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也值得滴,你看,收获了头野猪呢,嘿嘿。”
秋菊她们跟着走了过去,一股腥味扑面而来,只见地上躺着头野猪,四肢被粗绳子捆了起来,脖子上、腿上都沾满了血,腹部微微起伏着,发出轻微的喘息声。
栓子走上前轻轻的在野猪身上踢了脚,又缩了回来,“吗呀,它还能动呢。”
叶枫笑道,“你别碰它啊,呆会跳起来咬你!”
“啊?它还能咬人啊?”栓子吓的赶紧退后几步。
几个人用两根长长的棍子把野猪抬起,朝着村子走去……
秋菊仔细看了看周围的路,要记住倒也不难,但也容易搞混淆掉,稍微不同的是,往村子去的那条路光滑些,旁边的杂草也少些,大概是人走多了的缘故,但一旦像早上那样走到小溪那去,再出来就难了,这也许就是这些路的诡异之处吧。
叶枫扛着野猪回头笑道,“怎么样?路认清了没?下回可别走到小溪那边去了,不然还是一样出不来。”
“哎呀,难说啊,下回还是得找个熟悉的人带路才好。”秋菊气喘吁吁的跟在后面,自己空着两手,还赶不上那些抬着野猪的村民。
栓子不时回头看那些路,很有把握的说道,“放心吧,下回我指定不会再搞错了,这路都记住了,就算是不小心滑到小溪那去,我也能走出来了。”
娟娟拍着他的脑袋说道,“别吹牛了,你这牛皮鬼,要不是遇到这几位叔叔,我们晚上都得住那了,想想就觉得害怕,以后我都不要你带路了。”
栓子不高兴的说道,“别小瞧人,我都说了不会迷路了,你还不信,嫂子,你信不?”
秋菊喘着气,打开水壶喝了几口水,“这事我可不敢确定,哎呀妈呀,跑太快了,我都快喘不上气了,他们怎么力气这么大,抬个百多斤的野猪还能跑这么快。”
走到凤鸣村时已经快到中午了,一进村便有些孩子围了上来,跟在野猪旁边嘻嘻哈哈的跑着。野猪抬到了叶枫家,放在院子中,一群孩子跟进来蹲在野猪旁边,胆子大些的就伸出手指往野猪身上戳了下,“这野猪好大头啊,童儿他爹真有本事。”
“哎,好像还在动呢,你看,小心点,等会跳起来咬你。”
“怕什么啊?不捆住了吗?等会不知道会不会给我们吃点呢?”
“肯定会的,上回不也分给咱吃了吗?”
秋菊站院子中,听到孩子的话,心想,看来这队长还不错,打到的猎物都会分给别人吃,这大概是以前流传下来的民风吧?
叶枫回屋里擦洗了下,叫道,“爹,童儿,有客人来了。童儿他娘,赶紧开火烧水,呆会把这野猪弄一下,中午好下锅,嘿嘿。”
一个妇女从屋里走了出来,大概三十来岁的年纪,头上包着头巾,一身蓝布衫,有些羞涩的看着秋菊她们,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你们进屋坐吧,我去烧水。”
秋菊笑着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大嫂,打扰你了。”
其他几名男子也各自回家去了,洗漱换好衣服再来杀猪。
叶老伯从屋里走了出来,见到秋菊愣了愣,想了想说道,“是你啊,闺女,来,快进屋吧,童儿,去给客人倒几杯茶水来。你们一块过来的?这路不好走吧?”
栓子赶紧说道,“是啊,爷爷,我们差点就迷路了,幸好遇到叶叔他们。”
秋菊往屋里看了看,发现厅堂中摆放着一张新的摇椅,不过,是用加厚的竹子做的,看起来比自家编制的那些更加结实、稳当,也更能显示出做功。
秋菊忙走上前去,摇椅上面的图案已经完成了一半,椅子上还放着雕刻用的工具,摇椅的做工很是精美,图案更是精雕细琢、线条优美,栩栩如生,这样一看,前几天牛蛙抱过来那张摇椅相比起来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叶老伯拿了些地瓜干出来给孩子们吃,回头跟秋菊说道,“这摇椅就是你说要的吧?你看,我这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太好使,这么多天了也没弄完。还有啊,我想,如果要在上面雕刻图案的话,用加厚的竹料更能表现出来,所以,就没先跟你打招呼,直接用了加厚的竹子。”
秋菊不由的心生敬佩,忙起身笑道,“叶老伯,别这么说,这加厚的竹子做的确实好看多了,只是成本要高些,辛苦你了。你的手艺真是让我叹服,俗话说的好,真正的高手在民间哪,你瞧这做工、还有这线条,完全就是一个艺术品……”
叶老伯摸着花白的胡子,谦虚的说道,“艺术可不敢当,我这也就是闲来无事,随便做点打发时间而已,你看,还没完工,让你白跑一趟了。”
秋菊显得有些激动,这摇椅要是拿出去,肯定能提升不少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民间艺术,“老伯,你别这么说,这次来呀,大有收获,看到你的手艺,我就看到了希望,呵呵,你瞧我,太激动了,说话也颠三倒四的,反正,这路我也基本上认得了,等你做完,我再过来拿便是,你看这做工,肯定值不少钱。”
叶枫换洗完走进厅堂,笑道,“我们这啊,就是竹子木头多,要真能值点钱,也不枉了这上好的木头啊,我说,你也不用跑来跑去了,这的路你们不熟,很容易迷路,还是我给送过去吧。哎,我说你们都饿了吧?先吃点地瓜干,呆会把猪弄好了,煮肉给你们吃。”
能送到家里那当然好,省得自己乱窜,一不小心又跑进那林子去。秋菊忙说道,“不饿,不饿,我们路上都有吃了饼干的,就是不好意思,到这打扰你们了。”
一听到有吃的,栓子跟娟娟都很高兴,跑外面跟门口那些孩子玩去了,围着那头野猪嘻嘻哈哈的看着。
叶老伯摸着他那花白的胡子,笑嘻嘻的说道,“我们凤鸣山的人哪就是好客,这有段时间没外人来了,今天正好你们过来,又打了条野猪,可以好好热闹热闹。”
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安归来
秋菊往屋里打量了下,发现里面有张桌子,上面还摆着几本书,自从自己附身在这小媳妇身上,除了娟娟那学堂的书,已经好久没见过其他的书了,不由的走过去拿起本翻看起来。
叶老伯笑道,“你也喜欢看书?我这也没别的书,这是三国志,还有些论语、唐诗宋词之类的,都是老古董了,哎,那三字经是教孩子们随口念的,别见笑,呵呵。”
秋菊心想,看来,这名叶老先生还是位老学究呢,“呵呵,我好久没看过书了,正好在你这看到,觉得挺亲切的,所以随手翻了翻,你别介意。”
中午吃饭比较迟,叶枫他媳妇煮了一大锅的野猪肉,在院子中摆了两桌,附近的村民有空闲的都自己跑过来尝尝鲜,随到随吃,孩子们很多,有的还自带了碗筷,山里人都很朴实,平时互相关照着,都比较随便。叶家也好客,大家吃的很是开心。
秋菊感觉这的人跟杏花沟或是娘家那村子的人都不一样,这儿的人很热情,人心很淳朴,也不需要过多的讲些什么客套话。
吃完午饭又寒暄了阵,已是傍晚时分,为了安全起见,叶枫特地亲自送他们下山,还每人送了一块野猪肉。
美云早早的等在秋菊家,心里老是有点不安,站在院子中伸长了脖子望着路口,一直等到天快黑了也没见他们回来,心里开始慌乱起来。
秋菊婆婆不解的问道,“你这是在干什么呢?一天没见着栓子就这么不习惯吗?”
美云双手乱搓着,紧张的说道,“唉,不是我想孩子,我是不放心哪。我,我真怕栓子他,他不知道认不认的路,你看天都快黑了,也没见回来。”
婆婆倒是轻松,娟娟他们都是自小就在山里跑的,也用不着担心什么,笑道,“或许呀,留他们吃了晚饭再回来也不一定。或者啊,跟秋菊谈得拢,留他们在那住一晚呢。我看你还是先别等了。”
美云急了,只好说道,“凤鸣山那路你是知道的,很容易就迷路,要是走进那片大林子中去了。你说,还怎么出的来?”
婆婆一惊,“你不是说你家栓子经常去那吗?只要认得路就没问题呀,你不会是栓子从来都没去过吧?”
美云说道,“栓子是去过一次,不过是两三年前了。其实路也不是太难走,我早上忘记叮嘱他了,别到岔路那边的溪水中去打水。一旦走进去就很难走出来了,你说是不?”
婆婆放下手中的活,站了出来,也望着路口,“什么小溪?哎。你别吓我啊,我长这么大也没去过凤鸣村。哪知道有什么小溪?况且,秋菊之前还跟春来、她哥秋生去过一次,应该不至于迷路吧?”
美云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没用的,去过一次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走,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家秋菊容易忘事,哪会记得什么路啊?我跟栓子说了,要他傍晚前一定得赶回来的,你看,这都什么时候了?”