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外挂大作战 完结+番外 (林喵喵)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有客人来

简安茹订亲后不久,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这个时空中,端午节也同样是三大节之一,所以自然也热闹的很,大家纷纷走亲访友。

简府这几天也热闹的很,简大夫人每日里要接到无数来往人家的节礼,同时又要安排人给来往的亲朋好友送礼,忙的脚不沾地。

没想到还有更一层热闹,却说五月初三这天,一大早的,绿竹就过来笑道:“小姐,前头来了好多人,好热闹,听说是大夫人的妹妹带着表小姐表少爷来了。”

简安宁在脑中搜索了一番,然后从原主记忆中得知了这个李姨妈(大夫人姓周,其妹周氏的夫家姓李,所以称李姨妈)当年嫁了个县令,只是丈夫几年前在任上亡故,后来一家老小扶灵回了夫家老家,这次上京,拖家带口,不像是寻常走亲戚,却不知道是什么名堂。

早饭过后,简安宁照例前去荣禧堂给简老夫人请安,然后便发现荣禧堂里热闹一片,人声鼎沸,显然有很多人聊天。

简老夫人出身寒微,其实还是蛮喜欢热闹和闲聊的,只是往常在媳妇子孙等人面前要尽量保持着三品诰命夫人端庄尊贵的样子,不好像寒微时那样大嗓门高声说话,免得被这些娘家地位不低的媳妇们瞧不起,但李姨妈终归不是自己的媳妇子女,她也就可以顺势随和一点,跟人聊了起来。

简安宁在路上碰到了简安欣等小姐妹,这时进去,便少不得要给那乌丫丫的一大群人见礼,却是李姨妈,李元娘,李二娘,李大郎,李二郎等——需要说的是,这架空时代虽然也讲究男女有别,提倡男女七岁不同席,但如果有家中长辈相陪在侧,又是大群人在一起,相见倒也不是那么严防死守,主要是严禁男女私下见面,私相授受等,所以这李大郎、李二郎虽都已过了七岁,但此时仍陪坐在母亲身侧,只等与简老夫人请安完毕,又与诸亲戚见过了礼,这才叫李姨妈打发去了外面。

厮见完毕,那李姨妈拉着简安欣等人的手瞧了又瞧,然后向上首简老夫人笑道:“还是老太太会调理人,看这一个两个水葱似的,哪像我家这些野丫头,就像乡下丫头似的。”

简老夫人听了哈哈笑了起来,指着李姨妈向简大夫人笑道:“就数姨太太会哄人。”

嘴上虽说着客气话,但脸上高兴的笑容还是让人明白,她是爱听这话的,李姨妈看老太太爱听这些动听的话,便专捡那些简老夫人得意的话说,将个简老夫人哄的不时开怀大笑。

那边简老夫人与李姨妈等人闲聊,这边简安宁一边像往常那样装鹌鹑低着头捏着帕子,一边用精神力观察屋中诸人神情,不大会儿便让她发现了个奇怪之处。

那李元娘是李姨妈的嫡女,虽随着父亲在一个小地方长大,后来又回了父亲的老家,也不是什么大城,但到底是官家千金,还是有大家闺秀的模样,娴静地坐在那儿,并没像有些人那样,新到了个地方,就好奇地东张西望。

倒是那个李二娘让简安宁颇觉几分异样,这姑娘是庶女,一般来说,除了像简安英这样的另类,大多数庶女都比较低调怯懦,而这个李二娘,大多时候也娴静地坐在那儿,但偶尔,她会趁着众人没注意的当儿,眼神迅速扫过全场,正是那眼神,让简安宁觉得有异样——那明显不是普通官家小姐该有的眼神,认真说起来,很有几分锐利,跟李二娘的身份格格不入,这个现象,让简安宁不由留神了起来。

不光简安宁在观察李二娘,还有人也扫了李二娘一眼,这人便是简安茹。

简安茹看着那个女人,心中好笑,这女人,身为庶女,还跟简安英一样不安分,不过她跟简安英的不安分还不一样,简安英不过就是算计个姻缘,弄死几个看不顺眼的人,她么,野心也太大了,竟然算计……差点害的李家抄家灭族,她以为她是什么,真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么?

——这世上有些人,老以为自己厉害的不得了,聪明的天下无敌,江山如棋盘,他人如棋子,她能随意操纵,却不知道,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不是你仗着几千年积淀,就能兴风作浪的。

不过,她就算知道将来的发展,也绝不会说的,更不会提醒某些人的,因为,先知是她的制胜法宝,她当然不能随意改变局势发展,免得以后她不知道怎么面对变化了的局势。

——简安茹也是蠢的,她一直强调她不能改变剧情,免得形势发展奇怪,没什么本事的她不知道怎么处理,但是,她更改了自己的配偶,这就是最大的改变了,毕竟婚姻可是一辈子的事,改了这个,等她结婚后,不就要面临全新的环境了么,到时,她知道怎么处理么?!事实上,像她这样不聪明的,面临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人,最好的选择是,继续嫁给那个什么安平郡王世子赵栩做庶妃,然后想个法子不让赵栩碰她,等赵栩死了后,她就算没孩子,也好歹是个庶妃,衣食无忧,后半生有着落了,她不去自己熟悉的环境刷熟悉的副本,却跑到不熟悉但人情世故最多、比简府这种根基浅的家庭麻烦多多了的世家大族孙家当媳妇,以后有她受的。

素日来请安的只是媳妇儿孙辈,日复一日,大多是按规矩来,坐一会就走,天天见面,也没甚意思,这时来了客,说的聊的都是新鲜话题,所以简老夫人颇有谈兴,与李姨妈等人好一通聊,要不是看日头不早,估计会聊到中午去。

因有外人在,简安宁等姐妹也不好像往日那样,坐一会就告辞,只得陪着坐了,直到众人谈的差不多了,大家这才起身离去。

回到自己的院子,就见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负手立在那儿,正是这具身体的哥哥,简四郎——他比简家大房长子简大郎约小三岁,大房庶子简二郎小两岁,二房嫡长子简三郎小一岁,府中嫡孙,三房各一,其余皆是庶孙。

正文 第二十四章 简四郎

简四郎算是有出息的,这么多孙辈中,目前只他进了学,也就是有了秀才功名,所以在国子监读书,今儿个因为端午的缘故,学里放假回家。

当然简家子弟在国子监读书的,并不止简四郎一人。

简家其余子弟虽没进学,但也有像简大郎这样幸运地拥有纳粟监生的名额,且还没成亲的,所以这时跟简四郎一样,在国子监读书的,比如二房嫡子简三郎就是这样,当初新皇登基国库空虚开放了少量纳粟监生名额时,简二夫人就为儿子抢了个名额,让儿子免除了考秀才的痛苦,能直接参加乡试考举人,而且万一儿子考不中举人,有纳粟监生的名额,靠着简家的后门,将来也能选个小官,算是前途有保障了。

而比他大一岁的简家大房庶子简二郎就没这个好运了,当初得到消息,说是可以花钱买监生头衔时,简大夫人说手头的银子不够,所以只给她自己的儿子简大郎买了,就没给庶子买了,而简二郎的姨娘私房也有限,当时救济不了他,所以他现在还是白身,又刚成亲,便在家里读书。

这简二郎也是个没出息的,没抢到监生的名额,只一味怨恨简大夫人,并不像简四郎那样努力,自学成材,须知靠人不如靠己,你自己不努力,只责怪嫡母恶毒,不给你买监生名额,哪有这种道理?

事实上三品官以上可以为子弟申请荫监,但有数量限制——只准送一个——简老太爷的名额已用完了——就是用在简三老爷身上——所以现在要想进国子监读书的话,就只能花钱买了(这个机会还难碰到,不常有),来日好选个小官——这个架空时代,要想当官非得有功名在身不可,因为直接捐的官只有虚衔,不授实职,但捐监生的话,如果有门路,却可以选八九品的实职小官,不过干的再好,也顶多当个县令,不会再往上升了,所以一般花钱买监生,然后选个实职小官,是没办法的时候才干的事,因为这样的不会有大前途,也会被正途科举出身的看不起。

要说这一代不如一代,在简家就看的出来了。

这简老太爷,当年是二甲进士,而下面三个儿子,在他这个好榜样的影响下,大儿子二儿子自己努力,考了秀才考举人,三儿子虽然差了点,但荫监后直接跳过童试,参加乡试,也考了举人,可惜三人都止步于举人了,没考中进士,连个同进士都没捞到,后来简老太爷看儿子们大了,再读下去不是个事,便为他们选了官,只是举人嘛,一般人混到七品就到头了,像自己三个儿子能混到一个五品两个六品,那是因为简老太爷本人是三品大员,提携的缘故,估计三人这官位也到头了,不能考中进士,想升高官那是免谈的事。简老太爷每每看到家中子弟不像自己当年争气,就长吁短叹。

儿子已经够让简老太爷失望的了,结果,到了孙子辈,到目前为止,还只有三房的简四郎不错,中了秀才,余者竟是连学都进不了,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么?

这也怪不得孙辈们,主要是儿子们当年念书考试时,简老太爷还不是多发达,所以孩子也就争气些,现在的孙辈,都是从锦绣膏粱乡中出来的,天天娇生惯养着,又是美婢娇童侍候着,天天只知道玩乐,不像祖、父辈那么用功,会进不了学也很正常,简四郎能进学,那还是因为小时候就听大房二房嘲笑自家父亲没用,还是荫监考出来的,再加上三房又是妾强妻弱的局面,简三夫人不时抱着儿子痛哭,倒让简四郎小小年纪就憋了一口气,想叫大房二房看看,不要小瞧他们三房,所以竟是小小年纪就进了学,惹的简老太爷对这个孙子非常重视,亲自送去了国子监,勒令他好好读书,他倒也争气,做出来的文章每每让简老太爷称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