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林剑眉微皱道:“英娘妹妹脑子里头都想些什么啊,小妮子尽说些稀奇古怪的话,难道长植的风气跟我们启汶有那么不同吗?”
糟糕,又说错话了,姚舜英懊恼无比,俗话说交浅言深,君子所戒。自己和田青林的交情还没有深厚到可以拿他的终生大事开玩笑的程度。这可是古代,自己一个小姑娘跟一个外姓青年男子讨论男女婚嫁之事,在田青林眼中绝对算得上是浮华不庄重了,怎么自己就那么不小心呢?
当下赶紧朝对方弯腰赔礼道歉:“对不起,我向来跟家中几位哥哥开玩笑惯了的,说话没有分寸,还请田三哥不要跟我计较,千万别生我的气。”
田青林一愣,扬眉道:“英娘妹妹你多想了,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啊,我只是觉得你说的话有点怪异罢了。”
怪异不就是没教养没分寸,人家无非是给自己留点颜面罢了,但多说多错,姚舜英这次吸取教训,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却不开口了。
田青林脸色一暗,闷声道:“我不会说话,英娘妹妹生我气了吧。你看我一个乡下泥腿子,不认得几个字也没人教我圣贤之道,说话没个分寸,你大人有大量别计较了好不好。”
对方语声诚恳神色懊恼,看起来是真怕自己生他的气了。姚舜英暗自好笑,这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学啊,生怕得罪自己没人教他识字了吧,还真把自己当成轻易耍脾气小心眼的小妮子了。只好温言道:“我不生气,你放心,不管怎样只要你愿意学,有机会我会一直教你的。”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田青林急着解释,“那个,我,嗯,我之所以想尽办法也要去划龙舟,是奔着工钱去的。你看三年前划龙舟的人每人得了六两银子的工钱,我上头两个哥哥娶亲要银子,然后我自己娶亲也要准备。爹娘每日晚上都在盘算着家中的收益,说着哪些地方要花多少,还缺多少。我就想着去赛龙舟挣银子。眼下蒙你指导学习识字,虽然你说不要钱,但我多少总得付给你一点束脩吧,这才舍下脸面拼了命地去跟人家比。天地良心我真不是想去勾引岸上的富家小娘子。还有,你跟我说笑我很开心,我绝没有一丝不高兴怪罪你的意思。英娘妹妹你别生气了好不好。”田青林额间竟然急出了汗。
姚舜英正要开口,却被人打断了。原来侯三这些天去了城里,又搜到一本姚舜英想看的书,回来立马兴冲冲地跑来献宝。不料正碰上田青林软语央求着姚舜英,他不禁眉间一竖,急急奔过来大声道:“你们在做什么?”
姚舜英乐得有人来打破自己和田青林之间的尴尬局面,当即笑道:“能做什么,还不是教田三哥识字。你回来了。看你的样子就知道那书你弄到了,快拿出来给我看看。”
侯三在姚舜英面前向来不敢粗声大气地说话,这回一时情急语气不善,原本认为姚舜英会骂自己的,没想到她还对自己笑脸相对,当即心情大好,谄媚地将自己买来的书递了过去。
姚舜英接过来大略翻了一下,抬头对田青林道:“田三哥,我明日给你在纸上写下新字托三叔带给你,你自己抽空看着识记吧。你明日还要练习划龙舟,今日便不学了吧。”
田青林只好点头道:“劳烦英娘妹妹了。”说完转身去了。
侯三待田青林一转身,立刻兴奋地对姚舜英说道:“今年的龙舟赛特别热闹看得人很多,启汶城里大大小小的客栈都给人预定一空了。我打听了一下,每日比赛卯中开始,咱们庄子离县城那么远,走路要想赶上的话得早起,坐车的话一家子这么多人估计大人们也舍不得。我城里那房子那么宽,不如你们比赛那几天就住在我那儿吧。”
姚舜英道:“听蓉娘姐姐说,往年咱们家的人去看龙舟都是一早走路去看完走路回。没道理今年我来就不成了。”
侯三耐心劝道:“那是往年,比赛的船没那么多,都是辰初才开始比的,走路自然赶得上。今年时辰提前了。”
姚舜英道:“你那房子你外祖父一家,还有你家的其他亲戚,算起来自家人都不够住的,我们家的人哪好意思住进去。”
侯三鄙夷道:“什么亲戚,除了我外祖父母,就是舅舅舅妈表弟表妹他们我原本都不想让他们踏进我的地方,只是不想把事做得太绝惹得两位老人不高兴。我那房子住两家人足够了的,我都让老侯请人将各个房子清扫干净了。”
姚舜英道:“再怎么着也轮不上我们家人,我们凭什么啊。”侯三顿脚道:“就凭你是我的先生啊。”
姚舜英道:“先生先生,你看我像个先生吗?世间有我这样的先生吗?这也就是咱们这地方穷乡僻壤的,能识字的人少我才猪鼻子插葱冒充大象,到了外头千万别这么说,当心人家笑掉大牙。”
侯三道:“哎呀,英娘妹妹怎么学起那些酸丁的做派来了,你指点我读书识字那就是我的先生,这可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吧。”
姚舜英懒得跟他纠缠,踢皮球道:“住不住的我可做不了主,我们家的人都听祖母安排。你有本事说动我祖母就行。”侯三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转而找李氏说去了。
因为今年龙舟赛难得的热闹,加上姚舜英和李兴业两个人年龄不大走三十多里路去看,实在是难为他们,李氏决定破例花钱让大家坐车去。一家人正在盘算着比赛的四天八个来回一家人得要多少钱。粗粗一算似乎要花一笔小钱。
李大柱两口子便在一旁说他们不去,然后李大梁夫妇也说不去。李兴元几个大点的说他们不坐车走路去,节约下来的钱给几个小的买零嘴吃。看龙舟小孩儿没零嘴可不行,不然光看着别人吃流口水。
姚承恩说机会难得,要看就大家都去都坐车,大不了往后在别的地方节省一下就是。在看龙舟赛过过年的启汶人家,持这种消费观念的人比较多,李家庄好多人家都这么安排的。一家人正在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侯三来找李氏了。
第三十七章 分工
更新时间2013-10-8 12:54:14 字数:2276
不出所料,李氏直接拒绝了他的邀请。侯三眼珠子一转,提出第二种方案。原来他城里房子的隔壁邻居是个常年在外地的商人,因打算往后常住外乡,便将启汶的这所宅子出手。老侯见价钱便宜便书信回京讨得侯三父亲的示下,将那宅子买了下来。
只是那房子长久闲置朽坏得厉害,须得请人重新翻修过才可以住人。老侯打算等端午节后再动手翻修。侯三说自己那房子暂时闲置也是闲置,李家人要是不嫌破败便可以住上几天。还说那房子旧主将灶房那一套家伙什都抛下了,李家人看龙舟这几天大可以自己带着柴米油盐去做饭。
这提议一下便让李氏动了心,但想着村里人可能会说的闲话又迟疑了。姚承恩道:“我看这法子倒是不错。不过侯小子,我们也不能白占你的便宜,你哪天翻修宅子,咱们出个人给你干活,就当抵了这几日的房钱了吧。”
侯三知道姚承恩说一不二的脾气,只好点头道:“好,也不用等到往后,你们住的这些日子便要动手收拾了。您老没看到,满院子都是杂草,房梁上尽是蛛网,还有那些家具地板,厚厚的灰尘。你们只要能把这些做好就完全抵得房钱了。”
李兴元道:“那能有多少活,我一人半日功夫便够了。”侯三笑道:“元大哥你是没看到那房子,只当它跟咱们乡下的一般简单。等你去看了就知道要做好这些事要花费多大的力气了。”
姚承恩听完点头赞同,表示就这么办。侯三目的达到,便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临要出门了又折身回来提醒道:“那宅子的上房是木地板,你们只需带几床盖的被子便可以了。”
看龙舟的吃住问题稳妥解决,不用跟往年一般走三十多里路来回,一家人都兴高采烈地。接下来的家庭会议的议事日程便是关于怎么过节,过节古往今来吃总是头等大事,一说到这个大家更是热情高涨兴致勃勃。
启汶过端午不光包粽子,还要包桐叶粑粑。甚至在许多人心目中,粽子还没有桐叶粑粑好吃,比如李兴业就更钟情于后者。
因此这个吃货最先嚷道:“祖母,今年咱们多包点粽叶粑粑少包点桐叶粑粑好不好。我就喜欢吃粽叶粑粑,糯糯的外头沾好多糖霜,又香又甜。”他话一说完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似乎裹满糖霜的粽子就在眼前一般。
“不,祖母别听他个馋狗娘的。桐叶粑粑才好吃呢,粽叶粑粑白白的一坨没有馅一点都不好吃。还是多包点桐叶粑粑,今年里头的馅别用绿豆的,用芝麻的,那个更香。”
“你才馋,你不馋你有本事别吃桐叶粑粑!”“你就是个馋狗娘!去年的糖霜大多是你吃掉的。”“你才馋,你说去年不还有前年咱家端午节包的桐叶粑粑你一人吃了多少个!”吃货姐弟二人组为了吃的东西又掐上了。
幸好田青林由李大椽陪着在院子西边三房的屋子说话,在场没有外人,不然真是丢脸。吴氏抱着菊娘嘴巴微撇,大房两口子波澜不惊应该是习以为常了。二房两口子却是脸色越来越差,姚舜英心头大急,知道要坏事,可她正想暗中去扯蓉娘让她闭嘴,李大梁却发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