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林家碧玉 番外完结 (牛奶粥)


林晚边点头边笑,想起长寿的可乐样。勉强将口里的水咽了下去,咳道:“我正要说呢,秋梓无父无母,我倒是能做她的主,她自己也愿意。只是咱们这头应了是一回事,可也得长寿他老子娘点了头才行。卢大管家那头还得你去透个话。”

卢俊昭从林晚手里取过杯子,将剩下的半杯茶水喝了,顺手把茶杯往案几上一放,双手抱着林晚。点头笑道:“也好,明天一早我就去跟卢安说。回头让长寿给咱们磕两个头。徐录文那头也妥当了,徐成林说好得很,还说让徐录文来给咱们谢恩。”

林晚眼角弯弯地笑着,眉头扬了扬。眼里藏着一抹狡黠,“我可是这两人大媒人!军师大人怎么的也得给我包个大红包才行!”

卢俊昭好笑地蹭了蹭林晚的鼻尖,闷声笑道:“嗯,明儿就让他给红包。”

隔天一早,卢俊昭轻手轻脚出了正院,长寿弓着身子飞快地扑上来扯住了卢俊昭的衣摆,殷勤讨好地笑着:“爷,小的那事儿……”

卢俊昭冷着脸一脚踹在长寿屁股上头,嫌弃地皱了皱眉,折身就往外院去找了卢安。

长寿忙不迭地爬起来,提心吊胆地跟了上去,听卢俊昭跟卢安说了自个儿的亲事,顿时傻笑起来,只笑得晕头转向,差点找不到北,屁股上又挨了一脚。

长寿哎呦一声,醒过神来,仍旧笑得傻里傻气的,在原地转了一圈,跟卢安行了一礼,又飞快地奔回正院,在院子外头让小丫头跟秋梓传了话,被秋梓红着脸骂了回去。长寿也不在意,嘿嘿笑着,只觉得双脚都踩在棉花里,整个人轻轻飘的,时不时傻乐,被院子里一群小厮拉着笑了好一阵。

辰时中,林晚用了早饭,带着人往梅园去寻了卫王妃,笑着把徐录文的事儿说了。

“这事儿还是徐老爷子托的爷,爷交给了我。从去年七八月份就开始留意着。这半年下来,我看着何大姑娘倒是个好的。徐大人先前还不情愿,何大姑娘也没说好。我想着北边民风开放,他俩都是妥当人,两家也有往来,倒不如让他们自己处处,冷眼看看到底好不好。这不,俩人都有意了。只是何家老夫人去了,何大姑娘只何展鹏何大人这一个亲哥哥,只怕也不懂这些。徐家,我前头跟爷去看过,也没什么人。余下的,还得清母亲替他们张罗张罗。”

卫王妃听得又惊奇又好笑,拉着林晚一阵感叹,“这是好事儿,徐录文四十来岁的人,先前若不是遇着变故,只怕都有孙子了。今儿我就让人去请何家大姑娘过来坐一坐。听你的意思,那也是个温婉有主意的姑娘,我先问问她,回头再问徐录文。这事儿宜早不宜迟,我这就让人去给两家通个气儿。”


第二百九十五章 摊牌



卫王妃对徐录文的亲事显然十分上心,隔天一早就分头谴了人到徐录文的小院子与何家大宅跑了一趟。

两家先前都是有意的,这亲事便十分顺利,卫王妃当了媒人,拉了刘氏一道,两头张罗着,替徐录文跟何大姑娘换了庚帖,合了八字,紧接着二月末就下了聘礼,婚期就定在当年九月。

亲事一定,徐录文被一众人拉着打趣了好一阵,厚着老脸请同僚们喝了酒,又笑呵呵地到北荣院跟卫王妃磕了头,随后踱着步子到正院跟卢俊昭和林晚道谢。

林晚看着徐录文微红的老脸跟眼里压抑不住的喜悦,眉头高高挑起,忍不住笑道:“徐大人大喜啊!看你今儿这模样,我倒是放心了。先前我还担心着,怕军师抵死不从呢,真愁着没法子跟徐大老爷交差。看样子徐大人对这门亲事满意得很,这便好了。”

林晚说着又慢慢舒了口气,只眼里的戏谑却十分明显。

徐录文一口气抢在喉咙口,尴尬地笑了两声,朝林晚拱手咳道:“大姑娘不嫌弃我,这是我的福气……老朽,多谢夫人成全。”

林晚诧异地打量了徐录文一圈,同卢俊昭对视一眼,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边笑便摆手:“有你这句谢,我也算没白忙活。”顿了顿,林晚又敛了笑意,看着徐录文正色道,“只是有些话我先得多说几句。”

徐录文心头一凌,眨了眨眼睛,下意识地瞄了眼林晚,见林晚一脸正色,自己也敛了笑意,恭敬地行了一礼。“还请夫人直言。”

林晚看了看身边忍着笑意的卢俊昭,又看了看一脸严肃的徐录文。嘴角也弯了起来,忍不住打趣道:“徐大人不用这般严肃。我不过是看着何大姑娘好,心里喜欢她。便多嘱咐你两句。你比她大些,这些年又在外头自由惯了。可成了家自然不一样。何大姑娘年纪轻,自然也盼着夫婿多疼自己些。只是有些话,她只怕也不好意思说,徐大人自己多用一分心就好。平时家里的事,军营里的闲事不妨也跟她说一说,总得让人家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什么相敬如宾的话,听听就算了。夫妻之间,到底还是要彼此亲近喜欢才好。”

徐录文脸上涨得通红,干笑了两声,瞄了眼林晚跟卢俊昭。眼里闪过一丝了然,笑着应了:“夫人放心,老朽好歹活了大半辈子,知道好坏……”说着目光闪了闪,视线在林晚跟卢俊昭身上来回扫了一圈儿。眉头挑起,咳道,“说起来,将军跟夫人,老朽也算是半个媒人。”

徐录文的话音刚落。卢俊昭脸上已经黑了一分,目光犀利地看了过去,徐录文缩了缩脖子,脚下往后退了一步,忙拱手告辞,飞快地退了出去。

林晚看着徐录文落荒而逃的背影,好笑地拧了拧卢俊昭的胳膊,想起未成婚前的事儿,自己也笑了起来。

继徐录文跟何大姑娘的亲事后,长寿跟秋梓的亲事也定了下来。卢大管家卢安跟他媳妇沈嬷嬷对秋梓极为满意,沈嬷嬷还到正院跟林晚磕头谢了恩,顺带又看了一会秋梓,满脸喜气地往秋梓手里塞了个镯子。秋梓红着脸推迟不过,只得接了,倒是大大方方地道了谢。沈嬷嬷越看越满意,回去就自个儿张罗开了。

二月末,渭源城内外春暖花开,从城门口往外头望过去,一片都是开的热闹纷繁的各色野花。绿树抽芽,杨柳垂枝,河畔的冰早融化了,水流声伴着田野间的偶尔回荡的歌声,漾开了春日的热闹。

京城太子登基,大皇子伪造诏书伏罪而诛,二皇子昏迷不醒,南边三皇子自称拿了遗诏已经改号登位的消息也一齐传到了渭源城里,酒楼里的酒客们闲来无事,顿时兴奋又好奇地议论开了。

与此同时,京城新帝还往北边发了诏书,怒斥北燕人入侵渭源城,又嘉奖了卢俊昭领兵有方,同时为卢俊昭加爵一等,末了又提到让卢俊昭乘胜追击,一举拿下元江一带,让北燕人尝到厉害。

诏书一出,陇川府平梁府的百姓们顿时又热闹地议论了起来,先是对北燕人愤慨,随后想着先前西宁王府发的告示,为百姓安慰计,暂时接受同北燕的议和。

北边百姓们虽说胆子大,又尚武。但前年才经历了一场大仗,深知战乱的苦楚,这会儿虽说对北燕人入侵渭源城义愤填膺,可镇国将军卢俊昭已经带着人给了北燕人教训,北燕人主动求和,愿意割地赔款。这气出了,能不打仗自然还是不打仗的好,谁没事儿还盼着天天战乱,不得安生?

是以,这诏书传出来没多久,在北边一群人有意无意地引导下,陇川府、定北路和平梁府的百姓们都对诏书内容表示嗤之以鼻和愤慨。好些文人士子们趁着春日还专门开了文会,作诗讽刺朝廷的不作为跟虚伪。

西宁王这回也不怎么客气,直接让信使传了话:京城跟南边两处朝廷分庭抗礼,谁都说自己是谨遵先皇遗命即位,既然两方都说不清,那就先说清楚了再来。末了还特地强调了一遍,北边是西宁王府的封地,既然朝廷先前就撂挑子,皇子们都忙着争权夺利不顾百姓死活,那以后也别来插手。

西宁王的脾气是出了名的暴躁,惹急了在朝堂上都能发脾气摔东西,这回板着脸这么一说,那信使连话也不敢回,只白着脸嗫嗫嚅嚅地出了渭源城,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战战兢兢地往朝廷递了折子,将西宁王的话一字不漏地写了上去。

随着诏书一道进了渭源城的,还有温国公一家人。不同于朝廷信使过来时的热闹,温国公一行人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到了渭源城。

温二爷在城门口接了一家人,看见一路才五辆车,顿时瞪大了眼睛,诧异万分地吸了口气,在温国公极为难看的脸色中勉强忍住了没问。吩咐小厮赶着车一路进了新买的宅子。

等一行人进了新院子,温二爷忙拉了自家大管事问道:“怎么回事?不是说一家子都过来……”温二爷高挑着眉,手指慢慢点了点院子里的人。除了温国公、温大爷、大奶奶辛氏和四个侄儿侄女,剩下的就两三个嬷嬷跟四五个小厮在。这怎么看都像是逃难而非搬家。

温大管事苦笑地摇了摇头,靠近温二爷,低声叹道:“原本一大家子都过来的,连大爷的几个姨娘也在一路,陆陆续续有二十几辆车。一家人出来的时候正是太子登基后大庆,京城那头倒是没拦人。可到了定安城却被城门口的守卫拦了下来,老爷当场就发了怒。后头卫国公府卫大爷也过来了。好话说了不少,可偏偏就不让带人,说是北边最近不太平,先前北燕人入侵就是因为让人钻了空子。哎。北燕人在北边呢,咱们从京城过来,哪能跟北边扯上关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