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妈妈更高兴了,“那敢情好!我瞧着村里也就这两个丫头能和你说得上话的,要不我这就把她们叫过来和你说说话解解闷?”
桂妈妈离开后,巧茗皱了眉,“小姐,桂妈妈一个乡下婆子没见过世面,两个庄户上的丫头也让她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要我说你这样尊贵的人,没必要见那些土里刨食的下等人。”
“巧茗,我和你说了多少次了,我既然嫁给了夫君,就得入乡随俗。”郁姿夕轻皱了眉头,“可别说什么乡下不乡下的,没得让人觉得我们清高,连自己夫家都瞧不上。”
周玉儿和周筝儿见到郁姿夕的时候都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虽然她还在病中,容貌也只能算中上,可那股子与身具有的高贵气质是很多绝色女子也比不上的。
“你们就是桂妈妈赞不绝口的周家姐妹吧?”郁姿夕招呼她们,“快这边坐,我一个人待在屋里闷得慌,还好有你们过来陪我说话。”
周家姐妹尽可能有礼地入座,都默默注视着郁姿夕。郁姿夕笑道:“你们这是盯着我瞧什么呢,难不成我脸上有花?”
周玉儿腼腆道:“是啊,陈家嫂子,你瞧着真好看!”
她这句朴实的恭维把郁姿夕逗乐了,“哈哈哈,真的吗?我现在的样子有些邋遢,你真觉得我还算好看?”
周玉儿点头,“真的!”
有了这点子话头,几个人很快谈天说地聊了起来。周筝儿发现郁姿夕不愧是真正的大家闺秀,不但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股高贵典雅的气质,人也特别随和有礼,说起话来往往也是言之有物。看得出来,她是一个经过严格闺阁教育的女子。
姐妹俩在陈家坐了一个时辰左右准备告辞,“我们家里还有一对龙凤胎,这个点我娘要做晚饭了,我们得回去帮忙。”
“这样啊!”郁姿夕有些失望,却没强留她们,“既然你们还有事儿就先回去吧,下次有机会再过来玩儿。”
她这不过是客气话,因为陈谨珂还有差事在身,他们估摸着这两天就要回京城了。
周筝儿本来已经踏出步子,突然顿了顿,“陈家嫂子,虽然我们见面的时间不长,可我瞧得出你是个平易近人的。昨儿个我们瞧见巧茗姐姐,本来还担心你是个很难相处的人呢。还好还好!”
她的话虽然说得牛头不对马嘴,以郁姿夕玲珑心思却听出一点音儿来。等周家姐妹离开后,郁姿夕坐在屋里思考了好一阵子。
正文 第147章 唐家小秀才
陈谨珂带着郁姿夕回来住了一阵子,很快小夫妻就带着那个傲娇的丫鬟巧茗回京城去了。走之前由陈老夫子做着,聘了杨家小子杨长生给他做随从。
“杨家现在是不得了了,给官老爷当随从。常言道,宰相门前四品官,这杨家小子怎么也算的上八品九品了吧?”
“可怜了杨家那小丫头,娘才过世不久,现在爹又去了京城。”
大家议论的是杨长生的女儿杨梅铃,她娘生她的时候难产死了,好在爹是个负责任的人,把屎把尿把她拉拔到了两岁多。本来杨长生为了照顾女儿已经没有镇上干活了,平日里就做做地里的活儿,辛辛苦苦带着个女儿过日子。
“娘,杨小叔跟着陈家大哥去了京城,以后小梅子怎么办啊?”周筝儿很为这个乖巧可爱的小娃娃担心,“她家那两个伯母愿意照顾小梅子吗?”
“现在小梅子的爹可不一样了,杨驼子他们巴不得和这个兄弟搞好关系呢。”唐氏说着叹了口气,“唉……这伯父伯母哪里比得上亲爹亲娘,只是杨家分家的时候两个兄长把好处都占了,长生兄弟一个人守着两亩薄田,又带着个孩子,日子可怎么过?要不是日子实在没法儿过了,谁愿意离乡背井地出去讨生活。”
“娘,以后我们得空的时候把小梅子带过来和亭景福儿他们玩儿吧。”周玉儿同情心跟着泛滥起来,“小梅子很听话的,都会自己穿衣服了呢。”
“好啊!”唐氏笑道:“我瞧着那孩子怪招人喜欢的,我们有空就多照看照看,也当是还了你杨小叔当初帮我们的情分。”
“孩子娘,孩子娘!”母女几个正说着话,周友平欢欢喜喜跑了进来。“快,快收拾收拾东西,我们去唐家村一趟。”
“你这是怎么了?这不年不节的我们去唐家村干嘛?”唐氏对丈夫的反应很疑惑。
周友平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大哥好福气啊!志谊考上秀才了!”
唐氏闻言一愣,尔后才狂喜起来。“真的吗?你哪里得的消息?”
“康兄弟他们不是才去过一趟吗,刚才我在村口碰到他们回来,大哥让他给我们带信,说志谊考上秀才,家里要大办一场,让我们过去呢!”周友平细细说了。
唐氏母女几个听了都很高兴,手忙脚乱地收拾起东西来。“玉儿,你把福儿和亭景的衣物收拾两件。筝儿,去给你小姑姑说一声,就说我们要去你姥姥家几天。让她帮着照看一下家里。”
唐氏一面给女儿安排差事,一面想着该送什么礼恭贺自家侄儿。周福儿看着刚才还温声细语在一起说话的娘和姐姐突然忙碌起来,都不管自己了,不由拉高了嗓子,“娘。姐姐,去哪儿?”
唐氏一把抱起小女儿,在她红彤彤的小脸上狠狠亲了一口,“福儿乖,我们要去姥姥那里。你表哥有出息了,我们得去给他庆贺呢!”
“去姥姥家?”周福儿似懂非懂地重复着唐氏的话。
周亭景拉了唐氏的衣摆,“娘,我也去,我也去!”一副生怕大家抛下他的样子。
周友平用没受伤的那只手抱起小儿子,“我们都去,亭景跟着爹娘去给你表哥庆贺,等你长大了也要像你表哥一样有出息,给我们老周家也挣个功名回来。”
“好,挣功名!”周亭景笑嘻嘻地重复着他爹的话。、
唐氏白了丈夫一眼,“亭景才多大,你就和他说这些。”
“我这不是高兴吗。”周友平乐呵呵道:“志谊有了出息,以后唐家可是不得了了,我们亭景和他是亲表兄弟,一定也会像他一样聪明!”
周友平一家人收拾好东西,第二天赶了牛车,乐呵呵去了唐家村。
到了秀水镇上,唐氏突然想起大女儿来,“哎呀,瞧我糊涂的,都忘了给苹儿送个信了!”
“胜明还没有从州府回来,就算你送了信去她也不好跟着过来的。”周友平安慰妻子,“这次就算了,等姑爷回来后,我们再把他们接回来聚聚。”
“也只好这样了。”唐氏叹口气,“这女儿嫁了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了,我们也不好有事儿就把人叫回来的。”
“娘,表哥中秀才的信儿都传了回来,怎么大姐夫还没从州府回来啊?”周筝儿觉得舒胜明这次赶考也花了太多时间了吧?
说起这个,唐氏更发愁了,“你大姐夫这次没考好,心情不好就在州府那边走亲访友花了些时日。舒老板正好在那边有几单生意,就让你姐夫把事情处理好了再回来。”
其实她心里对舒家的这种安排是有些意见的,女儿女婿现在可是新婚,这一下子就分开了一两个月,这做娘的怎么能不担心。
“孩子娘,不如我们就在镇上给志谊买些礼物吧?”周友平不想妻子再和女儿说舒家的事,插嘴打断了她们的谈话。
唐氏皱了眉,“好是好,可我们该买些什么呢?”
因为家里重来没有考上秀才的人,所以这恭贺该怎么送对他们而言还真是个大问题。
“娘,不如我们给表哥买一套文房四宝吧?”周玉儿小声提议。
周友平听了很赞同,“也好,志谊念书最费的就是笔墨纸砚,我们就买这个。”
一家子去了镇上一间比较大的铺子,逛了一圈才发现原来文房四宝可以贵得那么离谱。
“爹,这一方好砚台就得十两银子,我们可花不起这个钱。”周筝儿看得直摇头,“买个一般的又没意思,我看我们还是别买了吧?”
铺子的老板看了这一家子的衣着,知道不是有钱的,又不想放弃这门生意,便笑着问周友平,“大兄弟买这些东西有何用处?”
“我侄儿中了秀才,我们想给他买点东西。”周友平憨笑道。
“是恭贺高中的礼啊,那买文房四宝是最好不过的了!“铺子老板闻言对几人的态度恭敬了些。
周筝儿道:“可是你们铺子里的东西太贵了,我们可买不起。”
“我们这些东西都是上好的,一分价钱一分货,也要让你们拿得出手不是。”铺子老板笑眯眯道:“不过送礼也不是非得送一整套的文房四宝,如果送些好的笔或是砚台也很体面。”
他这话倒是提醒了周筝儿,“爹,要不我们给表哥买些笔吧?”
刚才她瞧了,这铺子里上好的湖笔是五百文一只,买几只笔也就二三两银子的事,在周家的送礼预算内。
周友平想了想点头,“行,我们就送志谊几只好的笔。”
相似小说推荐
-
清朝幸福生活手札 (一个小瓶盖) 2014-05-08完结钮钴禄.甜儿:生下来就是个享福的命,在家时有她爹妈、哥哥宠着,嫁人后有堂堂皇子阿哥稀罕着,生孩...
-
乱世姨娘漂白路 (叶碗) 2014-05-13完结穿越成商家大户里一位怀着三月身孕母凭子贵新鲜出炉的三房三姨娘的霍青玉,适逢二王作乱,跟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