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曦自己也挑了一颗吃了,果真是她以前吃过的那种感觉。因为加了蜂蜜,口感更甚从前,甜而不腻。口舌间留着蜂蜜的清香,感觉真棒!
又晒又炒的,水分缩了些,锦曦称了下几种栗子,上等的那种有十五斤多。中等的八斤左右,最下的那种也有四斤整。
锦曦从上等的栗子里。抽出五斤来备下,打算给大嘎公送去两斤,给文鼎备下两斤,还有一斤留着一家人慢慢吃。锦柔自然是欢田喜地,其他人也都很高心,这么好吃的东西,谁不喜欢?
如此一来,还剩下十斤的上等栗子,八斤的中等栗子,四斤的下等栗子,锦曦决计等孙二虎出山的时候,跟他一起去趟镇上。
这一夜,锦曦在心里盘算着,将要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出售,才能换取更多的钱。一整晚,梦里都是栗子的香甜,就这样,做了一晚上香甜的梦。
………………………………………………………………………………
在接下来的两日里,锦曦每日跟在孙玉霞后面家里家外的忙活,两人还进山采了一回草菇,期间,锦曦跟嘎婆商议了要出山的事情,嘎婆一开始是不赞成的,但最后还是松了口。
锦曦知道嘎婆她不赞成她出山,是因为不放心。山里庄户人家的女孩儿,基本都是在村前屋后的转悠,去镇上,那可真算得上是去见大世面。
锦曦才十岁,嘎婆怎能放心她出山去镇上呢?好在有孙玉宝和孙玉霞的劝慰,孙老太又想到这几日里,瞧见的锦曦的一些做派,俨然是一个稳重且有主见的孩子。又见锦曦那巴巴的眼光,孙老太最后妥协了,答应让锦曦跟着孙二虎出山卖栗子。
这家里家外离不了孙玉霞,加之孙玉霞也习惯了在山里转悠,自然,陪同锦曦出山做买卖的重担,就落到了舅舅孙玉宝的身上,孙玉宝满心欢喜,连连保证会照顾好锦曦。
自打他三年前出山去了一趟金鸡山村,还被谭氏给捎带着骂了一顿,当时十一二岁的他,是哭着回来的。从那后,孙氏没进山探娘家,孙老太不放心,好多次想让孙玉宝去探望下孙氏,好说歹说,倔强的孙玉宝都坚决不去金鸡山村的梁家。
就连前些时日孙老太犯病,孙玉宝也都是托孙二虎去捎带的信。
就这样,转眼就到了孙二虎约定的出山的日子,天才刚刚亮,孙二虎便赶了一辆牛车过来,车上放着一些他这几日猎来的野货,有兔子,有黄鼠狼,还有一只小獐子。
锦曦这边的东西,隔夜也拾掇的差不多,除了糖炒栗子,还有一些干货,如干笋,干草菇,还有几斤昨儿采来,还带着泥土的新鲜草菇。
除此外,还有孙玉霞平时忙里偷闲,纳的几双小孩子的虎头鞋。
锦曦还真是头一回瞧见这么可爱的虎头鞋,也是头一回得知自己这个泼辣干练的小姨,竟然还做的一手好绣活,锦曦惭愧啊,她对女红这块,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提不起半点兴趣来。
难得出一回山,自然要多备下些东西去卖才不枉这一趟。孙二虎帮着孙玉宝把这些东西都绑在车上,那边,孙老太还拉着锦曦的手,很不放心的嘱咐这嘱咐那的。
虽然锦曦的衣裳穿的已经够整齐了,但孙玉霞还是忍不住给她整整前面,整整后面。
三人上了牛车,孙二虎像模像样的坐在前面,专心驾车,一手拽着缰绳,那缰绳从牛鼻子里穿过,另一手执着鞭子,吆喝着驱车上路。
后面,孙玉霞扶着孙老太,跟着送到了院子门口,锦柔昨夜兴奋的跟锦曦掰扯了大半夜,小丫头无非就是兴奋,卖了栗子换了钱,姐姐会给她从镇上带零嘴回来,所以这会子正睡得香。
虽然昨夜孙老太就在锦曦那唠叨了好多遍,这会子还忍不住要细细叮嘱,什么走慢些,路上别贪玩,能卖就卖,不能卖就算,别跟人犯争执云云……
上回梁愈忠他们四口人,天还没亮就套车来孙家沟,老梁头和谭氏可是在屋子里睡得四平八稳。
不管嘎婆怎样翻来覆去的嘱咐,锦曦都是含笑的听着,没有表现出半点不耐烦的样子。她深知,只有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才会控制不住的这样唠叨。
锦曦喜欢听嘎婆这样的唠叨,这样的唠叨让她感到很幸福。
坐在渐渐远去的牛车上,锦曦朝后面院子口的嘎婆和小姨挥挥手。
出山的路,走的是上回锦曦她们进山的那条。事实证明,孙二虎果真是驾车的好把式,一点都不比梁愈忠差。
虽然昨夜被锦柔缠的很晚才睡,但锦曦却没有半点睡意,牛车在山路上行的也算平稳,三人一路的说笑着,对于即将到来的买卖,三个人都抑制不住的兴奋,还夹杂着一点点的……忐忑。
出了山,地势就渐渐开阔平坦起来,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大片纵横交错的田地。刚刚过完寒露,庄户人家的油菜都已种下,这个时候的田野中,看起来没多少绿色,入眼尽是一片萧瑟,但这并不影响牛车上三人的心情。
当前面目光所及处,出现了一条修整平坦的土巴路,那路比其他路都要宽阔些,在纵横交错的田间,如同一根箭,劈开一切,直通前方。
锦曦知道,牛车很快就要上官道了。
“曦儿,你去镇子上,你爹娘还不晓得呢,要不去跟他们招呼一声?”孙玉宝望了眼官道左侧不远处,那一片青瓦白墙的大村落,问锦曦。
这个问题,锦曦其实在来的时候就想过。
“这会子我爹娘怕是忙得很哪,两位舅舅都陪着我,他们也没啥好不放心的,这回就不到那边去了!”锦曦不假思索道,瞟了眼那边的金鸡山村,心想,冲着老梁家那些人,一个个的,自己这趟要是回去,只怕东西得全给扣下来。好不容易暂时离开老梁家,还不趁此机会好好做点事情,回去干啥?找骂?
“成,那这躺就不回。”孙玉宝也能瞧出锦曦心中所想,对姐姐那婆家,孙玉宝心里着实也打不起啥好感,既然锦曦自己都说不去,那自然最好。
至于孙二虎,他的任务就是专心赶车,对此,自然更无异议。
就这样,牛车上了官道,孙二虎挥起鞭子,那健壮的牛迈开了步子,不出半个时辰,三人就到了长桥镇。
孙二虎轻车熟路的,将牛车驱赶到镇口一家铺子外面,一个人进了铺子。这边,孙玉宝一边把车上的东西往下卸,边跟有些迷糊的锦曦道:“咱这一时半会的赶不回去,牛车得找个停靠地儿,牛也得喝水吃草。这家铺子开在这路口,就是专做这营生的。”
哦,原来是这样,上回梁愈忠来镇上卖山鸡,是步行着来的,锦曦没留意这些。这回,锦曦听孙玉宝这样说,也就四下打量,发现这铺子门口,还真停靠了许多辆牲口拉的车,有牛车骡车还有马车。那些歇息的牲口,也都有人在照料,锦曦放了心。
第五十二章买卖风波(二更)
此时正处上昼,街道上人来人往。三人在路口暂且分道扬镳,锦曦和孙玉宝带着干货,去了镇西的市集,而孙玉宝却提着手里的野货,去了一家专收野货的货栈。
听孙玉宝说,孙二虎跟那货栈的掌柜打过几回交往,虽然那货栈会压一点价,但做的是长期的买卖,啥时候啥野货都能收。
比起提着野货在市集里茫然转悠找主顾,孙二虎现在手里一有货,就直接往那货栈里送。
这边,孙玉宝和锦曦说说笑笑间,就找到了镇西的市集。
长桥镇辐射好多个村落,镇西的这个市集,可以说是这一带所有农副产品的集中贸易地。千万别小看古代的人,市集布局跟现代没啥差别。
蔬菜瓜果,农副产品,鸡蛋禽肉,以及鱼虾海鲜,都有各自的买卖区域。
锦曦他们先找到农副产品那块,在问了几家的收价后,选了一家把带来的干笋干草菇给抛售了。
接下来,就轮到这次的重头戏,糖炒栗子。市集里的小贩们,那些摊位都是固定,且要向衙门纳税的。
两人四下瞅了眼,最后决定把他们的临时小摊铺,摆在市集入口的一个拐角处,那拐角处虽然不怎么显眼,但过往的人流量也不容小觑。
跟锦曦存有同样想法的移动小贩们,还真不少呢,边上,卖各种东西的,都有。
二人找了块地蹲下来,把那三类栗子依次摆好,买卖就这样开张了。
孙玉宝显然是头一回做这样的事情,先前一路的兴奋。这会子却犯起了难色。
锦曦虽然也不太习惯,在大庭广众下吆喝,但不吆喝赚不来买卖,为了赚钱,豁出去了。
“新鲜出锅的栗子,糖炒栗子啊,又好吃又好剥……”
“快来瞧,快来看啊……”
照着这样的套路,锦曦站在栗子箩筐后,朝走过路过的人。卖力的吆喝起来。孙玉宝站在一旁,拘谨的涨红了脸,好几次嘴角也动了动。但发出的声音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