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笑笑,没有做什么回应,兰子抬起手露出她的手表,很是得意,“哟,都十二点半了,时间不早了呀,你还别说,有了这手表就是方便,我现在每天都放肚子上给孩子听听,让他啊一出生就认得手表。哈哈,特有意思。”
虎子因替他姑姑说了几句公道话,被他娘晾在了一边,一看到就骂,兰子一见他也是一脸的失望。这让虎子对兰子的表现越发的反感起来,小声嘀咕了句,“臭显摆,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一破表吗?”
这兰子也是嚣张惯了,丈着自己有个当老师的老公和一张破嘴,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她没理睬虎子的话,继续摆弄着她那手表。
秋菊本来被弄的没什么心情,饭也是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看到兰子那动作,不禁扑哧笑了声,“你这样可不对啊,手表是机械的,有辐射,懂吗?辐射,你还敢放肚子上,这样对孩子可不好,以后别再这样了,辐射的危害是很大的。”
“啥,副手?你别说的这么恐怖,吓唬谁呢?这手表里面干干净净的,哪里来的什么手?”梅子脸上好一阵紧张,秋菊再怎么恨自己也不能乱说话啊。
也是,在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不懂什么叫辐射,秋菊笑道,“是辐射,就是一种射线,哎呀,反正说了你也不会懂,等几十年后你就明白了。”
几十年后?好歹自己也上过几年学的,难道还会被一个大字不识的给说些听不懂的话?兰子哼了声,“谁说我不懂?只要是你懂的,我都知道,不就敷上吗?哼,谁不知道呢?这表也能敷上去?”
真是对牛弹琴,跟她讲这几十年后才有的名词,确实有些吃力,秋菊没再出声,也是,自己本来就不属于这,何必为了别人伤了胃口,到这来好几个月了,还是第一次吃上一餐有十碗菜的饭,好好吃一餐好了,别影响了食欲。
老韩本以为春来他们会拿几坛子好酒来,没想到,只提了个小篮子,只好拿出了自己酿的米酒,心里好一阵懊恼,这米酒还是过年的时候酿的,平时都舍不得喝,现在全拿出来摆酒了,很是不舍,对秋菊更是吹胡子瞪眼的,没个好脸色。
见秋菊自个坐到了席上,老韩有些气愤,两眼直瞪着她,意思是厨房还有人在忙着,她到好,坐上桌了,以前她回娘家可是从来不敢上桌吃饭的,更别提请客的时候了,只能在厨房捡点吃的。
秋菊没理会老韩的目光,反正也没把自个当这家的女儿,什么忙也帮不上,越帮,爹娘越是嫌弃,干脆什么也不做,坐饭桌上好好吃饭得了。
她瞧着桌子上的菜,大小有十来碗,每桌有一碗扣肉,一碗鸡蛋,其他都是些小菜,冬瓜最多,大概是把那个大冬瓜全都下了锅。虽说没什么油水,对于吃惯了苦的乡亲们来说,已经是美味佳肴了。
饭也煮的白米饭,稍微掺了点红薯丝进去,算是很大手笔了,大概一个月的粮食都得为了今天而贡献出来。
老韩见秋菊这么不懂事,竟然对自己毫不理会,只好走过去悄声说道,“厨房还很多事情没做呢,你能吃的安心吗?过去帮帮忙吧?”
秋菊扭过头笑道,“你说什么?到厨房帮忙?唉,我能帮上啥呀,再说了,我对这也不太熟悉呀,那大哥、大嫂不是在料理着吗,我就别去碍手碍脚的了。”
客人们开始笑起来,“哈哈,这秋菊真是女大十八变呀,变的这么直爽了,老韩大哥,你女儿长本事了。”
“还别说,秋菊变化真挺大的,以前整天耷拉着个脑袋,像个蔫吧了的黄瓜似的,你瞧现在,多精神,呵呵。”
婆婆更是有些得意,这个一见到老韩就吓得直哆嗦的媳妇,从什么时候起竟然敢跟她爹对着干了?
老韩气不打一出来,面对这么多的客人又不好发作,只好在心里骂了几句,自己跑厨房帮忙去了。
吃饱喝足,走在路上,婆婆迫不及待的打开篮子瞧了下,里面那块布依然还在,看来梅子一眼就看出来是当年秋菊她娘送给秋菊的嫁妆,所以没收,就收了剩下的白糖跟红蛋。
婆婆有点不是滋味,按理说,就这块布料算是值点钱的,她却没收,摆明是嫌弃自己的东西嘛,不过,想了想,马上便喜笑颜开,也好,下回别家做什么大事,还能当成贺礼送一次,省得自己花冤枉钱。
娟娟伸长了脖子往里看着,“娘,回了些什么东西啊?有什么好吃的没?”
婆婆摇了摇篮子,里面发出沙沙的声音,听声音就知道回的东西不多,“能有什么好东西?几个炒豆子,几颗炒南瓜子,哎,还有两个红蛋,我就不明白了,怎么才回了两个红蛋?”
娟娟兴奋的说道,“娘,这红蛋是熟的吧?给我吃吧?我最喜欢吃红蛋了。”
婆婆瞪了她一眼,“成天就知道吃,这些呀带回去给你爹吃的,噢,别打这主意了。”
娟娟吐了吐舌头扮了个鬼脸,“哼,不给就不给,要不就给几粒豆子总可以吧?我好久没吃炒豆子了。”
婆婆从篮子中抓了点豆子出来,叫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你这些天都上学堂去了,好几天没去挖药材了吧?野菜也没去挖,看你接下来吃什么,毛都没得给你吃了。”
娟娟嚼着都子,蹦蹦跳跳的走在山间小路上,“我知道了,明天放了学就去山上挖药,我跟栓子哥说好了,他也会去呢。”
看着娟娟吃豆子的样,秋菊很是有些感慨,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嚼着炒豆子跑在田野间的,躺在稻草杆上,看着爹娘干活,秋菊突然有些怀念炒豆子的味道了。
第九十六章 婆婆的打算
回到家后,春来便开始准备到煤矿当工人去了,他对出工已经没了什么兴趣,每天完成任务似的到田里转转,总是心不在焉的。
公爹在家没什么事时,就编制那些竹篾,他给春来编制了一个可以放行李的背篓,上面还有块板用来档太阳,活像唐僧取经时背的那东西,秋菊看的有些发笑,不过,也不得不叹服这公爹的手艺,比春来还要纯熟多了,看来,这杏花沟的人都半会点篾匠活,以后要往这方面发展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秋菊又想起了那为姓金的厂长,将来也许能靠着他找条销路。
平凡的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很快春来就接到了到煤矿上班的通知,这一天全家人都很高兴,婆婆还特意做了餐好吃的,给春来送行。
晚上,春来躺地上翻来覆去的无法入睡,总在想着到了煤矿以后的生活,忍不住问道,“你说,到煤矿后,多久可以领到工资啊?我听说,做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呢。”
秋菊也没什么睡意,要是春来真到煤矿去了,那自己在这个家就真像个外人了,其实好好想想,春来除了之前爱使用暴力,也好像没其他什么缺点,对自己也够尊重,一直睡在地铺上,而且,最近脾气还改变了不少。
“春来,你真的很想去煤矿当工人吗?那很辛苦的,不像在田里集体出工,想做就做,不想做还能偷下懒,就算是装模作样的做一下,也没让敢说什么,你要是到了煤矿就不一样了,你受的了吗?”
春来正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不满的说道,“这么好的事,有多少人抢着去呢,你怎么说的好像去下地狱般?”
看来春来很享受当工人的头衔,“你是没去过,不了解情况,我告诉你吧,我听人说过,像你们这样的新人都要下井的,井里面黑乎乎的,空气很差,粉尘很大,对肺什么的都不好,你就不担心身体吗?”
也许对这些人来说,最不担心的就是身体了,因为除了身体,除了力气,实在是没有其他的本事可以用的出来。
春来有点不屑的说道,“你懂什么?赚钱哪有不辛苦的?建筑队的不辛苦吗?我身体很好的,从来不用担心。哎,你说,我如果好好表现,是不是做一两个月就可以转正啊?到那时就是铁饭碗了,打都打不碎的,有了这饭碗,以后的生活就不用愁了,都有国家照看着,嘿嘿。”
秋菊还是有些不舍,她似乎已经习惯了地上躺着男人,这样觉得有安全感,“其实,政策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到时候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看,你的篾匠活做的这么好,一定会有前景的,说不定啊,将来我们还能办个工厂什么的。”
“啥?你傻啊,怎么老政策政策的,你懂什么?四人帮才打倒多长时间?特殊时期还没把人搞够啊?你要是以前说这话,早拖你游街去了,窗户外都有人贴着耳朵听,你又不是不知道。”春来有些不耐烦了,对他来说,当了工人就算是有出息了,“你知道吗?我听说花婶家的大成都要当会计了,我要是多念点书,我也能像他那样,只可惜我只念了一、两年,就认得几个字。”
房门口,婆婆贴耳听着里面的动静,听到里面只有说话声,有些失望,明天春来就要去煤矿了,这一去可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心想,趁着今晚还在家,赶紧把事情办一办,再给秋菊一次机会,要是她的肚子还是没起色,那就怪不得婆家人翻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