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老是做这样的梦,每次都能让自己心惊肉跳,大学时光永远都是最让人怀念的,可惜,自己现在已经到了另外一个空间,前世的一切,都该淡忘了才是。
娟娟轻手轻脚的走进房间,小声叫道,“嫂子,你睡着了吗?呆会要吃饭了,你还是先起来吧?娘都快做好饭了呢,有牛肉吃哦。”
秋菊擦了下眼角,梦醒了,还是得回到现实,只是,现在自己也分不清到底哪个是梦哪个才是现实了。
春来还在厅堂里编制着那些竹篮、背篓,这些在婆婆看起来能生财的东西,此刻在秋菊的眼中成了一座压在心头的大山,压的自己有点喘不过气来。
秋菊跟娟娟来到厨房,婆婆喜笑颜开的,摆着碗筷,“哟,你们来了,快坐下吃饭吧,你看,我炒了点牛肉,哎,这段时间太阳好,你们看,都晒成了牛肉干了。秋菊上次说喜欢吃干炒的,所以就没有先用水煮一下了。”
唉,这老太婆难道转性了?不只收起了那副凶恶的嘴脸,连说话也变的这么温柔。婆婆的话让秋菊有点难以适应,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婆婆得意的看着桌子上摆放着炒牛肉,又伸出脖子往外喊了声,“哎,春来,别干了,先吃饭吧,吃完饭才有劲干活。嘿嘿,多做点出来……”
吃饭时也是少有的平静,还夹带点温馨,这反倒是让秋菊觉得有些陌生。
正吃着,外面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哎,我说,大娘,秋菊,吃着饭呢?”
婆婆压低声音说道,“美云来了,不知道又有什么事呢。”
秋菊心里咯噔了下,压力增加不少,大概是又来给她家栓子预定下回进城一起去卖竹椅的事,唉,今晚这饭吃的,这牛肉压根就没吃出味道来,全让那些事给搅合了。
美云牵着栓子,手中拿了瓶老白干和一封可口饼,一进门便摆放在桌子上,满脸堆笑,“哟,伙食不错啊,这,这牛肉都晒干了,你瞧我家,我在供销社上班,上回分牛肉任是没我的份,好像我就不是这杏花沟的人一般。”
婆婆冷笑了声,说道,“嘿嘿,下回叫他们记得给你留一份,是不?”
春来忙搬来椅子,“婶子,坐吧,吃点不?”
“噢,我吃过了。”美云接着笑道,“唉,留不留的都不要紧,我今天呀在供销社带了点东西回来,特别来感谢下秋菊,让我家栓子长了不少见识,哎,春来,这老白干呀,你就打开喝点,就着这牛肉,正好,嘿嘿……”
“噢,不急,嫂子,先放着吧。”春来对酒不太兴趣,平时最多也就喝点他娘酿的米酒。
美云见没投对爱好,又转向了娟娟,“娟,这饼干啊可香了,呆会记得吃噢。婶子,你说这秋菊就是有本事啊,你看,以前大家都卖不出去的东西,经她的手一倒腾,怎么样?全卖出去了。”
婆婆皱了下眉头,对秋菊投向一丝不满的目光,“你说啥?你们家的全卖出去啦?我家的还剩把椅子跟箩筐呢……”
第七十四章 “生财之路”
美云的话让场面变的有点紧张起来,秋菊显得有些麻木了,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饭,不想再去争辩什么,反正,随你们怎么想好了。
娟娟赶紧说道,“娘,栓子带去的是鱼篓,咱没有的。”
美云真想抽自己一个嘴巴,说话竟没想着点,“噢,是是,我家的都是鱼篓。”
婆婆松了口气,似乎又看到了一条生财的道,“鱼篓?哎,春来,你这次也编点鱼篓,我怎么没想到呢,这城里人都喜欢吃鱼来着,有个鱼篓多方便哪。”
“是啊,鱼篓是方便,哼哼。”美云轻轻冷笑了声,心想,你还真会打算,看到别人做什么挣钱就想做什么,所有好处都想占一份。
气氛有点冷却了下来,秋菊没出声,这些天都在念着竹子什么的,现在只要一想起竹子这两个字就让她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美云接着说道,“哎,秋菊,我家栓子他爹呀今天又上山砍了些竹子,下回再让栓子跟着你去见见世面,噢,我家栓子还小,跟着你呀,我放心,是不?婶子,你看这杏花沟,我就信的过秋菊,你哪,真是有福,娶了个这么旺家的媳妇。”
婆婆倒是挺圆滑,通过这次的事,她变的谨慎起来,不是谁来都能带去的,这市场的需求就这么大,把别人带去,就等于摔自己的饭碗,“哎呀,我说美云呀,这公社的拖拉机也不是天天往城里赶哪,再说了,我家秋菊还要出工,不像你天天供销社坐着就有钱拿,下次呀,有的等勒。”
婆婆的话让美云有些尴尬,不过,她天生就是甩嘴皮子的,很快就能扭转局面,“没事,下次啊,我让栓子先到公社去问好了时间,咱再去,是不?而且呀,我跟队长讲讲,给秋菊弄个两天假,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侯书记怎么说也是我家亲戚,还能不给点面子?”
亲戚?婆婆撇了下嘴巴,八竿子打不着的,也能算是亲戚,“是,你家亲戚就是多。”
“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秋菊有点坐不住了,把碗放下说了句,便走到院子中长吁了口气,这农村别的不好说,空气还是新鲜着,天上没有月光,连点星星都没有,整个杏花沟都沉浸在一片黑暗中,无比的寂静。
秋菊找了张椅子坐下,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不属于自己的家,过着不属于自己的日子,到底是在为自己活着,还是在为那小媳妇活着?
美云在厨房呆了会,见话说的不是很投机,留下酒跟可口饼便带着栓子回家去了。
秋菊带着栓子进城卖竹木制品的消息很快便在杏花沟传开了,于是,那些家里有个半大小子的都希望能跟着秋菊进城去挣点钱,进而掀起一股坎竹子的风潮,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把竹子砍回家去,编制着各种竹篮、竹椅、箩筐什么的。
等到再一次拖拉机进城时,又过了半个月了,春来这次学乖了点,特别赶制了些竹篮和鱼篓,还用竹篾编制了些蛐蛐、小鸟之类的小玩意,活灵活现的,特别可爱,可以给小孩子当玩具,城里人有钱,这些东西应该能销的出去。
秋菊跟娟娟又是赶了个大早,来到公社时,已经站了好几个邻居在那,手里都提着些竹篾制品,见到秋菊便立马围了上来,大家七嘴八舌的,看似都瞅准了这条生财之路,把秋菊淹没在吐沫中。
“秋菊,今天我家妞也跟你去,正好啊,给你家娟娟做个伴。”
“我家的石子也跟着去吧,你看,这些都是石子他爹连夜赶制出来的,让他跟着你们去涨涨见识,我也不求卖多少钱啥的,只要给他赚点零花钱就可以了。”
“还有我家的,秋菊,以前你家春来还跟我家那口子学过篾匠活呢,可以说,是半个师傅了……”
秋菊无奈的站被围在中间,任由大伙推搡着,都是邻居来的,山上的竹子又是集体的,自己卖了钱,没理由不帮衬着乡亲们,可帮一个两个的其他人肯定会有意见,这可怎么办好?
秋菊正为难着,美云带着栓子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喘着粗气叫道,“哎呀,我的妈呀,可让我赶上了,哎,你们这是干什么?都去城里呢?”
石子妈白了她一眼,心想,真是的,一点都不自觉,每次都得跟着去,哼,“可不是吗?你看你家栓子上次已经去过了,这次就把机会让给我家石子吧?”
美云也不示弱,“瞧你这话说的,这去城里又不是去招工,还得有指标啊?你说是不是啊?秋菊?”
秋菊苦笑了声,那拖拉机就这么大,别说这么多的竹篾制品,就是装下这些人也挺成问题,看来自己这次是去不成了。
侯兵跟拖拉机手正往上面装着粮食,看到这情景,不免担心起来,大声嚷叫道,“我说你们都去呀?你们看看这拖拉机能装的下不?”
美云拉着栓子冲到最前面,“哎,大兄弟,就让我家栓子去吧?他很懂事,不会要你照顾的。”
其他人也不甘落后,“我家的也可以去啊,都这么大人了,谁还要照顾?真是的。”
娟娟拉扯着秋菊的衣角,有点害怕,小声说道,“嫂子,你看,这么多人,我们还怎么去呀?”
秋菊叹了口气,在这杏花沟,人们除了上山下田,确实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每天心不在焉的集体出工,集体干活,都说人多力量大,在这样的集体制下,人多反而成了累赘,大家都不愿意比别人多干。
所以,一看到有人因为竹子赚了点钱,便一窝蜂似的全都干这行去了,以前从来不当回事的竹子,现在成了每个人心目中的财神爷,都恨不能全砍回自己家里去。
秋菊清了清嗓子,大声叫道,“大家听我说,我们就别为难队长了,好不好?这拖拉机太小了,你们说怎么装的下我们这么多的人还有这些东西?要不,这样吧,今天谁也别去了,我呢,也带着我的东西回家去,等以后空闲点再去好了,你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