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说乾隆他娘钮祜禄氏,明显将乾隆的智商拉低了一截。
所以,到胤祺这里,就出现了一点小问题。
小问题只是陈年看来,对康熙来说,因为自己的孩子质量太高,所以康熙从来没觉得平日里讲官上课会让学生听不懂,完全没有理解自己兄弟亲戚幼年时候的痛苦,直到被太后养大的胤祺在汉语不熟练的情况下出现了学习的问题,康熙才恍然发现,从而做出了改革。
改革就改革吧,康熙众兄弟亲戚表示,虽然我们轮不上了,但是改了之后好歹咱家儿子不用再遭受摧残了吧。
四月转眼间就过去了,陈年的收获除了一堆五阿哥的“说文解字”版笑话之外,就是做夏季衣裳的时候发现自己终于突破一米五了。
提到身高,陈年不得不承认自己真是一个茶几,上面都是杯具。
陈年家世代都是汉人,父兄身高也就超过一米七,和动不动男子超过一米八女子超过一米七的满族人根本没法子比。
上三旗内务府包衣大多数都是清军入关之后带入关中的,就算原本是逃到北方的汉人,经过几代血统改良之后,也生的不矮,至少朝云她们几个,没有少于一米六的。
想到三百多年之后的自己在这个年纪的时候都有一米五九了,陈年曾经杯具的想,自己这辈子应该突破不了一米六了吧?
因此,好不容易长高了一点,陈年的心情连续几天都是高涨的。
七、八月的时候,五阿哥用事实证明自己确实是康熙的儿子,智商没有问题,虽然汉语水平始终赶不上几个兄弟,但是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了。就在五阿哥语言水平刚刚赶上的时候,康熙又宣布,要南巡了。
☆、第10章 南巡(修)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是康熙第一次南巡,也是自从清朝建立之后清朝皇帝第一次南巡。
宫妃什么反应陈年不知道,陈年只知道,这阿哥所里的四个阿哥,没有一个不想跟着去的。
迄今为止,除了太子胤礽曾经在康熙东巡谒陵的时候随从过去之外,剩下了阿哥们,就没有和康熙出巡过。
因此,听到南巡的消息,不管是大阿哥、三阿哥还是四阿哥、五阿哥都激动了。
既然南巡,康熙就不会单独一个人出去,肯定是会带着妃嫔走的,如果母妃可以跟着出巡,那么带上这些阿哥们也是有可能的。
大阿哥是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大人了,皇阿玛出去的时候,应该会带着自己吧?没道理胤礽都去,自己却不去吧?
三阿哥想着,不知道额娘会不会去,如果额娘去的话,一定要求皇阿玛把自己也带去,江南的文人最是有名,不知道能不能见识一下,哎,真是羡慕太子。
四阿哥心情有点忐忑,佟佳皇贵妃执掌宫权,会离开紫禁城去南巡的可能性不大,自己年纪又不大,皇阿玛应该不会单独带着自己去,不像太子,从小就是皇阿玛到哪里,他就被带到哪里。
五阿哥则盘算着,不知道太后会不会跟着去南巡,如果太后去的话,自己很有可能被带着,至于额娘,算了,谁让她肚子里现在又揣了一个孩子呢?
至于被众阿哥羡慕嫉妒恨以至于无辜膝盖中箭的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此时在心里咬着小手绢,亲爱的爸比,你怎么能和你最爱的儿子分别这么长时间呢?
原来,自从宣布南巡之后,康熙就跑来和皇太子殿下交流感情,然后摆事实讲道理,中心意思就是你还太小,这次南巡爸比就不带你过去了,你自己要好好保重哦,爸比下次南巡一定会带着你的,你的功课也不能放松哦!如果回来之后看到你不好好做功课,爸比会很生气的,不过我们家胤礽最是听话了,从来都不会让爸比生气的,对不对?
皇太子殿下听到康熙爸比,周身的气氛顿时低落了下来,像是被雨水打湿了蓬松松的毛毛的小狗狗,湿漉漉地可怜,引来了康熙一阵保证,父子两肉麻了好久,皇太子殿下才表示,胤礽最是听话了,一定不会辜负皇阿玛的期望。
就这样,康熙胤礽父子两开开心心地共进了晚餐,然后一个继续去批折子,一个继续去做功课去了。
南巡名单公布之后,众阿哥一致地失望了,康熙此次一个皇子也没有带去,但是陈年罕见的发现,四阿哥这次居然一点都没有生气!这不科学!
陈年哪里知道,除了大阿哥想着自己这么大了居然还不能跟着去之外,阿哥所里另外三个阿哥此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就是:虽然我不能去,但是看到太子也不能去,瞬间就不难过了。
当然,细分下来还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有的是看见你不开心,我就开心了,有的则是连你都不能去,我不能去很正常。
具体怎么想的,我们就不需要细究了,结果就是一个,除了大阿哥之外,阿哥所里其他阿哥的心情丝毫没有受到不能去南巡的影响。
陈年虽然有点奇怪,但是想一想就放下了心思,四阿哥不难过不是更好吗?她可是一点都不想要成为“心灵鸡汤”好吗?
康熙离开之后,感觉后宫瞬间就冷清了,四阿哥还是照常上课下课,陈年的生活仍然是一成不变。
十月的时候,四阿哥给陈年带来了一个消息。
这次不是惯常的拉灯小黑屋聊天,而是陈年为做功课的四阿哥添茶水的时候,不小心瞄到的。
因为四阿哥不喜欢边上有很多人伺候,所以每次做功课的时候,他身边只会有一两个人,陈年知道屋里没有他人,又惊讶又好奇地问道:“皇上要开放海禁?”
陈年觉得自己的世界观要被颠覆了,自己穿的真的是历史上的清朝吗?她怎么记得清朝一直在闭关锁国,而且越锁越厉害呢?清朝开放海禁了,那么近代史还会出现吗?
陈年啊,没文化真可怕,历史上康熙确实开放过海禁好不好?
但是显然,四阿哥的关注点和陈年不在一个波段上面,听到陈年的问题,四阿哥既惊讶又愤怒,“你怎么会识字?!”
陈年当时就懵了,连忙跪了下去,心想难道宫里伺候的人是不准识字的,可是明明魏嬷嬷苏培盛他们都是认识字的啊?难道四阿哥是觉得自己故意瞒着他自己认识字的事情吗?
陈年穿到这个壳子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壳子的记忆,许多常识性的东西都不明白,虽然家人没有教她认字,她却以为是这时候的女孩子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何况,陈家人一向不怎么靠谱,而陈年看同样包衣之家的女孩,那些有权有势人家的也有学习认字的,并且以前看小说时就听说曹雪芹他们家出来的那个抬旗后指婚平郡王的女孩,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啊?
所以,陈年一直觉得,自己邻居家这些上三旗包衣家的女孩之所以不认识字,除了社会主流观念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之外,就是因为家里没有足够的钱供女孩子也识字。
入宫之后,四阿哥身边需要认字的活计都是嬷嬷和苏培盛做的,陈年也无须要展露自己识字的本事,所以一直未曾被发现。
感觉到四阿哥是真的暴怒,陈年却不明白自己识字究竟妨碍了什么,一时也不敢说话。
“是谁教你认字的?”四阿哥的声音中仍然满含着愤怒。
“没人教奴婢。”陈年脑子一转,立马回答道
“胡说!”四阿哥闻言愤怒异常,“没人教你怎么认识!”
“奴婢是,奴婢大哥一直在家里念书,他在院子诵读的时候,奴婢都在边上做针线,然后瞄过几眼,就把常用的字认得差不多了,然后阿哥您每篇文章都要读上一百二十遍,背上一百二十遍,奴婢经常站在您身后看着,所以基本上都知道每个字的读音了。”陈年说着又故意做出瑟缩的样子道。
四阿哥闻言,沉默了好一会儿,可能是想着要怎么处理陈年,才开口道:“你要知道,这宫里,是不准宫女识字的。”接着,四阿哥又顿了顿,才接着道:“就是德额娘,也是被封为贵人之后,才开始学认字的。”
听到四阿哥的话,陈年心里一突,宫里居然不让宫女认字?可是以前自己看到的那些现象要怎么解释?是了,陈年突然想明白,家里有钱有势的多半会为孩子求免选,不用进宫伺候,自然可以识字了。
而四阿哥这时候提到他的亲生额娘,是对自己敢违反宫规的大不满吗?陈年不禁如此想到,连忙连连磕头道:“四阿哥恕罪。”
四阿哥等着陈年磕了几个头之后,才问道:“既然说是要忠心于小爷我,你怎敢将自己识字的情况瞒下?”
陈年听闻此言,心想这还了得?四阿哥这是怀疑我了?自己真的是不知道宫女不可以识字啊,外面的人都不遵守规矩,自己半道穿来哪里能将所有被默认的不会提及的常识都弄明白?陈年心想,还是装傻吧,如果说自己不知道这个规矩,反而显得更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