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一横,咬了咬嘴角的软肉,直到尝到血腥味才忍着疼开口低声说:“伏大人是县太爷门下办正经事的衙差大人,安师傅又是我们太太的故交,于理于情,我信得过二位,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伏大人,请问吧。”
伏广和安师傅都舒口气,伏广请翠眉坐下,让女小二换了茶水,等她喝了半盏茶,他松下手中的佩刀,说道:“天色不早了,翠眉姑娘,我长话短说好了。”
他顿了顿,翠眉心里已有了准备,嘴角仍是忍不住苦笑。
安师傅有些不忍,还没开口,伏广抢先道:“住在你们双庙村的那几天儿,我打听了下,那天夜里二十名壮丁明明能围堵住那两个贼人,却奇异地让贼人跑了。
“第二天早晨,秦涛夫妻两个从外面回来。他们说是前一天傍晚回的娘家,我却从未听说那天晚上有人见过他们两人出村子。再有,秦涛夫妻两个回一趟娘家,咋回来时身上换了一套并不属于他们的衣裳?果真秦涛媳妇娘家如此大方?”
他的话停顿在这里。
翠眉明知他不是问自己的,只得诺诺地回答道:“那天早晨我正在河边洗衣裳,也是见过他们两人换了衣裳回来的。涛嫂子娘家有三个兄弟,家境还算好的,可娃儿们的衣裳都是姐姐穿了妹妹穿,哥哥穿了弟弟穿,最小的孙子从出生起还未曾添过一件新衣。”
伏广点点头,暗赞翠眉聪慧,眼中有了温度,接着说道:“翠眉姑娘,你可记得你们村里妇人家做鞋有打梅花结的吗?”
翠眉不解,伏广便看了一眼他娘亲安师傅。
安师傅把梅花结解释了一遍。
翠眉不是傻的,一下子想明白所谓的梅花结与此案的关系,神情有些木讷,俗话说民不与官斗,秦四郎的小聪明怎么斗得过这些成精的衙差。
她手中无意识地抿着茶盖子,外人看着便是一副思考的模样。
茶盖叮一声落下,翠眉吓一跳,抱歉地笑笑,抿抿嘴角说道:“几年前我们太太还赞过涛嫂子的四舅母鞋底纳得好,说她打的结又多又漂亮,竟是桃花结,十里八村儿也没得这巧手的媳妇儿。
“涛嫂子说她舅母本事大着,多打一个结也是会的,涛嫂子成亲那年,她四舅母还特特送了一双梅花结的鞋子给她留作纪念呢。”
桃花五结,梅花六结。
第100章 梅花结(五)
伏广确定了心中的答案,激动得握紧双拳,突然站起身抱拳道:“多谢翠眉姑娘了!今儿的事儿别人不会听得一个字儿去,我自会找得人证物证。莫论今后有啥结果,与姑娘不相干。”
他眼中勃勃的目光像极了那晚迎面来的风灯,翠眉颔首微笑:“我的话能对伏大人有用便好。”
想了想,又乞求地说:“乡里人淳朴,平日为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争吵,可真的记仇的人家却没得。还希望伏大人看在乡民一片淳朴之心的份儿上能向洪老爷求求情。”
心下却一片悲凉,伏广这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犯人的目光和语气让她迎头接了盆凉水,从头顶凉到了脚底,是她自作多情了吧!且两人身份悬殊,连见面都是奢侈,更遑论其他。
今日伏广那一眼哪儿是看的她呢?即使看的是她,也非她想的那样。她还有什么好想头呢?不过是痴心妄想,还白白失了女儿家的矜持,丢了一回脸罢了。
安师傅也接着笑道:“这个自然,儿啊,自我在镇上教导娘娃儿们,心态也年轻多了,那儿难得是一片净土。”话里话外是帮着求情的意思。
翠眉感激地看了她一眼,伏广多费些心思定能找出那晚的贼人,可牵连的人却多了,黄老爹等人说不得也要落个包庇的罪名。当然,几条狗而已,罪名是轻的,可双庙村的人走出去总要抬不起头来。
黄家可再经不起打击了。她心中有思,面上哀求之色更甚。
伏广长舒口气,从进了屋子后第一次露出笑脸:“娘,翠眉姑娘,这是应该的,我有分寸。之所以如此迂回。耽搁翠眉姑娘的时间,也是为了这样的话儿。
“可这回县太爷有令,要整肃民风,贼人必须得找出来,不能视而不见地放过,我才费此思量。翠眉姑娘所担心的,我会向县太爷陈情,想来县太爷不会申斥无辜,更不会罔顾律法小错大惩。”
“小错大惩”四个字安了翠眉的心,是“错”而不是“罪”。
翠眉感激地给伏广和安师傅行了个礼。两人忙扶起了她,翠眉便向两人告辞。
安师傅在前引路,翠眉留了两步。等安师傅出去了,翠眉忍下眼中滚烫的泪意,垂首低声问伏广:“伏大人可曾娶妻?”
伏广眼中映着摇曳不定的灯火,略顿了顿,泰然笑道:“下月初六是我的好日子。届时希望翠眉姑娘和黄老汉赏脸能来喝杯酒水。”
翠眉笑了笑,无声地福了福身子,再没抬眼看他分毫,与他错身而过,飞快地追上安师傅,歉然笑道:“外面暗了些。眼睛一时没能适应过来。安师傅,劳烦你送我出来,前面的路我走过的。且留步吧。”
前堂和后堂之间连着院子,不过二十来步的距离。
安师傅客气地摆手说不碍事,直把她送出锦上花坊,把她交到秦江兄弟手上,又嘱咐了些话送了一盏点着的风灯才回转。
“我儿可是有啥烦心事儿?”安师傅见伏广蹙眉深思。故作不知地问道。她从未料到自家儿子竟迷了个小姑娘,只是哪个少女不怀春。哪家少年不风流?她也是从少年人过来的。
好在两人没有走大褶儿。
她暗自点头,人有七情六欲不可怕,可怕的是随着贪念恣意妄为。这翠眉,倒是个懂理识礼的姑娘。
伏广瞥见娘亲眼中一丝戏谑,不自在地咳了一声,说道:“娘,我没有……咳,我在想咋跟县太爷说此事儿。”
安师傅细观他面色,不见半丝绮思,又是好笑又是骄傲,正了正脸色说道:“我知你想立功的心急切,可你年纪尚轻,还没在衙门里站稳脚跟,太早扎眼反倒不美。
“再说,翠眉姑娘的话还是要听几句的,我儿好好想想为娘的在你进衙门当差那天说的话,你吃着百姓的贡米,思的应是为百姓办点实事儿,不可随波逐流,县太爷要官声要功绩,我儿要那些做啥?”
伏广便想起了早些年在锦上花坊见过一面的席氏,席氏自己虽有些矫情的做派,不可否认的是,她说的有些话还是挺有道理的,对他娘亲也不可避免地有了些影响。
为避开锋芒,安师傅特意在偷牛案曝光时在衙门使了力调走了她儿子,方才有他到双庙村的这趟差。
他点头道:“娘,我晓得分寸。要不是县太爷盯得紧,定要揪出浑水摸鱼之人,特意嘱咐我要给个交代,我也不会盯着偷了几条狗的贼人不放。且众目睽睽之下,县太爷不过是小惩大诫,他又非不通情理之人,娘无须太多担忧。”
这边母子两人计议商量,而翠眉坐在回家的牛车上,借着乌漆麻黑的牛车厢默默流了一回泪,比之席氏去世当年的伤心痛苦差不离,像是心里有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突然之间枯萎死亡,它没死在眼前,而是死在心里,只留一地荒凉。
邻近的另外一辆牛车上传来秦江和秦海的说话声。
秦柱笑呵呵地说道:“听家里小娘娃儿们说的,还以为安师傅是多严肃的人,倒没想到是这客气可亲的人。那时天儿还没黑呢,就送我们灯笼,嘿嘿,里面点的是蜡烛哪!灯笼也好看。”
同车的人轮流瞅了几眼,秦锥说:“是比我们那儿的灯笼花样儿精致些。”
秦四郎却沉默着没接话。
车外的秦海和秦江互看一眼,两人眼中流露出无奈。这事儿当着秦锥父子的面儿倒不好提,只得把话压在舌尖等回去了再好好计量。
两兄弟又捡了些话说,秦锥今日没赶上看热闹,笑骂赵爹爹和秦四郎奸猾,又追问性格活泼爱说话的秦海是怎么个结案法儿,秦海打起精神兴致勃勃地把案子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只把最后一段简略说了说。
翠眉听着前后左近的车子里的打闹声,慢慢回了神,擦擦眼角的泪痕,确定自己能说话了,方才问起同车的孩子都玩了些什么。等到家时,她已看不出与平日有什么不同,只眼睛有些肿,这对半夜没睡的人来说却算不上什么。
黄老爹在柴垛那儿等到她回来,翠眉下车一眼看见黄老爹,心中突然暖洋洋的,早先的芥蒂不翼而飞,黄老爹交代赵爹爹让秦海秦江看着她就是担心她的安危,这有什么说不通呢?
黄老爹有些惊讶,问道:“今儿的都有些啥收获?看你给高兴的。”
因着思虑过重,翠眉是真的困乏不堪,忍不住打个呵欠,笑道:“可算是回来了,我在车上都要冻僵了呢!手炉里的炭火都不见火星儿……今儿的县太爷狠狠惩治了恶人,是该高兴。”
黄老爹表情有些奇异,难得见到翠眉小女孩的一面,往常她家里家外一把抓,黄老爹差点忽略了她不过是个没长大的孩子罢了。他笑着说好,回头向赵爹爹和秦四郎道谢,这才带着翠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