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有花有酒喜耕田 (开且落)



陈谨瑜骄傲道:“当然不是,念书还为了知礼懂礼,为了陶冶情操。”

“可是你想过你将来的学生念书是为了什么吗?”周筝儿记得自己和他说过这个话题的,可现在情况特殊,就又重复了一遍,“像康三叔家的亭楠,还有我二叔家的亭林,三叔家的白前,他们念书都是为了考个功名。你要做个好夫子,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考功名,还怎么教你的学生?”

“这道理我知道。”陈谨瑜很不被理解似的有些急躁了,“我也不是不考功名了,我只是不想去京城那边念书。现在我大哥已经去了京城,要是我也走了,难不成把我爷爷一个人孤零零地扔在这里吗?况且我爷爷已经能我把教得很好了,我为什么还要去京城,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是啊,你大哥为什么非得让你去京城?”周筝儿突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陈谨瑜一副你怎么才问的表情,“其实我大哥早就想把我爷爷接去京城了,可我爷爷放不下这边的学生,也不想去那个繁杂的地方,一直没有同意。这次我不是落榜了吗,大哥就想借着这个机会把我先叫过去,然后再来说服爷爷。”

“那怎么行!”周筝儿突然暴跳,“陈老夫子去了京城,我们村里不就没人教书了吗?”

她还指望着把周亭景送过来开蒙呢。

“所以我才不去的啊!”陈谨瑜觉得周筝儿总算有点理解自己了,“爷爷和我都很喜欢这里的清静,我还想着以后像爷爷一样在村里教书呢,所以更不想去京城了。”

“你的想法陈老夫子他们都知道吗?”周筝儿认为陈老夫子是个很开通的人,没道理和陈谨瑜有沟通不良的时候啊。

“大哥一直对我有很高的期望,所以我不好和爷爷说这些。”陈谨瑜也觉得很为难。

周筝儿却觉得凡事还是说清楚比较好,“可我听桂妈妈说,本来陈老夫子是不想去京城的。这次见你落了榜,加上你大哥又说想让你去京城念书,他怕自己的坚持阻碍了你的发展,现在正犹豫要不要和你一起去京城呢!”

“啊?爷爷怎么会这么想?”陈谨瑜没想到自己的犹豫换来了爷爷更大的纠结。

“我看你还是早些把你的想法和你爷爷说清楚吧。”周筝儿劝道。

陈谨瑜想了想点头,“嗯,今儿个晚上我就和爷爷好好谈谈,可别到时候我没去,爷爷反而先提出要去京城了。”

说完去京城的话题,周筝儿好奇问陈谨瑜,“不过说实话,你的功课那么差吗,怎么这次考童生都落榜了?”

“童生也很难考的好不好?”陈谨瑜白了周筝儿一眼,“这次是我太疏忽大意了,你就瞧着吧,明年我准把这童生考下来!”

看他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周筝儿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皇帝不急太监急”几个大字,猛得摇头,自己可没着急,着急的是桂妈妈!

正文 第165章 要过大寿

“志诚,今儿个怎么过来了?”入夏的时候,唐志诚赶了牛车来周友平家。

“姑姑,我爹让我过来和你商量一下,等两个月嬷嬷不是六十整寿吗,我们想要给她大办一下,你和姑父看怎么样?”唐志诚也没绕弯子,直接说明了来意。

周友平笑道:“这是好事儿啊,娘她老人家一辈子也不容易,这六十大寿好好热闹一番也是应当的。”

“志诚表哥,这次姥姥做寿要坐多少桌啊?”周筝儿对排场很感兴趣。

唐志诚想了想,“我爹说先预备这三十桌,要是不够再补上。”

“坐席吃肉肉。”周福儿旁听了半天总算听明白些。

唐志诚一把搂起这个小表妹,“是啊,到时候福儿跟着爹娘到舅舅家吃肉!”

“我也去!”周亭景生怕漏了自己似的,赶紧报名。

“什么地方都有你!”唐氏佯装不满地看了儿子一眼。

说过祝寿的事,唐氏把家里商量的事情和唐志诚说了,“志诚,你也知道,自从苹儿和玉儿相继出了门子,我们家的人手是越来越少了。加上大姑爷那边也要卖清怡糖,家里这几双手就更忙不过来了。”

本来周友平家把清怡糖拿给舒胜明卖,唐家父子虽然理解但心里还是有些疙瘩,现在听唐氏这么说,唐志诚的脸色都有些变了。

“姑姑,你们不会不给我们货了吧?”虽然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仿制的薄荷糖,可口味没有周友平家的好,加上他们做了很漂亮的盒子包装,所以卖得还是不错的。要是少了这笔买卖,对唐家铺子而言也是不少的损失。

“表哥,我娘没说不给你们货了。”周筝儿看唐志诚有些着急了。赶紧帮忙解释,“只是要靠我们家三双手别说给大姐夫那边供货了,连你们那边要的糖也做不出来。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想让小姑姑和康三婶她们都跟着做,至于卖的钱。还是像以前那样分,你看成吗?”

听了周筝儿的解释,唐志诚稍微平静下来,只是还有些疑惑,“你们怎么舍得把这方子白白告诉人家了?”

“本来这方子也是几个丫头闲来无事想出来的,我们也凭着它赚了不少钱了。”唐氏笑得爽朗,“况且梅香和敏儿都是亲戚。两家人也老实本分,是信得过的,一定能把这糖做好了。”

“既然姑姑你们都想好了,就这么办吧。”唐志诚只要货源不断。对周家的事情是不会指手画脚的,“只是,以后我过来拿货是直接去他们家,还是来你们家?”

“起初先来我们家拿,等你们几个都熟络了。这事儿我们也不管了。”周友平笑道。

“那成!”薄荷糖的事情也商量好了,唐志诚留下来吃了顿晌饭就赶着车,带了十来斤薄荷糖回去了。

既然得了云氏七月里要做六十大寿的消息,唐氏这个做女儿的自然开始忙活起来。

“孩子爹,你说我们送些什么东西给我娘贺寿啊?”晚上哄睡了孩子。唐氏和周友平商量起贺礼的事情。

周友平倒是愿意做甩手掌柜,“你看着办吧,该送什么就送什么,娘这些年待我们可不薄。”

“哼,你也知道娘待我们不薄啊?”唐氏娇嗔看向丈夫。

周友平老脸红了红,“我又不是傻的,这些好歹还是知道的。”

“那行,我就一手包办了,到时候你可别心疼银子!”唐氏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

“你做主就成了。”周友平对自己妻子为人处事还是很放心的,“不过这事儿我们是不是要给舒家和谭家送个信?”

“哎呀,幸亏你给我提了个醒,明儿个我们去镇上一趟,给玉儿带个信。”唐氏说风就是雨的,“还有苹儿,这个不省心的,萧哥儿才多大就带到州府去了。我让筝儿给她写封信,明儿个去五福楼请陈掌柜帮着送过去。”

说着就准备起床,去叫周筝儿写信。

周友平连忙拉住她,“这个时候筝儿都睡下了,明儿个一早让她写也是一样的。”

第二天周筝儿听说周友平两口子要去镇上给云氏选礼物,只嚷着也要去,“娘,我可以帮忙参谋参谋啊,姥姥喜欢什么我最清楚了。再说我好久都没看到二姐了,怪想她的,你就让我一起去吧!”

“你这丫头,都是要说亲的人了,还这么喜欢往外跑?”唐氏觉得女儿大了就要乖乖待在家里,没哪个婆婆喜欢抛头露面张扬的媳妇。

周筝儿听到说亲,心下一惊,“娘,你不会已经瞧上谁了吧,我还小呢,用不着这么着急的。”

“都十四岁了还小啊?你瞧瞧你大姐二姐不都是十三四岁就订了亲。”唐氏觉得女儿的亲事还是早些定下来好,“女儿家像花骨朵,要称着花期找个好人家。要是耽误了,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有了周秀儿的前车之鉴,唐氏对几个女儿的亲事很是上心。

“我不管,反正以后我成亲的人一定要我自己瞧得上眼才成!”周筝儿很怕唐氏一个激动,给她定了个盲婚哑嫁。

“你这丫头真是不害臊,爹娘还能害你啊?”唐氏好气又好笑地瞪了女儿一眼。

周福儿在旁边鹦鹉学舌,“不害臊,不害臊,嘻嘻……”

周筝儿一把抓过她的小身子,“说谁不害臊呢,小丫头!”

周福儿以为三姐和她闹着玩儿,笑得更开心了。

因为周筝儿是写信的执笔人,经过讨价还价,还是被允许跟着去镇上了。

这里的习俗,老子娘过大寿的时候,衣服鞋袜都是做女儿的准备。因此一家人先去了布庄。布庄掌柜的听说是给老人过大寿穿的,很热心地推荐了几匹喜庆的布料。

“我瞧着这绛紫色的绸布挺好的。”唐氏仔细看了布料,“掌柜的,这布怎么卖?”

“大嫂真是好眼力,这布可是江南过来的,又细密又喜气,最是适合有福的老太太。”掌柜的先把布狠夸了一通,才报了价,“要说这价格也公道,每匹只要二两银子。”

唐氏闻言倒抽了口凉气,“这么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