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清贵名媛 [封推] (草绿花红)


丽姐儿看着绿萼哭肿的眼睛,深深地叹了口气道:“那天听到的一个字都不许提起,管好你的嘴。”
“是!”绿萼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可知错了?”丽姐儿问道。
“知错了。”绿萼哭着道。
“快擦擦眼睛。”丽姐儿轻声道。
这时一阵脚步声袭来,丽姐儿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果然有人道:“多谢小姐赏赐,奴婢们感恩不尽。”
因着丽姐儿要找机会训斥绿萼,怕涵珍馆的小丫鬟们嘴巴不紧,把事情捅到林氏那里去又是一场风bo。就趁着闵二小姐出阁的机会,央着林氏要看送嫁的婚船,带着绿萼并着车把式和六个跟车的婆子来了江畔。接着丽姐儿赏了每人一吊钱去吃酒,趁着空隙好生训斥了绿萼一番。如今,车把式和跟车的婆子回来了,时间恰好。
“老奴们去吃吃喝喝,留下小姐和绿萼姑娘着实是有些过意不去。虽也清楚小姐吃食仔细,可看着食肆中酒酿饼着实是做的好,就买了些孝敬小姐,还望小姐收下。”说话的是秦婆子,此人还算稳妥,林氏和丽姐儿对她也算和气。
“多谢妈妈了。”丽姐儿使了个眼色给绿萼,绿萼连忙用帕子擦干了眼泪,戴上了帏帽,掀了车帘,接了点心还不忘道谢。
就这样一行人回了晨园,此事也就算过去了。唯有绿萼红肿的一双眼睛遮掩不住。旁人问起,绿萼也死咬不松口,只说是眼睛里mi了沙子,众人疑huo却也无可奈何。自那以后,绿萼的xing子就谨慎了许多,虽说还如从前一样,爱逛园子,爱打探消息,爱说话,可行事却愈发地有板有眼,让人刮目相看。
这天是杜老太太七十大寿,林氏和丽姐儿备好了礼物要去坐坐。虽然林氏不喜杜家的某些人,可杜老太太的面子却是要给的。不管怎么说,闺女是杜琼的徒弟,不看僧面看佛面,总不能让人编排。
“女儿想着杜四姑娘不过是个小姑娘,那天乱嚼舌根的富户千金也不过是个小姑娘。都是小姑娘哪里知道什么利害,无非是逞口舌之快,那些闲言碎语不是有人故意吐lu给她们的,就是被别人教的。”翠盖朱红流苏的马车上,丽姐儿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林氏听。
“有道理。”林氏脸色淡淡地,偶尔应和丽姐儿一句。
丽姐儿看着林氏的样子,猜想长辈们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也就不再说话,只闭着眼睛养神。
待到了杜家,林氏和丽姐儿发现杜家宾客盈门,很是热闹。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琼又是江南有名的名士,自然杜老太太的生辰恭贺的人不少。
待林氏和丽姐儿进了杜家,去了正堂,与杜老太太拜了寿,寒暄了好一会儿才要去坐席。
“还是坐在老身这一桌吧。”杜老太太热情挽留。杜老太太身着一套牡丹红云锦绣芙蓉花的对襟褙子,精神矍铄。
林氏本要推辞,想着一桌子都是杜家人,她和闺女坐了主位怕是于理不合,就委婉推辞。杜老太太看林氏固辞,也就没有勉强,吩咐孙媳fu去招待。
待林氏与丽姐儿稳稳坐在席面上,杜大*奶这才去料理其他事物。而桌上也有了几位太太奶奶,看着类似乡绅的女眷。她们生活富足,穿着打扮很鲜亮,满脸笑容,和蔼可亲。
她们偷偷打量着上身着杏黄色绣紫藤萝的蜀锦斜领小袄,下身着淡紫色绣白牡丹妆花缎马面裙,头戴珠钗,玉簪的林氏还有上身穿月白色对襟小袄,下身着杏红曳地裙,带着珍珠发箍的丽姐儿,一时有些胆怯。

第二百九十二章 妄想

“可是徐夫人?”终于有人先开了口。
说话的是位挺富态的太太,圆脸盘,高鼻梁,菱唇微起,一双妙目炯炯有神。也许是这位太太很是和气,态度也可亲,林氏就与之攀谈起来。等用过了流水席,听过了锣鼓喧天的大戏,暮色四合之时,林氏才弄清楚这位太太姓周,儿子是自家闺女的同门师兄沈周。
一提起沈周,在座的众人都是一怔,接着就是无休止的夸赞。这几年沈周的才学是愈发地好,就连朝廷中的高官权贵都称沈周有王子安之才,可谓是风头无量。
林氏听着众人对周氏的恭维,脸色一僵,随后又变得正常。林氏虽不喜因着杜四姑娘为着沈周牵连丽姐儿,却也承认对沈周的态度不过是迁怒。
“您好福气。”林氏由衷地对周氏道,心头则想着家里的三个淘气包。
“您才是好福气,我瞧着丽姐儿是个娴静的,必定是娘亲的贴心小棉袄。”周氏对着丽姐儿笑道。
丽姐儿看着周氏朝她笑,也就报以微笑回视,举止大方。
周氏心中一动,待众人散了,女眷都在等车马的时候,拉着林氏悄声道:“丽姐儿瞧着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不知可有了人家?”
一般姑娘嫁十一二岁时就开始相看说亲,丽姐儿的年岁正当时。
周氏的话让林氏心中警铃大作,一时不知所措。毕竟是第一次有人询问,林氏一时有些糊涂。待好容易回过神来,林氏才发觉有丝欣喜,说明女儿不愁嫁;然后是有丝惆怅,想着娇养多年的女儿终究要嫁出去,心里着实舍不得;再然后是大怒,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沈家不过是个土财主却敢惦记丽姐儿!
即便如此,林氏依旧是面上不显,笑着道:“丽姐儿还小,我和相公都打算多留闺女几年。”说完,也不待周氏言语,直接拉着丽姐儿上了马车,绝尘而去。
周氏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只觉得鲁莽了。随后上了自家的马车,打道回府。
丽姐儿并不知道林氏与周氏说了什么,只瞧着林氏一直沉着脸,也就没多问。
待回到了晨园,丽姐儿瞧着天色不早,就直接回了涵珍馆,吃了些素馄饨,就直接歇下了。
而凝晖堂那边却是灯火通明。
“不过是空有才子的名头,连个功名都没有,谁知道是不是他们沈家装腔作势。才见了一面就敢开口,说不得这心思存了不是一年半载了,痴心妄想!”林氏一肚子气,直到见了徐熹才抱怨开来。
这年头,有功名才算是成功人士,照着林氏的说法,沈周还真没什么长处。外面名声再好,那也是虚的,能拿出真金来,才算是实惠。
“何必生这么大气,有人家问丽姐儿的亲事,只能说我们丽姐儿好。”徐熹笑着递给林氏一杯茶接着道,“润润嗓子。”
“一晃眼丽姐儿都这么大了。我心肝宝贝的疼了这么多年,说要她出嫁,我心都要碎了。哪怕是皇亲贵胄我都觉得配不上我闺女,更何况是沈家。”林氏被徐熹岔开了话题,心情沮丧起来。
“闺女的婚事自然由我们说了算,答应不答应全在我们。心疼女儿那就多留几年,嫁妆也备的丰厚些。只是女儿早晚要嫁,相看却是要提早打算。”徐熹已经开始琢磨起沈周来了。
“这沈周不行!我们早晚是要回京都的,沈家在江南,丽姐儿岂不是要远嫁!我舍不得。”夫妻多年,林氏看着徐熹的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沈周的才名不虚,想考个功名并不难。他们家家底是薄了些,可要是丽姐儿嫁过去,就凭着我们家是官绅,想必沈家也不敢怠慢了丽姐儿。”徐熹想着其中的利弊,好似没听见林氏的话。
“我都说了我舍不得,你这是要应了?”林氏一下子炸了毛。
“为夫不过是权衡利弊,哪里说要闺女嫁过去。再说今天那沈太太在你这里碰了钉子,为了脸面也不敢再提这话了。”徐熹连忙安抚道。
林氏这才安下心来,却后悔当初不该送女儿去杜家学画。自从女儿在杜家学画,什么麻烦风波都与杜家有点关系,着实令人头疼。
“好了,早歇了吧,那沈家歇了心思,又何必愁眉苦脸的。”徐熹安抚林氏道。
林氏疏了口气,这才与徐熹安置下来。
过后的一段日子,果然沈家没什么动静,林氏这才算真正安下心来。
之后就是圣驾南巡,皇上下了明旨,要四品以上的官员去码头迎接。徐熹恰好符合条件,又不是一地主官,就打算带着家小一起去金陵。反正岳父一家也跟着圣驾随行,带着妻儿去,也是一解分割两地思亲之苦。
于是林氏把怀着身孕的丹桂给接回了晨园,要她和芳草管着园子里的事物。幸好丹桂怀相稳,精力也算好,又有芳草在一旁帮扶着,总出不了什么大错,林氏也放心。
“戈家大小子看样子是非你不娶,就凭着这几年的真心实意,你总得有个思量才是。就算你看不上戈家大小子,也得寻个人家,难道真这样一辈子,无依无靠的?女人家总得嫁人生子,要不然晚景凄凉。你又与那于媳妇不同,干嘛非跟自己个过不去!”林氏正带着人去了儿子们住的厢房收拾东西,丹桂趁着四下无人,拉着芳草说话。
前两年,于媳妇的婆婆到底病死了,她真真正正成了天煞孤星,园子里的人都躲的她远远的,恨不得她走过的地方都拿符水擦地。
林氏开始想着于媳妇不吉利,晦气,也动过要把于媳妇放出去的心思。可于媳妇无依无靠的,真要是撵她出园子,那于媳妇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且于媳妇侍弄花草的手艺确实是好,还有丽姐儿和芳草说好话,林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那于媳妇明白自身的处境,也不哭也不闹;就想着趁年轻多积攒些银钱,等老了就去庵堂或者义庄了此残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