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渐渐融化,原本被大雪压弯的翠竹,甩了甩身上的雪水,又坚强的挺立了起来,而且看上去更有精神,更挺拔了。
秋菊想起来凤鸣村的那位叶老先生,曾经在叶老的院子中看到过的一张摇椅,摇椅上面雕刻了一对龙凤呈祥的图案,显得栩栩如生,格外精神。如果公爹编制的摇椅也用手工雕刻些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上去,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可惜,凤鸣村离的太远,自己又只去过一次,要再找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等以后真有机会发展了再说,只能让公爹自己试试了。
秋菊走回屋里,蹲在公爹旁边轻声问道,“爹,你懂得雕刻不?就是,就是在椅子上刻些图案,比如说龙啊凤啊什么的。”
公爹嗯了声,脸上露出点笑容,又似乎有些为难,“我,我是会点,不过,我刻的不好看,嘿嘿。”
秋菊松了口气,“那就好,爹,你别着急,慢慢来,想到什么就刻什么,到时我拿给客人那边看下,说不准人家能看的上。”
秋菊的话让公爹感觉压力不小,就像是接到个重要任务般,认真的做了起来,先是跟娟娟借了点纸和笔,在纸上画了下,才往椅子上刻,大概是很久没做了,手有些笨挫,一天也刻不出什么来,刻上去的也不太满意,大概公爹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雕刻的东西总是摇头,还好,年关将近,金总那边并没有催,只能是慢慢做好,等来年再拿去给他看了。
相比较下,婆婆倒是更关心那些土地,天天都会到自家的土地上去转悠下,恨不得马上就动手锄地散播种子下去。
年关一过春耕便开始了,跟集体出工时不同,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播下种子就能看到收成,不少人天刚亮就出了门,在地里一忙就是一整天。
春来依然去了煤矿,家里的劳力就剩了公公婆婆和秋菊,为了忙种地,公爹放下了竹篾活,秋菊也是一早就被叫了起来,一起到地里去干活。
秋菊本身就没什么劲,这不比集体出工那阵,那时只是混混日子,干多干少或者是做做样子能蒙混过去就好了,自家的地得拿出真本事来,秋菊往周围看了眼,大家都是卯足了劲在干,有人开始笑着叫了起来,“这要是换成集体那阵,全队人干一天的活,我现在一个就能全干了。”
“那阵子能叫干活吗?谁不是做做样子?这政策好啊,你看,不到几天的功夫这些土地都能长出新苗来。”
“这样才叫农民过的日子嘛,哈哈,今年我家也能吃上饱饭了。”
花婶家有块地跟秋菊家挨着,孩子们都在城里,他家就老两口在地里忙着,动作自然比不得别人,分田的时候总想多抢些过来,现在才发现耕种起来很吃力。
婆婆忍不住调侃着,“我说她花婶,要是你家大成在家就好了,你看,你们老两口累的那样,呵呵。”
花婶也不示弱,“你家也一样啊,要是春来在多好,你看,你非得把他送煤矿去当什么工人,我看哪让他回来种地好了。”
婆婆笑道,“我呀,还是希望他当工人,当工人比咱有出息啊,我家还有三个劳力呢。”
花婶撇着嘴巴总想还击下,看到秋菊扑哧笑了声,“你家的劳力是比我家多了一个,哎,秋菊,喝茶呢?加油干哪,呵呵。”
秋菊坐田埂边到了杯茶,顺便休息会,女人嘛,得多喝点水,才能保养容貌。一大瓶茶水差不多被自己喝完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进城
婆婆看了眼秋菊,身子瘦弱,总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一上午了,活没干多少,茶水喝了不少,有些着急,又有点失望,“哎,你怎么又喝上了呢?你这是出来玩呢,还是锄地啊?照你这样,得锄到什么时候?你瞧瞧别个,有哪个像你这样?”
秋菊抬起头,太阳正照在眼睛上,虽说是开春的太阳,很暖和,仍然有些头晕目眩,在婆婆的喊叫下,只好不情愿的拿起锄头往地里挖着,不一会便累的直喘气,心想,干农活确实不是自己的长处,还是想想别的活好了。
时值中午,婆婆交代了几声便回家做饭去了,家里还有一大堆的事需要干,喂鸡、喂猪什么的。公爹依然埋头苦干着,秋菊见婆婆走了,想趁机休息会,又倒了杯茶水喝慢慢喝起来。
远处,侯兵踩着单车一颠一颠的朝着田里走来,有人习惯性的叫了声,“队长来了,赶紧干活!”
“啥?队长来了?”
秋菊一愣,忙放下茶杯,刚站起身才想起,现在已经不是集体那会了,自己的地自己的活,想什么时候干都可以。秋菊笑了笑,继续坐下来喝茶。
侯兵放下单车,走向田里,花婶笑道,“队长,又来检查工作了?我们可没有偷懒哦。”
侯兵故意像以前那样大声吆喝了几句,“哎,别磨洋工了,抓紧干活哦,小心我扣你们工分——”
老梁停下歇着,点燃了根烟,叫道,“队长,威风不减当年啊,呵呵,你看,我们可都没偷懒呢。”
侯兵走向秋菊,“你倒是挺悠闲啊,别人都在忙乎着,你还有时间喝茶。哎,那些东西做的怎么样了?厂长那边来了电话,说是尽快拿些样板去给他看看。”
秋菊站起身,指了指公爹,“你看,现在还有时间去弄那些吗?都是之前做的,我只能选几样拿去得了。”
侯兵道:“那也好,明天一早你跟我进城去一趟,刚好他们到城里来了。好像说还有张图纸什么的,到时可以让你带回来看看能不能做。”
进城?终于可以进城了,还有张图纸?难道是之前金总说过的那张吗?如果这样就太好了,以后,大家在忙完农活后就有事情可以做了。秋菊兴奋的想,这才是自己能做的事,也许老天爷早都安排好了,自己的前世立志做村官,今世重生依然在农家,还能完成自己带领着乡亲们发家致富的梦想!
晚上回到家里,秋菊在厅堂挑选了一个竹篮、一个箩筐、几把小椅子还有一把摇椅和一个插花用的花篮,这个花篮的雏形是秋菊设想出来的,公爹照着她的设想编制好,上面还描上了些花纹,很有些艺术气息。
婆婆却把全部心思放到了土地上,对这些竹篾编织的东西兴趣大减,就连公爹也没了以往的热情,像所有当时的农民一样,他们觉得土地才是最靠的住的。所以,当看到秋菊摆弄那些东西时,婆婆满脸的不高兴,对她来说,那些看不到收益的东西远不如自家门前的土地来的实在,之前对满屋子竹篾编织品的幻想早就被眼前的土地所取代了。
“现在田里、地里的都忙不过来,你还真拿这些东西进城去呀?”
秋菊把选好的东西带上,准备去找侯兵,“这叫发展手工业,懂吗?土地再好也只能吃饱肚子,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找新的出路。”
婆婆心想,找什么出路,还不就是想偷懒,不想下地干活?家里人手本来就不够,想着,有些心急了,噼里啪啦吐出一大串话来,“现在地里正需要人手,还有几块地都没挖,你看看人家的地都差不多种上种子了,你还到城里去,地里的活靠我跟你爹两个根本忙不过来嘛,我看,还是算了,又不是说你拿了这些去就会给你钱,人家还不一定看的上呢,就算是看上了,以后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编哪,别说编了,竹子都没时间去砍。”
秋菊站立在厅堂,眼看着公爹,希望他能支持下。
公爹干咳了几声,掀起衣角擦了把眼睛,最近眼睛老是流泪,还有些发痒,人老了身子的毛病也跟着来了,“我看就让秋菊去一趟吧,地里的活我加把劲应该没问题,年轻人有她自己的想法,你就由着她吧,说不定啊,真能赚点钱什么的,到时春来也不用那么辛苦到煤矿去了。”
“这……”要是真能靠竹子赚钱,那当然好些,春来当工人虽然名声好听,但也挺辛苦的,一年都回不几趟家,如果坐在家里就能赚钱,那是多好的事?说不定自己还能早点抱上孙子。
婆婆想起上回那位什么金厂长来的时候看秋菊那眼神,总觉得有些怪怪的,一个小媳妇跟一个大男人眉来眼去的,成何体统?
娟娟从房里跳了出来,背着书包准备去上学,听到秋菊要进城,羡慕的不得了,“嫂子,你又要去城里吗?”
婆婆突然眼前一亮,“娟,要不你今天别上学了,跟你嫂子进城去吧,帮她拿着点,你看东西怪多的。”
娟娟一阵兴奋,又有些黯然,“娘,我还要上学堂呢。”
婆婆看了眼秋菊,话语中带着点讽刺,“你一天不去上学堂有什么关系?在那破教室能学到什么呀?让你嫂子有空教教你就是了,她不是小时候偷听过老师讲课吗?”
秋菊看出了婆婆的不安,想不到这老太婆还有这心思,哼,不就教点小学生的功课吗?“娟,你要想去就去吧,你那功课回头我帮你补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