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农女当家 完结+番外 (络缨1231)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络缨1231
- 入库:04.10
“放肆!”老爷子终于发火,一挥一个耳光甩到了高氏的脸上。
高氏一下子就被老爷子打懵了,怔怔地站在地中间儿。看着老爷子那几乎要红了的眼珠子,半晌才哭骂出声来:“好你个老东西,我给你生儿育女,现在我老了,你竟然敢打我,我和你拼了。”高氏说着,冲着老爷子一头撞了过去。
“娘!”王兴武和王兴文这回都站不住了,一起过来,左右把高氏的胳膊抓住,往炕上拖。
“放开我,你们这些狼崽子,黑了心肝的坏种,你们这是要我的命啊!”高氏被两个儿子架着,动弹不得,哭嚎着要往炕上撞。
一直没有出声的王文斌却紧皱着眉,看了一眼仲秋,又看了看一边垂着头不说话的方氏。
“娘,你先歇了吧。”
王文斌的一句,声音不大,却成功地让高氏止住了哭嚎声。瞪着眼睛看着小儿子,脸上的鼻涕眼泪弄得花里胡稍的,让王文斌一阵的厌恶。
“娘,你也别逼着我大哥他们要钱了。”王文斌咳了一下,转头看向王兴文,道,“大哥,你们分家我不拦着,咱爹先前说的你们也没反对,咱娘说的有些过了。既然大哥一定要分家,那么,我说个法子,你看行不行?若是行,就按照我的法子走。若是不行,你再和咱娘商量好了。”
王兴文怔然地点头,现在的他,脑袋都比平时大了一圈儿、知道自己的娘不是个善碴儿,可也没想到会不善到这样。
“家里的地和家什都已经说清楚了,下面就是爹娘的养老钱和物。娘说一个月一吊钱是多了些,不如这样,三个月一吊钱如何?麦子也像爹说的一年一给,每年给八百斤,另外给咱娘和咱爹每年三百斤大豆。”王文斌算了算,这些东西若是换成了银子的话,虽然比高氏要的少些,但以农村人家的人力收入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大哥一家子都能干,这些东西虽然多了一点,但要凑齐也不是不行。
对于大哥一家分不分出去,王文斌一点想法都没有。分也好不分也好。对他都没啥影响。就算是这次他考上了秀才,若不能考中前十名的话,他每月也没有米粮银钱。所以,大哥他们多一份也好。
仲秋想了想,若是就这样答应也不是不行,只是这么便宜就让人家占了。那以后呢?是不是他们有点什么困难就会想到自己家,当自己家是冤大头啊。
王兴文也为难啊,这八百斤的麦子好说,他们一家子省些吃用,从中等亩里的收成来说,还可以自己留下三两斤的。河边的荒地,若是弄得好,三百斤的大豆也是可以收到手的。
只是这一年四吊带钱有些难办,他一直不认为小闺女赚到的钱是他应该要的。所以,四吊钱对于他来说,还是有些多啊。
他不能每月都出去做工,就是做工,他出的也只是力气,哪来的那么多的工钱啊。
王文斌的眼神黯了黯,他也知道这些粮食对于大哥一家还可以凑得齐,可是这银钱就有些麻烦。
“大哥再想想吧,我说的这些,娘还未必同意呢。”王文斌淡淡地说。
仲秋撇了撇嘴,说的好听。还不是为他自己的好处找借口。
一家子正僵着,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了说笑声。
王兴武忙挑了帘子出来看,却原来是村长带着几个村老和方家的老爷子及老太太和方得胜一起往院子里走,一边走一边说笑着。气氛相当的和悦。
“里正伯,九叔,八叔,方大叔,方大娘,大哥,你们来了,快请进。”王兴武急忙打着招呼,挑着帘子让进了众人。
屋子里的人都听到了王兴武的声音,一时间,脸色什么表情都有。
高氏用袖子抹了一把脸,扭身坐到了炕沿上。
王文斌下了地,候在门口,看着进门的几个人脸上带着儒雅的笑容:“几位长辈都来了,快请坐。”
里正和两个族老都坐到了炕上,方家的三个人都坐到了地下放着的长凳上。
“亲家大哥,这是咋了?脸色这么不好看?”方家老爹大声地笑着问老爷子。
老爷子勉强扯出了一个不算笑容的笑容来,叹了一口气道:“让老哥笑话了,今天我们家分家,这不正说条件呢吗。”
“噢?分家?”方家老爹笑了一声道,“树大分枝,孩子们大了分家也正常。”
方家也是分了家的,只是,两个儿子都孝顺,都不肯离开老人太远,前后住了。家里有什么活儿,老大和老二都包下了,方老爹虽然岁数和老爷子不相上下,可是常年省心加上不肯歇息,看上去倒比老爷子更年轻些。
黑红的脸堂,长得高大也粗壮,方得胜和方老爹差不多七八分像。一看就是个爽利的人。
“是啊,可不就是这么说嘛。这不正分着呢。”老爷子脸上一红,自己偏心小的,亏着老大家的。现在亲家上门来,再怎么偏心也不好拿到明面上来。
“噢,那你们继续,我们也就过来看看,一会儿还要去镇上趟,买些东西。老闺女订亲,东西都没有准备全呢。”方老爹笑呵呵地道。
里正一边接了口,道:“长福啊,到底咋回事?弄得这吵吵巴火的。不就是分家嘛,东西都是有数的,咋?老大有说法?”里正的目光投向了一边站着的王兴文。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还都姓一个姓,虽然早就已经出了五服,可毕竟曾经是一个祖宗,王兴文和王兴武是什么样的人,里正怎么会不知道。
“还没定下来。”老爷子长叹一声。接着就把高氏的要求和王文斌的要求都说了出来,“我这不是作孽吗?咋就老了老了就成这样了。”
里正的眼睛瞄了一眼扭头向炕里的高氏,这个婆娘本身就不是个省心的,现在逼孩子逼到这种程度,也真是让人开了眼。
“兴文啊,你咋看?你娘提的要求是过了些,可你三弟提的要求呢?你咋说?”里正虽然是里正,可以调停,但不能干涉人家的私事。也只能尽量把事情给圆全了。
“我也想多给爹娘一些孝敬,可是让我一下子拿出这些也有些困难,何况,我们现在也没有住的地方。”王兴文也知道就算是王文斌提出的要求对他们一家子人来说也是过分了。可小闺女一心想要分出去过好日子,他也不能不答应。
“噢,是了,你家就这一座老宅,你们分家自己是不能再住在这里了。长福啊,你咋打算的?”里正听王兴文的话,点了点头。
“先在老宅住着吧,等到来年给他们找个房场,盖上房子再搬吧。”老爷子无力地叹息着道。
里正点了点头:“这样也好,咱们村后街村头还有一场地方,是村子里的。现在看看兴文中意不中意,若是中意,我就作主给他们。”
仲秋看向王兴文,这个地方她知道。只是,她更想要的是连着这块地方的那些无主的土地。
因为是村子里的地,又没有种什么,一直就那样闲着,所以,官府也没有征税,但是,有人要占用的话,就要按照良田的价码出钱才能用。
那宅地不算太大,不过是两百多平方的地方。盖房子是够了,只是,保秋还想着种些别的。自然是圈在自己院子里好。
周围都划到一起,大概也要十来亩地的面积,算起来没有二百两银子是不可能拿下来的。
仲秋想到这里,冲着王兴文微微地点了点头。
王兴文便道:“里正伯,那房场我们给我留着吧,不过,今年肯定不是行了。”
“这个我知道,就这么办吧。”里正点了点头。“那就把分家的文书写好吧,正好人都在,今天就办完了,过几天三小子正好回县里,让他去县里盖个红印,也就算完事了。”
“好。”
谁也没有再说什么,由读书的老三王文斌把书契条件都写下来。就如他们之前说的那样,田产和供养的粮食和银钱。王兴文一家每年要给老爷子八百斤的麦子和三百斤的大豆另外四两银子和过年时候节的四样年礼。这最后一条是高氏又加上去的,并且说了。四样年礼,不能缺。
农村的四样年礼就是:肉一刀,每刀要十斤。布要一块,一块十二尺,不过不是麻布而是细布。糕点要四样,每样要一斤。然后就是四样干果,每样自然还是一斤。
这四样年礼若是都按照规矩办全了,没有三四两银子也下不来。
添上这四样年礼,连里正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这高氏不是当着众人的面打他的脸吗?
王兴文下意识地抬眼去看身边扒着看的仲秋,看仲秋只是小眉毛皱了皱,没有说话。他也便没有出声,这才让里正松了口气。只是在心里对高氏的看法又上了层,这个婆娘果然不是个好相与的。
签下了书契,分家就算是成了。下面就是要去把划分给王兴文的土量出来,放上界石。再就把农具和餐具都拿出来,都归到王兴文的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