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她们的能力范围内,要将这封信送到威远侯手中,势必要家人出手。可是家里人能支持她们吗?她们都不敢确定。
最后,还是敏瑜提出,先把这件事情和高夫人商量——虽然她们两个都是得了家人的赞同才一连几天往威远侯府跑,但情况却还是有所不同的。敏瑜是得了高夫人的支持,而王蔓如的母亲对此却是反对的。是王家老夫人发了话,王蔓如的母亲才没有阻止。
高夫人也大吃一惊——就算是偏心,也没有像这样偏心的,再怎么说,王夫人肚子里的也是冯胥武的嫡子嫡女,也是她的孙儿孙女啊!出于对王夫人的同情已经对女儿的支持。高夫人倒是没有反对敏瑜继续帮下去,但是也没有自己做了决断,而是将丁培宁叫过来商量。
丁培宁的反应很简单。也很直接,夸了敏瑜和王蔓如一声,说她们对朋友有情有义,做得好,而后将那封血书附上自己的一封书信。派了信得过的人快马加鞭的送去了兖州——那是他以前的小厮,曾经跟着他上过战场的。这些年留在京城娶妻生子也没有将骑射和功夫落下,以他的速度,日夜兼程赶路,只要三四天就能把信送到。
信送出去之后,敏瑜和王蔓如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王蔓如更对敏瑜多了一丝羡慕——羡慕她有这般开明的父母,能够这般的支持女儿。
不过,高夫人却没有就这么松了一口气,她对敏瑜王蔓如说,冯英母女被戚老夫人关起来的这段时间必然过得极为艰难,既要和戚老夫人对峙,不妥协,又要防备戚老夫人直接在饮食中下毒手,她们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那是因为戚老夫人还不打算将事情闹得太大,免得和儿子起了龌龊,不好收尾。
但是,现在的这种情形僵持不了太久,一来王夫人母女俩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受到了极大地折磨和考验,随时可能崩溃,二来是戚老夫人的耐心也已近告罄,要是她不顾后果来硬的,王夫人母女绝对无法放抗。
高夫人的话让敏瑜和王蔓如都提起了心,后来还是高夫人给她们支了一个招,让她们在第二天进宫的时候将冯英的身体状况添油加醋的说给了福安公主听,虽然没有说冯英是病入膏肓,已经命不久矣,但也大概表达了这个意思。这些话让福安公主再也忍不住了,求娴妃娘娘让她出宫探望,娴妃娘娘也被她们说的动了恻隐之心,但却仍旧没让福安公主出面,只是让人准备了几样药材和补品,让敏瑜和王蔓如代为送去。
娴妃的回应让敏瑜和王蔓如再一次心寒,但这却在高夫人的意料之中,更替让她们准备了一些点心,让她们将那些点心和药材,补品亲手交到冯英手里。
有了娴妃娘娘这面大旗,加上上一次冯英并没有说不该说的话,她们两个很顺利的见到了冯英,将东西交给冯英,很隐晦的告诉她信已经送出去了,让她安心养病。之后,两人就照高夫人的吩咐,安心的等待事情的发展,自己却没有再上威远侯府了。
而距信送出去到现在,不过短短八天,威远侯就回来了。唔,他今日还上了早朝,那么他起码是昨天晚上就回到京城的,看来如冯英所期望的,威远侯对她们母女其实还是很好,很重视的,要不然的话绝对不会有这么快的速度。
看着敏瑜和王蔓如满脸的错愕和不可思议,娴妃娘娘微微的皱了皱眉,但却没有完全打消对她们俩的怀疑,她淡淡的道:“你们可知道威远侯为何突然返京?要知道,以他的身份,没有皇上的旨意这样擅自回京,可是擅离职守,是要受到皇上的责罚的。听说当朝就有御史弹劾,说他置国家安危不顾,要皇上治他的罪。”
“我们怎么知道?”敏瑜和王蔓如一起摇头,她们早就料到一旦威远侯府有什么事情发生,娴妃娘娘会怀疑她们私下做了什么,所以早就已经做好了应对,敏瑜更惴惴不安的道:“不会是冯英真的得了什么绝症,威远侯特意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的吧!”
“不好说!”王蔓如赞同的点点头,而后道:“说不定就是因为这样,威远侯觉得自己愧对妻女,所以才有了那么一本奏折……唉,原本心里还挺气冯英的,我们对她那么好,不辞辛苦的去看望她,她却还给我们看脸色。现在,我也不气她了,只希望她赶快好起来。”
两人的做作让娴妃娘娘再消除了一丝怀疑,不过却没有完全相信她们,而福安公主则没有那么多的心眼,担心的道:“那我们是不是去看看冯英呢?”
“过些日子再说吧!”娴妃娘娘摇摇头,道:“威远侯闹了这么一出,府里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呢,你们还是别去添乱了,等一切平息之后又再说吧!”
还是担心惹了什么麻烦吧!王蔓如和敏瑜心里都很不以为然,但是却也一边点头应是,娴妃娘娘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了,便挥挥手,道:“你们上了一天的课,也该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是!”敏瑜和王蔓如一起告退,和平时一样,在宫女内侍的陪同下到了马车停放的地方,然后挤上同一辆马车。上了马车之后,不再压抑心头欢乐的敏瑜和王蔓如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她们相互拥抱了一下,王蔓如快乐的道:“太好了,威远侯回来了,冯英和她娘的苦日子总算是到头了!”
“不好说!要迫害冯英她们母女的可是戚老夫人,是威远侯的亲娘,威远侯再怎么护着冯英母女也不至于将戚老夫人怎么样啊!谁知道那个狠毒的老妇人还会出什么手段!”敏瑜摇摇头,不敢太乐观,但是却又笑着道:“不过,不管怎么样,冯英和她娘一定不会再被关起来,冯英她娘肚子里的孩子也暂时安全了,眼前最大的危机也过了。”
“是啊!起码现在威远侯知道了这件事情,戚老夫人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明目张胆了。”王蔓如点点头,叹气道:“只是撕破了这层窗户纸之后,冯英和她娘在威远侯府的日子会更艰难的。”
“是啊!”敏瑜赞同的点点头,以前戚老夫人在儿子面前多少还要伪装一二,但是……一句话,冯英母女的未来并不乐观啊!
“我们要不要去看看冯英?”王蔓如笑眯眯的道:“我相信,我们要是上门的话一定不会再吃闭门羹了!”
“还是别去了!”敏瑜摇摇头,道:“威远侯回来了,冯英也总算能够放心了,总算能够松口气睡个安稳觉了,还是让她休息两天,等再过几天我们再去看她吧!”
“好!到时候一起去!
ps:
今天只有一更了,灯晚上会努力码字,保证明天九点更新o(n_n)o~~~~~
☆、第八十三章被隐藏的真相上
威远侯的无召回京以及第二天毫无预兆的上朝,上折子就像一颗扔进湖中的石子,掀起的是让整个京城都为止震动的波澜。
就在他递了折子的当天下午,大理寺卿带着大理寺的一干人去了威严侯府,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将戚老夫人以及她身边所有侍候的丫鬟婆子全部带走,一并带走的还有不少威远侯府的下人,那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威远侯府侍候了三十多年的老人。
大理寺少卿则带着另一干人,去了戚家,将戚老夫人的兄嫂,冯胥武已过世的戚夫人的父母以及他们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婆子管事带走。
就在所有的人都惊疑不定,不知道威远侯府和戚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冯胥武又做了一件让人疑惑不解的事情,他带着妻儿搬出了威远侯府,住到了租赁来的一处小宅子。据看热闹的人传,冯胥武一家四口是净身出户的,除了王夫人单薄的嫁妆,几个陪嫁的丫鬟婆子什么都没有带,就连租赁小宅子用的都是王夫人的私房。
据说,威远侯世子和大姑娘根本不愿意跟着父亲离开威远侯府,他们是被冯胥武直接绑了出来的,这一点看热闹的人可以作证,他们可以绘声绘色的讲述那些跟着冯胥武回来的亲兵是怎么将那两位少爷姑娘绑成粽子,然后押上了租来的小轿上……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整个京城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威远侯府,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很好奇,都很想知道威远侯府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奉旨办案,大理寺办事素来不会拖泥带水,不用两天,就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戚老夫人被带走的第三天。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就三堂会审威远侯府戚老夫人一案,开堂的那天,想要在第一时间知道事情真相结果的人将大堂围了一个水泄不通,而他们也确实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大齐第一奇案。
这件事情要追溯到三十四前。那年的夏天,威远侯府和戚将军府结两姓之好,第四代威远侯娶了戚家二姑娘,也就是现在的戚老夫人进门。
成亲不久,戚老夫人就传出有了身孕的喜讯,就在全家人沉浸在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关外鞑靼叩关,两代威远侯不得不告别家人去了兖州。大齐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还记得,那一年是鞑靼兵力最强的一年。甚至连兖州城都没有抵挡住鞑靼的脚步,鞑靼攻占了兖州城,威远侯父子退居二十里外的棋盘镇,更在棋盘镇和鞑靼展开了殊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