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蓉撇了撇嘴,很不以为然:“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让三婶改性子,难!”
晚上李氏果然在堂屋将三个媳妇单独留下,其他人都赶走。李兴蓉兴冲冲地想拉着姚舜英偷听,姚舜英坚决拒绝,二话没说回自己房间睡觉去了。
李兴蓉虽然没人陪伴,还是耐心地将偷听大业坚持到底。次日一逮着机会便活灵活现地向姚舜英汇报偷听成果,姚舜英不听都不成,只好勉为其难地听她说了一通。
原来昨晚李氏先让吴氏向两个嫂子认了错,然后一条条地列举吴氏的罪状,责令她以后一定严加改过,不然老李家就真的容不下她这个媳妇了。吴氏在威严精明的婆婆面前向来老实,乖乖地做了保证。总之,李兴蓉是听得心情极为舒畅。
经过几日,家中已经积攒了三十来个鸡蛋,李氏将所有鸡蛋都取出来,然后在院子里对着阳光一个一个地照。姚舜英觉得奇怪,问李氏这是在做什么。
李氏笑道:“咱家不是有三只母鸡想抱窝了吗?前几日淹醒了两只还有一只,我想选些蛋让它孵一窝鸡崽。”
“那祖母这是在选鸡蛋了,怎么选,要选个大的样子匀称的吗?”
“当然不是了。”李兴蓉奇道,“英妹妹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你家没喂鸡吗?”
“喂呀,不过我从没看过我娘做这个。”其实她不光这世没看过,上一世也没注意过这个问题。
李氏道:“不是所有鸡蛋都能孵出鸡崽子的,得要那些有顶的。”
“有顶,什么样的蛋叫有顶?”姚舜英还是头一回听到这说法。
“你过来祖母指给你看。”李氏招手叫姚舜英过去,拿了一个鸡蛋放在阳光下,另一只手半握拳遮住下端,然后示意姚舜英顺着自己的方向看过去,嘴里道:“看到了吗?这个蛋里面有黑点,这就是有顶的。”
姚舜英认真看了看,果然发现鸡蛋内部上头部分有黑色的一点。
“你再看这个。”李氏从自己已经放到一边的鸡蛋里面又拿了一个照给姚舜英看,“这个里头没有,就是没顶的。没顶的蛋,母鸡就是蹲到死也孵不出鸡崽子来。”
姚舜英想了想,不禁暗自唾弃自己,亏得你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什么有顶没顶,不就是是不是受精卵,换个名称而已。没受精就没坯胎,自然孵化不出小鸡了。
李氏一共选出二十二个有顶的鸡蛋,然后取出一个废弃不用的箩筐,喊李兴初爬到猪圈上头取了些稻草来,厚厚地垫在箩筐底,这才小心翼翼地将那些蛋摆放进去。
那只预备拿来孵蛋的母鸡一早就被单独关在一边,蛋窝一做好,李氏便将它放进去。那母鸡丝毫不挣扎,老老实实地蹲在箩筐里一动不动。
李氏最后在箩筐上头覆了一个粗格子箩筛,再喊李兴初去院外搬了快石头压在箩筛上头,以防母鸡扑腾出来打碎了鸡蛋。
以往母鸡孵蛋的箩筐都是放在楼上,眼下楼上姚舜英住着,小姑娘爱干净,不好再放那儿了。李氏打量四周,想着该将这箩筐放在哪里好呢?
“天不冷了,祖母不如就将这箩筐放在粮仓屋檐下。”李兴初提议道。
“不好,五郎爱喊些顽皮小子来院子里打闹,他们向来是到处乱窜的,哪天箩筐被踹倒就不好了。”正抱着李兴菊逗着玩的李兴蓉一下就否定了。
李兴初道:“这段日子不准他们来咱家就是。”
“放在外头终究是不好,万一进了黄鼠狼呢?”李氏也不同意放外面。
李兴初很不以为然:“祖母也太小心了,咱家围墙到处都是好的,再说咱们这都一年多没进过黄鼠狼了。”
“小心些没错。”李氏摆手道,“别争了,四郎你将箩筐放到我和你祖父的房里去。”
“那好吧。”李兴初双手抱住箩筐,小心翼翼地走向正房。母鸡被挪动,吓得“咯咯”乱叫。搞得姚舜英开始担心起来,生怕它将身子下面的鸡蛋弄碎。但看李氏很淡定,料想应该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第十七章 打七寸
更新时间2013-9-19 22:14:35 字数:3134
一大早,里正就满庄子的敲锣喊话,说是附近好几个山塘都遭到不同程度地损坏,眼看春耕在即,每家每户根据良田多少出壮年男丁修理。
按照田土数量,李家要出五个人,所以“大”字辈的三兄弟加上“兴”字辈的大郎二郎都被叫走了。原本姚承恩安排今日红薯下种,这下只能三个儿媳妇带着李兴本李兴初来完成了。
做种用的红薯是精心藏在地窖里的,取出来后李氏又一个个地小心察看有没有坏的。但凡有一点不对劲的就放到一边,检查好的红薯被放在两担箩筐里由李兴本和王氏一人挑一担。吴氏和李兴初一人挑了一担草木灰。田氏则扛了两把锄头带了四个竹撮箕。
因为种红薯的地方不算太远,李兴蓉就和姚舜英跟着大人一起去那里扯猪草。临出门时,田氏又让李兴蓉和姚舜英在背篓里放了两把刀,说是回来的时候大家顺便砍几担柴。
李家种红薯的沙地在庄子对面的山上,大家趟过溪水,然后开始爬坡,爬到半山腰再横着走一段路就到了。李家之所以会选在这里种红薯,除了这里当阳之外,还有就是离其他沙地不远,不然将来栽红薯秧的时候东跑西跑的麻烦。
走了一阵大家都喘着粗气,放下东西先歇一会儿。田氏看了看李兴蓉和姚舜英,笑道:“就两个背篓,装不了多少猪草。不如你们先帮着种红薯,完了大家一起扯猪草。”跟大家一起干活多有趣,两个妮子连连点头,都觉得这主意好。
接下来王氏李兴本开始挖土成畦,田氏吴氏和李兴初李兴蓉则两人跟一个挖畦的人,一人撒草木灰一人埋红薯。放好之后挖畦的人再轻轻推土盖好。只有姚舜英没事干,田氏又不让她走远,她就在沙地边上扯些猪草。
人多力量大,不到两个时辰两担子红薯就种完了。这座山左边湾里有股细泉,大家便去那边湾里喝水歇息。
出来种红薯的不止他们一家,路边大树下已经有两家人坐在那里了。冤家路窄,那两家人一家是三猴子一家,一家是李兴月一家。
三猴子看到姚舜英,眼睛倏忽就亮了。李兴初恶狠狠瞪着他,一副要扑过去揍人的样子。李兴月原本眼珠子围着三猴子打转,见他只顾看姚舜英,微笑着的小脸立马板了起来,狠狠剜了姚舜英一眼。
姚舜英对李家庄的人不熟,当然是老老实实地跟在大人身后,不乱看不乱说,哪里知道这些小插曲。李兴蓉自来看不惯李兴月,看到她这幅做派,忍不住撇了撇嘴。
三猴子那伙人里边有个老婆子,看年纪似乎是李氏那一辈的。果然田氏她们笑着喊对方婶子,三猴子仿佛没看到李兴初凶狠的模样,笑咪咪地喊着田氏王氏吴氏。
两家人凑到一起说笑起来,期间姚舜英难免又要被介绍一番再喊别人几声。其中就包括那个三猴子,对方快十六岁了,姚舜英只好喊对方一声“哥”了。
这下三猴子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姚舜英问东问西,姚舜英基于礼貌只能一一作答。少年仿佛初次亮嗓的小公鸡一般,得意地炫耀着自己的本事,什么下河摸鱼鳖上树掏鸟窝之类的说的唾沫四溅。
自己的漂亮妹妹被这惫懒小子死霸着不放,当着大人的面李兴初又不能揍人,忍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了,冲田氏嚷道:“娘,五郎爱满庄子地乱窜,根本帮不上什么忙,祖母一人带着菊娘连个帮手也没有,咱们还是砍好柴赶紧回去吧,还有两个妹妹背篓里的猪草也没扯够。”
田氏被儿子一喊,赶紧刹住谈话的兴头,招呼大家起来干活。他们两家人说得欢快,无形当中就显得李兴月一家不受欢迎。
李兴月的娘大吴氏本来还想凑过来跟吴氏说话,但吴氏才被李氏敲打过,哪里敢当着家里那么多人的面跟她搭话。一开始就坐的离她远远地,然后始终低着头不看那一边,大吴氏又拉不下脸皮过去喊她。
眼看着姚舜英他们都要离开了,大吴氏气不过,假装和李兴月的婶婶蓝氏咬着耳朵,音量却是大家都能听到的。“这长植来的妮子就是不同,一下就能看出哪个小子出身不凡,跟着他将来可以做富家少奶奶。这不,刚一见上面就迷得人家晕头转向的。”
姚舜英大怒:你妹的,臭婆娘说谁呢。长植来的除了自己还有别人吗?什么一下就能看出哪个小子出生不凡,哪个小子,三猴子吗?李兴蓉没说错,这婆娘的确是讨人厌。在这样一个女子声誉重于生命的社会对一个初次见面的小姑娘大泼脏水,简直太缺德太阴损了。
这还不算,蓝氏说得更损:“你呀也太高估那妮子了,依我看呀,小姑娘无非是看那小子长得俊俏罢了。哎呀,都是打那个年纪过来的,谁不明白她那点心思啊。”
姚舜英简直要气晕了,这话什么意思,自己成了花痴?见三猴子长得俊就扑上去缠着人家。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难怪姚承恩和李氏与这一家多年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