费粮食,那么,我想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道理吧?虽然我们有钱了,却不代表我们有浪费的权利,那是糟蹋东西,那是奢侈之风,不能让人学了!”

容嬷嬷若有所思,觉得王丫说的也不无道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学的,好的我们学,不好的,就不要学,不可能什么东西都照搬了。

现在王家的奴隶制度也相对完善了,知琴知画是王丫的贴身丫鬟,也是一等丫鬟,下面还多了两个二等的丫鬟,四个三等丫鬟,几个丫鬟各司其职。

除了这些以外,容嬷嬷还给王丫另外配备了一批丫鬟,这些里面,只有二等跟三等的,以后也许会用到,也许不会用到,但是像知琴跟知画,应该是不会用到了,不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好,是因为一个年纪大了,想要调教,但是能力有限,而且到时候也会嫁出去,若是留在王丫身边,估计都该留成仇了。

之前买来的这些人,被调教的时间短,即使是经过磨合,容嬷嬷却还是不满意,不管是王丫身边的丫鬟,还是王氏身边的丫鬟,但是,容嬷嬷也知道这种事情急不得。

第四十七章 热闹的上元节

去年夏天的时候,跟王氏嘀咕了一番,就又从外面买来了二十个丫鬟,二十个小子,这些丫鬟全部都是四岁五岁的年纪,小子却不一样,年纪是从六岁到八岁之间,刚刚懵懂,却又能让人看出以后的性子会是什么样的。

容嬷嬷跟苏小妹就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对这些新来的丫鬟进行调教,至于那些小厮什么的,容嬷嬷还真是未能为力,顶多就知道好的小厮是什么标准,训练的话,就要另行找人了。

好在王管家不愧是王家花了重金买回来的,在这一方面的能力甚至比容嬷嬷还厉害,自行用了自己的法子来训练,当然,训练之前是跟王生打过招呼的。

因为意识到丫鬟小厮的重要性,王家对于这个也很看中,就把后面一片没有用上的空房子划出来给这些小厮丫鬟们,专门培训用。

不管怎么说,经过容嬷嬷跟王管家的完善,王家甚至自成一套完善的训练丫鬟小子的法子,不管以后是要做什么,识字是统一要学的,丫鬟呢,还要学的是女红厨艺还有粗浅的功夫,然后,容嬷嬷再根据里面表现的好的,或者是自己自愿的,然后学些其他的手艺,侧重点培养,就是比如说这个丫鬟擅长梳头、配衣服,那个丫鬟擅长绣活、做衣服,等等的。

容嬷嬷就是要给王丫配备一套完整的,完全可以用的丫鬟,以后王丫配的四个一等丫鬟,配合起来,什么都会做,完全不需要王丫操心,当然。这四个一等丫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都会功夫,其中的两个,功夫那就更是一等一的好,寻常的两三名大汉是打不到的。

对于这些,王氏很赞同容嬷嬷的说法,也就没有插手,由着容嬷嬷他们去折腾。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这一天,王丫就突然想要跟着出去热闹热闹,这会儿。街上人来人往的,肯定很热闹,想到王丫已经很久没有说要出去了,王氏不用说,从来都是准的。不准的只有容嬷嬷跟苏小妹,这一回。俩人也准了。

王氏也没有见过这边的上元节。有些意动,王生见了,心里一动,道:“今天我沐休,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吧。”

王氏有些惊喜的看着王生。王丫也很开心,这样,自己不就可以在外面走动了,容嬷嬷还不会有意见。

想到这里。王丫就不禁笑眯了眼,王氏却以为王丫是因为有王生相陪,所以这么高兴。

王生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少在家了,所以自己难得跟女儿出去一回,女儿竟然这么高兴。

王生想着,心里都有些愧疚了。

带着妻女,三人一辆马车,小厮跟丫鬟做一辆马车,不过是刚刚进城,外面就传来了阵阵的吆喝声,还有人家说话的声音,果然是热闹极了。(解释一下,这前文里有提到了冬天的时候,王丫他们就住在了农庄里了。)

王丫不禁掀开了车帘看,外面摆摊子的实在是多,王丫就眼巴巴的望着王生跟王氏,王生二话不说的同意了,王氏却不同意,道:“不行,小丫,你看这里,人来人往的,太噪杂了一些,一会儿人更多,容易出事,我们还是去酒楼,站在上面看着吧。”

王丫一撅嘴:“那有什么意思啊,娘,我们就下去呗,反正有爹,就算是出事了,也不怕,不是吗?”

王氏也有些意动,本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之前为了能够融入集体去,就变了个,可是,骨子里还是比较喜欢这种自由自在没有约束的日子。

难得出来一趟,王氏也是被约束的狠了,想着,偶然一次,也没事吧,想着,王氏却还是有些犹豫,不禁看向王生。

这一下,王生更是道:“我们先去把马车停放好了再过来吧,以前也没有这么多讲究,走吧,难得我陪你们娘俩出来一次,有什么事,不是还有我了吗!”

这一下,彻底的让王氏意动了,王丫高兴了,拉着王氏,对王生道:“爹,那赶紧叫人停好了马车,我们下去逛逛呗!”

不愧是繁华的京城,这会儿已经开始热闹了起来,一些花灯已经给挂上去了,画面上是那美轮美奂的图案,花灯的制作手艺更是让王丫看的目瞪口呆,在心里真心的佩服古人的智慧。

王氏跟王生也没有看过这么热闹的上元节,或者应该说是没有看过这种规模的上元节,跟五羊城的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在街上,卖花灯的摊子最多,还有卖其他的东西的,甚至有杂耍卖艺的,卖些零嘴小吃的,还有卖荷包,商品琳琅满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的。

王氏跟王丫自从下了马车,就被那些各式各样的花灯给吸引住了,有龙灯、宫灯、纱灯、花篮灯、龙凤灯、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走马灯等等,尽管制作工艺还没有现代那么美轮美奂,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工艺了,以这个时代的条件,能做出这些花灯来,已经非常好了,并且,也许是因为萌芽初期,大家奇思妙想的比较多,每个摊子制作的花灯大部分都各不相同,不光是图案上,还有各种的形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