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香见柳翠爱不释手的摩挲着手中的钗子,想着素日与她交情也不算差,将手放到那一根钗子上,笑道:“你若喜欢,这钗子便送给你。”
柳翠自然笑嘻嘻地收下来,可心中莫名的失落。
素香的样子在她眼中,越来越模糊。
她有时候甚至极其怀念以前的素香,她的心中好像被针刺痛一下。
痛是一丁点儿的,却有些深。
柳翠她坚定的将手中的钗子塞回到素香的手中道:“我也有根钗子,恐怕用不上,你用着罢。”
柳翠下意识地摸了摸头上插的那根白玉兰钗子。
珠子摇摇欲掉。
素香不解的看着柳翠。
柳翠的样子,开始变得并不如初次见她时的明朗,那时候明朗的像是夏日的午后阳光,艳艳的阳光惊醒了蛰伏在树枝上的鸣蝉。
……
于素香正此刻赶在去倚翠楼的路上不同的是,
是那深间小巷散发出来的怡然自得。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宣纸上,笔下墨迹淋漓不羁后,留下四个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八宝。你过来看。公子我写得可好?”林贵将笔放在砚台上,有些醉意道。
守在旁边的八宝往前挪了挪脚步,伸着脖子往那纸张上一看。
看了也白看,又不认识这字。
这字画的龙飞凤舞的。
是公子醉了吧。
拿笔的手也不闻起来。
今天一早起来,林公子就就着几片牛肉,喝了几口烈酒。随后又站在园中,看了好一会儿的梅花。
一动也不动的。
八宝怕林公子被冻着了,给他披了一件衣衫,却听到公子他独自喃喃道:“这‘府试’怎么这般难等。”
“等开春到四月份就到了,很快的。”八宝说道。
八宝是疼林公子的。
这个疼是对于下人对于主子的忠心的。
作为主子的丫鬟。她也急公子所急,也急为何公子空在这浪费宝贵的读书时间。整天外出游玩。却不肯静下心闭门造车。
只是公子偶尔兴起了。
便关上了门,读它几天的“之夫者也”。
……
林贵看着八宝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敲了一下脑袋道:“我怎么忘记了,你是不认识字的。”
日日饮酒做醉。
林贵他突然想起日后前路,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他及其渴望面前那条青云之路。
路的尽头,有极其诱人的光芒引诱他前进。
当然。他自信自己是有实力走过去的。
文人都是酸的,害怕盛巅后的落寞,林贵的心中荡漾过一片心悸。
到达了尽头,会不会突然想懵然回到。
那旧日的时光。
寒窗苦读,有明月晃晃悠悠流淌下痕迹。
“你懂吗?”林贵想到这里,想起自己提前预想的假设,自言道。
八宝以为林贵在与自己说话,不明就里的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是听不懂的。
林贵瞧着八宝。心里觉得实在可爱。
谁才能在此刻分享自己暗藏的心意?
“咚咚”一阵轻叩铜环门声响起,八宝转身出去开门。
不一会儿,八宝带着一人缓缓进来。
来人清淡的香味混合在酒味中,显得空气兀自的唐突。
来人的眼光落在一身青色长衫上,看着桌案上的字画,径直走上前,拿起刚刚林贵写的字纸,轻声念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字一念,恰如圆珠落入到了玉盘上。
她转身对着林贵相向,莞尔一笑道:“这字真好。”
一句话犹如春风拂面,又如春风解我意,徐徐而来。
林贵作揖客气回道:“谢谢,陈小姐。”
……
去往倚翠楼,有俩条路。
一条是当日同红袖走过的大路,另一条是林贵带她走过的那由斯街。
走到这岔路口。
肃然虽然由经由斯街要近得多些。
但是素香还是犹豫了一番,小心翼翼地选择了绕了许多路的第一条路。尽管那条路要经过“蝶轩”。
一路上,素香心中认真的酝酿着推辞的说辞。
怎么样才可以说得婉转些。
才显得不得罪人,又能让别人觉得舒心。
这真是技术活。
见了沈老板,素香才知道,自己一路的说辞都没有用上。
沈老爷一见素香,便笑道:“怎么亲自过来了,你现在暂且不用过来了。你家的主子已经派人过来说饿了。”
“那……那真不好意思。”素香见话说到这份上了,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刚好有风过来,吹了一下耳边的未梳起来的发丝。
素香借机,用手将发丝绕道了耳后。
沈老爷看着素香的样子。
想笑。
她原来这般单纯,竟然为了这件小事竟然揣揣不安。亲自跑了一遭。
第69章 寿桃
灶台上面的蒸笼一层垒了一层。
素香站着,伸手够不着最上面的蒸笼,索性搬来一小板凳,踩了上去。
掀开蒸笼盖,一股白蒙蒙的蒸汽铺了过来。
素香忍不住将头扭到了一边,直到感觉不到热气。
才用筷子戳了戳笼子里的面点。
软软的,且带着弹性。
“好了么?”周白面边忙着将莲蓉包入面团中,边问道。
虽然天很寒,但是他额头上却爬上了细细的汗。
这面点是用面做的“寿桃”,本来老夫人,也就是陈老爷他母亲的八十生辰是在上半年的,但在这里的风俗是遇八十需延至下半年做寿。
讨个好彩头,便称为“补寿,添瘦。”
“嗯,看样子是好了。”素香想着古代人都很讲究,特别是这祝寿之类的事情,生怕出了什么差子,只好这样答道。
周白面有些不满的扔下手中的伙计儿,看了一眼素香,拿筷子从蒸笼里夹了一个“寿桃”出来。
“寿桃”被蒸得白生生、红艳艳,且闻着香气诱人。
“好了,可以装起来了。”周白面冷冷的说道。
他倒也不是针对素香,只是这几日着实累着了。
临近年关了,不光要准备过年所需的食材,还要准备这“寿宴”。
老夫人讨喜庆,本来可以提一俩月办寿宴的,非想沾沾过年的喜庆。
就这样,硬生生的挪到了年关头。
不光他在忙,全府上下都忙得晕头转向。
写请柬邀请客人的。
布置寿堂的。
……
同时进行得还有这蒸“寿桃”的事儿。
这是最前期的准备,要将这些“寿桃”分送给亲朋好友,同时告知为府中陈老夫人八十寿庆之喜。
……
素香待“寿桃”凉了后,伙同几位小丫头将“寿桃”一个一个装好在礼盒里。
看着这个个大大的“寿桃”。素香当时只道大户人家做事就是不小气。
一个“寿桃”顶俩个大馒头。
后来才知道是“寿越高,桃越大。”
素香很庆幸自己“沉默是金”,没有乱说话。
生怕在这重大场合里出了什么常识错误。
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你说这里面是什么馅儿的。”红袖装着“寿桃”,有些嘴馋向素香问道。
虽然也见过几次“寿桃”。不过还真没有尝过这啥味道。
素香看着红袖的谗言。笑道:“瞧你这样子,也不怕别人笑话你嘴馋,吃穷了夫家,回头传出去了,恐怕媒人也不敢走上你家的台阶儿面前了。”
“瞧姐姐怎么乱说话。”红袖朝素香努了努嘴,假意生气了。
盖好礼盒盖子,双脚迈出门槛,走了出去。
……
寿诞日的正日,一早,随着鞭炮鸣声。
亲朋好友便从四处赶了过来。
登门祝贺。
因为登门祝贺的人多。侍奉客人的下人不多,管家只好把府中稍微容貌清秀点切手脚麻利的丫头们都拉出来。
素香也在其中。
素香边给客人上茶。边瞧着寿厅。
一切礼俗都让从现代来的素香感到很好奇。
寿厅前正中挂金色的“百寿徒”,两边挂贺连“福如东海大,寿比南山高”。
……
这时候,才方见陈老爷这庞大的人脉资源,不光是送了“寿桃“的人来登门祝贺,连没有收到请柬和“寿桃”人都登门祝贺。
这些人也识趣,毕恭毕敬的将寿礼送到了登记礼薄的先生手边。拱手说了句“劳烦你了”,便走了。
更有甚至。
还有快马加鞭从外省来的宾客。
“长安城莫公子送‘众仙贺寿’画一副。”随着门口唱礼的小厮一喊。
素香本来得朝门口看去。
只见,
一位身高近七尺,偏瘦,眼睛点漆,穿着一袭绿色长袍,外罩一件亮绸面的乳白色对襟袄背子的少年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