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农女当家 完结+番外 (络缨1231)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络缨1231
- 入库:04.10
“娘,这事我回去和孩子他娘说说看,明天给你消息。”王兴文说着,立即转身,就往外走。
“大哥,咱娘的话你也不听了?”王秋月惦记着那一百两银子,若是有了这银子,她也可以再添些好衣服和好首饰了。
“老姑,应该先给你说亲,我姐是小辈儿。”仲秋趴在王兴文的肩头,看着王秋月那一脸的气急败坏地样子,呵呵地笑着说。
王秋月气得狠狠地瞪着仲秋,却不敢上前打。只得回头冲着高氏跺脚道:“娘,你看我大哥。”
高氏也很生气,但高氏也知道。孙女的亲事她可以提,但是却不能作主,毕竟人家的父母都在。只是抿紧了唇,死死地盯着那个趴在大儿子肩头上的小女孩儿运气。
这小崽子现在越来越敢和她顶嘴了,等这件事了了。她一定好好地让大儿子打她一顿不可。
父女两个从上房回到屋子里,仲秋跳下王兴文的怀里。冲着方氏噼里叭啦地把事情说了一遍,然后MS天真地问:“娘,那周公子那么好,为啥我奶不说给我老姑呢?”
方氏疑惑地看着王兴文:“他爹,你咋说?”
“我说探春的年纪小,想再留几年。”王兴文坐到炕沿上,看着方氏,“孩子她娘,咱家不攀那高枝儿,大户人家的儿媳妇不是那么好做的。你咋想?”
一边的探春听到是给她说亲,脸早红了。躲到了一边,绣帕子去了。只是耳朵一直竖着,仔细地听着爹娘的话。
“不管如何,总是要打听一下那户人家如何。”方氏有些吱唔地道,“别人说亲,我倒也不怕啥。只是二娘这个人,我总觉得不放心。要不,你明天去县里看看,打听一下,这周家如何?”
“也好,明天我去给爹说一声,去县里看看。顺便到镇上把编的这些筐子卖了。”王兴文说罢,便下了炕,继续坐在地上编筐子。
仲秋好奇地趴着炕沿看着王兴文问道:“爹,筐子卖了钱,给我买好吃的吧。”
王兴文呵呵一笑,道:“好,给我小闺女买好吃的。”
“也给娘买件首饰吧,娘一件首饰都没有。”仲秋心想,小孩子吃的东西,一两文就打发了。这让无法知道,王兴文卖的钱是上交到高氏还是自家留着做小金库。
“这……”王兴文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炕头的方氏,垂下头来。
方氏笑着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小闺女,道:“这筐子卖了钱,是要给你奶的,你三叔明年春天就要上县里考试去了,家里可要准备钱呢。”
“那一只筐子卖多少钱?”仲秋不理方氏,问王兴文。
“咱们在镇上卖,一只卖好了,能卖八文。卖不好,一般也就是七文。”
“那要是上县里卖呢?”
“这个没卖过,县里啥东西都贵。卖东西听说还要占地钱呢,咱们哪有那些钱啊。”王兴文看着小闺女,耐心地解释道。
“爹,那你给我编几个小筐子好不好?装花儿的那样好看的小筐子好不好?”仲秋坐起身来,盯着王兴文。暗想:既然费了这么大的戏编的筐子卖了钱也不给自家花,那还编它做什么?
“等爹把这个由了口的。”王兴文对孩子的要求,一般都是要满足的。不过是一个小筐子,也就是两刻钟的事。他可不知道,他这一答应,足足编了好几个,天都大黑了,才被仲秋允许上了炕。根本就没想过,今天他少编了两个筐子呢。
仲秋看着王兴文给她编的那个小巧精致的小筐子,一个小小的提手,就像那世精品店里卖着装水果或者花草的那种礼品蓝。这要是再弄些而布艺花草往上一装饰,说不定也会卖一些钱的。那她不也有钱了?
“爹,明天我也要跟你去县里。”仲秋扒着已经钻进被子里的王兴文,一脸的兴奋。
“老远的,你去干啥,看冻着你。你病还没好呢。”王兴文把仲秋一把抱起来,塞进了方氏的被窝。一边把小儿子子汐捞过来,搂到了怀里。
子汐眨着大眼睛,看着仲秋,今天的三姐有些奇怪,胆子好大啊!饭桌上不但得了肉吃,还得了鸡蛋羹呢。若是天天三姐都这样的话,他和娘及两个姐姐不是都能吃饱饭了吗?
“我要去,我要去。”仲秋趴在枕头上,不依地扯着王兴文的袖子叫,一边抹眼睛。
“他爹,要不你就带着仲秋去一趟吧。”方氏看不得小闺女哭,忙道。
“他娘,这天多冷啊,看再病了。”王兴文也舍不得自家闺女哭啊,可是要再病了,他不是更心疼。
这次小闺女可是从鬼门关转一圈回来的,他可不敢再大意了。
“我和爹去县里有事的,不是去玩儿。”仲秋抹了把脸,坐了起来。
一边的方氏急忙起来,把仲秋搂到怀里,然后用被子把两个人围住:“仲秋啊,听你爹的啊。”
仲秋小嘴一撇,看了一眼王兴文认真地道:“爹不带我去也行,我会在后面慢慢地跟着。”
王兴文有些傻傻地看着小闺女,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隔蔓的另一边,二姐半夏笑嘻嘻地道:“小妹说出来,还真做得出来。爹,你就应了小妹吧,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家小妹老倔了。”
隔在另一边的子滨也从帷蔓后探出了个脑袋来,笑着问仲秋:“小妹,你干啥一定要和爹去县里,就相吃好吃的?咱爹卖了钱,是不能花的。”
“我要去,我要自己赚钱。”仲秋握着小拳头,挥了挥。
“就那几只小筐子?”半夏露出来的脑袋疑惑地指着地上放着的几个小筐子问仲秋。
“那当然。”仲秋很是不服气地道。
“他爹,明天你多穿些,带她去吧。若是她真跟着……”方氏愁得用力拍了一下笑嘻嘻的仲秋,无奈地道。
王兴文想了想,便道:“那也好,你明天把那个兜子找出来,我兜着她去就是了。”王兴文呵呵笑着,摸了摸自家小闺女那黄黄的头发,满脸的怜惜,“我闺女赚钱都干啥呀?”
“给爹打酒,给娘买首饰,给哥读书,给姐攒嫁妆,给小弟买好吃的。”仲秋一副小孩子的样子,掰着手指一样一样,口齿清晰地说着。
一家子人都探着脑袋看仲秋耍宝,笑嘻嘻的,一屋子的欢乐气氛。
“你都给我们买了好东西,那给自己买什么呀?”半夏笑着问。
仲秋暗自撇嘴:逗小孩子呢?
“我要买田,做地方。”
“哈哈,哈哈!”一家子都被仲秋逗得哈哈大笑。
半夏更是有些夸张地拍着枕头,不顾形象地笑着:“哈哈,小地主婆。咱们家的仲秋以后要当地主婆了。”
“是地方,不是地主婆。”仲秋很是恨恨地瞪了一眼半夏:她是地主婆,不是嫁给地主的地主婆好不好?
“好,我们仲秋以后是地主。好了,都睡吧,明天不是要出门吗?”
最后方氏说了一句话,把大家都安抚进了被子里,仲秋也老实地缩到了方氏的怀里,安稳地睡着了。
明天,她还要去进行她的发财大计呢。
第9章 这钱赚得
次日早起,因为要赶着去县城打听消息,王兴文一家早早说起来了。方氏也不用人说,自然是去正房做饭。
老爷子是闲不住的人,现在也起来了,准备收拾一下就去拣粪。看到方氏这么就过来做饭有些诧异就问:“他大嫂,今天这么早?”
“爹,孩子他爹要去镇上把筐子卖了。”方氏没敢说去县城的事,要是让高氏听了,这事肯定成不了。
“噢。”老爷子问了一声便不再说话了,坐在炕沿上抽烟。
高氏已经穿好了衣服,冲着外屋忙碌的方氏道:“给兴文贴两张玉米饼子让他带着路上吃。”
方氏应了一声,便利落地和面做锅贴。玉米面在她们王家也不算是细粮,其实她们天天吃都是可以的。就是这高氏总是在收了粮食之后卖掉多一部分,其余剩下的,都是要靠家里的孩子们挖出野菜,或者农闲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出去做短工赚些钱来补余粮。为的就是省两个钱供老三读书。
一个农家,一年下来。以十口之家算,有三十两也就能吃得饱了,好是谈不上的。但若是供一个读书的人,那没有几十两银子是下不来函。
别的都好说,束修也不贵。一个月一两银子,可书和笔墨纸砚的都是要花钱的。其中尤以纸和书是最贵,也是必须要常买的。
老王家的王兴斌每年光在读书上花的钱就可以达到七八十两,这里还不能算高氏不时地给王文斌开小灶,吃好的穿好的。时不时的还要请同窗去游玩的钱,一年好不好的也得百八十两。对于一个中等的农家来说,还是满可以应付的。
方氏手快,天刚亮,饭就已经做好了。
王兴文也不跟大家一起吃,匆匆地拿了三个饼子塞到怀里,又接过方氏递过来的咸菜干儿,往口袋里一装,回头把十几个筐子都绑好,挑了起来,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