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清贵名媛 [封推] (草绿花红)


“怎么样,哪里不通?”徐熹早就转换了明年秋闱的话题。
林琅玕十二岁之前并没有下过场,之后就是和父母一起流放西北。这些年来幸好林老爷教导儿子并不曾让他荒废读书,所以回到京都第一件事情就是下场科考。也许是这些年来的苦读,也许是运气好,总之林琅玕是获得了秀才的功名,并且打算明年的恩科参加秋闱。新帝登基正经是大庆典,皇帝自然会开恩科。
“还行,有不通的问题我会去国子监和同窗们探讨。”林琅玕到了京都就走了父亲的路子进了国子监读书。开始他还有点不好意思,可后来就不把这当作一回事了。
徐熹笑了笑,又接着和林琅玕说了好多科考的建议。林琅玕很是感激,对于姐夫当年得中探花郎也与有荣焉。
晚饭林家准备了八珍八宝的席面,价值不菲。丽姐儿和三个弟弟与以往一样,奉行埋头苦吃,不到噎着绝不下桌的信条开始猛吃。
屏风那边传来林琅玕的声音道:“姐夫我想好了,明年要是能有幸得中举人,我就一直考下去,参加后年的春闱。”
徐熹看林老爷没有反对的意思,知道这是对小舅子有信心:“那敢情好啊,姐夫就等着你的喜信了。”一屋子人都哈哈大笑。
徐老太爷临出门时贪嘴吃了多吃了一块白糖糯米糕积了食,到了林家就开始拉肚子,折腾了一上午,之后又精疲力竭地躺了一下午的客房,现在才缓过精神,坐在席面上喝酒吃菜,不亦乐乎。
徐家在林家热闹了一天到了宵禁之前堪堪才回到槐花巷。丽姐儿和三个弟弟也许是因为冬天畏寒,到了家又饿了。林氏赶紧吩咐人煮了一大锅龙抄手一家人都吃了才算了事。
又过了两天,徐老太爷不去访友了,徐熹也不去走访同窗了,二人都在商量了登基大典晚上带着家里人出去看热闹。因为新帝登基是个大庆典,所以那天晚上整个京都将会彻夜狂欢,永禄街想必是灯火辉煌,人山人海。夜里城墙必会点上烟火,徐熹想着自己的四个孩子还都没见过烟火是什么呢,自然要带着孩子们出去逛一圈。
“赶紧让徐福去仙客来一趟,订上最好的雅间。这大冷的天,哪怕是坐在马车上也不方便。”徐老太爷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怕仙客来已经没位置了。
徐福跑了一趟,果然失望而回,最后还是林琅玕特意跑了一趟,才匀出半间来。
“半间是什么意思?”徐老太爷不大明白。
“仙客来生意太好,人太多,掌柜的不想得罪人,就把大些的雅间用格子门给一分为二,权当作两个雅间。”徐福回答。
一点私密性都没有,说话稍大点声旁边雅间里的人都能听见,这令徐老太爷不大满意。可再怎么不满意,徐老太爷也没有张口说不去了。
转眼就到了登基大典那一天,白天京都戒严,整个都城说不出的肃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圣旨

丽姐儿不知道皇宫是如何的庄重肃穆,更不想知道,她的注意力全都在面前的羊杂汤和羊肉烧麦上。而且和她想法相同的人不在少数,至少她的三个弟弟和她想法一样。
因为京都中大酒楼的高档席面徐家基本都吃过了,所以徐老太爷就千方百计地搜罗各种京都著名的小吃往家里送。老爷子的目标是“总不能亏了孩子们的胃口”。徐熹和林氏对于祖父的做法是又无奈又好笑,只得随着他老人家去。不过说来也奇怪,夫妇俩人发现四个孩子对于京都的饮食似乎格外喜爱,对每天从外面买回的吃食经常是大快朵颐,比以往吃的要多。林氏开始反思厨房中赵家的手艺了,总觉得赵家的手艺可能是山野气息重,而赵嬷嬷的手艺又太精致了。于是林氏开始无视四个孩子早膳豆腐脑,豆腐皮包子;午膳羊杂碎,炒肝儿,元宝馄饨;晚膳卤煮圆子,肉饼,火烧;零食豌豆黄儿,杏仁茶,糖螺蛳转等等的吃食了。谁让孩子们喜欢呢,她这个做母亲的总不能不让孩子们吃好吧。于是徐家的大厨房成了摆设了,可仆人的工钱却照发不误。
丽姐儿和三个弟弟们填饱了肚子之后就满屋子乱转消食,弄得林氏直头晕。没办法,天气太冷,院子里不是冰就是雪,林氏不敢让孩子们出屋子,就怕有意外。芳草和芳菱的效率很高,调教的小丫鬟中还真有几个机灵的,她们干活上手快,而且沉默寡言,很令林氏满意。于是林氏就把其中两个最伶俐的雪儿和冰儿调到四个孩子那里去,专门陪伴四个孩子或是服侍或是玩耍。
四个孩子们刚刚消停,就有下人进来通传说何氏来了。林氏一愣,赶忙到了二门把母亲迎了进来道:“母亲不去朝拜?”官员们去朝拜皇帝。诰命夫人们自然要去朝拜皇后。
“母亲不过就是个五品诰命,哪里挤得过那些皇室宗亲和勋贵内眷啊,再说不还有那么多的一、二品的夫人嘛!”何氏丝毫不满都没有,反而因为不去而暗自高兴。
“你以为是什么好差事!这大冷的天就得在外面等着,见到皇后还要跪着,中间不能吃东西,不能如厕,那都是要命的。”何氏其实说的不假,这种天气去朝贺,确实受罪。
林氏对母亲说的话不置可否。笑着问道:“母亲可吃了饭?女儿这里有羊杂碎和烧麦,还有今早新熬好的桂圆红枣莲子羹。”
“那就给我来一碗羹吧。你不是喜欢吃素?怎么家里还有羊杂碎?”何氏这个年岁对于补血益气的汤羹更有好感。
“孩子们喜欢吃,祖父也经常从外面带回来。”林氏一边打发小丫鬟去拿羹。一边和何氏说话。
母女俩人又嘀咕了一阵子家长里短,何氏才进了正题:“我今天过来就是想和你商量商量仙客来雅间的事儿。”又接着道,“你爹觉得与其在仙客来花重金只租到半间房莫不如找别家的酒楼。你还真别说,你爹还有点本事,真找到一家虽不如仙客来位置好的。但也能看得见烟花,视野开阔,而且还有空房的酒楼。只是那间酒楼名气一般,菜品也不如仙客来的好。最关键的是那里也只剩最后一间了,你爹的意思是想要咱们两家一起,你看如何?”何氏询问女儿。
“这事儿女儿得问问祖父。”林氏嘴上这么说。可心里是愿意的。
“行,娘亲等你消息。对了,欢哥儿的周岁要摆宴吧?”何氏问道。
“自然要摆。而且要大摆。”登基大典之后就是欢哥儿的周岁生日,徐家上上下下都铆足了精神打算好好庆贺呢。谁让这四个孩子洗三,满月都没好好办;而丽姐儿,喜哥儿和乐哥儿周岁宴也办的不隆重,不是在县城里就是在山里。现在回想起来,林氏觉得特别对不住孩子们。
“那时候娘亲来帮你。”何氏笑着道。
“可你这样大摆筵席。老太太那边一定会知道,你就不请他们?这还不得被人说闲话啊,都是亲戚。”何氏担忧地道。她也不喜欢老太太那边的人,可再怎么都是亲戚,面上总得一团和气才好。
“要说就让他们说去,女儿还巴不得弄得满城风雨呢。也好把当年的事儿都挖出来,大家也评评理!”林氏理直气壮道,“我一点都不怕老太太那边可劲地闹,闹的狠了才好呢。老太太那边以前不是总以河间王亲戚自居嘛,现在正好就把他们都打上河间王余孽的标签。我也不怕爹爹娘亲被连累,当年分家爹爹被欺负的最惨满京都谁不知道。还有您们被流放,他们落井下石,明着暗着倾向河间王一派,把一家子骨肉往死里逼。现在新帝登基,万象更新,哪个统治者不忌讳着和他作对的余孽。瞧着吧,新官上任三把火,老太太那边敢闹,我就不怕把所有的事儿都捅出去,到最后看谁吃亏倒霉。”林氏还是第一次这么仇恨什么,原本的好脾性全都不见了。看来这吴老太太那边是触了林氏的逆鳞了。
“好了,好了,为那帮子人气成这样不值得。”何氏还是第一次看到女儿如此这般,知道女儿当年是被欺负惨了。而且女儿的话也确实有道理,看来得空得和老爷把这事捋捋,要不然以老太太的心性,说不得哪天就反咬一口。万事未雨绸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了,你小姑子许了哪一家?”何氏转移话题,顺便又问起了上次她疏忽忘了问的。
“是永宁侯府。”林氏久不在京都,只记得永宁侯府姓汪。
“是他们家啊!老爷子人脉真广啊!”何氏感叹道,“他们家一直做的都是纯臣,京都内乱的时候他们都不曾搅和进去,也算明哲保身了。因为是勋贵,家中的男子具走武举的路子,在兵部,五城兵马司好多地方都吃得开。我记得他们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的是现在兵部侍郎的小儿子,两个儿子还都未婚配。你小姑子许的是哪一个?”何氏对京都目前的人事略知一二。
“这个嘛,女儿没问,不过估计应该是小儿子吧。”林氏想的明白,现在的徐家有什么资格和永宁侯府的世子结亲啊,能和永宁侯府结亲就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已经换了庚帖了?”何氏问道。
“这到还没有,祖父的意思是要去相看。”林氏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