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这话可不能乱说的。”周梅香听不下去了,“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说不上什么配不配的。没得坏了两个孩子的名声。”
“对对对,她姑说的不错。我这个人就是嘴快,想到什么说什么,你们可别见怪!”妇人的态度很好,完全没有那天和丈夫吵架的凶悍。
唐氏也道:“大堂兄也是关心我们筝儿。看着个年纪相当的就想牵个线。不过我们今儿个可是第一次见面,彼此都不大了解,现在说这些太早了。”
“是是是,以前我们都是只知道其名,还没见过人呢。”王氏完全没有见怪的意思,“这不今儿个我特地带了大孝过来,让你们好好瞧瞧。不过说真的,刚才我瞧见你们家闺女了,啧啧啧,长得真是水灵。我们大孝也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壮小伙儿,两个人瞧着就相配!”
一直坐在旁边的郑大孝一直低着头,一句话都没说。
王氏看唐氏姑嫂看向郑大孝的眼神有些失望,赶紧转移话题,“你们家的情况我也听说了一些,像筝儿这样的姑娘应该是很多人家抢着要的。不过今儿个我在这里给你们一个准话,我们大孝别的不说,有一点却是其他人都比不上的。”
那斩钉截铁的样子让周家姑嫂怔了怔,王氏看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才继续道:“我知道周家嫂子是有福气的,家里的买卖都是几个闺女在操持。现在两个大的已经出了门子,就剩下筝儿了。大孝别的不行,却是打小跟着他爹做买卖,这点还是帮得上忙的。”
“郑家嫂子,我看是你想岔了,我大哥大嫂家的买卖可是要留给亭景的,筝儿两个姐姐出了门子可都没再插手家里的买卖。”
言下之意,周筝儿嫁了人也和家里的买卖没关联。
“哎呀,你们先听我把话说完。”王氏一副两人还没听明白的样子,“我听说你们家就一个小儿子,还不到六岁,真真是幼弟。我们家就不同了,有四个壮丁。我和当家的都商量好了,要是亲事能成,让大孝过来孝敬老丈人丈母娘也是好的。”
“你,你是说让你家小子入赘?”唐氏话都说得磕磕巴巴了,入赘可是让男人和家里极其没面子的事儿,要招人嘲笑的。
王氏却很镇定点头,“是啊,你们家闺女多,我们家儿子多,让大孝过来既解决了你们家的困难,于我们郑家也没多大损失。”
听她这样说,唐氏是真的相信郑家两口子不介意让长子入赘了,便惊讶地问郑大孝,“你也愿意?”
郑大孝抬头先是茫然地看了大家,然后才犹犹豫豫道:“我,我都听爹娘的。”
“他愿意我可不愿意!”周筝儿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小唐氏站在她身后,脸色也不怎么好,“郑家嫂子,你要来友平大哥家怎么也不给我们打个招呼,好歹我也算是给你们牵线的人,有什么话你让我传个话就成了,何必找了我平大嫂说?”
一般这些事情都要先让中间人传个话,避免像这样把唐氏僵在那里,答应也不是,不答应又不好直接说。
王氏笑着拉了小唐氏的手,“哎呀,我这不是心急吗,友康媳妇,你可别生嫂子的气!”
小唐氏也不想和她闹,扯了嘴角勉强笑道:“你们大老远来了,我也不好不尽地主之谊。既然你们话说的差不多了,就去我家歇歇脚吧。”
在小唐氏的强硬下,郑家母子才跟着离开了周友平家。
周梅香看着母子俩的背影啧啧称奇,“大嫂,你说又不是过不下去日子,怎么有人上赶着让儿子入赘的?”
“娘,刚才在路上康三婶说她也是才打听到的,原来这王氏不是郑大孝的亲娘。他生母死的早,他爹续弦娶了王氏,他几个弟弟都是王氏生的。”周筝儿小小地提示了两人一下。
唐氏恍然大悟,“我说呢,后娘心狠。不但不让前房生的沾手家里的买卖,还上赶着把人弄到别家去,今儿个我可是见识了!”
“大嫂,这样的人家我们还是少沾惹的好,碰上这么个婆婆,那儿媳妇的日子能好过?”周梅香直接否定了郑家。
周筝儿也发表意见,“娘,刚才你都瞧见了,那个郑家小子就是个木头疙瘩,被他后娘吃的死死的,入赘这么丢脸面的事儿都不反对。我可不想和这样的人一起过日子!”
“行了行了,你们俩别你一句我一句的,我是那种把自己女儿往火坑你推的人吗?”唐氏被两人左右夹攻吵得头疼,“本来我对他们家就有疑虑,见了这个厉害的王氏更打消了把闺女嫁去他们家的念头,更别说还闹上这么一出。”
“娘,你想得清楚就好,我还真怕你因为舍不得我,给我招赘这么个人回来呢!”周筝儿嬉皮笑脸道。
唐氏却很是感叹,“本来我瞧着郑家小子是个挺老实本分的人,家境还不错。唉……偏偏摊上这么个后娘,也是可怜!”
虽然无限同情郑大孝的遭遇,唐氏还是快速地回绝了这门亲事,毕竟在母亲的心里,什么都比不上自己孩子的幸福重要!
正文 第170章 意外的提亲
有了郑家的事,唐氏对周筝儿的亲事更小心谨慎了。
这天周苹儿从州府回来,“娘,筝儿的亲事你有眉目了吗?”
唐氏本来在准备明儿个去看周玉儿要带的东西,听了大女儿的话停下手里的动作,“怎么突然说起这事儿?不过你这个做姐姐的也帮着寻一寻,我整日待在村里认识的人也少,总寻不到合适的。”
“前儿胜明说想给我们筝儿做媒呢。”周苹儿笑道:“那人我见过几次,是胜明从前的同窗,除了年纪大了些,别的都挺好的。”
“哦?那他是哪里的人,今年多大了?”唐氏兴致勃勃问。
周苹儿想了想才道:“他们家在镇上开了间杂货铺子,年纪和胜明一样,为了考功名才拖到现在还没娶个媳妇。”
“这么说那小子已经十九岁了,我们筝儿最早也得明年才能出门子,他能等得了吗?”唐氏很固执地认为女儿得满了十五岁成了年才能出嫁。
“这我就不清楚了。”周苹儿摇头表示不知道,“胜明让我先回来问问你的意见,要是你觉得这人还成,其他的事情他再去打探。”
“他们家的铺子在哪里你知道吗?”唐氏想了想问。
周苹儿奇道:“就在东大街那边,娘,你问这个干嘛?”
“我想先去他们铺子瞧瞧。”唐氏现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胜明既然瞧上他,那这小子自然是不错的。可做人媳妇相处最多的还是婆婆妯娌,我可得先把他家里打探清楚了才行。”
“那行,反正明儿个我们要去看玉儿,到时候我陪着你去访访。”周苹儿也是成了亲的人,对唐氏话里的意思很明白。
晚饭的时候。唐氏说了明儿个要和周苹儿一起去看望怀孕的周玉儿,几个小的都很想跟脚,唐氏都一一拒绝了。“亭景明儿个还的去学堂,可不能贪玩儿不去。福儿不是和妍妍说好了明儿个要去找梅铃玩儿吗。可不能说话不算话的。他们两个小的都留在家里,总不好老麻烦你们小姑姑,筝儿就留下来照看着。”
周筝儿知道唐氏在女儿十三四岁开始找婆家的时候,就不会让她们再随便往外跑了,现在被拒绝了也没多想,“那行,娘。明个儿你可得帮我给二姐带个好,就说下次有机会我再去瞧她。”
第二天下午,唐氏一人从镇上回来了,周筝儿倒了碗水给她。“娘,瞧你热的,不会是走路回来的吧?”
“回来的时候没碰到杨驼子家的牛车,就搭了邻村的车,在分水湾那里下的车。走了一段路。”唐氏把水喝完了才透了口气。
“娘,二姐怎么样了,还难受吗?”周玉儿的孩子上身后壬辰反应挺大的。
唐氏笑道:“好了,好多了。你二姐夫可是大夫,给你二姐又是施针又是按摩的。现在反应少多了。我们去的时候,你二姐还在院子里晒菊花呢。”
“二姐晒菊花干嘛?”周筝儿前世的同时同学怀孕后都是家里的皇后,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谁还会做这些杂事?
“你二姐说这菊花本是你二姐夫上山挖草药给她摘回来的,她想着你们以前不是摘了好些茉莉花去卖吗,听你二姐夫说这菊花也能入药,就想晒了也给家里添个进项。”唐氏细细解释,说着又高兴起来,“这丫头,越来越管家媳妇的样子了!”
“二姐夫在山上能摘多少花回去?二姐就算全晒了也挣不了多少钱啊?”周筝儿却觉得这不是个好买卖。
唐氏想想也是,“是挣不了多少钱,可你二姐的公公和你二姐夫虽然都是大夫,却是在你三叔医馆里坐馆的,每个月的收入都是有数的。他们现在的屋子本就不大,要想再换个大些的院子,可不得多挣些钱吗?”
“二姐夫可以摘到很多野菊花吗?”周筝儿想了想问。
唐氏点头,“听你二姐说,离镇上不远的那座山上有好多野菊花,现在正是开得最好的时候。所以你二姐夫每次去的时候,你二姐都会让他摘一篮子回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清朝幸福生活手札 (一个小瓶盖) 2014-05-08完结钮钴禄.甜儿:生下来就是个享福的命,在家时有她爹妈、哥哥宠着,嫁人后有堂堂皇子阿哥稀罕着,生孩...
-
乱世姨娘漂白路 (叶碗) 2014-05-13完结穿越成商家大户里一位怀着三月身孕母凭子贵新鲜出炉的三房三姨娘的霍青玉,适逢二王作乱,跟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