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薛雪玲叫住孙明,而后看着董夫人,道:“娘,只是上吐下泻或者身上起些红斑是不是有些不够分量呢?”
看着女儿脸上闪烁着的戾气,董夫人立刻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她皱起眉头思索着,好大一会儿之后,轻轻地摇摇头,她知道有的时候做事不能有妇人之仁,但她也做不到草菅人命。
“娘~”薛雪玲急了,道:“我知道您心软,可是您也说过,有的时候是必须得狠心一些的。”
“玲儿,不要再说了!”董夫人摇摇头,依旧不愿意采纳女儿的意见。
“娘~”薛雪玲嘴上叫着她,但却有大半的注意力落在孙明身上,她带了几分蛊惑的道:“如果丁夫人是给善堂里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送东西的话,我也不会这么想,可她是给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送东西,他们就算不出什么事情,也活不了几年了……”
“好了,什么都别说了!”董夫人打断女儿的话,道:“我绝对不会同意的,我不希望你再说这样的话!”
“我知道了!”薛雪玲撇撇嘴,表示董夫人的话她听进去了,不过,孙明脸上闪过的狠戾她也没有错过,她知道,自己的话孙明也听进去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九月八日,杨府的采买买了很多做菊花糕需要的食材,一直盯着杨府的人将这件事情禀告给了孙明,孙明冷笑一声,亲自到善堂,和善堂的主事,他的亲弟弟孙亮说了好大一会儿话,走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瓷瓶。孙亮瞪着那个瓶子好半响之后,才将它慎重的收了起来。
九月九日,辰时两刻,杨府的角门驶出一辆马车,出门的时候,马车停了停,坐在车辕上的丁勤笑着对站在角门边的中年男人笑道:“来喜叔,你放心吧,我不会耽搁功夫的。”
一直躲在暗处的人眼睛一亮,等马车慢慢驶出,那男人返身回杨府,关上角门之后,飞奔给孙明报了信,告诉他杨家的点心已经出门了,送点心的是经常在外面跑的丁勤。
孙明冷笑一声,把消息传到了孙亮耳中,并让传话的人带给孙亮一句话:“出手要快!”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那辆马车虽然是往善堂方向驶去,但是却没有驶到善堂,在善堂所在的街口停下,丁勤笑呵呵的和车里人打了个招呼,从车辕上跳了下来,和车夫挥挥手,车夫打了一个响鞭,便赶着马车走了——马车里坐着秋霜,她奉命将家中厨娘做的菊花糕送到齐府、张府。
马车一走,丁勤便熟门熟路的往街口一家门面很大的点心铺子走过去,前日,敏瑜赴宴的时候,他在这里定了二十斤菊花糕,约定今日上午过来取货。他一个人自然是拿不了的,不过没关系,这家名为稻香村的点心铺子有一个为人称道的额外服务,那就是凡是在他们铺子里消费超过一两银子的客户,两里之内,送货上门——善堂距此地百米。自然在送货范围内。
孙大管家更不知道的是,就在丁勤笑呵呵的拿出取货单,让稻香村的伙计用那种稻香村贴心的为客人准备的,没有稻香村标志的礼品盒将菊花糕包装好的时候,后脚出门的杨府大管家丁来喜乘坐的马车正好驶过稻香村店门口,停到了善堂的大门外,求见善堂主事孙亮。
在孙亮诧异的目光中,丁来喜简单的做了自我介绍,而后笑着道:“我家少夫人命我送些菊花糕,菊花酒到善堂给老人们过节。我特意前一步过来和孙主事打个招呼,东西马上就到!”
孙亮笑笑,先是万分感激的代表善堂和今日过节的老人向丁夫人道谢。而后热情的道:“大管家,既然来了,就到里边走走转转,和老人们见见面,说说话……丁夫人这番善举你也可以和他们说说。”
“孙主事客气了!”丁来喜笑呵呵的。道:“不过送点过节的点心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哪能这般大肆宣扬。不瞒你说,我家少夫人交代过,说点心送过来就好,别的就省了。”
孙明脸上带着笑。嘴里说着好听的话,心里却冷哼一声,她以为不趁机宣扬就能掩盖她想要染指善堂的事实。就能平安无事不出半点岔子了吗?真是幼稚!
正说着,便有人来报,说门口来了一个自称丁勤的杨府管事,说是奉命送来二十斤点心,给善堂的老人们过节。
“来了!”丁来喜呵呵一笑。道:“孙主事,我和丁勤还有别的差事。麻烦孙主事找两个力气大的,帮着把点心搬进来。”
“这个自然!”孙亮笑呵呵的,招招手,立刻有人过来,他吩咐了一声,那人便去叫人了,他则和丁来喜一道出门。不知道是丁来喜想早点见到丁勤,早点将差事办完好走人,脚步快了些,还是怎样,明明是一起往外走的,孙亮却明显落后了丁来喜两步。他微微一偏头,原本跟在他身后的跟班就一步跨到了他身侧,挡住所有人的视线,不动声色的将那个刚刚从袖子里落到孙亮手中的瓷瓶接了过来。将瓷瓶握在手心,那跟班微微点头,给了孙亮一个“明白,放心”的眼神,而后顿住了脚,没有继续跟在他身后。
将“要命”的东西交到了心腹手中,孙亮加快几步,这个时候,丁来喜已经到了善堂大门外,迎向门口站着的人,孙亮心里冷笑,嘴上却热情的道:“丁管家,这位便是丁勤丁管事了吧!初次见面,你可得好好的给我们介绍介绍,让我们好好的亲近亲……呃~”
就像被人掐住脖子一样,孙亮套近乎的话戈然而止,投向门口几人身上的目光也带了几分惊疑不定——门口除了疑是杨府下人的年轻人之外,还有四个双手都拎了点心盒子的伙计,他们手上的盒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但孙亮却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们的身份。
这四个伙计都是街口那家稻香村的伙计,也是孙亮再熟悉不过的老熟人——他们都是在善堂长大的,满十五岁之后由善堂安排去了稻香村做事。稻香村是肃州最大最有名的点心铺子,除了总店之外,有五家分店,街口的是三分店。有必要说明的是,生意兴隆的稻香村是薛家的产业,这是全肃州人都知道的事情。
“丁勤,还不给孙主事见礼!”丁来喜似乎没有察觉到孙亮异常一般,他微微侧身,笑呵呵地看着孙亮,道:“孙主事,这是丁勤,他是我手下最得力的管事。”
“见过孙主事!”丁勤笑呵呵的拱手为礼,而后笑着道:“这里有二十斤点心,是我家少夫人特意让小人送到善堂给老人们过节的,还请孙主事接受。”
“劳丁夫人费心了!”孙亮的笑容勉强起来,一看这阵仗,他就知道,事情出了偏差,这送来的点心不是杨家人自己做的,而是杨家到稻香村买的。
不用他交代,那四个伙计便很熟络的将点心盒子递给了晚孙亮两步出来的几个半大小子,那几个半大小子来之前便已经得了交代,接过点心盒子之后,没有停顿,便返身进了善堂。几个半大小子的表现并没有让丁来喜和丁勤感到意外,他们心里冷笑一声。什么都没有说,而孙亮则心里一沉,想到了自己安排心腹抓时间立刻办妥的“要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容有半点闪失,也不能泄露出去,孙亮便选了最信得过的心腹。他不但信得过,还是个死心眼的,不管孙亮交代他做什么事情,他都会严格的遵照孙亮的吩咐去做。绝对不会有任何偏差,更不会有自己的主意。
想到自己之前的吩咐,孙亮的浑身一凉。却是骤然之间冒了一身冷汗,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带了几分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慌乱,朝着几个往里走的半大小子呵斥一声,道:“祥子。你们怎么这么不懂规矩!还不过来向丁管家和丁管事道谢!”
“不用客气!”见已经走进门的半大小子一头雾水的转身,丁来喜连忙笑着道:“你们赶快把点心送过去吧,不用理会我们,劳烦孙主事留下和我们说两句话就是了!”
哦!这样啊!几个半大小子又转了过去,他们倒不见得是什么笨人,只是一直以来孙亮等人都不遗余力的灌输给他们一个思想。那就是除了薛大人一家,没有什么官员和夫人愿意管他们,愿意照顾他们。那些人都将他们视为拖累。这样的思想,不但让他们感恩薛立嗣一家,让他们愿意为薛立嗣夫妻尽忠效力,也让他们心里对其他官员和他们的家眷带了怨恨和排斥——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让他们失去亲人,失去依靠。甚至身带残疾的话,他们也不会在这里!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没有资格嫌弃他们!
要是往日。孙亮会很满意这几个半大小子的表现,但是现在……孙亮只想撞墙!
不过,他也知道不能上前拦人,只好向丁来喜尴尬的笑笑,道:“原本倒是想留两位坐一坐,只是我也知道,两位是大忙人,我呢,也就不耽搁两位了!”
这是在下逐客令吗?丁来喜和丁勤心里冷笑,丁勤笑呵呵的道:“孙主事这话也就见外了!别说小人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就算有……孙主事都说了这样的话,小人又岂能扫了孙主事的面子呢?大管家,你说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